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丨一文了解国内边缘计算玩家动态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已经无法满足机器人、智能家居、无人驾驶、VR/AR、新媒体、智能安防、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智能制造等场景对低延迟的高要求。根据国际调研机构 Gartner 公司的报告,到 2022 年,超过一半的企业数据将在传统数据中心和云平台之外的边缘产生和处理,目前约为 10%。边缘计算的兴起帮助企业近乎实时地分析信息,并围绕物联网 (IoT) 设备和数据创造新的价值。

在2月底刚刚举办的MWC 2019期间,边缘计算也成功地C位出道,和折叠屏手机、5G等,成为了今年MWC最热门的三大领域之一。在这三大热门领域中,折叠手机偏2C端,是用户消费品;5G是新时代的通信基础设施;至于边缘计算,则也不仅仅是一个新行业、新领域,而是新时代的网络、计算、存储、应用等近端整体解决方案的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国内玩家在边缘计算上的布局。如果仔细梳理的话你会发现边缘计算这一领域集结了云计算、CDN、硬件设备、运营商、研究机构以及其它中小厂商等七八个门派。

CDN产商

从CDN讲起,CDN算是最早的边缘计算的雏形。CDN 主要是 Content Cache(内容缓存),现在是 Function Cache(功能缓存),等于要把计算功能搬到边缘上来,而不是简单的把内容放上去。在CDN中,国外最主要看Akamai,而国内则最主要看阿里云、腾讯云、网宿科技等。

早在2018年,网宿科技就开始搭建边缘计算平台,提供边缘平台的IaaS和PaaS服务,并对边缘计算平台的资源进行开放。总投资3.2亿面向边缘计算的支撑平台将在2022年全部完成。这个项目将利用网宿现有的CDN节点资源、原社区云项目节点资源以及利用网宿计算能力共享平台项目资源总计搭建700+个边缘计算节点(将视情况补充和扩展),构建边缘计算的硬件平台。平台将会提供三大类产品线:基础能力平台、应用服务、解决方案。涵盖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多媒体、AI(ArtificialIntelligence)等多行业的产品和服务。2019年2月份,联手中国联通,成立了合资公司云际智慧,开启了CDN节点下沉的业务布局,同时开始发力边缘计算市场。网宿科技董事长刘成彦认为,要瞄准5G场景下的机遇,大力布局边缘计算,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将来5G大规模商用提供支撑。

云计算产商

从云计算说起,头部的“3A”厂商,整体上看心态都比较开放,行动力也比较强。亚马逊在边缘计算的核心产品是AWS Greengrass边缘计算平台,通过这一平台,AWS的云功能可以高效地扩展到了本地设备,还可以更靠近信息源来收集和分析数据,同时在本地网络上安全的相互通信。从客户感知层面上,则可以获得AWS的实时互联、实时响应,并得到了开发边缘应用和分析的安全环境。

微软方面,推出了面向物联网的Azure IoT Edge服务,Azure IoT Edge可以将计算能力由Azure端推送至边缘设备。值得一提的是,Azure IoT Edge里面还包括了AI模块,并通过GitHub充分的开源了出去。

阿里云在2018年3月宣布战略投入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并推出首个IoT边缘计算产品Link Edge ,将阿里云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优势拓宽到更靠近端的边缘计算上,打造云、边、端一体化的协同计算体系。阿里云Link Edge已经成功应用于平昌奥运会的人脸识别边缘计算场景。随后不仅联合英特尔,推出了一个专门针对物联网应用的开放性框架;还发布了物联网边缘网关技术;同时开源了实时计算平台Blink。

阿里边缘计算发展晚于同行,但阿里云在云服务市场占据有利地位,阿里ALIOS物联网平台接入设备量已超过3000万(18年9月数据),这一物联网布局也可以配合边缘计算,边缘计算在IOT领域体量占有高。

百度应该算是中国云计算公司里面最先投入研究边缘计算的了,18年5月31日,百度云ABC Summit 2018 Inspire智能物联网大会上发布国内首个智能边缘产品智能边缘BIE(Baidu IntelliEdge)。百度的人工智能能力以智能云为窗口,借助IoT实现与产业的融合。由于计算模式也将由传统的以云为中心向“云+端”过渡,百度云很早看到了这个趋势,因此发布智能边缘BIE。智能边缘BIE旨在依托容器化、模块化的设计模式,通过降低各模块间的耦合度及强制性的证书认证模式,打造一个轻量、安全、可靠、可扩展性强的边缘计算环境,为国内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18年12月6日,在2018 ABC Inspire企业智能大会上,百度云正式发布百度智能边缘(Baidu IntelliEdge,BIE)开源版本OpenEdge,为中国第一个开源边缘计算平台。借助开源的OpenEdge,开发人员可以更灵活地开发自己的边缘解决方案和应用。百度云期待利用社区的力量为国内边缘计算技术营造良好生态,促进边缘计算在中国快速发展,加速更多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腾讯云方面在边缘计算方面从CDN开始发力,基于腾讯云CDN发展起来的腾讯云边缘计算网络,已经具备了IaaS、PaaS、SaaS多纬度的边缘服务能力。另外一方面,腾讯云边缘计算网络结合IoT Suite,形成了腾讯云物联网边缘计算服务,为用户自有设备提供本地计算、消息收发、缓存及同步服务。用户只需在云端完成业务逻辑代码编写,运行方式配置,消息规则配置,并一键下发至IoT边缘Agent;在Agent上,系统将自动完成代码和配置同步,云函数运行,并提供消息收发、缓存、与云端进行消息同步等能力。腾讯云边缘计算网络将为物联网设备带来边缘计算能力,进一步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

金山云,这几年金山云发展势头很猛,在18年7月份,与小米联合发布了“1KM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打造“云+亿级终端”边缘计算模式,可实现全网速度提升30%。意味着同为雷军系旗下全球最大的消费类IoT平台和中国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商强强联手,将边缘计算应用于上亿台IoT设备,提升亿万终端用户体验。

运营商

运营商里,中国移动的投入以及成果无疑是最多的。18年10月底成立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搭建了一个边缘计算领域联合创新、开源开放的应用试验和产品孵化的平台,促进边缘计算产业生态的繁荣。

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初期以中国移动研究院为核心,依托5G联创实验室、下一代网络实验室、车联网实验室等构建,并与中国移动的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等进行平台的深度合作,借助政企公司、省公司、5G联创、5G合作基金等构筑全方位的产业生态。目前,开放实验室已具备基本的全栈服务能力,除基础平台外,第一期重点布局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直播游戏、车联网四大领域。

2月份的MWC2019上,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边缘计算“Pioneer 300”先锋行动。“Pioneer 300”先锋行动是中国移动为推进边缘计算技术发展和生态繁荣,率先向业界传达资源、平台和生态三方面愿景:将在2019年,评估100个可部署边缘计算设备的试验节点,开放100个边缘计算能力API,引入100个边缘计算合作伙伴,助力商业应用落地。

2月25日,中国移动联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基于最新一代Intel CPU(Cascade Lake)平台的OTII边缘定制服务器。OTII(Open Telecom IT Infrastructure)即电信开放IT基础设施项目,隶属于中国最大的开源硬件组织——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其首要目标是形成面向5G及边缘计算的深度定制、开放标准、统一规范的服务器技术方案及产品。

发布会介绍了OTII项目的最新进展,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三款服务器设计方案公开亮相,这也是业界首个正式发布的基于IntelR XeonR Scalable Processors (Cascade Lake)的定制服务器产品。根据计划,2019年OTII将进一步推动产品研发、生态发展和试点落地,为2020年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2月26日,中国联通召开“MEC边缘云商用加速计划”发布会,以“构建边缘智能生态,赋能5G数字转型”为主题,向全球产业界传递联通MEC边缘云战略布局及商用计划,携手合作伙伴共建5G生态。中国联通携手合作伙伴重磅发布《中国联通CUBE-Edge 2.0及行业实践白皮书》,中国联通以“数十亿资金的投放、数千个边缘节点的建设、数百个生态伙伴的招募、数十个行业领域的探索”为目标,向全球产业界传递2019年MEC边缘云商用加速战略计划。截止到目前,中国联通MEC边缘云生态合作伙伴已达153家。

2018年,中国联通在15个省市开展了Edge-Cloud规模试点,打造智慧港口、智能驾驶、智慧场馆、智能制造、视频监控、云游戏、智慧医疗等30余个试商用样板工程,极大地推动了产业链的发展。2019年,联通将加快MEC边缘业务规模部署,拓宽行业合作,加速产业实践。

硬件产商

早在2017年华为就发布了基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EC-IoT(Edge ComputingIoT,边缘计算物联网)解决方案。创新性的将边缘计算和云管理引入物联网领域,基于SDN的敏捷控制器及具有边缘计算能力的物联网关(AR 500系列产品)就近提供智能服务,网络管理全面云化,实现全流程的产业服务及商业模式创新,使能行业数字化转型,释放产业创新巨大潜能。

在2018的全连接大会上发布了可实现全场景覆盖的昇腾310芯片,是业界面向边缘计算场景最强算力的AI SoC。华为联合奥迪展示了L4级无人驾驶的路测,汽车上配备了华为的MDC车载计算单元。根据测算,支持L4级无人驾驶这样非常复杂的边缘计算场景时,310芯片组一共也仅消耗200瓦的能耗

华为和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在边缘计算上的合作也取得成果,联手打造基于EC-IoT的智慧水务解决方案,以“深度开放边缘计算+云管理”,构建智慧水务行业物联网。华为之前以终端硬件为主,身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目前也在实现全栈全场景的布局。其硬件上的积累远超同行,自主研发的昇腾芯片也可用于边缘计算,而且5G技术的边端网络也可以帮助边缘计算发展。

浪潮不但是三大运营商 OTII 边缘服务器标准的核心成员,更在 MWC 2019 上发布了首款基于 OTII 标准的边缘计算服务器 NE5260M5,该产品专为5G 设计,可承担物联网、MEC 和NFV 等 5G 应用场景,此外浪潮在边缘计算硬件体系、边缘计算云平台、边缘计算网关产品、边缘计算行业应用进行了全方位布局,预计将在 2020年 5G 规模化应用时最大程度受益边缘计算趋势的红利。

浪潮发布的NE5260M5,是第一个面向边缘计算的OTII(开放电信IT基础设施)服务器设计。NE5260M5专为物联网、MEC、NFV等5G场景而设计,适用于边缘数据中心的环境。NE5260M5芯片级设计,提供最先进的NUMA平衡、QAT、远程管理和调试功能。浪潮一直致力于开发NFV,SDN和其他特定应用技术,以实现更高的稳定性和更低的服务器延迟。

中兴通讯 在MWC 2019上发布了ES600SMEC服务器,该款服务器搭载英特尔最新英特尔®至强®Scalable processor,配合AI加速卡,使其在边缘侧具备很强的神经网络推理能力。中兴通讯还与英特尔联合展示了该服务器在视觉识别领域的应用,通过视频捕捉,在网络边缘深度优化人脸检测算法,单张采用英特尔酷睿i5和Stratix 10 FPGA的AI加速卡即可实现1200帧/秒的人脸检测功能,检出率超过98%。在一个ES600S服务器上,可以实现百路视频的实时人工智能分析。未来,中兴通讯将继续深化与英特尔的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应用及拓展。

海康威视作为安防巨头必然不会缺席边缘计算的投入,海康围绕 AI Cloud 架构,提出基于“云+边缘”的“边缘计算”整体解决方案。新架构把 AI算力注入边缘,提升AI服务的响应速度,降低网络运营成本。完成了边缘节点、边缘域、云中心的核心产品布局,将AI 注入到前端产品,并结合不断丰富的智能芯片保持产品快速迭代,在边缘节点实现目标检测、 特征提取等智能感知理解功能。海康根据AI Cloud“边缘感知、按需汇聚、多层认知、分级应用”核心原则,携手各行业合作伙伴,致力于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海康认为边缘计算理念能充分发挥他们在摄像头、DVR上的优势地位,为政府部门提供一条不同于华为政务云和阿里巴巴“城市大脑”的上云之路。

大华股份18年6月发布边缘计算节点联网方案,社会面资源大联网。

大华深度布局 AI 边缘产品,推出了“睿智”系列 AI边缘产品,前端采用 GPU、FPGA、Movidius高性能芯片,搭载深度学习算法,能够直接在前端提取视频中的人脸、车辆、人体等特征信息,将信息传回云中心进行统一分析管理,既可以满足业务实时性的需求,也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分析应用。

发布 HOC 城市之心,提出新型智慧城市架构。第十四安博会上公司以“大华 HOC 城市之心”为主题华丽亮相,公司提出了“1+2+N”的新型智慧城市架构:即一个城市大数据平台,两个中心: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城市安全中心和 N 个智慧城市行业应用。全面展示了全面依托大华 HOC 新型智慧城市整体架构下的智慧警务、智慧交管、智慧消防、智慧制造、智慧零售等众多行业解决方案,以及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创新成果。

边缘计算不是概念,有很多落地的应用,还有许多公司在边缘计算领域默默耕耘努力,如果您也看好这个赛道,请把本文分享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您的分享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求万物智联,「边缘计算」成阿里新赛道上的重要分支
AWS的边缘计算战略
借势IoT,小米携手金山云进军美丽新世界
边缘数据中心需求和核心技术分析
从边缘到5G,浪潮的抢滩之战
破除计算中心化,UCloud的游戏新规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