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志亮:教孩子学习态势语言:人际交往不可缺少的一堂课

        身体不会说谎。也许我们嘴上说“不”,但是我们的眼睛、往前倾的身体姿态会泄露出,我们的情感已经作出了“是”的回答。谁要是了解这一点,就可以很容易地诱出我们肯定的回答。
      
相反,如果谈话对象嘴上说“是”,而人往后退——身体在说“不”,自我封闭起来,那么,这个“是”里,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识别体态语的符号,对其做出正确的阐释,并且身体力行,可以使交往活动变得容易些。
      
谁懂得这些信号,就可以积极地直面对手,看穿别人伪装的手势,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情。 
 
                                                 (一)态势语
      
肢体辅助语言又称态势语(body language),也称“体态语”、“身势语”,是指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为体态语或无声语言。
      
它主要包括表情、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人的整个身体均可透露出内在的语言,而且这种无声的传达方式,往往比有声语言来得更为真实而直接。
       
体态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人类诞生之初,人们就已通过体态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送信息了,如用“察言观色”来推测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又用“指手画脚”来传递某种用意。
       
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却一直很少有人去研究体态语言学。
       
去自觉地、有规律地运用体态语言,真正把体态语言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行为学家朱丽叶斯·法斯特在1970年发表《BODY LANGUAGE》(《体态语言》)后,人们开始关注体态语言的研究,过去那种认为只有演哑剧、教聋哑人、带婴儿等个别的工作才需要运用体态语言的看法,已经不再被人们认同。
      
体态语言在人际交往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尤其受到公共关系层、医疗服务、演讲辩论以及教育教学等行业和领域的重视与青睐。
                                            (二)
体态语言的功能
     
体态语不仅能代表语言交际功能,而且能扩大交际范围,表现或掩饰内心情感,丰富语言,具有交流情感、暗示心理、描摹形态、渲染气氛等多种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体态语言不但是传递情感、态度和性格的最佳媒介,而且,同有声语言比较起来,它还显示出其独特的可靠性、隐喻性、“言简意赅”的表现力,以及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体态语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都超过有声语言。一方面是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是性格、思想和人格特性的反映;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体的动作是大脑活动的外露显示,有时甚至是属于下意识的。

弗洛伊德认为,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如他的嘴唇不说话,他则会用指尖说话。由此看来,人体语言大都发自内心深处,极难压抑和隐藏。
      
比如,做了亏心事或偷了东西的人总显得心神不定、六神无主或鬼头鬼脑;听到好消息时,脸上总要露出笑容;听到批评时脸色总会显得很不自然;说谎时总怕看着对方的眼睛;激动时总要手舞足蹈;发怒时总要青筋暴起,或双拳紧握、咬牙切齿。

若想分辨人心的真伪,应首先注意观察他人的体态信号,因为只有体态信号才能显露出一个人的真实思想。
       
体态语言常常带有隐喻色彩。人们可以用对话者的某种动作,去证实同时发生的另一种动作的真实性和含义。
      
假如有两个人在大街上相遇。见面时,一个人会立刻热情地笑一笑,表示十分高兴与他相见,然而握手时却了无生气。这种握手就证明他的热情的笑是虚假的。
      
再如,一个胆小的小伙子晚上独自路过一片荒芜的坟地。他肯定会边走边吹口哨,或哼着曲子,但是,他的手脚却不停地发抖。由此可以证实,他发抖的腿暴露了他害怕的心理,同时也证明他吹口哨、哼曲子的行为是对害怕心理的掩盖。
                                            
(三)体态语言充满感染力
     
体态语言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我们所处的世界里,即使一些人长的很相似,但风格和气质却大不一样:有人很洒脱,而有人却显得呆板无神;有人风度高雅,有人则鬼头鬼脑,这些都是由他的体态语言所显示出来的。
       
体态语言具有“言简意赅”的表现力。有时,人的某一动作,可以同时表达出几种不同的思想信息,甚至可以在几秒钟之内表达出有声语言千言万语难以说清的问题。
        比如,当一对夫妻分离数年之久历经坎坷之后又相逢时,双方可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然而,他们很可能突然落下热泪,或者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热泪和拥抱的行为就把各自内心中的千言万语于刹那之间,全部倾诉给了对方。
       
由此可见,这种信息的传递,情感表达的迅速性和深刻性是有声语言难以比拟的。


                                             (四)幼儿的体态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生儿与母亲之间互相交往的最初工具就是体态语言。幼儿的社会交往最初也是以体态语言作为情感的具体表现方式的。

幼儿在讲述中,常常一边说一边做出表情和动作,尤其是当遇到语言困难时,更常以表情和动作来补充。
      
这表明,幼儿对体态语言的理解优于对口头语言的理解。因此,与年龄越小的孩子交往,体态语言使用的频率就越高。
       
体态语言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受生活环境、语言习惯、个性修养、情感表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着浓厚的个人特质,清晰地反映着个人的内在修养。
      
在大班进行体态及肢体辅助语言教学,可以使绝大多数幼儿理解读懂别人的体态语言,并表现出一些体态语言,如懂得上课时把手背在身后坐好认真听讲,懂得观察教师的表情及动作等肢体语言等。
       
体态和肢体辅助语言训练内容很丰富,除了我们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经常运用的游戏、故事、儿歌、谜语、音乐、表演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外,还可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充分发挥肢体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策略一  认识态势语
     
手势语:手势语是生活中运用最普遍的、最典型的态势语。手势的含义,或是发出信息,或是表达感情,能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达情意,会为交际形象增辉。
       
如握拳上举表示信心和力量,斜指下方表示鄙视,手掌压、劈表示愤怒、果敢和坚定等。
      
表情语:表情是内心的镜子——表情能细微地表现人的心理状态。面部肌肉、口形、眼神相互配合可以构成喜悦与忧伤、热情与冷淡、紧张与轻松、气愤与平静等各种反应不同心理的面部表情。
      
身姿语:反映人的精神和情绪。身姿基本要求:站如松(站得端正、稳重、自然、亲切);坐如钟(入座轻缓、轻稳坐下。上身保持挺直,头部端正,目光平视前方或交谈对象,腰背稍靠椅背);行如风(行走时轻快自然,从容、平稳,双目向前平视)。
       
策略二  日常教学中参透态势语
      
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渗透态势语,如当幼儿正确回答提出的问题时,适当地用胜利的表情“你太棒了!”并和大家一起鼓掌祝贺;当他们缺乏自信心时,竖起大拇指告诉他们“你没问题!”
      
其实,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都能对幼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在活动中,教师想请幼儿安静老实时,教师可用双手按下表示停止;幼儿回答问题不正确或做错事时,教师可用单手左右挥动表示不对。利用手势语可以节约不少话语和时间,而且起到了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
​      
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肢体语言,会不自觉地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如此一来,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既学到了知识,增强了幼儿的自信,教师也能得到积极的反馈信息。
​       
比如,在读故事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和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调控速度、节奏、轻重和高低等。
​       
如读到表示“愤怒”的意思,就瞪瞪眼;读到很活泼、俏皮的地方就撅噘嘴、斜斜眼;老师身体前倾表示亲切、轻柔;直起身子、昂首挺胸则表示自信、豪迈。
​      
这样以直观的引导,让教师的情绪带动学生的情感,师生之情融为一体,故事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孩子们十分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
​       
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可以适当修饰自己,保持一种整洁、优雅的形象。做到文静中显得活泼,飘逸中显得庄重、自信,让幼儿领悟原来服饰也会“说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求职面试服饰礼仪完全攻略
浅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幼儿教师体态语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的体态语艺术
教师体态语言艺术
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