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穿越贵州境内的两条重要的古道

    据《滇志》记载,明代,有两条重要的古道穿越贵州境内:一条自云南昆明起,经贵州境内的毕节、盘县、晴隆、关岭、镇宁等县,至湖南境内的沅州(治所在今湖南黔阳西南黔城镇),全长1890里,为东路古驿道,史称“普安入黔旧路”;一条自云南交水(今沾益县)起,经贵州境内的威宁、赫章、毕节、赤水等县,进入四川境内的叙永县,至纳溪县止,全长1210里,为西路古间道(偏僻的小路),史称“乌撒入蜀旧路”。志书云:“国朝(即明朝)通滇为列藩,其入觐(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之路,置传设驿马曰东路,间道(偏僻的小路)走蜀者曰西路。”这两条古道,对明清时期云南、贵州、四川乃至湖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商业贸易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滇志卷之四·旅途志第二》的记载,对这两条古道的线路及沿途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作出以下探索,谨供专家学者参考。


一、东路,即普安入黔旧路


  从云南治城昆明出发,行三亭(每亭10里)而达板桥驿(在云南府城东四十里),近郊有金马关(在云南府城东十里)。从板桥驿前行六亭,即达杨林所(今嵩明县南部之杨林),从杨林所前行七亭,便到易龙驿。易龙驿附近有木密关守御所。罗傍山枕杨林海子,方如支郡三城,有渔舟百十艘。《白古记》云:“波罗傍佐蒙氏细奴罗,出于澄江之侧,衣锦袍,执儒书,教之以文,厌罗刹之暴,伏龙虎之嗔。”山名(即罗傍山)盖由此立尔。《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即罗刹女(即取材于西南少数民族部落的一位女头领)。与罗傍山相邻的“有黄坡,沿海厄塞,昔歼腾永叛卒于此。从易龙驿到马龙州有八亭,途经小关索岭、古城堡、鲁婆伽巡检司(在马龙州南二十里,洪武十八年建)。夹路多斗场花,丹素二采。
  从马龙州前行三亭达南宁县(在府城东,洪武十六年建)。到了南宁县后,驿马就要开始改用昆蹄。“昆蹄者,范金饰马蹄以御石齿。”《尔雅》曰:“昆蹄善升甗。”郭璞曰:“甗,山形如甑,字通献。或曰周公通九夷时所制也。”也就是说,到了南宁县以后,前面的驿道都是石齿路,必须换一种叫做“昆蹄”的马掌,不能再用铁制的马掌。南宁县的附近有响水关。
  从南宁县往前行八亭,即到白水。白水的交水平川,可通轮。阿幢桥有大道走曲靖府,号三岔路,有铁钩哨。从白水到平夷卫(今贵州毕节)共六亭,其间有茶花箐,多盗。路旁有清溪洞,面对溪流,中窅深,举火把进入清溪洞内,有浮屠、龙象、芝朵、云英之像,皆石乳溜结而成。有桂花洞,洞内有桂树一株,高百尺,盘根洞底,枝出洞外,秋华时香彻他山。
  从平夷卫(今贵州毕节)前行六亭而达亦资孔驿,亦资孔驿枕石象山,中路棹楔曰“滇南胜境”。还观,山平天阔,东望则箐雾瘴云,此天限二方也。有平夷所、马鬃岭、硝洞。从亦资孔驿到普安州有八亭,“有番纳牟山,土人称云南坡。陂陀相续,行石齿中,土人曰我道掌平。问亭哨,隔阂兼山,犹曰咫尺耳。”
  从普安州(今盘县境)前行八亭达新兴驿,出城有狗场坡,民无编户,土酋号十二营长。其部有猡猡(罗罗)、仲家、犵獠(仡佬)、僰人,言语各不相谙,以僰人译之。夷俗有火炬节(即火把节),丑未月之念四日,是其辰也。是节击鲜以祭,小儿各持火喧戏于市,若中州(中原)上元(上元节)然。撒麻亭有八部山,地名旧普安,唐盘州遗址在焉。有板桥坡,水为盘江之委。板桥坡地广黄壤,树多青松,土人燧松梯以代烛。堡站实枕新盘山。
  从新兴驿,前行八亭到安南卫(今晴隆县境),有新安坡、芭蕉关、分水岭、江西坡、沙子岭、上老鸦关,沙行者十六里,石行者十四里。卫城南闉有尾洒井,清甘可茗,因以名驿。夷语“尾洒”,华言“水下”也。
  安南卫(今晴隆县境)到查城有十亭之遥。其间有哈马章、倒马坎、盘江坡,至盘江,江出乌蛮,汇于广西者香江(即左江)。饶瘴疠,草青之日,有绿烟腾波,散为宛虹驳霞,触之如炊粳菡萏,行人畏之。江岸乃靖远伯南征丧大师之所,每水溢时,多化为异物。过江,有癞石坡、黄土坡、西关坡。山幽箐邃,吐雾弥天,不分咫尺,行者前后相呼。
  查城四亭而达关岭(今关岭县)。其东路尤为险绝,途中有白口坡、东坡、安龙箐坡,有胡椒凹,有象岭石,右皆崖箐万仞,中仅有道如梁,行者栗汗。有香树坡、小箐口坡。草多芝,鸟多山呼,兽多熊。中途悬岩有吕公像,巾绦,负剑,跣足,与世画像无异。泰和郭相圭司马题“神留宇宙”四字于山阿石上。旧自查城至白水,路赊马痛。万历中叶,当事者请移邮传于关岭所,执政误读“岭”为“山岭”,遂承旨为“关山岭驿”。
  关岭(今关岭县)四亭即到安庄卫(治今镇宁县)。沿关岭四十三盘而下,有鸡公背,与关岭相对,两山之趾,界以溪洞。至白水,有悬崖叠水,飞流瀑布,自山端下注,而崿相承,下为深潭,神蛇宅之,见者必婴重疢。又谓有水犀时出岩谷,后徙去。夏涨时,喷沫如云,雾冒数里。
  安庄卫(今镇宁县)前行五亭而达普定卫(今安顺市),实兹荒徼名都。旧永宁、安顺、镇宁三州同城,今移镇宁于安庄,永宁于安南(今晴隆县境),而擢安顺为军民府,自威清( 今清镇市)以西皆隶焉。地稍平衍,山如髻鬟。城南闉有塔山,浮图标其巅。兵使者署中有石化树,可四五尺,碧叶紫花,结实红而黑,其本犹石也。浙藩司之后,园亭佳胜。相传贾似道别署有树花石,石根犹古松也,其类是舆。物理之奇,圣人亦有不知。
  普定(今安顺市)前行六亭而达平坝卫(今平坝县),平坝卫四亭而达威清卫(今清镇市)。其间有澄桥,其水黝湛,夹堤多簝叶(即粽子叶)。城中有崇宁寺,中有满空遗像。满空,自号白云,其诗有:“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鸟早晚朝。”识者知非恒僧云。满空即建文皇帝朱允炆,自号白云僧。
  从威清卫(治今清镇)行五亭便到贵州治城(今贵阳)。山稍夷,类淆渑,夹路多野橙,以春冬之交开花。治城近峦之秀者曰凤凰带城,有襄阳桥,林多贵竹。有贵竹长官司,因竹以名。州野产紫芝(即紫苏),土人呼“菌王”,解菌毒。城市以猴、兔二辰为易。
  从贵州(今贵阳)前行五亭而达龙里卫(今龙里县)。自龙里卫前行六亭便达新添卫(今贵定县)。其间路夹长涧,有长谷坪、空洞坡、野猪洞、陇耸坡。野猪洞,猪穴之石,崖截立千仞,盘回复迮,人骑弗戒,恒有对者。新安对亭有埭(土坝),峭立而上平,下有洞深靓,九龙观其标巅。
  从新添卫(今贵定县)行十亭而达平越卫(今福泉市)。经望城、江西、猡猡、酉阳、倒马五坡,有谷蛮关、龙场、蛇场。路皆石齿,马升甗,昆蹄踏声铿然,火星出地。
  平越(今福泉市)到清平卫(今凯里市)有九亭之遥。陟梅岭关,渡麻哈江,津人(划船的人)乃木獠夷。江涘苗人,以石垩就水泽发。獠家夷女网鳅虾以腊祭。当地有羊场、鸡场,实诸夷互市(互相交易)。有十二辰相递,历十二日一市(十二日赶一次集),每场一岁赶三十次集。岁暮,即场醵会,持牛角为觞,吹芦笙为乐。
  从清平卫(今凯里市)到兴隆卫(今黄平)为七亭。渡重安江,江色如渥靛,岸树二桓,絙缆绝之,舟循缆以渡。有云溪洞,可隐千室。望香炉山为岜三城,其高蔽霄,下肆无景。上有一溪,沃畴千圳。聚落千部,时出御货戕人,官兵来讨,辄潜水下注。酉阳土兵环之,弗攻克。有陨自崖者,获之,询之,江佑也,舍之。苗俗以长至为岁朝,考鼓击抃(鼓掌),群饮醉卧。土兵尾江佑以登,窥其关,杀其关焉者二人,急从金,群帅悉登,尽歼之。遂城香炉为官,戍(军队防守)其降苗于黄猴、落灯之间。
  从兴隆卫(今黄平)行五亭而达偏桥(今施秉)。途经东坡,有岩洞,类梵壁普陀境,垂乳结溜,像云朵芝英,悬泉淙然,临近云泉阁、月潭寺。万历中,黔直指永昌薛继茂,剖竹架悬岩,取涧水入寺。
  从偏桥卫(今施秉县)到镇远府(今镇远),有六亭之遥。渡河而东,有先见坡、望城坡、望云关、九曲关、油榨关。沅水(即沅江,位于湖南省西部。上游称清水江,源出贵州省云雾山,自湖南省黔阳县黔城镇以下始名沅江)逆流,舟通镇远而止。近决石梁,通至偏桥(今施秉县)。镇远到清浪(今镇远清溪),有十亭的路程。途经草蹊坡、鸡鸣关。从清浪(今镇远清溪)前行四亭,便是平溪卫(今玉屏县)。平溪前行四亭,以达晃州(位于湖南省西部,今属新晃侗族自治县),州废名存。土人相传此地为古夜郎,无据焉尔。《后汉书》曰:“夜郎,东接交趾,其地在湖南。君长本出于木,以竹为姓。”唐志:“夜郎,厉夷州。”宋志:“隶弥州,今废。”古夜郎城,在贵州石阡府(今贵州石阡县)葛彰长官司西六十里,与晃州绝,不知土人何因传讹也。李白流放夜郎,实未至夜郎而返。其诗曰:“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又曰:“五色云见鹊,飞鸣天上来。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又曰:“昔去三湘远,今还万里余。”意者太白上夜郎,溯三湘,至晃州,闻命而返,遂以晃州名夜郎欤。途经南宁、鮎鱼二堡。山产石墨,道皆黝泥。
  从晃州前行五亭,而达便水。再乱沅江,途亘蜈蚣关,山速道迮,形如其名。树多桦,土人燧桦肤以代烛。便水向前行八亭,便到沅州(治所在今湖南黔阳西南黔城镇)。州临沅江,江绕明山。自沅以西,亭徼荒蔓,记里多倍而遥,徂宵雨燎相积,跋灺(蜡烛燃烧剩下的部分)乃至。路经栗子关,地产玉泥可陶。步坂石滑,舍骑乃跻。


二、西路,即乌撒入蜀旧路


  由交水(今云南沾益县)西北出发,前行五亭便到达松林驿(在沾益州南一百六十里,州城即贵州乌撒卫后所城,洪武十六年筑土城,永乐元年砌以石),平陂相半。旧名普鲁吉,今以名堡。从松林驿前行七亭而达炎方驿(在州南八十里),有火忽都堡。途经松韶关。孙清愍公生于此,别署松山,不忘所本也。从炎方驿前行八亭即达沾益州(今宣威县,驻今宣威县城东郊之河东营侧山下),与乌撒(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后所同城。始食蜀盐。西有崇山,连亘数十里,曰石龙山,土酋安氏所居。有水箐坡、马鞍哨,土兵守之,皆隶安氏。
  沾益州(今云南宣威)八亭而达倘塘驿(在州北八十里)。有倘塘站,隶黔中,实滇、黔、蜀错绣地。自倘塘站至纳西县,皆贵州都指挥使马烨所开路。从倘塘驿到达可度,五亭之遥。有大溪出山谷中,清而驶,梁以巨木,横溪上,曰可渡桥,因以名释,隶四川乌撒府。其站曰普德归。有石牙,有石井中哨,石岩路渐峻。滇疆止于石岩。
  可度(渡)九亭而达乌撒卫(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有四川乌撒府,与卫同城。乌酋所居曰盐仓,去城一舍。中道停骖之所,有古松四株。其险道,有杨桥三湾。乌撒八亭而达瓦店。有桤木林,横长十余里,纵莫知其极。树多梨,以地险多夷寇,行人莫敢取,盐仓酋纵马其中食之。其厄塞有磴子坎,每月以午未日聚行旅千余,严兵乃过。
  瓦店七亭而达黑张(今赫章)。自乌撒以西,山地贫瘠,不宜种植水稻,惟此地有稻田数百双,乌撒、瓦店皆仰食焉。有天生桥,产银矿。
  黑张(今赫章)七亭而达周泥。至野马川,即望周泥面山,下至山麓,陟七星关山巅,穷日乃至。七星关水潴于陆广(鹿广河),水势湍急,为滇蜀要津,昔梁王追明玉珍于此。旧未有桥,嘉靖壬寅,有道人黄一中募修之,甫横一木,即堕水死,越七日,浮尸端坐水面。居民塑像祀于江浒,悬崖架木,三年乃成。
  周泥九亭而达毕节卫(今毕节)。黔西诸驿皆隶蜀,惟毕节驿隶黔。国初,都督马烨镇贵州(今贵阳),裸挞水酋妇奢香,欲激之变,因尽罗鬼,开水西(今大方)为郡。有宣慰同知宋钦妻刘氏(刘淑贞)间道走金陵(今南京)诉之,高皇帝命刘召奢香与子妇奢助至宫,约令刊山,开龙场九驿,自贵州(今贵阳)至毕节,乃征烨(马烨),杀之(其实并没有真杀马烨,是惩治罢了)。香遂设九驿,廪饩(粮饷和祭祀用的牲畜)马匹皆水酋供之。
  从毕节卫(今毕节)前行七亭而到达层台所,旧有卫,今废。有木稀巡检司、倒马坎。层台六亭而达白崖,其间,有相见坡。白崖五亭而达赤水卫(治今毕节赤水河)。卫在雪山关,下临赤虺河(即赤水河)。河源出芒部(在今云南镇雄一带),冬春以缆连舟为浮桥,夏秋泛滥奔流,津人饬篙柁乃济。
  赤水卫(治今毕节赤水河)七亭而达摩泥所。跻雪山关,岭头饶瘴雾,鲜(少有)晴旭,行淖泞(即稀泥)中,人马困之。摩泥所七亭而达普市(今川黔边境)。有一碗水坡,泥行如雪山关,行人有民谣云“摩泥普市天,三日无雨似神仙。”大抵黔中为古牂牁郡,古志云,上值天井,故多雨潦,信然。夹路皆深茅,多戾虫,不可暝行。
  普市(今川黔边境)十亭而达永宁卫(今四川叙永)。蔺(古蔺)酋与卫夹江而居。水至纳溪县,达干江。国初,景川侯曹震奉命庀工开之,其滩一百九十五,名滩八十二,石之大者凿之,水之陡者平之,舟楫通焉,刻石于江门大滩上。
  永宁(治今四川叙永)五亭而达永安。永安驿七亭而达江门。江门七亭而达大洲。沿江有九溪十八口(即九溪十八洞),刊山凿石,山高多不可骑。大洲驿六亭而达纳溪县(在四川省南部,长江及其支流永宁河在境内交汇)。江中有三层峡、天子磴。至渠坝,有马阎王七孔桥,今废。马阎王,即马烨。烨镇黔,果于杀戮,诸罗惮之,故云。
  志书最后说:“昔天兵(明朝大军)南下,以西平(即西平侯沐英)督东师,战普定,颖川侯傅友德督西师,战乌撒(今威宁),南土既定,遂以两路置传(驿传),为神京孔道。滇人之出也,自交水十五日而达永宁,顺流大江,其归也,挽舟为难,则溯沅水,取道贵筑(贵阳)。迩来滇师西援成都,乌酋为二陵之御,遂破毕节,堕乌撒,可度(渡)以外,无复入境矣。夫滇人西出而东归,若两息出入然,无四卫,是无滇也。乱后,轮蹄绝迹,津渡日迷,即旦暮再辟,亦不能无师老马矣。”
  由此可见,以上两条古道,对明清时期云南、贵州、四川及湖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商业贸易都曾经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贵阳市乌当区地方志办公室
  责任编辑:谢建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蔺通史】征求意见稿连载之25: 凿通永宁河 重辟滇黔路
【古籍】滇还日记(一)
《姑妄言》中的贵州风情描写
撤县立市   不起眼的小山城改名后一鸣惊人
贵州毕节:千古名关话七星
探寻||(万中华)永宁古道接滇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