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镇西】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应该抓住的三个要点

感谢无锡市经开区教育局组织老师们阅读我的新作《重读苏霍姆林斯基》!领导希望我能给老师们作一个关于拙著《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导读。其实,这本书本身没什么好谈的。但我可以借此和大家聊聊如何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当然,这个话题太大,我就简单地提点建议吧!

我认为,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至少应该抓住三个要点:

第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本质的一个独特理解。他还说过:“人是最高价值。”这里的“人”,特指儿童。抓住这个核心,就拿到了打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宝库的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的爱,不是一种教育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或技巧,而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卡娅曾经对我说: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很温暖的老师,感觉就像是在你旁边,很温和的,他不会粗暴地触碰孩子的心灵。

他所有的教育行为始终都对着儿童的心灵。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儿童不是学习的机器,不是考试的机器,不是分数单,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精神的宇宙。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他所有的教育研究、探索和实践,都不是源于上级文件或领导讲话,而是为了儿童心灵的需要,都是为了人的全面而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也不是空洞的国家、民族、未来,而是让自己每天面对的每一个从自己身边走出去的孩子,都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了,幸福了,国家自然富强,民族自然伟大,未来自然美好!这里的所谓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当然包括道德因素,即只有给别人以爱和幸福的人,自己才能获得爱和幸福,但也不仅仅是道德因素,同时也有智力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论是未来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工程师、技师、医生,还是未来的钳工、车工、农机手、拖拉机手,乃至泥瓦匠、炊事员,都应该具备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智慧和创造性在劳动中起主导作用,他们都应当善于创造性地思考,应当是富有智慧的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的人,绝不只是少数有可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等名人的天才少年(虽然实际上在他的学生中,后来成为的有几十位),而更是包括了未来只能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孩子。

第二,苏霍姆林斯基作为知识分子的宝贵品格:独立思考,坚持真理。

苏霍姆林斯基当然是一名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但他同时又是一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是忠于真理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者,是一位有独立思想和自由灵魂的知识分子,是一位有尊严有风骨的大写的!因此,教育对他来说,不是为了应付上面的差事,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社会理想――培养有高尚情操且终生幸福的真正的人――的途径或者说手段。

他当然要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但他首先需要忠于的不是上级文件,而是学生的心灵。当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他首先选择孩子。他痴情于孩子和教育,因此赢得了包括列宁勋章在内的荣誉;同样因为痴情于孩子和教育,他多次对违背教育规律侵犯儿童心灵的指令予以坚决的抵制,同一切形式主义的教育做毫不妥协的斗争,因此而遭到粗暴的批判。但他毫不屈服,依然我行我素,在远离莫斯科,远离喧嚣的巴甫雷什中学走自己的路。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然,这些所谓的代价是从世俗功利的眼光看来才叫代价,而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是不屑追求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在今天的中国几乎成了每一个学校最响亮的口号,可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不是口号,而是贯穿一生的每一天的具体实践。追求真理、忠于心灵、坚守良知,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作为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格。

只有理解了他的这一风骨和品格,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教育思想。

第三,苏霍姆林斯基的科研精神:面对心灵,实事求是。

毫无疑问,苏霍姆林斯基是教育科研的杰出典范,但他的所有课题都不是盯着上面的精神确定的,而是来自鲜活的教育生活。他教育科研的目光始终是对准具体的学生,对准学生的心灵,也就是说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科研课题不是上面下达的,而是教育实践本身提出的。

今天看来,苏霍姆林斯基有许多教育思想有着相当的超前性:关于人性的教育,关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关于研究性学习等等。但这些观点都是苏霍姆林斯基面对教育实际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他的教育科研是真教育。他的教育科研,不是冷静的研究,而是充满感情的投入,是全身心的实践。对他来说,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不是两件事而是一回事。教育科研不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的脑力劳动,同时也是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和学生心心相印的体力付出。

因此,他身为校长,始终兼任语文教学,几十年不断地研究这门课的教学问题。又如,他曾试办六岁儿童的预备班,接着又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连续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在十年内跟踪观察和研究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期的各种表现。我不知道,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还能不能找到第二位这样的教育家——他先后曾为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另外,他教育科研成果的展现形式更多的是案例,是教育手记。所以,他的著作非常平易近人,可读性强,而且富有文学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告诉我们,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这深刻又往往是通过非常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所以,我们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效果,应该落实在我们自己的真科研上。如果我们一边读苏霍姆林斯基,一边又从事着各种假科研,这不仅是对自己的糊弄,对教育的不忠,更是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玷污!

以上是我对大家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苏霍姆林斯基的旗帜下已经聚集着越来越多的热血未冷的理想主义者。我很荣幸自己成为这浩浩大军中的一名战士,并愿意以我的方式激励我的同行者。

最后,我愿意将十多年前我在《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一书中的一段话再次献给各位教育的志同道合者――

尽管中国不是苏联,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年代也有很多不同了,但是,教育的人道、人情和人性是跨越民族的共同追求,人的发展和人的幸福是超越时空的永恒主题。只要人类存在一天,教育就会薪火不灭;而只要教育不消失,苏霍姆林斯基的魅力就不会衰退。教育探索的路途,尽管并不平坦,但只要行囊中有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我们就永远不会孤独。

2022122

(感谢吴秀娟、颜吕静、潘晓敏的校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镇西《教育的智慧》摘录二
读《帕夫雷什中学》有感——感悟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
提升自己,感染学生——读李镇西老师《教师要有书卷气》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写给老师的10句话
怎样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_家访的艺术(王建华)
苏霍姆林斯基写给老师的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