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userphoto

2022.12.20 湖北

关注

恩格斯 马克思

由于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但由于自然属性只是人的自然前提而不是人的本质属性,而且人的自然属性也不能不受其社会属性制约,不同于其他动物的自然属性,人学从其根本性质来说仍然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

人学既然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的最直接的指导思想就应该是唯物史观,因为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唯一科学的理论,即一般社会学。以唯物史观指导对人的研究意味着按照唯物史观的思维模式来分析人,解剖人,把人看成社会的产物,社会的缩影,在人身上寻求社会的因素。

康德

从这种意义看,也可以说,社会是人的扩大,但社会与人何者是出发点、立脚点、基础,是不能含糊的。因此,只能说唯物史观是人学的指导思想,不能说人学是唯物史观的指导思想。

当然,人学的指导思想不仅是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也是它的指导思想,是更高一层的指导思想。任何其他科学对人学研究都有指导意义,但都限于人学的某一局部,而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指导意义则是对人学的整体而言的。

青年时期马克思

人学的主要内容

科学的对象决定科学的内容,人学的对象决定了人学内容的两大部分:作为整体的人和人的本质。

1.人的现代图景

作为整体的人也就是现代科学所提供的人的完整图景,它首先包括人和人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的关系,即自然界和人的关系,社会和人的关系;其次是人的历史;第三包括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的完整的人。

尼采

(1)人与自然

人是自然界,更确切点说,是地球长期发展的产物,换言之,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人,人为什么具有如此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是由地球的各种条件和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的。归根到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产物,不可能超越自然界。但在人产生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人产生之后,人又在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的变化越来越适应人的需要。

从一定意义说,地球今天的面貌是由人决定的。由于人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有时还有人的阶级立场或社会集团立场的局限,人们一时看不见或不承认人给自然界造成的有些变化会危害人的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异常复杂的。

马克思

(2)人与社会

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十分复杂。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但社会并不是由一定的人们自觉地构成的,像组成一个社会团体、政党那样。人的形成(从猿到人)不是以单个人的形式,而是以社会形式实现的,人类社会出现以后每一个人的存在、成长和发展均以社会为前提,一个人生活在怎样的社会中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他自由选择的结果。

因此,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不受他所在的社会的制约。但是,人对社会不是受动的,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创造的,不能不打上各式各样的人的印记。

人不仅是自发地创造历史,也自觉地创造历史,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人还有可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为指导自觉地群众性地改造社会和创造历史。人对社会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但归根到底,人是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时代的产物。

(3)人的历史

人的历史包括类的历史和个体的历史。类的历史,即人类的历史,不同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是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直到今天人的个体所经历的全部活动、变化和发展的抽象。人类社会的历史则是从人类诞生以来直到今天人类群体(尽管分化为部落、民族、国家、地区)所经历的活动、变化和发展的总和。

二者当然是不可分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无疑包括人类的历史,但加以适当的区别还是可能的。人学应该描绘人在各个历史时代、各种社会制度下所经历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人的个体的历史,即个人的历史,是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人类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由个人的历史汇集而成的,同时也制约着个人的历史。

马克思与恩格斯

(4)人的个人生活

人的存在和发展表现为人的生活。人的生活可以区分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个人生活是单个人即可以从事的活动,而社会生活是同他人共同从事的活动,由于人的活动离不开社会,个人生活也可以说是社会生活,这里所作的区分只有相对的意义。

个人生活又可以区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物质生活是人的生活的基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以维持其肉体的生存、成长和发展的活动,其中当然包括人的生育活动以及在物质生活中的本能活动和生理活动。

人的精神生活包括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作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特指为了满足个人精神需要的种种活动。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产物,但其存在具有独立意义,它使人的主观世界日益充实和丰富,使人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人的生活不同于动物的生活不仅在于人有精神生活,而且在于人的精神生活渗透于物质生活之中,使之根本不同于动物的物质生活。

(5)人的社会生活

人的大部分生活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可以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人的经济生活包括人的生产活动、业务活动、各种经济交往。生产活动,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也就是业务活动,每个适龄的人都通过这些活动而提供贡献和获得享受,实现其义务和权利。此外,由于生活的需要,人们都要参与其他经济活动,如购物、储蓄等等。

政治生活是就其广义说的,即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种活动无论在任何社会形态,每个人都是必然参与的,不是自觉地参与,就是自发地参与;不是作为主导者参与,就是作为受动者参与;不是作为统治者参与,就是作为被统治者参与;不是作为领导者参与,就是作为群众参与。广义的政治生活包括非阶级性的活动,也包括法律、公安、政党等活动。

文化生活十分复杂,十分广泛。从广义说,文化生活包括人的全部生活,这里是就其狭义说的,即物质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外的全部活动,个人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很难截然分开,实际包括在文化生活之中。文化生活与其他生活互相渗透,也很难能截然分开。

任何人不可能没有文化生活,但人们的文化生活却有多少、高低、丰富与贫乏之分,这种差异,除社会的原因(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水平)而外,主要是个人的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文化修养造成的。根据现代科学提供的材料,就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描绘,我们当能得出一个关于人的完整的现代图景。

人的现代图景所描绘的是人的现象、人的存在,这种描绘是必要的,但不能停留在表层上、平面上,人学研究必须向纵深发展,必须通过人的存在揭示人的本质和规律性。

人的本质问题也就是从本质上讲人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即从本身讲,从人和他的条件的关系来讲,从人的将来发展来讲,也就是人的本质、人的地位和人的发展。

(1)人的本质

有三个含义相近的概念,必须分辨清楚,即人的属性、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属性是表层的东西,属于存在的范围,前面所描绘的人的图景实际上列举了人的属性。

人性和人的本质则属于本质的范围,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它们当然也是人的属性,但同其他属性相比,它们能表明人之所以为人而根本区别于其他动物。人性和人的本质是人的根本的属性。

人性和人的本质在历史上是不分的,如果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最根本的属性,而人性是人的许多根本属性,则可以澄清许多理论上的混乱。

人的属性可以区分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精神属性也是社会属性。作为血肉之躯,人像其他高等动物一样具有多种自然属性和本能,但不能把人的自然属性和本能等同于其他高等动物的自然属性和本能,因为人的有些自然属性和本能是其他高等动物所没有的,而那些与其他高等动物所共有的自然属性和本能是在社会中表现出来的,不能不带有社会的印记。

但单凭自然属性和本能,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人的某些社会属性(包括某些精神属性)则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这种属性实际上就是人性,如思维、说话、审美、社会交往,等等。

人性是多种多样的,历史上关于人性是什么的许多观点都是相容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问题在于最根本的人性是什么?最根本的人性即人的本质,它只能是一个。食与性曾被称为人的本质或自然本质,这是不确切的。食与性只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质,即动物的本质,对于人是不可少的,是人的自然基础,但不能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不是人作为人的本质。

理性也曾被称为人的本质,这也是不确切的。理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之一,是人性之一,但在诸人性中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劳动的能力或物质生产的能力,具体说,人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使用人自己创造的工具改造物质世界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的形成和发挥产生多种多样的人性,产生人和人类社会。

(2)人的地位

人的地位总是相对于某物而言的,某物就是一定的参照系。人的地位是由人的本质和参照系决定的。人的地位主要指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

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具有两重性,从绝对的意义来说,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依赖者;从相对的意义来说,人是改造自然的活动的主体,是自然的改造者、决定者。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人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分子,没有人就没有社会,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社会是人得以成为人的前提,没有社会,人就不成其为人。

因此,从相对的意义讲,是人创造了社会;从绝对的意义讲,是社会造就了人。人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就其根本之点来说就是人作为人的地位,也就是说,平等地位,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人,作为人都是相同的,即平等的,但每一个人都有其特殊性和个性,都有差异,这就是说,又是不平等的。

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产生于各种差异,生理上、经历上、学习上、工作上、社会关系上的差异都会造成不平等,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平等不涉及人作为人的平等地位,就是可以允许的。但历史上和今天的许多不平等现象都是侵犯了这种平等地位,这种不平等应该随着历史的前进过程而不断减少。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许多关于人的问题都是人的地位问题,如生态平衡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涉及人在自然中的地位问题;人权、人的权利与义务、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格、人的尊严问题都涉及人在社会中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完全可以正确地阐明人的地位问题的各个方面。

(3)人的发展

人的理想状态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是人的最高形态。如何理解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但有几点应该指出:第一,这个理想状态并不是凝固静止的东西,一旦达到也就终止了。它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自由与全面的程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永无止境,不存在绝对自由全面的人。

第二,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与全面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不自由和不全面而言的。资本主义使人摆脱封建特权的枷锁,却给人戴上了金钱的镣铐,人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并陷入畸形和片面化,而共产主义则将彻底打破私有制的束缚,使人可以按其本质和个性的要求自由发展,充分发展,但这并不是说不受任何限制,任何时候人的发展总要受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需要的制约,这种制约是限制,也包含着促进。

第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决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者,只管自己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顾社会和人民的发展。他必然把社会和人民的发展摆在第一位,按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来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价值和个性,在个人和社会、人民的利益不能兼顾时,能毫不迟疑地牺牲自己。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达到,不能作为现实的追求目标提出来。但是,人的发展应该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国家、社会应该创造条件使人尽可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抵文学本质,富有现实意义
人性与人的本质
东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人性?
人的社会责任杂谈二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