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威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手机版
 





   记者推介:

 

  到盐仓,一定要去乌江源,去饮一口那清凉无比的泉水,去感受一条大河最初的温柔。还得去看向天坟,去看千年乌撒政权的光辉。最有代表性的向天坟当数盐仓二小背后大坟梁子上的彝王坟,但现在已被破坏,只能在别人的指点下发挥想像。最好去百草坪,既可看那无数种疯长的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捡一些地壳运动之前的古生物化石,还可看那些不知名姓的彝族向天墓葬。

  路线:从七星关区坐车到威宁客车站,再转威宁到盐仓的面的,10元钱就到盐仓镇街上。可先去大坟梁子看彝王坟,再去看营洞村的乌江源头——石缸洞。要去百草坪也很方便,它就在326国道旁,多加点钱,应该有司机愿意去。盐仓街上的旅店及饭馆不多,但车随时有,可到威宁县城住。

  盐仓镇位于威宁县东部,国土面积165平方公里,距威宁县城15公里,326国道穿境而过,临近102省道,交通便利。居住着汉、彝、回、苗等民族。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彝族向天坟墓葬群、百草坪、乌江源、千年古银杏、奢香古驿道、菩萨岩洞、千年姜子树林、三瓣山等自然景观及文物古迹。有着得天独厚、内涵深远的旅游优势,亟待开发。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生活在威宁县盐仓镇营洞村四组的人们,从没想到过千百年来哺育他们生命、让他们得以世代繁衍及生存的石缸洞,竟是千里乌江的源头。这条从石缸洞出发的小溪,一路接纳不同大小支流,渐渐成长浩大,终于汇成乌江,经贵州、重庆的46个县、市,在重庆涪陵注入长江,整个流程1037公里,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

  终年清泉流淌的石缸洞,是乌江最初的生命。自从上世纪80年代涪陵师范学院的师生们经过千里寻踪终于找到乌江源头之后,盐仓这个躲在黔西北深山里的不知名的小镇,顿时声名鹊起。从那时开始,营洞村四组会不时迎来陌生的面孔,他们走到石缸洞边,跪下去,手捧清泉,顶礼膜拜。

  现在石缸洞边建有古色古香的小亭子,亭边有涪陵师范学院师生们所立的“千里乌江行”石碑,小溪往下顺流形成乌江源之一的可界河,河两崖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盐仓,这个在赶场天尘土飞扬、人声鼎沸,平时却安静沉稳的小镇,不仅孕育了乌江之源,也是千年乌撒政权的政治文化中心。

  从毕节沿326国道往西,站在百草坪那高高的山头上向西眺望,左前方云烟缭绕的那处山间坝子,便是具有千年历史的盐仓古镇了。据说这“盐仓”一词,是因为此处为川盐入黔及滇的集散地,因而汉人便称其为盐仓;而根据彝语“那娄”的称呼,则是长满了青油油的作物的坪子,出产粮食。当你随便问一个盐仓人,原来居住在此地的人是谁,他会毫不犹豫的说“盐仓府家啊”,而且一副不屑的神气:谁不知道?还问!

  盐仓曾为当年乌撒政权的政治文化中心。“盐仓府家”就是指府治设在盐仓的统治者乌撒家。

  在很久很久以前,彝族六祖分宗中第五支系即“布”(毕)部之祖慕克克第二十四世孙默遮俄索,率其族人从云南向东迁徙进入贵州,走了很久很久,累了便在一棵松树下休息,这个地方便是威宁,彝语叫“硕恒”,意思即是“松树下”,至今仍然沿用。默遮俄索在威宁定居后,后人为纪念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地名。“默遮俄索”汉语音译有“物叙、乌撒、五叔”等,均为“俄索”的谐音。从东汉初年到清初,势力范围涵盖今威宁与赫章的乌撒政权,存在了1200余年。

  《元罗地理志》载:“乌撒者,蛮名也,旧名巴凡兀姑,今曰巴的甸,所辖乌撒乌蒙等六部,后乌蛮之裔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今云南镇雄县、贵州威宁县、赫章县境,明置乌撒卫,即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但是,作为游牧部落的乌撒家族并没有停止向东迁徙的脚步。到了阿博祖摩这一代时,终于把盐仓作为了迁徙的终点,他带领自己的族人,在此地扎下根来,艰苦创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渐渐其后代成为了当地最大的“王”,辖现在云南楚雄、昭通、贵州威宁、赫章全境。

  “听老人们说,中学的这里是盐仓家的食堂;而侧面坡,是他家的花园;小学那里,是仓库;他家正房,在现在镇政府那边”。一位居住在盐仓中学附近的老人说,“这可不是吹牛的。我们小的时候,还能看到中学这里的地基,花园那边经常有人挖出一些人工雕刻过的石头。”看到我们一脸茫然,高大的老人用眼扫过这方圆两三公里的坝子,仿佛对面大坟梁子下巍峨雄壮的盐仓府治所还在,耳中还传来府兵正在操练的声音……

  链接:乌撒遗址分布在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400米的盐仓盆地周围。常有条基石、石拱门额、踏跺石之类出土。1958年在遗址北出土粗铜锭5块,长约2尺,宽1尺、铜锭间压存一纸,上有“府”字墨迹(现存贵州省博物馆)。遗址四周有许多瓦砾碎片。在一块叫杀达沟的台地上,遗存石水缸一口,是在地下一生根石上钻凿而成,能容300多挑水,传说是盐仓府家的蓄水池。缸旁耕地上有石虎一具(原为一对,另一具损毁)。高1.1米,造型粗犷古朴,其雕刻手法和造型风格与大方慕俄格城堡遗址出土石虎一致。石虎是官衙某一堂宇前的装饰品。
 

向天坟

  彝族向天坟,又称向星坟,密布于盐仓镇盐仓村、团结村、新发村、幺站村等地,建于宋、元时期及更早以前,是古乌撒部历代国王、大臣、布摩、民众的坟墓,其规格、规模、大小不一,约有70余座,最大的是位于盐仓二小后面大坟梁子上的彝王坟(彝语为“祖摩乌求”)。大部分墓葬形式为彝族传统方式——火葬,即人死后3日内架好柴堆,地位越高的柴堆层数越多且为单数层,尸体放在柴堆最高处用白布垫好,用火焚烧为灰,再装进陶罐埋入墓穴内。坟墓的顶部封土堆,直指天上北斗星、北斗星座或其他星座。据悉,彝王坟还可观星象、测天文,与彝族十月太阳历有着密切联系。 

百草坪

  百草坪位于威宁县城东北部,326国道边,距县城25公里,占地面积40多万亩,海拔2833米,素有“南方草原”之称,是南方最大的天然草场和畜牧基地,也是黔西北盛大的彝族赛马场。“百草坪”这个名称来源于生长在境内的160多种草本植物,有许多名贵中药材草。由于牧草丰茂,当地农民大力发展畜牧业,成群的牛羊及南方小种马满山遍野。现在,百草坪上又多了一些大家伙,一百多台风车长在每个山头,为百草坪增添了又一道风景。

  百草坪上还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林景观。传说当年水西、乌撒两部在此开战,双方伤亡惨重,彝族天神支嘎阿鲁不忍看见他们自相残杀,便施法术将士兵化为石头定在此地。

古银杏

  银杏,又名“公孙树”,意思是爷爷种树孙子吃。银杏要二十年才开花,四十年才结果。属国家二级保护稀有植物。

  位于盐仓镇二堡村的是一棵千年古银杏树,也是当地人心中的神树。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村民们都要到树下烧香许愿,很多时候,是顺便捡几片银杏叶回家,熬水喝,据说治感冒、咳嗽等出奇的好。也正因为如此,银杏躲过了“大炼钢铁时期”,在周围树木都被砍光之时,它丝毫未损,依旧受到村民们的顶礼膜拜。而银杏树,也没辜负村民的期望,几乎年年抽枝展叶,岁岁开花结果。

奢香古驿道

  盐仓镇大路村,因为一条路而得名,这就是从其境内穿过的奢香古驿道。21岁便代袭水西宣慰使的奢香夫人,以祖国统一为重,亲自出访乌撒(今威宁)、芒部(今云南镇雄)等地,一面宣扬朝廷的威德,使“诸罗大感服”,人心安定;一面履行诺言,刊山通道,在“羊肠险恶无人通,落落千秋无通款”的贵州高原,亲率各部,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开辟了“龙场九驿”,岁贡马匹和廪实。

  盐仓奢香古驿道距今约700年,途经该镇大路村、四堡村、黎坪村等地。而大路村那段留存的古驿道,从坝子向坡上延伸,路边有一株古树,树下是人工凿出的井,井旁还有供人歇气用的石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黔西避暑】这个地方夏天空调都是摆设,但很多人都不知道!
百草坪
贵州45|威宁——百草坪
威宁彝族人民欢度“火把节”
说说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来历
夜郎行(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