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发表日期:2012年1月13日  出处:福建宁德农村商业银行  作者:蔡小浩  本页面已被访问 208 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一方面标志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对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将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必将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并由此催生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育,连锁拉动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因此,作为农村金融领域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要抓住农村经济又一轮快速发展机遇,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信贷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将商业化经营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创新支农服务,加大支农投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和优质的金融服务。

    一、 农村信用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

    农村信用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其他金融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

    1、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网点逐步退出农村市场,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更广泛的金融服务空间。目前设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基本上只有邮储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农业银行也只在部分规模较大的集镇设有营业网点,并且业务范围受到限制。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各乡镇都设有分支机构,随着传统业务发展壮大,新业务不断拓展,农村信用社的农村主力军的地位逐步体现,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更广泛的金融服务空间。

    2、长期在农村从事金融服务,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管理经验。农村信用社虽经历了多次管理体制的变革,但是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始终没变。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按照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营理念,在管理模式、经营思路、内控制度上都作了大胆探索和尝试,并逐步得到完善和规范。

    3、有一支比较成熟的员工队伍,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人才保证。虽然整体而言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文化程度较低,业务和工作水平有待提高,但他们多是农村本地人,与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受农民的信赖。他们扎根农村,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对农村各种信息看得准、反应快,为农村信用社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4、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几年来,各级政府把防范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作为稳定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层层落实化险责任,促进了农村金融稳定。随着全力推进创建信用乡镇和信用村活动,,逐步构筑了农村信用社会的根基,这给农村信用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

二、农村信用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1、认识问题。一是政府部门对新农村建设认识偏差,认为建设新农村仅仅是漂亮的村庄和齐整的街道,没有考虑到当地农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帮助农民发展产业经济,而是盲目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收益小,依靠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可没有可供抵押的项目,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风险。二是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足。当前,在外务工的农民增多,素质较高的青年人大多外出,留守在家的大多是年龄偏大、素质偏低、生产技能偏低,对党的政策理解不够,认为新农村建设只是修一条路,建一座房,缺少发展支柱产业的意识,缺乏主动参与、投入意识,导致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难贷款。

2、担保问题。目前,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弱,既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又缺少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那样的专门担保机构,大额农户贷款很难寻找到合规的担保保证人,而农村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受到诸多政策法规的约束,抵押融资受到交大限制,农村各类动产和房产无法进入市场,也不能成为抵押品和担保品。这种状况,一方面制约了种田能手、种养业大户和农村经济实体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削弱了信用社支持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此外,辖内的中小企业多处于创业阶段,规模小,固定资产小、有效抵押物不足,缺乏“第二还款保证”,制约了农信社对“三农”的支持。

3、资金问题。部分从农村起步逐步发展起来的手工业户、个体工商户、农村经济组织、民营企业等,随着业务的发展壮大,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逐渐背土离乡,进入城郊或城镇,将相应的资金带离农村。

4、信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人文环境较差。农村群众普遍缺乏风险意识、金融意识、投资意识和守信意识教育,信用观念较淡薄。二是社会环境不良。农村部分人员长期外出务工,有的举家外出,长期不返家。农民文化素质的普遍较低和信用意识的匮乏,加之农村人口就业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导致了农村信用环境差的局面难以迅速改观。三是信用没有保证。由于基层政府行为产生的村组贷款,以及部分企业的逃废债行为,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信用社信贷资金正常运转,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5、服务问题。农村信用社服务品种单一,不能有效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农村信用社对“三农”服务品种单一,突出表现为信贷服务缺乏创新,不能满足未来农村多种经济主体资金需求;二是农村信用社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乏力,中小企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无论是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政策,还是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体系,都存在着一定的待建设空间,从而制约了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三、 农村信用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

1、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

资本金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其信誉和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补偿风险损失、维护存款者利益的最后保障。目前,农村信用社资本规模较小,资本金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

2、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户偿贷能力低,大大限制了农信社信贷客户的发展

    在社会产业结构中,农业是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低的特殊产业。农业项目周期长,反应慢,适应市场能力差,又受限于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而农民作为经营者,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对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接受较慢。农村经济,十分脆弱、原始、粗放,规模小,积累少。“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对农村信贷投入的风险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赢利性的金融企业,它在发展业务时首先考虑的是利润。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的农户偿贷能力低下的问题,成为阻碍信贷市场扩展的重要原因。

    3、员工素质偏低,人才匮乏

    农村信用社的员工素质在金融机构中较低。信用社受过中、高等教育的职工比重较小,有些人甚至没有高中学历,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员工的专业技术等级结构不合理,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总体偏低。员工的金融法律法规和政策水平存在差距。管理人员的决策、指挥、创新能力不够,知识老化,缺乏综合型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四、 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策略选择

    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应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以便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树立支农新理念,坚持“三个取向”

    一是坚持“三农”取向,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的银行、农村的银行和零售银行”,切实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二是坚持市场化取向,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坚持“双效”取向,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控制信贷风险,实现农村信用社自身效益,达到社农“双赢”。

    2、完善内部管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一是加强信贷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分级审批操作程序,推行额度授信管理,加强信贷基础工作,全面强化贷后管理。二是在会计结算操作过程正应统一会计核算口径,加强结算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由上至下的日常检查管理组织体系。三是在审计监督上,应坚持真实性审计、内部审计、信贷风险评价等工作重点,对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果断的措施及时抓好整改。

    3、配合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信贷杠杆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不断加大对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的信贷投入力度,支持和引导农民向“专、特、新”种养殖业发展,推动蔬菜、水果、家禽等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农村信用社要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大力支持发展“生态农业”、“订单农业”,疏通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缓解农产品 “卖难”压力,使农民群众的收入逐年迈上新台阶。

    4、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拓展步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要拓宽视野,打破传统的贷款模式,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创新贷款业务,尽快改进和推出新的贷款模式。要积极发展动产质押、不动产抵押、延伸买方信贷、卖方信贷等贷款方式;通过创新贷款品种,实现银企双赢,社农双赢。

    5、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帮助困难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要根据当地农户生产及投资方面的合理资金需求,进一步扩大贷款规模,提高贷款授信额度,强化管理控制,在确保贷款总量增加同时,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质量,实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良性循环。

 6、将信贷政策与新村镇规划相结合,拓宽信贷服务领域,为新村镇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具体为:一是完善信贷政策,配合新村镇规划建设;二是试办农民住房贷款,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三是开办基础设施贷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7、加强员工的培训力度

    加强对基层信贷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信用社员工的素质。作为一个信贷人员,其职责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放款和收息,而要加强与农户的联系,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这就需要信贷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文化、社会知识和综合协调能力;必须了解致富信息,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各种信息搜集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分析能力,并及时提供信息给客户,使客户受益;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对农业运作过程中的简单问题能够做出及时处理,并能够提供一定的技术资料;有综合的协调能力,能够接近群众,和农民打成一片。农信社员工素质的提高必然能促进农信社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服务。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需要经过长时期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为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增收致富,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服务“三农”——农村信用社发展之本
市农村信用社工作总结,2010年半年总结
两年改革激发蓬勃生机
汗水化成金凤凰
改革调研|农村信用工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析
农村金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