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扒下“休闲食品”的画皮:情绪冲突和激励游戏才是零食的根本动因

扒下“休闲食品”的画皮:情绪冲突和激励游戏才是零食的根本动因

原创 2016-11-02 苗庆显 老苗撕营销



导  读



一只大闸蟹啃一下午是什么样的体验?


为什么磕瓜子比吃瓜子仁更有快感?


无穷、周黑鸭们市场火爆的消费本质是什么?


“垃圾食品”标签贴了多年的膨化食品为什么仍有优异市场表现?




近些年,食品行业流行一个听上去很光鲜的词叫“休闲食品”,由于在行业内耳濡目染,老苗也深受其影响。


大约四五年前,某老板刚收购了家食品企业,老苗给做战略咨询,期间探讨向休闲食品转型。该老板就问:“苗老师,这休闲食品是个啥?


于是,老苗不无得意的以资深专业人士的身份解释了什么叫“休闲食品”,捎带显摆了一通休闲食品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该老板恍然大悟:“哦,就是零食啊!


听了这句话,老苗当时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就是零食啊!是啊,太正确了!正确的我无言以对,可我为啥要说休闲食品呢?相对于零食一词来说,休闲食品几个字既没有增加它的内涵也没有扩大它的外延,更关键的是,它压根不是消费者语言,消费者不会装逼到说自己去“上街买包休闲食品”,而是说“买点零食”。


我们这些号称营销的专业人士,居然放着有那么广泛认知基础的消费者语言——“零食”不用,而是生造一个名词叫做“休闲食品”,然后在行业内YY,把本来明白的事情搞复杂,真是丢人丢到家了。(注:通行规则是按照产品门类或者工艺等工业语言来区分行业,比如乳制品、烘焙食品、饮料、糖果,而既不属于工业语言又不是消费者语言的“休闲食品”一词在行业内流行,也算奇葩一朵了


还是回到最本质的消费行为研究,人们消费代餐品、功能食品的目的较为单纯,消费场景也相对固定,而“零食”的消费动机复杂多样,场景也是五花八门。


人类是少有的“不饿也要吃东西的”动物,我们就从人类固有行为模式来下手,对零食做个解剖,看看它到底该是个什么样,该是什么味?


再次重申消费行为模式的一个基本理念:人类有上百万年的进化史,进入文明才几千年,我们的行为模式多数都是在那上百万年中形成的。


在进化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饥饿都是影响人类安全的首要因素。因此,当人能够吃上东西的时候,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大脑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心情宁静、放松,幸福感增强。


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饥饿已经不再是影响安全的最大因素(某些阶段仍然是),但“吃”能让人获得多层次的愉悦,作为生物本能保存下来。




再看一下我们所处的前所未有时代:一个13亿人的大国,几十年高速发展,所有人都被裹挟着奋力前行。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焦虑:高房价、通货膨胀、养老生育、上学入托、医患关系、食品安全、办公室政治、夫妻关系等,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扑面而来,安全感进一步被削减。社会信仰体系缺失,让我们已无法在精神层面寻找到安全感。


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回到了最初的动物本能——吃。


群体焦虑的时代,就是吃货遍地的时代。人们对零食的买买买、吃吃吃,不是充饥、不是营养,更不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他们需要的仅仅是“吃”,不是口腹之欲,而是情感上的宣泄和表达。这才是近些年零食发展的实质。


食品的味道和情绪的关系,人们早就深有体会。


我们中国人传统上会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五味杂陈”、“酸楚”、“甜蜜”等等,而现在的年轻人会说辣心辣眼睛。现代科学则通过大量的行为实验详解了食物与情绪间的关系,如下表。(建议做食品的看官们收藏此表,很有实用价值


零食热点从最早的糖果饼干到膨化食品面包,再到坚果炒货豆制品,以及这些年开始流行的肉类零食,品类变化的背后,埋藏着消费者情绪宣泄需求与产品口味之间的密切关系。一个零食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在于是否能够解决或缓解消费者的情绪冲突。


重口味战胜小清新,辣、咸取代酸、甜成为主流,多层次口味压倒单一口味,这些表面的零食发展规律,背后都有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及人文变化因素。


因此我们看到,被称为“垃圾食品”多年的膨化食品一直表现优异,辣条能迅速成为网红食品,肉类零食成为时下新宠;辣成为当下第一口味,“麻”这个之前不上“五味”的非主流被越来越多人接受。这就是时下社会人文环境导致人心理及情绪的压力冲突,折射到零食上的反映。


光是情绪捆绑还不够,做零食还有个高级的玩法:做游戏-——即时激励游戏。


爱吃零食的小伙伴大多有这样的经验,吃瓜子越吃越上瘾,哪怕早已经吃够了,看到瓜子还是忍不住伸手:嗑——吐壳——咀嚼——咽下——再嗑,周而复始,根本停不下来。


如果真给你一大把瓜子仁,你反倒没这么有瘾了。


要只是觉得嗑瓜子更能消磨时间,那就很表面了。我们来看著名的“斯金纳箱”行为实验系列中的一个。


把饥饿的小白鼠关到一个只有杠杆的箱子里,小白鼠一压动杠杆,就会有一点食物掉到箱子里。小白鼠逐渐就会养成动杠杆,取食物的习惯。这不难理解,跟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道理是差不多的。


有意思的是,等小白鼠这个习惯被养成并逐渐固化之后,后面再往箱子里直接投放食物,小白鼠仍然倾向于“压动杠杆——取食物”的活动。除非在很饥饿的状态下,小白鼠会选择吃现成的食物,饥饿稍有缓解,小白鼠就又去动杠杆了。


行为学家的研究结果是:对小白鼠来说,获得食物和压动杠杆之间存在激励关系,通过压动杠杆获得食物要比“不劳而获”更有“成就感”,经过了自己的劳动(压杠杆),获取食物的瞬间,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快乐激素),使“鼠”幸福满满。




而人类嗑瓜子的道理是一样的,磕开瓜子,立即吃到瓜子仁,即时得到成果,获得正面激励。反复的刺激,可以让人连续吃几个小时的瓜子而不厌烦。


老苗曾在《让消费行为容易发生的四个方法》中提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正确的激励”,并讲过霍普金斯大师普及人类刷牙行为的贡献,其中也用了这个方法。


牙膏中加入让人觉得舒爽的物质,使得刷牙行为变成能够被即时激励的行为,从而影响了全人类,形成了一个违背本能的行为习惯。


其它地方的人到上海,经常会诧异上海人(江浙一带都比较普遍)吃大闸蟹之夸张。


吃蟹的专业工具就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8种,号称蟹八件,堪比外科手术医生的工具箱。一只蟹的各个部位,零零碎碎边边角角,都一点点打开,抠出点蟹肉,慢慢吃下去了,然后继续进行下一个部位的精细解剖。




一只蟹只吃两个小时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老苗隔壁小区有一老爷子,一杯黄酒一只蟹吃一下午,几乎天天如此。据说,判断地道上海人的标准是,看他吃过的蟹壳,能否再拼成一只外观完好的蟹。除非身在其中真的很难理解,这就是即时激励游戏的力量。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了,拉开架势用三个小时吃一只蟹对绝大部分人而言不现实。然而追求这种即时激励游戏的零食却席卷而来。


周黑鸭和绝味,以鸭脖子横扫江湖,仅仅几年时间,在国内有限的区域内,即分别取得二十几亿的营收。经常看到一些没有吃零食习惯的人一脸懵圈,“一个鸭脖子,有啥好吃的?又没肉!”


吃货的世界你真的不懂,如果有很多肉,鸭脖子就没那么受欢迎了。那种做了些努力,才把一丝丝肉吃到嘴里的快感是难以言状的,即时激励游戏的力量让吃货们欲罢不能。


同样,广东的无穷也偷偷下了一盘很大的棋,这个不显山露水的品牌,用“盐焗鸡翅”做主打,仅仅在几个省份,据称就做了50多亿的年销售。如果你对比着吃无穷和其它品牌的鸡翅,你就会发现它跟别人家最大的不同是:“肉有嚼劲,更难撕下来”,好吧,剩下的你懂的。


所以零食行业的资深人士会说:“带壳的胜过没壳的,有骨的强过没骨的,有劲的好过酥烂的。


在行业待久了,听到了太多“休闲食品”要“健康化、“营养化、“美味化”、“时尚化”等大词,最近这些年又流行说“互联网化”了,这些都是正确的空话,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


作为食品,追求口感的愉悦当然是第一要务。但零食不只是做好吃那么简单,也不是空泛的“好玩有趣新奇”,更不是所谓“互联网思维”的“卖萌犯二耍贱”。吃零食的动机与消磨时光有关,但不是根本性的原因,还是要回到人类吃的本能,回到用吃来解决消费者的情绪冲突,回到通过激励来引起消费者更大的愉悦。


可乐的昵称瓶和张君雅小妹妹成功之后,打着“互联网思维”旗号在产品和表现形式上追求“新奇特”的零食越来越多。各种“傻、白、甜、萌、呆、二”充斥在包装及推广展示上,但这种“新奇特”如果不能与目标消费者的情绪冲突进行对接,就变成了隔靴挠痒,除了刚开始能吸引点消费者眼球外,很快就会被弃之如敝履。




“小茗同学”表达了年轻人在茶饮用方式上的存在感,可乐的“昵称瓶”体现了国际大品牌突然俯下身来与消费者沟通的亲切感。你的零食如何跟消费者情绪互动呢?能否解决或缓解消费者的情绪冲突呢?能否用激励游戏让消费者停不下来呢?还是像冯巩冯大爷的小品那样,贴一堆网络流行语在身上呢?


欢迎发表神留言跟老苗一起撕!

阅读 3974
44
精选留言
  • 7
    乐友创客
    画皮画虎难画骨,老苗撕到入骨!深度好文,没有之一!

    昨天

    5
    作者回复
    老苗的其它文章向你扔去了一包辣条

    昨天

  • 6
    小丰
    受益匪浅,明白了为什么经济不好,房子却好,有个洞利于躲避。营销,归根结底是分析人性,抓住了人的梦想、痛苦和困惑,也就抓住了需求和机遇。

    昨天

    4
    作者回复
    深刻,越没安全感,越需要房子

    昨天

  • 5
    白徒
    即时划奖励让我想到了游戏化运营。众多的程序或者步骤得到成果(吃蟹步骤多)突出了一个仪式感。原来吃也有这么多心理套路。

    昨天

    2
    作者回复
    所有的游戏都是基于即时奖励的行为学基础,所有能上瘾的东西也都是基于即时奖励的行为学基础,包括吸毒

    昨天

  • 3
    罹渊明
    吃零食竟然有这么多学问,厉害了,word哥。??

    昨天

    4
    作者回复
    ppt和exal表示不服

    昨天

  • 4
    Binki
    不说了,老苗。我去找吃的了

    昨天

    3
    作者回复
    帮我带点雅客的糖果和长白甘泉

    昨天

  • 4
    金盾15893512886
    休闲食品我们这叫零嘴

    昨天

  • 3
    守工挲
    醍醐灌顶啊。。。喵喵老师!

    昨天

  • 3
    Binki
    正所谓:吃、住、穿、行。我们称为“四大天王”这是自然规律。吃能永远排在第一位。所以看到各行各业在吃这个行业大作战略,五花八门。竞争相当好看。

    昨天

  • 3
    爱已入骨
    当我无聊的时候,就买点瓜子和香烟来打发这种无聊的状态。至于选择什么样的瓜子和香烟,我首先看口味,其次看价格。对自己口味的瓜子和香烟,能让自己的身心放松,让血液兴奋起来,至于价格只是考虑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消费水平。

    昨天

  • 2
    供天下-小鱼儿
    老苗每次都能从独到的角度切入,很多东西还是很受用的,最起码可以出去和别人装*,哈哈哈

    昨天

    1
    作者回复
    老苗撕营销最新广告语,营销装*神器

    昨天

  • 2
    阿怪。
    受益匪浅。多谢。

    昨天

  • 1
    希翼
    经常性的百年一遇的大雨

    昨天

    1
    作者回复
    这个好

    昨天

  • 1
    石佛
    老苗同志是一个地道的,有思想,有文化的吃货。鉴定完毕

    昨天

    1
    作者回复
    鉴定错误,老苗吃素

    昨天

  • 1
    Alisa洁洁
    看老苗的文章,收益颇深!

    昨天

  • 1
    蕭滲雲起峰飄渺
    拨开云雾见真相

    昨天

  • 1
    希翼
    购买过程与饮食过程也是一种享受,一般商家容易忽略

    昨天

  • 西子之北
    我也想发表一篇,可是不知道如何发表啊!主题就是美团饿了么这些所谓的电商

    昨天

    作者回复
    可以投稿给我们,微信里有投稿联系方式,期待!

    6分钟前

  • 西子之北
    这个老苗没有偷懒,确实如此!不过前几日有的文章有偷懒拼凑的感觉!

    昨天

    作者回复
    感谢你督促

    6分钟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零食「情绪化」,才是让你欲罢不能的「真凶」
休闲零食行业深度报告:万亿市场待掘金,产品、模式、盈利全对比
2020休闲食品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零食大战里没有永远赢家
国民第一零食战斗力有多强?起底中国人嗑瓜子百年历史
零嘻嘻食品优化渠道产业链,推动品牌升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