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中最残酷的真相: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配给最优质的资源

中国自诞生科举制度以来,教育就是残酷的选拔机制,分别按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等级来选拔国家所需的人才。

其实,现代的中国,教育仍沿袭我们传统的选拔机制。

现在我们为什么要把老师比喻为“辛勤的园丁”?

园丁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是专业培养树苗的人,从小树苗开始,不断地选拔出好苗子进行分开培养,直到把少部分优质树苗培养成参天大树,也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如果把幼儿园的小朋友比作刚刚发芽小幼苗,一开始,大家看上去都差不多,都很幼稚、也很可爱。

但是,经过9年的培养后,通过一次残酷的中考,就把那些智商高、学习勤奋、家庭重视教育的一批最优秀孩子,选入省重点高中;再把那些智商较高、学习较勤奋、家庭还比较重视教育的相对优秀孩子,选入普通优质高中;最后把那些智商偏低,或者不愿学习,或者家庭根本不重视教育的,占比50%的孩子,则被淘汰、分流进职业高中。从此,他们的人生旅途就会各不相同。

对于被选进省重点高中的最优秀的孩子来说,他们将会配上当地最优秀的师资,给予最好的教学资源,投入当地政府对教育最多的关注。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学校在当地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校长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一些政府部门的领导,甚至是大学校长。不然就不会有中国人民大学是北京人大附中的附属大学这样的梗了

高考过后,他们能考上985、211的人数也在当地是最多的。有的顶级名牌重点高中,一年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有80-90个左右,一大半的学生能考上985大学。而他们的高考成绩也会当作政府的教育政绩被广泛宣传。

而对于进入普通高中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师资条件或教学资源,都相对重点高中来说,会差一个档次,无论学生如何努力,能考上985大学的学生是凤毛麟角,能考上211大学的,也算是相当成功的。最多的学生只能上普通的一本或二本。

最残酷的是,那些被淘汰、分流进职高的学生,学校的任务是能让学生学门技术就学门技术,实在不行,只要孩子在学校乖乖呆着,不出事就算烧高香了。

即使孩子辛辛苦苦考入大学后,享受的待遇也还是各不相同。孩子享受的教育资源,也是按等级来进行分配的。

(金融互联网大佬毕业院校)

国家教育经费的基本分配法则,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C9大学>普通985大学>211大学>一本>二本。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越好的学校占有的资源越多,越优秀的学生配给的资源越多。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现在读书成绩好的,以后大学毕业不照样给读书成绩不好的打工?

(金融互联网大佬身价)

我只能告诉你,你可能还活在上个世纪的1990年代吧。看看现在的社会,成功人士是上过名校的人多呢?还是只读过初中、高中的人多?

上过名校的孩子,名校是他们平台,他们占有了优秀校友、老师等普通人无法想象,也无法企及的丰富的人脉资源和社会资源,这才是他们未来走向成功的基石。

教育是件善事。本人所写的内容哪怕对天下父母有一点点帮助,我感觉就是对我劳动的充分肯定。真心希望天下孩子都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级中学垄断名校生源 农村生难跳农门
走,上学去!
深圳大学又要开高中部了!这所藏在大学里的高中你想去吗?
重点高中的尖子学生,如果放在普通高中读书,会考上名牌大学吗?
农村学生考重点大学难在哪儿
学校为什么要分尖子班和普通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