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2)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的卦序說明月相納甲

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的通行本,把內卦鍵、川、根、奪、贛、羅、辰、筭,“乾一、坤二、艮三、兌四、坎五、離六、震七、巽八”之序排列,

外卦鍵、根、贛、辰、川、奪、羅、則按“乾一、艮二、坎三、震四、坤五、兌六、離七、巽八”之序排列,這是現代學者習慣使用數序編碼的法則,沒有把周易八卦的空間方位變化顯現出,反而引起分宮卦象的不確定性與複雜,不如不要有數序排列。

 

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的卦序,若是採用納甲的天干為序位,簡易明確!

天干在中華文化上也是歷史悠久,鍵、川、根、奪、贛、羅、辰、納甲的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可以清楚的知道,就是代表乾、坤、艮、兌、坎、離、震、巽的卦象。帛書周易的內卦、外卦皆可通用納甲天干序,又與現行傳本周易先天卦卦序之月相納甲有互通之義。



 

月相納甲

「分天地陰陽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

 坎離之象配戊己,艮兌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陰陽,六位配五行,

 光明四通,變易立節。」。

 (天地陰陽,乾象納甲、壬坤象納乙、癸。有異議嗎?)



 

納甲〞是使用天干,可以是數位,也是方位。

古天文蓋天說,從地表上觀察日月行星等運行的天體方位,有關於天文的時間與空間,會同二十八星宿,標示出天星運行在四時的方位,不曾用到十二辰(地支)。

古天文隨著渾天說宣夜說的發展,古人以天干、地支混為六十甲子,主要用在記載歲、月、時、日,方術所以運用六十甲子在地理、人事的占斷,〝納甲〞又因為天干附著地支十二辰,後人於方術中又不知如何的取用天干,僅知有天干而不用天干,從此捨天干而就地支,現在方術的〝納甲〞變成為〝納子〞。

 

仰天觀察方知天機。

並不難瞭解天體運行與地球自轉的原理,地球由西向東自轉,因此天體皆由東方昇起,西方落下,諸如月球、太陽、行星、二十八星宿、等等星星等皆是。

我們也不難想像古天文學家也能明瞭日、月、行星,四時運行與二十八星宿的方位,為何紫微垣北極星在天球上看起來是靜止的,而眾星皆圍繞著它旋轉。

四時、七政、十二辰、二十四節氣、二十八星宿等等記載,古人都是〝直觀〞得來的,現代學習《易經》的學者看官,因為天文科學發達已經都不必用〝直觀〞,學者看官只要著當代現成的天文科學那精密的曆法,不然,採用天文星圖電腦程式按鍵按幾下,就是懂天文星象了(十個天星大師,八個似這般。)

 

易經古人易經時間空間一樣,都以卦象之物質形式存在

研習易經,若沒有依據天文星象、日、月、行星運行的準則,也就會失去"時間、空間"的真實意義,反而落入了猜測、玄疑之學

觀察天文星象而知曉季節變化,比運用自我創作的方法來理解,更為準確可靠。

大自然永恆不變的真實現象,您若不相信,為何要相信學者看官自己的推論及自以為是的想當然?

 

《易經》繫辭上傳言:「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每天看到太陽東昇西落,太陽是從東方出現,就相信絕不會是西方。

 

請問學《易經》的學者看官們,您知道月亮是如何的出現嗎?

學者看官若不知道〝日月運行〞,孔子贊十翼,寫錯了心得報告?

香冠柏可以確定仰觀天機的真相,月亮絕對不會是只有從東方出現!

學者看官不相信的,您就花一個月的時間來證,納甲之說

 

《易經》繫辭上傳言:「一陰一陽之謂道。」

〝月相納甲之所以會淪落為方術來傳承,不被歷代學閣殿堂之大儒、學者及看官看好,是學者看官全相信太陽是從東邊起,望滿月就是從東邊昇起,所以也都相信那月亮也當然東邊起?〝月相納甲〞變成〝天機不可洩〞的千年大誤解。

《易經》繫辭上傳言:「陰陽之義配日月。

〞右行,搭配天星二十八宿,仰天觀察,要一年或至少半載,

就請您觀察一個〝〞的〝月相納甲〞陰陽變化,不學無術!

 

只是:「日右行,舍二十八宿;斗左行,建十二次。」,十位就有八位無法融通。

易學之書,汗牛充棟,多數學者作書注解,常常把十二次日躔二十八星宿的註解,只會抄用前人曆法,不再仰觀天星來求取印證。直到現代,學者看官在學習古人留下來的易經圖象之時,順逆向還是有誤解,同時,日躔星宮的觀念上也真還不知道有歲差是要做修正的。

 

《易經》易經繫辭上傳言:仰以觀於天文。

學看官者若拿捏著注解經傳、象辭、卦、爻,擅於解釋《易經》義理的,認為是易學大大了!其實,往往取用當代天文曆數來頂替,卻無法詳觀明瞭天星運行、氣化流轉的真實義,從學習《易經》的觀點上就有偏差。

 

《易經》傳曰:「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從周朝代以來的紫微垣北極星,學者看官您知道有幾顆當過北極星?

看官若一時答不出來時,天文曆法還是別人的啦!

不觀照天文,就不知極星的變遷過程,這樣子學《易經》根本無法與天地准,何況是體悟,〝仰以觀於天文〞還要相當的時間歲月累積的。

所以,這種《易經》學者看官,十有八不會仰觀天文的,搞不懂天文時太麻煩了不想仰觀天文,就是不觀也不察,一陰一陽就觀不到淵源,拿著現成的精密的天文曆法簡略帶過〝仰以觀於天文〞,這樣的學者看官就自己豪放的下筆千言,離題萬里,這樣的注解《易經》成了繁瑣之學,也就不能彌綸天地之道。

您真正觀察到月亮真實的天體變化,您就會知道〝月相納甲〞並不是方術。

研讀《易經》之後,就會知道《易經》並不只是占卦卜筮之書。


「觀星望斗」之教學:

《易經》是文化五術之淵源,天文課程洽詢:e-mail:tsao144@yahoo.com.tw

《易經》以天文星象為淵源,天文課程研習,洽詢專線:0933-711699香冠柏

中國內地聯絡人 簡凌飛:手機8613143866866。香港手機:8525135135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慧奇:浅谈先秦天文历法与《周易》“乾卦”及“五行”的关系——以“二月二龙抬头”为例
星象易经,大道至简——“需卦精解”(一)
周易乾卦与二月初二龙抬头
天文星象类《甘石星经》最早天文著作,二十八星宿
闵智亭道长《天文图》:包罗万象 星图大成
星是什么意思|星怎么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