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兴奇:改变自己的五条干货

 

每年遇到很多学生,是为数不多的上进的学生,他们一直在寻找改变自己的方法。


他们遇到我会问:刘兴奇老师,怎么改变自己?我该不该考研?我该如何改变内向的性格?我该如何培养商业思维以便以后创业?云云。


他们也会经常问老师、问学长、问在某个讲座、甚至火车上偶遇的社会人士。这种改变自己的急迫,正如读高中时问老师“学好英语的方法、记忆单词的方法、学好数学的方法”那般急迫。


但不同的是:记背词汇的方法,是一个较为封闭的问题,路子有限,容易掌握。而改变自己这个问题,是个宽泛的问题,看起来方法一大堆,但有效的方法却不容易找到,尤其是你找到了,也不一定做得到。


所以,结果一般是然并卵。


关于改变自己,我在2011年出版的《大学生的坟》,2013年出版的《异类》这些书里写过很多。最近两年又悟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准备写到新书《六哥说》里面去,但在出版之前,先写几条给大家。说实话,你能真正意识到或做到其中一两条,肯定是能够改变自己的。

 


一、关注外部世界,而非纠结自己


一般来讲,当我们遇到问题(比如贫困、比如内向、比如孤独、比如迷茫)时,我们就会纠结自己。纠结自己的典型体现就是写日志。写日志的具体内容就是给自己写情绪(今天发生了什么、我的感受如何)、立决心(我一定要改变、我再也不能这样过了、我痛恨自己的这种状态、我对未来感到空虚、我对不起父母)。


然而这种总是纠结自己的状态,真的没什么卵用。


不管你怎么挖你自己,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虽然你很焦虑、你很急迫,但你的能力并没有增长。


这种感觉,就相当于,你骑着自行车去赶火车,别人打着的去赶火车。虽然你使劲地蹬,虽然你筋疲力尽,虽然你很焦虑,但你的能力和工具决定了你解决不了问题。


我自己读大学时也犯过类似的错误,我不喜欢我的专业,但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每天都很焦虑。然后每天都写两三篇日志,内容无外乎表达焦虑的情感及给自己励志。


但实际上并没有改变现状。


直到多年后,创办了软实力教育,我才知道,更有效地改变自己的方法是:先放下自己,去关注外部世界。


比如,我不再花时间来体会自己的孤独、自己的迷茫、自己的焦虑,而是花时间来看看社会有多少个行业、有多少家值得我关注的公司、有多少值得我效仿的人物、有哪些失败的案例、有哪些最近发生的大事。


当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再回头看自己的迷茫、孤独、焦虑时,发现它们竟然荡然无存了。


因为,随着我眼界的打开、信息的输入,我的能力就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所以解决这些自我的问题,就很简单了。


相信我,按照我说的做,你一定会改变的。


很多学生,来软实力之前,迷茫得鬼一样。但他们每天坚持听我的语音课,我的语音课不是讲鸡汤,而是每天分析各种发生的社会现象和商业案例,总之就是关注各种外部世界,并从我的思维角度去解读他们。最后,无一例外地,他们发来了感谢信:六哥,我走出了我自己,我不再纠结了,我学会思考了,我的世界明朗了。


每每此刻,我都特别高兴。


因为我不仅教给了他们一种方法,而且带领着他们每晚都在语音课堂践行着这种方法。

 


二、行动,哪怕做一件很小的事情


没出息的人,都是自己把自己给纠结死的。


我曾经在《异类》这本书中把未能改变自己的人,归结为六个字:想多了,不够痛。


你也可以去观察一下,所有没法改变自己的人,基本可以归纳为“想多了”这三个字。


比如,我们软实力三月份举办了快乐舞台这个活动,很多学生在这里学了一个才艺、上了一次大舞台、交了一群朋友,总之就是多了一种生命经历。但你依然可以发现,很多人的三月,依旧什么都没发生。他们当初是拒绝行动的。


比如,我们软实力四月份在举办一个西藏徒步活动,很多人在积极地准备着体能测试,每天早晚跑步。且不说他们的身体变健康了,这个行为可以让他们的人生态度变得更积极。


所以,改变,动起来很重要。


怎么动起来?


哪怕跑步,哪怕参加一个活动,哪怕想我这样打开电脑敲下一篇文章,都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就比如我,假如我没有跑步的习惯,我就不会在创业这六年中没有因为生重病而休息过一天;假如我没有搞活动的习惯,那我就没法带领全国的这么多朋友一起去徒步西藏;假如我没有写这篇文章,可能我的经验就没法分享给有此类问题的伙伴。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跟看完小说一样,直接抛诸脑后,实在是没什么用。


如果你真的会学习,那应该看完之后,立刻给自己定两件每天必做的事情(比如像我每天早上七点必跑步、每晚十点必讲语音课堂)。只有这样产生行动,你这篇文章才没白看。


你要记住,并不是每篇文章都是小说,看的时候愉悦一下心情,看完就丢了


有些文章,看完之后得悟一遍、回顾一遍、提炼一遍,变成自己可以产生的行动,这样才有用。


你之前之所以每天看了很多文章,也没有发生改变,是因为你看完就忘记了,没有一条落实在你的行动上。


你敢说不是?


我看操作类的文章都是这样的:看完之后回顾两遍,知道自己可以用出来。

 


三、换个积极的圈子


人不可避免地受到圈子的影响。孟母三迁就是这个意思。


说一些现实的例子:我有个表弟,今年大二。他读高中是特别爱看小说,因为他们班有一半的人在看小说。他高考后等待入学的那段时间,他喜欢打麻将,因为他们那个村的人喜欢打麻将。然后他进入大学,迷上了撸啊撸等网络游戏,因为他们寝室的人都在玩游戏。后来他父母发现他这样子不行,就想尽办法帮他办理了转学,转到了我们软实力所在的城市——长沙。然后,因为是亲戚关系,他的假期和平时空闲时间都在软实力学习和帮忙,由此,他爱上了管理、爱上了商业思维和商业实战,这个学期组建了三四十人的团队,干得有声有声。


我很欣慰。


因为他进入了我这个圈子——一个很努力、每天都拼命学习的圈子。他终于知道,还有一类人是这么活着的。


如果你只是知道道理,但不知道圈子在哪里。那我告诉你,你在宿舍是找不到上进的圈子的,上进的人很少天天在宿舍;你在网吧也是找不到上进的圈子的,他们很少在网吧。


上进的人在哪里?


去看看各种创业论坛,你们学校一定有,那里有上进的人。


去看看软实力每年的寒暑假班,当别人都回家休息时,我们这里汇集了天南地北的上千学员,你会被他们感动的。


去想想,上进的人都在做些什么,他们在哪里吧。作为一个大学生,找到这个答案,应该不困难。

 

 

四、人生规划知识,应该是入门的第一课


这是我一直在社会上呼吁的事情,可惜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听进去。


我说,任何当辅导员的老师,都应该懂人生规划知识。一个做教育的人,怎么可以不懂人生规划知识呢?那学生问你“我迷茫了,老师”,你该怎么回答?


我说,人生规划知识,应该是大学入门的第一课。这样你才清楚地知道,自己该不该考研,你该花多少时间学英语,你不喜欢专业怎么办,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能做什么。


只有你学了第一课,你才知道大学该怎么规划,未来该怎么走。


很可惜的是,很多人大学的第一课,竟然是背单词,竟然是学专业。这些不是不重要,不过它已经属于第二课了。


不管你明不明白,理不理解,如果你相信我不害你的话,现在,此刻,去看上几本人生规划书,我敢保证你对你此刻正在做的事情,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什么人生规划书?


Ok,不是老王卖瓜,比如刘兴奇的《大学生的坟》《异类》,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求职从大一开始》。

 


五、以社会标准为中心,而非以学校标准为中心


社会标准,和学校标准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任何走入社会的人都知道。


社会标准:比如,如果你是一个文案,你写不出好的文章文字,那你就是个废物,这跟你的四六级和计算机无关。比如,你是一个营销策划员,你想不出点子,那你也是个废物,这跟你的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无关。


现在很多学校对学生的硬性考核依然是过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这两个东西不是不重要,而是其重要性,在社会所需能力中,占比10%都不到。


还有更多能力,比如人际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情商、信息搜索能力、归纳提炼能力、眼界思维能力、甚至学习感悟能力,都比这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重要的多得多。


不信你可以去人才市场、招聘网站、实习公司,见识一下。


走出学校这个圈子,你会发现,社会在乎的,并不是你现有圈子在乎的。

 

 


你现在阅读的是刘兴奇微信liuxingqi2015

更多文章见软实力微信rsl1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只要做到这点,你就有无尽的机会
要想人生牛逼,铭记这五句话
刘兴奇:一位总裁的五条高效看书方法(干货收藏)
如何快速提高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怎样成为一个为人处世的高手?
你没价值,混再牛的圈子也没用,人脉的强大,要建立在个人强大的基础上。不要花太多时间,去处理关系,有了价值,有了能力,一切关系都会很顺畅,如果不顺畅,是因为价值和本事还不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