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北古村落(34)古韵悠然之明珠:古村上畔塘

编者:本文作者所写的古村名符其实,挖掘古村人文 历有一定的深度,可见作者花费了不少时间,这是非常可喜的,但人文部分有点像族谱,离桂学会出书有一定距离,有必要进一步向桂学的要求靠近 。欢迎学者、行家与上畔塘村的读者多提宝贵意见,有问题请在文后留言!

 

上畔塘古民居


 上畔塘村地处桂林市全州县凤凰镇,明清时属建乡,旧称“上湴(pan,第四声)塘”,俗称“畔塘”,大抵是因为村子周边有不少天然水塘吧。村周围山秀水清,林木丰茂,古树众多。附近有高大的白面山、鬼仔山、平石山等,村中亦有潺潺溪水流淌而过,井水甘冽。全村以蒋姓为主,总人口有六七百人。古村落古民居建筑群(蒋家大院)以及周围附属建筑、古树名木范围面积约1公顷多。先祖蒋子昌长子德樟公后世陆续搬迁到此地居住,在此繁衍生息、人丁日益兴盛。据文物部门考证,上畔塘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据家谱及史料记载,先祖乃蒋忠良三子蒋炎,炎公乃蒋伯龄第87世,宋绍兴年间人。宋初,先辈由永岁梅潭移居县城城隍庙前即城西之首魁坊街后,今四排楼当铺各店屋皆其遗址。炎公志行高洁,学问渊博尤邃于易,与族兄元夫公当时有“双凤”之称。乐隐居,宏奖后进,有汉末郭林宗风,以曾孙(蒋湘俊)贵诰赠资政大夫。炎公之子蒋公顺,精研义理之学,性至孝顺,与弟公頔(di,第二声)友爱,尤其是生平整躬厉行,士风为之丕变,以孙(蒋湘俊)贵诰赠资政大夫。炎公之孙蒋诏谕,慷慨植大节,酷好书史,为文清真雅正,为士林所钦佩。其生四子:湘俊、湘贤、湘杰、湘英蒋湘俊,生卒年不详,天资英敏,三岁能诵毛诗及三唐诗句,及冠博极群书,为文如行云流水莫窥涯际。于宋咸淳4年(1268年)中举、咸淳7年(1271年)成进士,官昭州户録,诰授资政大夫。为全州有史以来最早的进士之一。湘俊公生四子:士良、士敦、士佐、士传。四子共育子通、子远、子昌、子瑁、子达、子道、子礼7人。即“四士七子”,时颇有声名。

     蒋子昌育有三子:得樟、得棣、得棠蒋得樟(1381-1480)之长孙蒋明亨(1434-1510,庠生)生五子:廷瓒、廷琬、廷美、廷璸、廷珊,次孙蒋明道(1437-1516)生二子:廷琾、廷珑。共“七廷”。这就是五房的由来。五房后人陆续散居在川山、上畔塘、石桥头、大码堰、外枧、古留、才湾社公塘、荔浦县弓背村等村,历经200余年,到吾太祖蒋登桂定居在上畔塘村时,家族开始逐渐发达。

成群甲石

举人甲石

       下面为上畔塘村清代以来考取功名或有较大成绩贡献之祖辈名录、生平事迹(包括近代以来支助红军、抗击日寇的先烈往事)。

1、蒋登桂(1748-1816),贡生,铨选教谕、拣选知县,敕封文林郎(正七品)、例赠武略骑尉(正六品)。生子蒋良高。

2、蒋良高(1783-1854),国彦。恩授正九品,例授登仕郎,赐赠儒林郎,晋封文林郎,以孙贵诰封奉政大夫(正五品)。和许太宜人育有四子-鸿翱、鸿翔、鸿翎、鸿翊。四子皆有功名在身,从此家族更加兴旺发达,四子皆以建桥修路济人利物为务。自己则以分经理修建恭侯大宗祠,并捐祭田二亩,不久倡议家族修建子昌公祠堂慷慨捐祭田四工,命四子各捐祭田一工,如今春秋祭祀不绝者公之力也。

3、蒋鸿金(1701-1767),恩授正九品。

4、蒋鸿光(1725-1796),庠生。

5、蒋鸿翱(约1812-1859),太学生,捐名峻鸣。性孝友,咸丰年间“发匪”(太平军)扰全州、灌阳等地。咸丰己未年春(1859年)蒋鸿翱受命全州官府兴办民团,并担任建乡(今凤凰镇)民团剿匪队长。不久石达开支队进入建乡,公与太平军接战于凤凰镇新月塘杨梅山,太平军人数众多,民团不支,于是公与侄儿蒋达材被太平军俘掠到灌阳地界,公与侄儿达材不屈,随即殉难。全州《梅潭世谱卷十八》有记载。为崇祀愍忠祠殉难绅民名单之一。葬于本村殿子岭。生子:成材。

6、蒋鸿翔(1814-1890),字和鸣。庠生,性友爱,有婚嫁无资登门乞贷者,公倾囊成美也,“四世产不分内外雍然里党称之”。因有手疾,写字有碍,故无法再考科举功名。公墓碑上有全州御史赵炳麟为其撰写的祭文。以子孙贵例赠儒林郎、诰封奉政大夫。生二子:梓材、达材。

7、蒋鸿翎(1826-1890),同治元年1862年恩科广西乡试第20名武举人,榜名岐鸣,敕封武略骑尉(正六品)。天姿英敏,弱冠即补弟子员(庠生),36岁中武举。骑射了得,可举起300多斤石墩,会气功。一次,家中进盗贼,欲偷花瓶,公飞起一掌打在砖墙之上,砖被打掉一角。因天色黑暗故并未击中盗贼,贼落荒逃之,此后多年再无偷盗之事发生。先是娶许太宜人,许太宜人患有目疾,历久不愈。公早晚熬好汤药服侍妻子数年如一日也。为兄长做事最为谨慎,事无大小先咨而后行。训子侄严而有方诸犹子相继登贤书为一乡之冠者公多教也。秉质刚正,遇有争讼则主持公道以促和解。乐善好施,遇有桥道倾圮及有关义捐之事则慷慨捐助也。继妣杨宜人生三子:琦材、巨材、佐材。

8、蒋鸿翊(1830-1878),字谦鸣,庠生。性孝友,身材魁伟若天府兵将。年30岁入邑读书。为人乐善好施,经常自掏腰包建桥修路,凡是好事、公益事业无不仗义勇为。同治初年经理阁邑宾兴,并勤办团练事务。死后无钱修墓。以子贵诰封奉政大夫。生三子:名材、楚材、济材。

9、蒋成材(1832-1902),例贡。

明经进士蒋成村甲石

10、蒋名材(1848-1922),年幼悟性极高,年少即补博士弟子员(考中生员),1876年光绪二年广西乡试第十名举人,时年28岁。大挑一等署雒容学正,后任柳州府马平(今柳州柳江区)知县,亦兼任署理昭平、柳州、来宾、象州等地教谕,为官十余年,以圣贤诚正之学为训,文风为之一变。居官勤勉保奏五品衔,后升任梧州教授。不久回到全州县办理团务,继任县议院议长,勤勤恳恳。生性孝顺,1878年父亲鸿翊公去世之前生病在床数月,公亲自服侍汤药晨昏无间,凡大小便之事公都亲历亲为处理之。当时弟楚材4岁、济材还在襁褓中,公虽然已有幼子,但将子与弟一视同仁,一并抚养,不分薄厚也。一生清廉为官,出行办案不坐轿,下人相劝亦不坐,体恤下人太辛劳,不忍坐之,坚持走路。体察民情,与百姓同吃住,经常自掏俸禄为民办实事,赢得民心。死后无钱修墓,其坟仅堆土而已。朝廷诰授奉政大夫。人称蒋名材为“蒋青天”。

11、蒋梓材(1833-1902),蒋鸿翔长子。天性孝友,幼无玩好,长大后学问深厚,十八岁补博士弟子员(考中庠生),1862年壬戌恩科副榜第五名,选作贡生入国子监读书,然非其志也,堂弟蒋名材、儿子蒋梦庚二人皆考中举人,但他们二人皆为公一手作成门生。年50岁任直隶州通判。凡济人利物之事不胜枚举,尤其精通圣贤诚正之学老而弥笃。例授儒林郎,敕封文林郎,晋封奉政大夫。对子女耐心教育,其子蒋焕然、蒋焕熙、蒋焕煦、蒋焕奎相继考中举人或生员,多有成就。他和赵炳麟是故交,故梓材家父过世后赵为其题写了祭文镌刻在墓碑上。

12、蒋达材(1842-1859),国学生。天资聪慧,学习优异,颇有天赋,深受长辈喜欢。1859年春随伯父蒋鸿翱一同兴办团练征剿太平军,在全州建乡(今凤凰镇)新月塘杨梅山同太平军石达开支队接战,民团部队不敌太平军。公不幸和伯父蒋鸿翱一同被太平军俘掠至灌阳地界后,不肯投降,遂被太平军杀害。年仅17岁。伯侄同日殉难。死后灵位供奉在全州崇祀愍忠祠。

13、蒋巨材(1870-1925),卫千总衔(从六品),候选千总。武艺高强,300多斤的石墩轻松举起。当时习武之风弥漫村中。

14、蒋佐材(1876-1909),1899年补博士弟子员(中庠生),书法秀雅。为人秉性温和,遇有挑衅欺凌,则不与人争吵,一笑了之也。居心孝敬,侍奉父母。老宅屋檐下至今仍存有书画作品若干幅,潇洒灵动,令人赞赏。

15、蒋楚材(1874-     ),国学生。

16、蒋济材(1876-     ),例贡生。

17、蒋焕然(1855-1902),字梦庚,长相清秀。年14岁时还沉迷“钓弋”(钓鱼和射鸟)。听闻叔叔蒋名材在乡里很有名望和地位,于是开始发奋读书,所学习的都是清初诸名家文章。每当有年高而学识渊博的读书人看见公写的文章后莫不称道也。年30岁才与弟弟蒋焕熙(字辑光)同补博士弟子员(考中庠生)。光绪19年(1893年)考中举人,时年38岁。此后屡试不中,于是“淡进取,佐父理家政,独任其劳”,从不诉苦。以膏腴让诸弟,自己则只要瘠硗(贫瘠)之地也。居心平恕,每当有争讼之事都让公主持公道,大家皆心服而解。朝廷敕封文林郎。

18、蒋焕煦(1869-1902),庠生。

19、蒋焕熙(1867-    ),附贡生。曾任光绪、宣统年间训导、直隶州教谕,钦加五品衔诰授奉政大夫。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既做过清末官员,也同情革命,帮助过红军。据村中老人蒋锦治回忆:1934年11月份,红军长征一部分部队途经上畔塘村,大概100多名红军战士,穿着草鞋,衣裳蛮破烂,又没有吃的,看着很可怜。蒋焕熙当时作为开明乡绅知道后就吩咐家人煮了饭菜,蒸了很多红薯给红军吃,还拿了部分衣物、棉被和几百块花边(银元)给红军,并安排红军战士在子昌公祠堂住了一夜,从而使红军小分队得到了休整,恢复了战斗力。

20、蒋焕勋(1862-1902),国学生。

21、蒋焕烈(1864-1914),国学生。

22、蒋焕奎(1872-1927),廪贡。

23、蒋焕焘(1873-1904),庠生。

24、蒋玉珩(1893-    ),黄埔军校桂林军分校毕业,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广西陆军上尉,后升为上校团长。三四十年代为桂林地区专员秘书和副官。

   25、蒋玉璿(1896-1949),蒋玉珩弟。广西陆军学校毕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任广西陆军少校。全面抗战以后,积极抗日,组织抗日自卫队并担任大队长。支援中共桂北游击队抗日,为桂北游击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等支援。曾经在全州凤凰地区一次夜袭中率队用杀猪刀砍杀了正在熟睡的30余名日军,缴获了一部分武器弹药。在凤凰扬堰洞一带遭遇到了一小股日军部队,新队员好几次开枪都没打中日军,日军见状非常嚣张,马上压了上来。此时蒋玉璿沉着冷静,一枪撂倒一个,接连打死3名日军,击伤1名,日军见状分分后撤。还有一次战斗中,蒋玉璿从凤凰塘底村率几个队员一路小跑追击4名日本兵,开始时日军跑得挺快,不过,沿着洗马塘快到上畔塘村地带时日军已经跑不动了,蒋玉璿一下将其全部击毙。但第二天只发现三具日军尸体,有一具失踪。另据村中老人回忆,当时在上畔塘村新塘发现一具日军尸体,身上有伤,推测就是那名没被打死的日本兵。另有一次,在凤凰镇造化塘村围困住了一小股日军,日军躲在一座老宅中负隅顽抗,哇哇乱叫,猛烈放枪。由于敌人火力较猛,为避免伤亡,蒋玉璿下令围而不破,与日军僵持,双方开枪对峙。到第二天清晨日军已经没有了动静,蒋玉璿预判到日军可能已经没有了子弹,于是命令部下冲进老宅中活捉了这股日军,经过清点,一共是9名俘虏,随后他将日军俘虏和缴获的武器装备交由桂北游击队处置。类似的战斗还有很多,健在的老人还记得一些。蒋玉璿和游击队大队长杨庆祝有着深厚革命友谊,抗日自卫队和游击队并肩作战,互相支援,给予敌人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蒋玉璿做起小本买卖归隐田园。1949年农历11月即解放后不久,一代抗日英烈溘然长逝,时年53岁。

      26、唐夫人,生卒年不详,蒋玉璿侧室。1944年一股日军袭扰上畔塘村,唐夫人和村子很多村民逃到了陡峭的本村白面山、鬼仔山一带避难。此时蒋玉璿正在凤凰、咸水等地抗日无法回村。很快日军得到村民逃难路线的情报,立即搜索到了山中。当时唐夫人刚生下一个女婴不久,只有几个月大,抱在怀里。眼见日军步步进逼,唐夫人以大局为重,以全体村民性命为重,用手死死捂住了女儿的口鼻,以防止女儿哭啼引起日军注意。日军没有听到小孩哭声,大概判断此地没有什么老百姓隐藏,搜索无果后便到其他地方搜寻了,全体村民因此逃过一劫!唐夫人捂死女儿、拯救乡亲们的故事迅速传开,大家纷纷赞扬,都为她的大义灭亲之举所感动!倘若没有她的善举,后果将不堪设想!唐夫人以瘦弱之躯挽救了全体村民的性命,续写了一篇悲壮抗战史。

27、蒋玉璞(1887-1929),警察毕业。

28、蒋玉璜(1891-1947),警察毕业。曾任广西陆军上尉、连长。20世纪二三十年代桂北地区匪患猖獗,玉璜组织剿匪队保境安民,肃清匪患。

     29、1944-1945年间,日军经常袭扰上畔塘村,前后长达大半年时间,杀害村民数人,全村乡亲经常逃到山中避难,深受其害。据村中老人回忆,笔者老宅家中天井花台上安放的清代大水缸就是被日军用手雷炸裂的。有一次家父的堂兄锦侠公在村中恰巧迎面遭遇日军数人,好在学过武艺,身手敏捷,用木棍挡主日军的刺刀而后迅速逃脱。另外一次我村有一位村民大骂日军罪行,因距离较远,大概有一百多米远,所以这位村民并没有躲避,误以为日军开枪无法击中。谁知,日军一枪就杀害了这位村民。另有村民因逃跑不及,被日军抓住并残忍的捆绑在了一颗大树上活活饿死,等村民陆续回村后才发现这一惨案。

门头1

     上畔塘村古建筑群(蒋家大院)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湘江战役旧址保护修缮工程三期勘察时发现并确认的,是全州县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官绅宅第。对于研究全州官绅宅第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名人、挖掘良好家风、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门头2

                   
   蒋家大院已被列入全州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大院局部

该村同时也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旧址。村中建有子昌公祠堂,面积达400多平方米,经过文物部门测量,蒋家大院及其附属建筑总面积(含古石板路、古石板桥、古井,古门楼以及倒塌拆毁老宅遗址等)约一万多平方米,历史跨度涵盖清朝嘉庆以来到民国年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呈现倒“品”字形格局。有些宅院是四进院落,有些则是三进院落等,建筑样式深受赣派建筑风格影响;以蒋鸿翎(岐鸣)、蒋焕熙(辑光)等祖辈的建筑最宏大精致。保留有较完整的石板路、鹅卵石古道,旗杆石约15块,古墓葬十余座,古门楼一座,古石板桥一座,古井一口,香火堂一间。

民居天井

古民居多呈现三级马头墙式样,墀头有灰塑,多塑造仙家高士、走兽花鸟等题材。院中花窗、花板均有花卉鸟兽等雕花图案。墙头边上塑造有龙赏荷图案(见图),亦很罕见。各个宅第门头装饰有门匾以及彩绘、灰塑,有各种吉祥文字和古代人物花鸟图案等,观赏性较高,为完全的全州建筑风格。每院有天井,天井下有花台。原来在井眼周围依次排列有6座宅第,故称“六和园”。上世纪90年代被人为拆除两座正房子(两座宅院面积达到一亩地),现存4座。2008年经文物部门确认蒋氏家宅大院为清代中后期桂北地区官绅宅第经典营造法式。

深宅大院

子昌公祠

巷道幽深

马头墙

古宅掠影

     笔者常听老人讲,吾高祖蒋佐材(1876-1909)为秀才(庠生),尤善书法,欲以书法名世者也。

蒋佐材书法1

蒋佐材书法2

蒋佐材绘画


在修建老宅后高祖就在房檐下的墙壁上写了数十幅书法、画了若干幅绘画作品。笔者也发现至今百余年过去,墙壁上的书画作品虽斑驳脱落部分,但仍然可见相当一部分书画真迹,书法潇洒灵动,令人感叹。每当经过老宅,长辈就指着墙上的书画给们晚辈看,让们好好学习。其母杨宜人寡言笑,精女工,一生勤勉,缝衣做鞋,操持家务,带孙辈辛劳无怨,不喜与人争吵。而高祖则遗传了母亲的性格,他生性慈孝、秉正低调。不予人争讼,遇有挑衅,则一笑了之也。孝顺父母,从来不发脾气。想这大概也与他生活在一个官宦、书香门第家族有关系吧。当时,堂哥梓材为直隶州通判(从七品),名材为知县、教授(正七品),成材、楚材、济材几个堂兄弟又为贡生,二哥巨材为卫千总。父亲蒋鸿翎为武举人,几个叔伯(鸿翱、鸿翔、鸿翊)都是贡生、庠生。还有侄儿焕然为举人,焕熙为训导、直隶州教谕,焕煦、焕奎、焕焘为庠生、廪贡等等,家族学术文化氛围浓厚有如此者,盖少见也,呈现“扎推”现象。正当高祖欲参加秋闱考试之时,朝廷废止了科举。宣统年间,当时乡里疫病流行,高祖不幸感染瘟疫离世,年仅33岁。

三级马头墙

     吾曾祖父蒋仁航(1903-1947)家境殷实,房屋、庄屋、田地很多。曾祖请了家庭教师教育祖父,还请了管家管理家产、田地租金等事务。曾祖父自己则养鱼遛鸟,写字绘画,和几个堂兄弟时常聚在一起切磋艺事。家中则挂着自己满意的画作,大家都很喜欢。“我记得有一次任航爹爹画了一幅竹子挂在墙高头,画得蛮有味道,俺那时有十多岁了。”,今年已87岁高龄的堂伯蒋锦泉回忆道。“侬爬爬(全州凤凰一带方言,对曾祖父的称呼)做了蛮多好事的,帮过蛮多人。”,堂伯蒋锦泉感叹说,“民国那时候焕蒸爹爹和焕烋爹爹两个人酒后犯了事,误杀了卖酒的堂嫂,后来是任航爹爹抚养了焕蒸爹爹的儿子玉轩和焕烋爹爹的女儿玉瑞,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来养。仁甲村打命,任航爹爹也帮了不少忙,借来了枪支才平息了村子的矛盾。他还救济了外家兄嫂,让他们在本村定居下来,躲过了仇杀,到现在已经发了好几代人了。可惜民国36年(1947年),得了打摆子(疟疾)过世的,那时医学不发达”。如今老宅厢房木壁上,仍然保存了大量木钉子,就是曾祖父挂画命人钉的。另外还留下一张八仙桌,据老人讲也是曾祖父的画桌,后来爹爹他们就拿来当饭桌用。

          如今的上畔塘村古建筑群依然规模比较宏大,也仍然足够气派。但已经倒塌和拆毁的大概有7座宅第。“保护和修复蒋家大院对于研究全州官绅宅第文化和建筑工艺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全州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晖如此说道。“而且上畔塘蒋氏家族修建的石圈祖古墓葬在全州乃至广西都很罕见,石刻艺术价值高,包含的历史信息也很丰富。全州其他地方看见的石圈祖保存完整的比较少”。王晖所长补充道。

蒋焕熙宅邸门头

        夕阳西下,那飞翘的屋角、滴水的天井以及高大的马头墙、厚重的旗杆石都抹上了一味泛黄的暖色调,让人更加心生怜悯与敬意。可以想见,修缮完工后的上畔塘古建筑群必将再现百年前的辉煌景象与荣光。

参考资料:1、湘源城西隅蒋氏《湘俊公家谱》       

2、《梅潭世谱卷十八》

   3、 全州县文物管理所内部资料

作品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标注作者姓名,并注明转自本平台。

全州古村落如期交稿情况通报

第139期:把柄(幽默讽刺小小说)

第140期: 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休闲摄影:美丽的雏菊
中医祛雀斑古方:玉肌散,让你脸上光亮如玉,斑去无痕
一年卖20万条的秘制烤羊腿制作配方(全套流程)
摄影:冬天盛开的蔷薇花(2)
摄影:芳香四溢的唤春仙子-----腊梅---(1)
紫禁城里开放后关闭的区域之二【慈宁宫】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