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茂商会馆 | 康里巎巎对章草的创新
天下茂商



编辑:茂商传媒 李宗秀


  元初的书法发展实则是北宋“尚意”书风的末流,“尚意”书法的精神未能得以发展,而面对这种衰落的局面,子昂提出遵循古法崇尚二王思想,以师法晋人为主导的回归路线。晋人书风在元代得以延续,子昂在《兰亭十三跋》中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呈现出一股纯正典雅的古风。于二王书法用力尤深。子昂概以“中和”之美的态度待之。赵孟頫全面回归古风中,注意到了章草一体,在子昂影响下邓文原、康里子山等皆擅长章草。康里氏之章草远绍皇象,近学子昂,而形成自己“纵迈超脱”的面目,是元代复兴章草潮流中的重要书家。




  汉代史游为章草书法第一代宗师,“史游制草,始务急就,婉若回鸾,攫如搏兽,迟回缣简,势欲飞透,敷华垂实,尺牍尤奇,并功惜日,学者为宜”。张怀瓘如此赞语报至,可见其作品《急就章》为之精妙也。三国时期吴皇象是又一代章草大家,《松江本急就章》是其传世之作。宋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皇象能草,世称沉着痛快”。而后西晋的索靖亦以章草名世。南北朝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出现了八王之乱,王室内讧以后形成了“五胡十国”的混乱局面。南北割据,书法艺术也随之分为南北两大派,对西汉留传至晋的章草无人问津。唐宋时期,楷行两体盛行,章草一体罕有人做。元朝结束北宋以来长期南北对峙的分裂局面,书法艺术得到重视。在子昂的倡导下,把章草笔法融如到行草书中,重新发展了章草,使之有了创新发展且融合在元代俨然成为一股新的创作风潮。




  子昂章草的学习,尤得力于皇象的《急就章》。笔力遒劲沉稳,气象苍茫,十分高古。《六体千字文》中的章草最为挺拔,其笔锋锐利,旋转流畅,游丝纤细,不复存章草古朴浑厚的气象而是以妍丽的流美为基本特色。《酒德颂》等行草书中融入许多章草笔意。子昂复兴章草有过尝试,但都尚未成风气,康里子山虽然不是这种风格的首创者,但无疑也是一位重要的推进者。这类作品后经康里子山、俞和拓展,至入宋克之手衍成风气。




  康里巎巎(1295—1345年)字子山,号正斋、怒叟,西域康里(今属新疆)人。既是赵派书家群崇尚晋人、全面回归潮流中的一员健将,又在赵氏门墙之外独树一帜,显示出其北方少数民族的气息,并典型反映了元代少数民族书家汉化的影响。曾任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幼肆业国学,博通群书”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




  徐利明于《赵孟頫三论》文中特别提到:“元代的章草复兴,虽由赵孟頫倡导兴起,复古主义书家们竞相效仿,却是在具有强烈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康里子山的笔下最有创意”。康里子山的书风在赵孟頫风格笼罩整个书坛之中脱颖而出,他的书法行笔迅疾、笔画遒媚、俊逸洒脱,字形纵长,笔锋锐利,纯净中见强悍。在元代中后期占有重要地位,是赵孟頫、鲜于枢之后成就最为突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即深入传统,又于古法中创造新意。其章草书的创新主要是得力于他能将章草笔意进一步转化,对原有的行书、今草书大胆地将章草点画形态特征融合到作品中,使之在行草中产生一种形式,这是行草形式一项创新。汉代简牍和魏晋章草字形较为规矩单调,结体平稳方整,这种楷法草写的态势不利于行的表现,而他大胆改易章草的方形为瘦长型,将章草字与字的均衡有节奏的变为大小错落。




  形态一变,疏密、强弱的情势也随之跟着改变,由此节奏对比亦顿时产生,同时夸大了章草波磔笔画的形态和走向,从而增加刀砍斧凿般的气势与力量感。    




  康里子山以章行草书相掺为主,章草以《李白诗卷》最具特色。如第一行“与”、第二行“逐”、第三行“游”等字的波磔捺笔,斩钉截铁,气势雄浑,浑然天成。另外章草的磔笔本已粗重,康里子山取锐利的体势,锋芒外露,力感更加明显,一改温婉的中锋收笔,以昂扬焕发取代凝重含蓄,在流动急速的笔势中,增加了字形的外拓和用笔的迟涩感,笔势动荡起伏,那种“熟”态荡然无存,取之而来的是一种强烈的节奏分明的动态感,而不是是单一的用笔。那种蓄势待发,横空出世的感觉为汉魏之人所未有,如第一行“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以行书笔意开首,运笔迅捷但又字字独立,气势连贯,但到了”与”字,末笔的波磔粗壮而锋利,开启了本篇的动态,从整体章法来看,气势贯串,短长有态,流露了子山一贯的潇洒风貌,而由于章草笔法的介入,为内部也带来了新的元素,使圆润劲健的线条增添了雄强。文待诏跋:“此书出入规矩,笔笔章草,张句曲谓与皇象而下相比肩,信哉。时人但知其纵迈超脱,不规模前人,而不知其实未尝无所师法,观于帖可考则已”。


  康里子山章草今草参半的作品,尚有《谪龙说卷》、《柳宗元梓人传卷》、《致彦中尺牍》和《秋夜感怀》、《草书述张旭笔法记卷》等,以沉劲刚健的章草笔势和奔放激越的今草交互搭配,章草原有的波磔捺笔被今草取代,但子山在章草上获得了充分发挥其形式表现功能,写意抒情的自由。其章草书的偏旁、结字在一泻直下的的连贯中产生各种巧妙的变化随势生态。其艺术体态以由章草原有的方正朴茂转变成为纵向的发展,再加之灵动的用笔,形成一种别开生面的新式章草书。元代的章草复兴,虽由赵孟頫倡导兴起,复古主义书家们竞相效仿,却是在具有强烈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康里子山的笔下最有创意”。康里子山不殷实地按照《急就篇》的章草规范亦步亦趋才能在章草笔意范畴中寻得转化的契机,使草书表现形式更多样化,拓展出南宋以来难得一见的强劲书风,更开创了元代傲人的书法成就。


  元代复古及章草书风自赵子昂开辟后,一批批书家前仆后继,或实践了魏晋雄秀的行草风神,或直接取章草笔法入于草书里,或更将章草精神气味巧妙地运用今草、行书中。这其中,一部分属于章草的继承和复兴,另一部分则具有开创意义。子山在接触先前的章草后,采取蜻蜓点水的方式,精巧地发挥章草的点画特质,对今草和章草书进行变法改造,让点画及结构章法更为杂杳繁复。引起作品整体风貌的变化,使章草充满了动势之美,虽然字与字之间时连时不连,但今草定势的侵入,产生了一种新的章草品位,笔法的丰富性,既含有技法本身进化的意义,也说明了在历史发展阶段中很难保有用笔一贯的纯粹性,任何一种书体或风格,其内在笔法及表现系统,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这股章草风潮继康里子山之后,对同期或后世书风的影响则不绝如缕,如饶介、危素、陆居仁、吴镇、倪瓒等,书风大都与这股改革式风潮有关。元代书法能摆脱宋代尚意末流俗风,则不得不归功于章草给予的启迪,促进了雄肆奇峻的书风开展,间接提高了元代书家的创作意识与书胆,使元人书法得能自辟蹊径,而不必归属尚意流风的附庸,更凸显了章草复兴对元代书坛的重大意义。子山书法法影响了当地书家,饶介、危素都是他的弟子,其书风通过这两位弟子影响到明代初期的三宋、解缙以及后来的文征明,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他书法的长处,并且为明代草书的复兴注入了一针催化剂起了传承的作用。



  康里子山有意识的将章、今草书有意识的加以合成创造出一种新草体风格。创造性的性的改变章草的传统字形与格式,给书法风格史增添了奇异光彩的一页,为后世提供了更多的书法创作模式,脱出元代复古的笼罩成为浪漫主义书家杰出代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云飞:少年豪气,复兴章草——宋克
章草是什么草?从故宫2200万购藏的《出师颂》谈章草艺术演变
魏晋六朝书法1
同书《急就章》,赵子昂只是复兴,他却让几成绝响的章草达到高峰
王羲之的今草,传承古雅的隶笔,千万不要忽略了
写草书,是先学隶书还是楷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