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握教材特点 精准实施教学

童话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具有语言生动、情节曲折、故事离奇等特点,能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产生探究的心理。中年级的童话篇幅较长,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以往的童话教学中,教师大都采取读一读、演一演、议一议的方法。这样教学,违背了童话整体阅读的规律,把学童话变成了学对话、议对话的过程,丧失了童话阅读的乐趣。中年级的童话应该怎样教?教什么呢?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童话课文的教学为例来具体说明。

一、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指明航向。在童话教学中,要想保证质量,教师就要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要根据单元目标与学段目标的要求来确定,要体现出文本的独特教育价值,并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言语发展。在童话教学中,只有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引领学生更好的阅读。

在童话教学中,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和略读课文的自学提示都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参照。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课后习题提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她怎样的愿望?”;同样,《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的课后习题是“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与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从这两课的课后习题来看,它们都指向主人公的心理。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从课后习题入手,细化目标,引导课堂教学的方向。再如,《一块奶酪》这篇略读课文,有这样的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着一块奶酪写了一件什么事,再说说你喜不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从这个阅读提示来看,既有整体把握文本的要求,又包含对文本内容理解程度的要求。因此,教师可根据课前阅读提示来确定阅读目标,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正确的策略与方法。

(二)圈舍修建 部分农村尚未意识到科学合理的圈舍不仅可以降低牛羊的发病率,而且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建议对建设修建进行补贴。

对童话类文本的教学,统编教材较以往其他版本教材要求更细致,也更为具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从而提升童话教学的质量。

二、注重童话的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阅读的有效方法。对学生来说,不同的童话有着不同的趣味。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一篇课文有着不同的阅读理解。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在教学时,教师可采取比较阅读的形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这一重要特点,而且还能让学生发现童话的语言表达特点,明确其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如,第三单元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和《那一定会很好》两篇童话故事,都富有想象。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以比较阅读的形式展开学习,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之处。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学生通过阅读发现这两篇课文的异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现人物,故事都非常感人。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描写的对象是人,主人公的愿望没有能实现;《那一定会很好》一课主要描写的是一棵树的心情变化过程。”经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就更加深刻。

案例中,通过对两篇童话故事的对比教学,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感知文本的内容,从而获得阅读水平的提升。因此,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变传统的单篇阅读为两篇或多篇的比较阅读,鼓励学生就自己阅读过的童话进行比较,使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促进他们的阅读、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单元框架的整体猜测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单独设立了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是预测策略单元,安排了三篇童话。这些童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富有变化,能有效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对这种单元一贯制的童话教学来说,教师要依据文本特征,引领学生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掌握预测的阅读策略,并根据自己的预测尝试续编故事,从而提升学生的童话阅读能力。

如,教学这一单元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旁批和课后习题,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一边读一边进行预测。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再如,《不会叫的狗》这篇童话,故事性特别强,情节的变化看似出人意料,其实都隐含着一定的规律性。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预测,对故事的结局进行猜测。当学生猜测的结局与课本呈现的结局相碰撞的时候,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不一样的阅读精彩。另外,本单元的习作是《续写故事》,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自己掌握的预测策略对教材提供的故事进行预测,续写故事内容。这样,使学生将学到的策略方法进行内化与迁移,获得预测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

由此可见,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的整体目标出发,并以单元整体为架构,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并注重童话阅读方法的内化与迁移,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幂零群与内幂零群的幂图···································郑 涛 郭秀云 (6,1030)

四、发挥插图的教学价值

统编语文教材的插图非常精美,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为学生的童话阅读注入了活力。在阅读的时候,看着课文的插图,读着课文的内容,学生的眼前就会自然地浮现出了一幅幅鲜活的图画。此时,教师要从这些插图入手,开启学生的童话探索之旅。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是一个童话单元。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单元导读提示:“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接着是一幅令学生无限喜爱的背景图,图上有三朵小花随着一串星星的音乐在翩翩起舞。这样的画面与阅读提示的内容互相映衬,意境优美。在这唯美的画面中,画面与文字相融合,开启了学生童话学习的大门,使学生想象的翅膀从此打开。在接下来的每篇童话故事中,教材都配备了精美的插图。读着文字,看着精美的画面,学生心中的想象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配有两幅插图:小女孩赤脚走在冬天下雪的街道上和她划火柴时想到奶奶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文本的描写之外,看着这些插图你还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这样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童话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插图边读边想象,使学生真正领略到童话故事的无限精彩。

由于学生天生喜欢想象与幻想,所以在童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要留足学生凝视插图、静心想象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童话的王国里尽情遨游,从而获得阅读思考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全面发展。

高分作文更重要的得分点在表达上,安徽中考作文从2014年出现了更注重“表达”的改革,即由原来的“内容”30分、“表达”25分,改为“内容”25 分、“表达”30 分。可见“表达”是重头戏,同时,从“表达”上更能看出学生的写作水平,反馈出学生对语言的组织及驾驭能力。那么如何能在“表达”上出彩呢?根据笔者多年对学生作文辅导的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综上所述,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并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引领他们走进童话的王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童话阅读的乐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公共图书馆的人才需求量仅次于本科院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招聘信息共有185条,占所有招聘信息的36.7%。近年来,国家层面上,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推行以及《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标准》等文件的实施,公共图书馆的硬件条件取得了较大发展。地方层面上,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总分馆模式建设,努力克服区县一级图书馆财政保障不足的困境,出现了岭南模式、嘉兴模式等。在人才需求方面,与本科院校图书馆相比,公共图书馆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独立性更大,因此公共图书馆的招聘更加规范、多元、灵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中插图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
一堂语文课中的三次思维翻转
关注教师教学中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以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花钟》为例
统编语文一下第七单元《小猴子下山》备课资源
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建议
包容与自主:“语文主题学习”的核心理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