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逊:“和”的本质是“和而不同”“各得其所”

  

  “和”的思想,是中国人一个伟大的智慧,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体系。


  “和”代表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对世界的认识从这里引申出来,它也是中国人最高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事物、处理事物、待人处事的基本的原则。


  从世界观的角度讲,中国自古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认识,讲的是对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万物的认识。认识到从整个宇宙到每一个具体的事物,它都不是单一的,它是多种成分按照一定的关系或者秩序共存在一起,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成为一个共存的统一体,或者说共同体,这就是“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和”的状态中,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是“和”的万物。单一成分的叠加,就是同。同则不继,不能成为事物,没有一个事物是单一的一个成分。


  统一事物中的各个局部成分各有其一定的位置。每一成分和因素都处于其应处的地位,发挥各自的作用,构成总体的“和”。“和”表示一种状态、一种秩序,就是各个成分、因素都处于恰当的位置。这种状态秩序可以用“各得其所”来表述,“和”的实质就是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不单纯是一种善良的愿望,它是以“和实生物”的宇宙观为基础的,正因为我们认为世界是这样的一个世界,所以说一切事情上我们要以“和”为最高的目标,就是“以和为贵”。“礼之用和为贵”,礼的最高的价值、功用就是维持社会秩序正常、稳定的发展。“和为贵”也就说各个方面、各种人、各类人能够各得其所。“和为贵”以“和”为最高目标,也是以各得其所为目标。“和”“各得其所”就是核心价值,最高的价值追求。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从思想上讲必须要有“和而不同”的理念,或者说是从这样的一个理念出发。所谓“和而不同”,前提是承认差异的存在是正常的、合理的,是事物存在的常态,不能要求取消差别,完全一致。然后在承认不同的基础上,研究事物内部有哪些方面,怎么来协调各种关系和矛盾,以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这就是“和而不同”。而不承认差别,一味追求一致,这叫“同而不和”。古人讲什么是“和而不同”?国君他的意见认为是对的,但其中还有不对的成分,大臣要把这不对的成分提出来,这样讨论起来就能达到一个中肯的意见,这叫“和而不同”。相反,国君说这个好,大臣也跟着说好好好,国君说不对,不该这么做,臣子也随声附和,跟着说这错错错,这就是“同而不和”。


  这是处理问题的一个基本理念,任何问题就得从这里出发,从承认不同的前提出发。处掌握全局之位,要统筹全局、协调平衡、人尽其才、物尽共用;处局部之位,要认清自身之位、素位而行、忠于职守、克尽其责,最后达到和的目标,达到各得其所的状态。


  所以,“和”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和实生物”是对宇宙万物本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根本认识;“和为贵”是由此而来的根本价值追求;“和而不同”则是由前两者所引申出的待人处事的根本态度。“和”是这三者的统一,从根本上说,实际又是两个层次:“和实生物”是对实然的反映,是天之道;“和为贵”的价值观与“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是人应取的态度,是人之道。对“和实生物”的认识是“和为贵”与“和而不同”的基础和根据。


  怎么在有差别的前提下达到一个“和”的状态?从中国儒家的思想说,就是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程子说:“使万物无一失所者,斯天理,中而已。”全局看,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局部看,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无过不及。


  “和”的思想贯穿和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的方面,孔子为政以“正名”为当务之急。“正名”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让君臣父子各得其所。经济上“不患贫而患不均”,该拿多少拿多少,也是各得其所的意思。道德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以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对君臣父子因其不同的地位而有不同的要求,最后达到一个“和”的状态,别中求和。还有对自然提出“赞天地之化育”等等,都体现了对“和”“各得其所”目标的追求。


  中华文化的发展,也鲜明地体现着“和而不同”的精神。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开始与中华文化有过冲突,后来吸收了中国文化变成了中国的佛教,儒学也吸收了佛教的很多思想,发展出了道学,最后形成儒释道三家和谐并存的中华文化。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很多改革,实际上也是在调整各方面的关系,调整好就发展的好,有的改革做的不恰当,可能就比较失败。程子说:“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是对这一根本理念很好的概括和总结。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是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和危机的基本途径。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及外交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都贯穿、体现着“万物各于其所”的理念,是传统“和”的思想在现代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最后,说一点关于“转化”的理解。我理解的转化的一个基本方法论问题,就是要认识和处理文化的二重性,即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认识论里面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个别与一般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个别的,和别的事物不同的存在,但是个别之中包含了一般,特殊的事物中包含了普遍的规律。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不能单独存在。从个别的事物认识普遍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的一个基本途径。不同时代文化有其时代的特殊性,又包含着超越时代的普遍性。继承或说传承传统文化,就是继承、传承其中包含普遍性的成分,而可以继承的普遍性的东西总是通过不同时代的具体形式存在的。比如说“各得其所”的理念,它实际存在在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中。孔子讲的“各得其所”“礼之用和为贵”,它的实际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在来看,这是维护西周的礼制,我们曾经批判它是糟粕,以后历代的改革也都是维护当时的社会制度,都认为应该否定。然而这个问题很难分开,孔子“正名”的具体主张显然是不能拿来的,但是在这种时代性的具体内容中,它包含了普遍适用、能够超越时代的、甚至超越地域的普遍规律,只有通过具体的形态才能够认识。如果简单地加以否定了,“各得其所”的重要理念也就给抛弃了,所以转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经过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这么一个认识的过程。从古代具体的,看来是只能适用于当时的社会条件的具体做法和说法,把它里面所包含的普遍性的精神、普遍性的规律抽出来,这是从个别到一般,这些东西也不是简单的拿到现代就可以用的。你光知道要和为贵、各得其所,用到现代社会就必须研究现代所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然后把他换成一个具体的政策、具体的主张做法。理念不可能解决问题,它需要落实,这是再从一般到个别。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样,那它自然就转化了,这是我对转化问题的一个基本看法。(本文是国际儒联顾问、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在国际儒联第二次学术务虚会上的发言;本文为钱逊教授专赐我会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自国际儒学联合会官方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矛盾论》:特殊的矛盾即特殊的本质
康德的二律背反理论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著作大纲(及一些名词的解释)
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
钱逊:“和”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最高价值追求|钱逊|和为贵
许婷婷 | 理念,作为艺术本质确立的基石——兼评埃米尔·乌提兹《一般艺术学基础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