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蔓菁
蔓菁
 对南方的朋友们来说,蔓菁一定是陌生的。《诗经》里说,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葑,说的就是蔓菁。如果说这是蔓菁最早进入典籍的记录,那么以后的各类专著诗文里,就有了更多蔓菁的影子。比如贾思勰在自己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里,就有蔓菁篇,并对蔓菁的吃法有了这样的描述:“蒸干芜菁根法:作汤净洗芜菁根,融着一解瓮子中,以苇获塞瓮里以蔽口,合著釜上,以干牛粪燃火,竟夜蒸之,粗细均熟。”

  到了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似乎也很留意蔓菁,在他的《本草纲目》里,他写道:“蔓菁根长而白,其味立苦而短,茎粗,叶大而厚广阔。夏初起台,开黄花,四出如芥。结角亦如芥,其子均园,亦似芥而紫赤色。六月种者,根大而叶蠹,八月种者,叶美而根小。惟七月初种者根叶俱良。削净为菹,甚佳。今燕京人以瓶腌藏,谓之‘闭瓮菜’。”得好好感谢李时珍,向我们传递出了一个重要信息,明确了蔓菁是为腌菜而用。而历朝历代诗人,更是对蔓菁放歌抒怀,吟咏不已。比如苏东坡、韩愈、杨万里等名诗人,均对蔓菁大唱赞歌,但是,时光的流逝,这些为蔓菁写下优美诗文的人,已经归于泥土,但蔓菁却踏着时光的舞步款款而来。它,并未消失于久远的历史,相反,至今仍在泥土里生长着。

  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母亲就要把蔓菁从菜瓮里捞出来,凉晒在窗台、磨盘和窑顶上。这时候,村子里就有一股腌菜的味道。待蔓菁干个八九成,便将它放进砂锅里煮了起来。锅里的咸汤是用腌菜的汤熬的,不过之前要在里面放些辣椒、大料,必要时,也要放进些盐。熬四五个小时或更长,锅里的咸汤就会慢慢变成深红色,此时,母亲才把晒好的蔓菁放进锅里煮。

  刚从瓮子里捞出来的蔓菁,还保持着清脆和鲜嫩,但经过风吹日晒,已经干蔫下来,再经过咸汤里煮,变成了深黑色,像是经过许多磨难,一下就成熟了起来。这时候你站在村庄的高处看吧,那些咸菜犹如黑珍珠般撒落在村庄的窑顶上、碾盘上,或者窗台上,而它们也有了一个朴素沧桑的名字:老咸菜。

  作家刘庆邦说,吃蔓菁要到他河南老家去吃。其实,在我们山西阳曲县乡村,基本上家家都会种些蔓菁和胡萝卜以及芥菜。北方的冬天毕竟比不上南方,尤其是寒冬腊月天,没有新鲜蔬菜,伴以主食的就是这些腌制的咸菜了。

  现在,初霜铺地,大地一派深秋景象。我跟着父亲来到沟里一块向阳的地方。这是父亲用镢头刨下的一块小块地,地里除了胡萝卜,还有葱,余下的就是蔓菁和芥菜了。虽然这些东西比不得小米山药蛋,但却是日常生活里离不开的,虽然不值什么大价钱,但却给寡淡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美味。让我惊讶的是今年的蔓菁长得竟有碗那样的大。地都鼓了起来,有大块的裂痕,它和芥菜种在一起,但芥菜的瘦小身形和它的魁梧身材比起来,实在相差太大。看着蔓菁这样大,父亲脸上充满了自豪和欣喜。我发现蔓菁有紫的和白的两种。父亲在旁说,白蔓菁好吃一些,紫的不如白的好。我说,现在肯定没人吃这些了。父亲说,1962年闹饥荒的时候,能吃上蔓菁就不错了。

  我说,今年腌菜不愁了。父亲嗯了一声,说,有时候看年头。父亲似乎比我更相信老天爷。我问父亲,什么时候起蔓菁,父亲说,再等两天。等把地里收拾干净再说。

  地里已经空旷了起来。只有少数几家的玉茭还长在地里。土崖上的杨树叶子已经黄了起来。有风刮过,会有不少的树叶飘落下来。我说,不如后晌就起了吧。父亲抬头看了看瓦蓝的天,说,不知道天冻不冻,然后说,起就起吧。我知道父亲的忧心,他是怕天气再冻一回。

  许多人看了会不明白,“起”是什么意思?起,在我老家,就是刨的意思。刨,就是把土里的东西刨出来,而起,也是刨的意思。相比较,我更喜欢这个“起”字,意思是让那些躺在地里的东西都站起来,都从土里出来,听起来,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

  而蔓菁,并未像刘庆邦说的那样不怕冻。只是它更耐寒一些。如果蔓菁真的受了冻,就会失去了原有滋润的颜色和清脆的质感,再经过太阳的晒烤,会变得黑青起来。这时的蔓菁,自然已无任何诗意。而肃杀寒冷的冬天,已随西北风呼啸而至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腌酸菜
河套硬一盘
腌芥菜疙瘩也是个技术活
夏天的下饭菜——老北京炒疙瘩丝
马永红:生活的滋味或酸或咸
3位坊间高手传授腌菜秘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