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界的爱:你身边的三类樊胜美

sharpshow),帮你提高恋爱和婚姻情商。

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师,24小时贴身陪护。请添加微信号 xingzhizaixian9 进行付费预约。帮你疏导情绪,专业、高效、分步骤的解决情感问题,重建婚恋关系。

作者:茗荷 幸知在线特约作者




戏里戏外都能看到人生。


我一直生活在一个父母非常疼爱,或者说我始终能看到父母爱的家庭里,从小到大,我以为天底下父母都是这样的。看到《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我才真正理解了他人给我描述的那种夹在在家人的要求和自己不堪承受之间的痛苦。直到又看到演员徐婷的离去,我更觉得要跟大家分享几个故事,写写一直想写的内容。



演员徐婷


正值大好青春的姑娘徐婷走的时候,很让人心痛,她在微博中写道:“这26年来我好像从来没为自己活过……在我得知得了癌症后居然有一丝的轻松……我感觉我要解脱了。”


她过世之后,有很多人写文章来谴责她的父母,因为资料的欠缺,不太清楚她成长的具体环境。去苛责她的父母,其实是有些残忍的。毕竟,她们全家都在想尽办法去挽救女儿的生命,女儿的离世,最伤心的就是她们。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她太累太累了,她的懂事得超出她的承受力。给弟弟付学费,给爸爸妈妈还债务,买房子,不敢为自己花钱,所以在生病时候,反而会感觉到异于常人的“轻松解脱”。


太累的原因固然有家庭的因素,但她过于懂事和孝顺,在家族中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父母的角色,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她看见了所有人的需求,唯独没有看见自己的。


徐婷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更多的人,是在与家人的交往之中找不到界限,不敢独自偷欢,深陷在无止尽的纠缠中无法轻松,痛苦不堪。


——姑娘A,人长得美,能力强,伴侣对她也体贴,但她一直闷闷不乐,甚至有些忧郁。


跟她深聊,她所烦恼的事情都是家人的,今天弟弟开车撞人了,明天表妹家拆迁想花钱搭棚子多补偿一些。她接电话接到手软,最后发展到别人一开口,她就自动条件反射说:“说吧,需要多少钱?我明天给你打过去!”


实际上,她也只是在上海的普通打拼者,父母需要供养,弟弟闯祸都是她来擦屁股,在加上自己小家庭和工作的事情,烦不胜烦。问她有什么自己的需求,她说“我想不起来,我已经忘记我有什么需求了”。“我一年几十万的收入,到现在都没有出国玩一次。”


——姑娘B,是家中的长女,还有弟弟妹妹,可是,只有她一个人通过读书就业,生活过得也挺不错。


成家之后,她的心放不下家里,不管是弟弟妹妹还是父母的事情她都去张罗,她说,“在内心深处,我觉得父母供我读书,而弟弟妹妹没有读,我内心感觉对他们有亏欠”。因为刚刚结婚,能力也有限,加上去贴补娘家,引起了婆家的介意。


再后来,她得了严重的肾病,不能走路了。她说,那个时候觉得生病了虽然感觉痛苦,但是却觉得轻松,因为再没有人找她,也不用对任何人负责了。


与徐婷不同的是,她因祸得福,碰到好的中医不仅调治好身体,更是从内心里成长了。明白了当你超出你自己能力范围去帮助人哪怕是家人的时候,只会把自己也拖入深渊。


——姑娘C,自小没了父亲,妈妈独自带大三个孩子,她作为女儿不仅上了名牌大学,还有了不错的经济条件。


在弟弟找工作这种大事上,她托人花钱找关系,帮他,但是,当他提出来要求姐姐出钱买车给他时,姐姐说:“买车不是属于必要消费,你有能力就自己买,没有能力就存钱”。


另外一个弟弟想买政策房倒卖,自己刚刚买了房子缺钱,找她借,她说,“你有钱就可以买这个房子,没有钱就算了。”挂了电话之后,她说她内疚了一个礼拜。




A、B、C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三种处境。A在咨询师朋友的引导下已经看到了隐藏在大包大揽之后的自我需求被压制的问题,但是,还没有开始行动。


B已经从过去的经历中间突破了自己的模式,对妈妈说“我有我自己的日子要过,以后,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我不管了。”自此,自己不仅身体好了,跟婆婆和老公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


C则是很智慧的人,她认为,自己能够读书不是因为家里人让着她读,而是因为自己读书成绩好,其他弟妹生活不顺可以帮助,但不是无限制的。


无论是徐婷还是三个姑娘,其实都是内心非常善良孝顺的人。他们的故事,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家”对中国人意义非凡,但是,我们该如何划定与家人的“界限”呢?面对家人的求助,我们的帮助到什么程度才合适?


不爱自己,焉能爱人?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先人后己”,如果拿了好吃的先考虑自己,就会被框上“自私”的罪名,如果先拿给别人或者放弃那些长辈反对的想法和需求,父母和老师就会表扬鼓励。


渐渐地,有些孩子开始知道怎么样去迎合长辈的期望了,哪怕自己再想要一件东西,都不敢诚恳地表达。


长大之后,这种孩子的行为模式经常是,压抑自己的需求,先满足别人,甚至是去迎合别人。在这些人的潜意识里,如果我诚恳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是不会被接纳的,也是不受欢迎的。我只有让别人满意了,我才可能被喜欢。


所以,他们一再地不敢要那个最想要的东西,不是退而求其次,就是对着一件明明很渴望的事情说“我不想要”。自己的需求已经长期习惯压抑,慢慢的,就算是碰见尊重他们的人,他们的回答通常都是“我随便”。是不是觉得这几个字很熟悉呢?随便是什么?随便意味着一是缺乏创意,二是他自己真正的需求不敢对外说,或者说压根已经习惯了没需求。


长此以往,别人满意了,可是,他却在内心里觉得不快乐。


一个并不觉得自己重要,值得爱的人,往外散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场?


“我允许你们不尊重我,我允许你们不爱我。”


于是乎,他吸引来的,就是别人的不尊重和不爱护。




勇敢对不愿意的事说“不”!


儿子最近学会了一句英文,“No,I can‘t”。当他不愿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把这句英语搬出来。感到好笑的同时,是欣赏他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好人不长命”,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看起来的“好人”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够真实,明明不喜欢的事情为了照顾他人的情绪要去做,明明不能帮别人的时候也要去委屈自己帮了再说。对他们来说,说一个“不”比登天还难。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教人积善,积德的教导。这些正心正念本身非常好,但一个前提是,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善举,你都要在心甘情愿的情况下去做,否则,你就是在分裂自己,你只不过是惧怕更高层面的一种法则而已。


一个连自己都无法真实面对的身心是不可能多么健康,多么具有创造力的。


当你对自己不够诚恳和爱护,你给出去的爱是没有力量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不是以生病,就是以压抑到总爆发作为结果。


“自私”点吧,对于你不愿意的事情勇敢地说“不”。你没有必要因为你消费一件东西就觉得家人一定要跟着一起消费,更没必要因为拒绝别人不合理的需求觉得内疚。


姑娘C的哥哥曾经在读书的时候帮过她,等哥哥买房子的时候,她把自己当时存的所有的钱都给他了。但是,面对亲人的不合理要求,她敢于说不。甚至正因为平时并不是大小事都操心,在逢上大事的时候,包个红包,彼此都高兴。


舍得让亲人受苦才是真慈悲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课题,如同打游戏一样,他自己通关了,才会真正成长。


假设在他通关的过程中你介入去解决了,那么他还得重复地循环这种模式。


有句话说“慈母多败儿”,大部分原因就在于,当母亲看到孩子遭受生活中的困难的时候,冲上前去替他解决掉,然后孩子并没有通过这件事情得到教训,他会继续地遭遇类似的磨难,直到酿成大祸,母亲再也兜不住。


我们的姑娘A,挣钱挣得也很辛苦,但是当母亲在电话中哭诉弟弟没钱做生意了,她稍加抵抗,母亲就会进一步哭诉弟弟的难处,丝毫没有意识到女儿自己在外打拼多么不容易,于是,A姑娘不忍看见母亲痛苦,一次又一次地给弟弟擦屁股。


到后来,弟弟日子过得好好的居然在外头找小三了,然后全家又是鸡飞狗跳。


一定程度上说,如果一家人有一个不长进的人,往往在于其他人太宠溺,他自己未曾真正地承担过行为的后果。


放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其实也是如此,他们是通过一步一步探索世界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一种把握感。


假设你越俎代庖,他就会出现行为和心理上的退行,明明已经是成人,可是心智水平还很低。


当这些人有自己的家庭之后,往往无法处理好亲密关系,他要求伴侣像大包大揽的母亲一般对他,甚至跟孩子去争夺配偶的关注,如果达不到这种要求,就各种作,乃至婚姻破裂。


也有不少人,在成家之后,如姑娘B之前一样,心始终放在原生家庭,不断地为亲人们操心,却忘记了自己的小家庭也需要经营,最终引发矛盾。


从某种意义上说,舍得让亲人受苦,而不是见苦就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慈悲。


也许会被误解,但终究会被理解。即便不理解,他成长了,也是善莫大焉。


当然,为了防止有人歪楼,我们有必要说明的是,有“界限”的意思不是说让你对亲人的困难冷漠待之,当亲人真的需要帮助的时候,即使是砸锅卖铁我们也得上啊。而是,你的帮助,需要把握三个原则:


1、对方要求合理。


2、你能承受。


3、你愿意。


如果这三个条件不能满足,你还是先一旁凉快的好。


与其违心做了自己不愉快,还不如一旁守望,各自相安。


比方说为了骗国家拆迁款借钱加盖房屋,这已经属于贪心了,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而演员徐婷自己几乎不花钱,把钱全部拿去支持家庭,这就已经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成了她生命里不可承受的东西。


多说一句,对那些从不对我们提要求的亲人,我倒是主张在他们陷入困境的时候主动去嘘寒问暖,提供必要的支持,因为,他们往往属于把困难打碎了吞肚子的人。


你的支持,会是雪中送炭,令人倍感温暖。


作者简介:茗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命科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在能量学、身心灵健康方面有长时间经验积累,关注女性成长,主张用爱、智慧和勇气直面生活中的困难,把玻璃心打造成水晶心。个人公众号mingheonlin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卖房离婚帮弟弟,这不是姐姐该做的吗?
樊胜美:你可以拎不清关系,但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为什么不能100%舍身来帮助亲人?
我接受对亲人的无能为力——《这世上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
矛盾冲突,往往都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我终于拉黑了,我的母亲”不是所有的亲人,都值得原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