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征集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的思考

关于征集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的思考

严加高 卢 骅

一、征集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的必要性

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是我国名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主要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军事学、文化学、教育学、历史学等等。在上述学科中,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实践中,他们经过不懈努力,创作完成了大量的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使得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繁荣大发展的喜人局面。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能够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广大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亦功不可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文字形式来体现的。这些研究成果的原件,特别是老一辈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原件,以手稿为多。这些手稿既是他们聪明智慧和毕生心血的结晶,也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和第一手研究资料,具有不可复制性,值得珍视和存档收藏,传诸后世。

郭沫若手稿。网络图片

目前,除了已建成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以及一些档案馆收藏有部分作家手稿以外,我国还没有为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建立档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主要分布于高等院校、党校、讲师团、社会科学院、文博等单位。据调查,在各级档案馆、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所在单位档案馆(室)里,基本上未将他们的手稿列入存档范畴。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所在单位档案馆(室),已陆续将他们公开发表、出版的著述列入存档目录之中,但仅限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且不包括他们的手稿。

范文澜手稿。网络图片

征集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具有紧迫性。我国已故和健在的60岁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原件,以手稿为主。在我国电脑时代到来之前,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所有研究成果原件都是手稿。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老一辈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依旧采取手写方式,即使是尚健在的60岁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有多数人的研究成果仍然采用手写方式。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们不能苛求他们。新中国已有70多年历史了,老一辈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或已作古,或年龄老迈。据悉,其中有很多人的大量珍贵手稿连同他们的著述和藏书,或被后人当作“废品”处理,或流失散佚,闻之令人痛心。现在不抓紧开展这项工作,有些专家学者的手稿档案就有可能湮没。

学者手稿。网络图片

鉴于上述,我们认为征集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工作十分必要,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征集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的对策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纳入议程。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应把征集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提高对征集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重要性的认识,把征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纳入各级档案馆(室)存档范畴和工作日程,指定专人负责手稿档案征集管理工作,并提供经费保障。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所在单位档案馆(室),是征集管理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的第一责任人,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所在单位档案馆(室)的工作,既是繁杂的基础性工作,又是手稿档案征集管理移交和存储应用整个链条中的首要环节,所在单位档案馆(室)工作的好坏,决定这项工作的成败。只要把这一首要环节抓好了,整个工作必将步入坦途。

第二,制订规划,组建机构,逐步完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征集管理手稿档案,仅靠印发一纸文件或通知,是难以奏效的。印发征集手稿档案文件或通知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需要制订长期的规划用来指导未来的实践,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并由此建立征集管理手稿档案的长效机制。手稿档案征集管理规划的制订,应请各级档案主管部门牵头,由各地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所在单位负责档案工作的负责同志参加,共同组建专家学者手稿档案征集管理工作领导机构,起草并通过未来征集管理工作规划,作为未来5年或10年之内手稿档案征集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分头组织实施。征集管理手稿档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不仅工作难度较大,也缺乏实践经验。在研究制订规划的过程中,有些新情况、新问题会逐步出现。对此,既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也应注意克服畏难情绪,牢固树立必胜信念,坚持一边实践一边探索的原则,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使征集管理工作规划逐步加以充实和完善。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应坚持征集专家学者手稿档案与其它档案相结合,凡属专家学者档案的都应在征集管理之列。

第三,明确重点,划定范围,分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数量庞大,征集工作难度较大,应明确重点,采取“先易后难”、“有什么征集什么”的原则,集腋成裘,逐步推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是一支数量庞大的队伍。征集管理他们的手稿档案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值得认真探索和研究。一般地,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知名度越高,其手稿档案的收藏和研究价值越大。因此,著名专家学者的手稿档案应该作为征集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怎样认定哪些是著名的专家学者? 2005-2006年间,辽宁省档案馆先后印发、公布了《关于征集全省名人档案资料的通知》、《辽宁省档案馆公开向社会征集名人档案的通告》,对“名人”和“名人档案”做了较为全面准确的界定,其中,把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档案作为辽宁名人档案征集的主要对象之一,指出:征集的名人档案包括“在某项科学技术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成就突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等。〔1〕我们认为,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参照辽宁省档案馆的指示精神,结合各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专业技术职称的高低和社会影响的大小来规划征集管理工作的先后次序,比较可行。换言之,具有教授、研究员、编审等正高技术职称专家学者的手稿档案,应作为征集管理的首选对象。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把具有各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学者的手稿档案一并列为征集对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手稿档案征集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手稿、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手稿、科研课题研究报告手稿、调查研究报告暨应用对策研究报告手稿、未出版或未发表的社科研究手稿、传记回忆录手稿、工作日记以及墨迹书信类手稿等等。这些手稿档案都应列为征集管理范畴,一体征集管理和移交存档。已故的老一辈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手稿档案,是征集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于知名度特别高、享誉中外、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专家学者,应把他们的手稿档案作为征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大师级专家学者,很多人已经离世,对于他们的手稿档案,即使是片言只字,也应倍加珍视,尽力征集,妥为存档。

第四,加强管理,落实责任,讲究方法。专家学者手稿档案的征集管理与开发利用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管理服务和开发利用工作到位了,手稿档案的征集工作才能持续发展。因此,应学习借鉴辽宁省档案馆对名人档案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既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还应一以贯之地执行这些制度和规定,“并保证让捐赠者在政治上放心、在精神上光荣、在利用上方便”。〔2〕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所在单位应大力宣传手稿档案征集的意义,以“谁捐献,谁光荣”为主题,积极开展宣传鼓励活动,进一步增强专家学者及其家属子女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之从心里支持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新举措。同时,建立专家学者手稿档案征集管理工作责任制和奖励机制,既应把责任落实到人,如期或超额完成手稿档案征集管理工作任务;又应充分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任务完成好、征集管理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和工作人员,应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在评选表彰年度先进单位和个人、档案馆(室)达标晋级评定评审时,也应把这项工作列入考核、评审的必备条件之一,以此调动专家学者所在单位征集管理手稿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征集专家学者手稿档案应讲究策略和工作方法,坚持以捐献为主、购藏为辅的原则,努力征集更多更好的专家学者手稿档案。在征集过程中,由所在单位直接向专家学者征集手稿档案,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要把意义讲清,工作做透,妥善保管,充分发挥手稿档案的作用,专家学者们一定会积极支持、慷慨捐献自己的手稿档案的。对于已故专家学者的手稿档案,应由该人生前所在单位出面,与其家属子女取得联系,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把已故专家学者的手稿档案征集上来。通过印发文件和通知,在媒体上发布广告等形式,面向社会征集专家学者手稿档案,也是值得尝试的。但这些手稿档案必须来路清晰、流传有绪,防止收存赝品。面向社会征集专家学者手稿档案需要经费保障。提请省及市、县(市、区)政府将这笔开支分别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通盘考虑和解决。专家学者所在单位在清理历史档案过程中,有可能发现有价值的手稿档案。据报道,中国作家协会曾于1989年在清理历史档案过程中,发现了一批著名作家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手稿,其中包括著名作家老舍、赵树理、杨朔、茅盾、巴金、冰心、叶圣陶、夏衍等作家的手稿。〔3〕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所在单位档案馆(室),应学习借鉴中国作协的做法,在清理、移交历史档案时,特别留意专家学者的手稿档案,一经发现务必妥善保存。专家学者手稿档案的存档期限应划入永久保存之列,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所在单位档案馆(室)以及各级地方档案馆非永久保存的档案,有关部门在清理、审查时也须引起注意,对于确属专家学者手稿档案的,应通过正常渠道和程序办理永久保存的相关手续,待手续完备后,应依照档案管理规范逐一完成手稿档案登记、分类、整理、编目、录入、装盒、入库上架等工作。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档案馆公开向社会征集名人档案的通告. 辽宁档案信息网2006-05-20
http://www.lndangan.gov.cn/lnsdaj/zjjs/content.

〔2〕陈凤军.省档案馆建立名人档案库.[N].辽宁日报,2006-04-03.

〔3〕作协发现一批著名作家手稿.[J].中国档案,1989-1.

(原载《兰台世界》2013年10月中旬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株洲作家作品在市档案馆“安家落户”
【档案回顾】天津名人马三立:相声泰斗捐赠档案轶闻
尼泊尔:迫于馆址搬迁 大量历史档案堪忧
中国丝绸档案馆正式落户苏州
杨达明《陆游读书诗》图书、手稿捐赠仪式隆重举行——大千旅游
胡鸿杰:间离渐远的手稿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