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琪老师:Cabrera心电图导联排列方式

Cabrera心电图导联排列方式

陈琪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世纪初,Einthoven最先提出心电图双极肢体导联,40年代,Wilson提出单极肢体导联,随后,Goldeberge将其改进为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克服了记录波形较小的缺点,以上形成了额面六轴导联系统,该系统与Wilson提出的胸前V1至V6导联共同组成了心电图标准12导联系统。其中6个胸前导联按从心脏的右前向左侧方向呈现有序的排列,而6个肢体导联却是按照发现的先后顺序简单组合而成的。1944年,Cabrera等建议用-aVR替代aVR导联,将6个肢体导联按从心脏左上向右下的解剖顺序依次排列,此后这种排列方式被称为Cabrera导联。

[定义] 

Cabrera导联是按照从心脏左上基底部至右下方向过度的解剖关系,将6个肢体导联排列为aVL、I、-aVR,II、aVF、III,每两个导联之间间隔30°,其中-aVR导联指向30°,即aVR导联的相反方向,位于I导联(0°)和II导联(60°)中间,是I、II导联之间的过度导联(图1A)。我国著名的黄宛教授曾积极倡导这种导联排列方式,并将aVL、Ⅰ、-aVR、Ⅱ、aVF、Ⅲ导联分别对应于F1~F6导联,称为“F导联”(frontal plane)(图2)。

[特点与优点] 

Cabrera导联的优势:①导联排列方式与心脏解剖密切结合:从左上基底部至右下方向,连续显示心脏的电激动波形,便于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的起源定位。图1B显示Cabrera导联对梗死部位的判断和梗死面积的估计具有重要的意义;②各导联波形存在十分规律的图形演变规律(图1);③充分展示波形的合理过度,彰显-aVR导联的作用(图1B):-aVR导联面向左室前壁心肌,是I、II导联的过度导联,三者结合可以较好地反应左室广泛前壁缺血的情况,而aVF导联是Ⅱ、Ⅲ导联间的过度导联(图1B);④有助于理解心电波形的正常变异:如aVL和III导联对应于心脏边缘区域,易受呼吸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异常Q波或ST-T改变等正常变异。

[应用与评价]

截至目前,Cabrera导联在瑞典已经应用25年;2000年ESC/ ACC发表的指南及2009年ACC/AHA/ERS最新发表的“心电图标准化及解析的建议”都推荐使用该导联系统,并建议心电图机应配备这一导联交换系统。虽然,Cabrera导联不能完全取代已经应用几十年的常规导联,但其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相信随着心电图应用指南的推广,Cabrera导联将进一步收到重视和更多的应用。



图1 常规排列和Cabrera排列的肢体导联心电图

A. 标准肢体导联六轴系统和Cabrera排列及相应的心电图;

B. 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

常规排列可见aVR导联ST段抬高,I、aVL、II导联ST段水平下移,结合胸前导联V2~V6ST段普遍下移,考虑广泛左室前壁心肌缺血。按Cabrera排列时,肢体导联心电图aVL、Ⅰ、-aVR、Ⅱ导联ST段普遍下移,可以非常直观地直接判断出左室广泛前壁缺血 

图2 黄宛教授积极倡导的F导联

引自临床心电图学(第五版),关于心电图肢体导联的新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电图的所有导联代表什么?
临床基本功 | 8种正常心电图波形的详细介绍
如何一眼识别心电图导联接反?
·一词一图·Cabrera导联
这份心电图,是右位心还是左右手接反了?
12导联动态心电图--1 概述【郭继鸿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