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5 连乘)导学案

第五课时2.5 连乘

学习内容:教材2223页连乘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计算三个数的连乘运算,能解答连乘计算的简单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乘运算方法的过程。

3.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认识连乘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同一个问题思考角度不同,解题方法也不同。

课前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农村变化图,使学生了解农村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变化,引出西王庄电话增长情况:

 
设计意图:观看农村变化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新课学习。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读题。交流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出示“议一议”问题,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果后,自己尝试分步计算。

3、全班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每一步所解决了什么问题。

①先求2005年固定电话有多少部。②再求2010年固定电话有多少部。

   24×6=144(部)                 144×2=288(部)

4、教师说明: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列出一个连乘算式解答,板书连乘算式完成脱式计算:

24×6×2

 =144×2

                         =288(部)

                   答:西王庄2010年有固定电话288部。

5、出示“试一试”:

学生读题,(提示学生看清题目的要求)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后,自主计算,交流方法。

6、重点让学生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方法一:                     方法二:

先求一共有几个单元。         先求1栋有多少户。

再求一共住多少户。            再求一共住多少户。

5×8×12                     12×5×8

             =40×12                      =60×8

             =480(户)                   =480(户)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自己提取数学信息,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由自己独立思考,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既能展现学生的原始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这样,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培养。在“试一试”中,学生尝试应用连乘计算,使学生对用连乘解决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教材23页练一练123题。

1题,学生按要求自己做,全班交流。

2题先让学生读题,说一说了解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再自己解答。交流时关注学生不同的连乘算式。

3题,学生自己读题解答。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得,怎样计算的。

四、达标反馈

1、脱式计算

11×7×12         530-458)×13 


​                
26
×(24+18      100+75×60

2、水果店运进30箱苹果,每箱25千克,每千克卖4元钱。一共可以卖多少钱?

1)算式30×25×4是先求(         ),再求(             ).

2)算式 25×4×30是先求(           ),再求(               )。

3、一个游泳池,长25米,爸爸已经游3个来回,算一算,他现在游了多少米?

4、一人平均每月产生32千克垃圾。小明一家有3口人,一年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答案:1924 936 1092 4600.

2、(1)先求一共有多少千克,再求一共可以卖多少钱。

2)先求每箱卖多少钱,再求一共卖多少钱。

3150米。

41152千克。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地方?什么样的解题方法感到熟练?

两步计算的乘法合到一个算式叫连乘,并且掌握了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体验价值

六、板书设计
​                     
2.5连乘

                      24×6×2

                      =144×2

                      =288(部)

                 答:西王庄2010年有固定电话288部。

六、布置作业

教材2345题。

答案:教材第4题(1240元(240元。5、(1168吨(214×7=98(吨)98100,不能。

资料链接:

华罗庚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1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

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

虽然语文老师当时十分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正是由于勤思考,爱创新,不迷信权威,才最终靠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大数学家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乘应用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导学稿
华罗庚的故事
四年级:美妙数学之“连乘中的简便计算”(0406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1
鸡兔同笼教案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