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清收不良贷款措施及建议
浅谈清收不良贷款措施及建议
 发布时间:2009-08-04 17:28:52.0来源:鄂托克旗联社 王宝荣
清收不良贷款一直是困扰我旗联社信贷业务工作的难点。因此,今年年初,我们针对辖内各网点不良贷款清收难度越来越大的问题,对各网点的不良贷款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通过全面调查了解,对各网点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分类归纳。现就对清理不良贷款中形成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索与探讨。
 
一、不良贷款现状及成因
 
通过对全辖各网点不良贷款清理核实,截止四月末,共统计信贷责任人84人,2527笔、3229.94万元,其中:逾期贷款835.57万元、占比25.87%;呆滞贷款2389.85万元、占比73.99%;呆帐贷款4.52万元、占比0.14%。由于不良贷款形成原因种类繁多,其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1、苏木乡镇及二级单位办三产形成的不良贷款,分布在全旗5个苏木镇政府。其原因是:过去信用社与当地政府一直有业务往来关系,并且政府在有经济困难时,信用社给予一定贷款支持,如职工发工资、办三产等。2005年撤乡并镇,由原十二个苏木乡镇合并为现有的六个苏木镇,因机构整合,人员调整等因素,撤乡并镇后苏木镇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旗财政划拔为主,主要用于办公及工资费用支出,其它经费来源甚少,不足偿还信用社贷款,造成遗留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2、信贷人员因工作调动形成的不良贷款,由于责任人调离信用社,没有对经办的贷款全部进行清收,继任者也没对调离人员的贷款进行后续的清收工作,造成目前现状; 3、责任人已故形成的不良贷款;4、下岗员工形成的不良贷款。主要因工作考核、考试后,不适合在信用社的工作下岗,下岗后不配合信用社做好贷款清收工作,形成的不良贷款;5、集体分摊无责任人,形成的不良贷款。主要是1981年至1990年之间遗留在信用社,因属于集体贷款分摊给个人,由于年限较长当初办理手续人也无法落实,核实贷款户难;6、农行营业所划转形成的不良贷款。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农业银行营业所撤并划转给信用社后,部分难以清收的贷款;7、违规发放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主要是信贷人员违规发放贷款形成的;8、企业经营不善停产、破产、改制等原因形成不良贷款。目前,这些企业大部分已经名存实亡。如鄂旗毛纺织厂1997年停产,营业部通过法院申请执行该企业财产,但因该企业没有有价值的资产可供执行,造成贷款35.5万元无法落实;阿尔巴斯羊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因被骗产品而倒闭,贷款47.6万元,虽然经过法院落实第三债务人,因执行难度较大,目前都无法清收;9、由于近年内农牧民家庭收入来源少,依靠绒毛、羊肉收入有限,前几年干旱少雨等自然灾害及其它原因形成不良贷款。
 
二、现联社已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联社通过认真剖析每笔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和办法。
 
(一)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制定清收方案
根据全辖各网点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制定出台了《鄂托克旗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考核办法》。实行“责任重叠、按岗分责、责任终生、过失赔偿”的原则进行责任追究,责任人实行“时间划段、限期收回、按季考核、按年兑现”的管理办法。制定三年清收不良贷款计划,明确各网点负责人及信贷员清收不良贷款时间表。联社主任与每位信贷责任人签订责任状,将清收不良贷款考核到人,并落实奖惩办法,与网点负责人考核挂钩,
 
(二)明确责任,建立台帐
以辖内各网点不良贷款4月末的数据为依据,对每笔不良贷款明确信贷责任人,建立台帐,按月进行清收进度统计。并对无明确责任人的不良贷款,落实到信用社负责人和信贷员进行岗位清收,并与其年度考核挂钩。
 
(三)多方举措,加大清收力度
 
1、多方协商,解决苏木镇及二级单位不良贷款
由理事长牵头,各部门分工协作,对历年形成的苏木乡镇及二级单位贷款进行认真仔细的核实,向旗政府、人大汇报苏木乡镇及二级单位在信用社贷款的基本情况,联社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支持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依法打击逃废债务的意见》(厅发[2005]41号)和《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合作协议》的精神,积极与旗政府协商,并将之上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办公室签发《关于按计划清还信用联社贷款的通知》(鄂政办函[2007] 27号)的通知,旗政府计划二年内还清苏木政府欠信用社贷款本息638.16万元,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办公室签发《关于要求棋盘井人民法庭(原乌珠尔镇法庭)碱柜法庭按计划清还信用联社贷款的函》(鄂政办函[2007] 26号)的通知,要求二级单位于2007年底一次性还清信用社贷款本息合计10.17万元,使辖内各网点的苏木乡镇及二级单位的不良贷款得以落实。
 
2、领导包片,加大清收力度。
联社领导包片负责,动员全体员工共同做好清收工作。对清收工作不力或难度较大的社,由联社包片领导协助清收。如乌珠尔路分社因人员调整,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由联社副主任、信贷资产管理部经理蹲点协助清收,经过为期十天的清收工作,完成按月考核任务。通过联社领导包片清收,信用社责任人及岗位清收,截止三季度末,全辖各网点累计清收不良贷款436笔、1152.71万元,清收效果显著。
 
3、部门协调配合,确保清收力度。
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开展清收工作。如营业部有一笔60万元贷款逾期,因贷款户认为贷款抵押手续齐全,贷款逾期利息我按时间支付,只是贷款本金一时无法及时偿还,以后慢慢偿还。营业部信贷人员多次催收未果的情况下,上报信贷资产管理部,由信贷资产管理部出面,与该贷户协调,讲明其中利弊关系,该贷户主动与营业部协商,偿还全部贷款。
 
三、存在的问题
 
(一)苏木乡镇及二级单位的开办三产等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旗政府已做出计划偿还信用联社贷款,但是否能真正按计划兑现?目前还是未知数。
 
(二)企业经营不善停产、破产、改制等原因形成不良贷款,如何解决。这部分贷款形成的呆滞时间较长,而且很多企业名存实亡,是信用社一直难以解决的难题。
 
四、对今后清收不良贷款的几点建议
 
(一)多渠道协调,多部门沟通,共同完成清收工作。
 
苏木镇贷款清收难,由信用社自身完成苏木乡镇贷款的清收工作,可能性不大。现鄂旗人民政府出台了的还款计划,落实还需要上级部门关注,联社主动协商督促,才能按计划实现。同时对已经起诉、执行的贷款,应取得政府的支持及法院部门的配合,及时进行财产保全工作,加大清收力度。
 
(二)如何解决企业因经营不善停产、破产、改制等原因形成不良贷款,我认为应该逐户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首先,对已经破产的企业,无望收回贷款本息的企业逐户取得相关方面资料,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认定,依据呆帐认定的条件,进行内销外挂,做出长痛不如短痛的决心。其次,对有望能够部分收回贷款本息的企业,取得政府的支持,采取与企业协商、对取得的一些土地、房产等抵债资产,在处置过程中给予税费减免政策,从多渠道解决思路出发,尽可能多得处置不良贷款。如政府与联社协商解决(原巴音淖化工厂)和精诚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贷款时,以石灰石矿资源置换企业在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的方式。最后,对那些目前正常经营的企业,经信用社多次催收不能及时偿还的企业,可采取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大力度进行清收。
 
(三)抓源头,堵漏洞
 
今后,信用社要严格按照“阳光放贷”的模式,认真做好每一户信贷调查工作,信贷员必须做到调查全面,情况真实,数据准确,手续完备,资料齐全,从而堵住任何一个风险源。同时,加强贷后检查工作,发现贷户经济情况发生变化的,要及时收回贷款。这就要求加强对信贷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对金融法律法规的学习。
 
(四)继续加大清收不良贷款力度,保全信贷资产。
 
各网点做好不良贷款逐户摸底工作,逐户签订还款协议,做出还款计划,保全信贷资产,力争百分之百到户。的确无法清收的不良贷款,调查是否具备呆帐认定的条件,做好核销准备工作。
 
(五)常督促,频催收。
 
不良贷款形成原因种类繁多,盘活工作难,不可能一次全部清收完毕,需要信贷员随时注意观察贷户的动态,对已签订还款协议的贷户,常督促,催收频率要高,通过长时间的清收工作中,让贷户了解信贷政策,及时偿还贷款。对那些常年赖债的贷户,随时了解情况,一经发现有新的经济来源,及时通过法律、行政手段进行清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城县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系列报道(六):新增贷款严把关 责任清收不手软
市农村信用社工作总结,2010年半年总结
XXX市农村信用社贷款责任追究制度
搜索 贷款管理制度
2008年联社关于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农信社转型警示:积聚多年信贷风险暴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