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3】

顽固低热(二)

病案]利某,女,42岁。1973年8月就诊。患者自1971年开始出现低热,体温约37.4℃~ 37.9℃之间,夏季体温较高,头顶胀痛,头晕欲呕,耳呜耳聋,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纳差失眼多梦,长期半休。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略数。西医诊断为功能性低热。
[治则]健脾温阳。
[方药]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甘草6克,黄芪9克,桂枝6克,吴茱萸9克,干姜4.5克。经治疗一月后愈,随访八个月未见复发。(见《新中医》1977年第2期)
[评祈]慢性低热是常见病,夏季多于冬季。发热系阴阳相争的表观,如元气不足则虚火鸱张而上乘出现发热,并伴有神疲乏力,头晕头痛,纳呆,腹胀等症。用补脾温阳法可调整阴阳的偏盛与偏衰,恢复元气。(李祥云)

腿热如燎

[病案]齐某,女,50岁。1970年8月2日初诊。1958年春,自觉左下肢发烧轻微,嗣后日久热势日甚,半年后则夜间发热,每晚10时至次日凌晨5时许左腿热甚,即使严寒季节腿热亦然,每夜必将左腿伸出被外,靠贴墙壁以散热,极为痛苦。情绪抑郁,腹部胀满,小便短少微黄,口干不欲饮。数年来多方医治无效。苔薄黄,舌质紫黯,脉沉滑有力。
[治则]清化顽痰,活血通络。
[方药]苡仁30克,旋复花15克,海蛤粉30克,天花粉18克,赤芍15克,牛膝18克,木瓜15克,茯苓18克,甘草6克。一日服3次。服3剂后,夜间发热大减,但停药后热势又增。故上方加姜竹茹30克,海藻30克,柴胡9克,贝母9克,礞石滚痰丸9克,(吞服)。再服3剂,共服6剂病愈。(见《新中医》1980年第1期)
[评析]本症为痰热瘀阻经络。怪病多由痰起,痰为阴邪,夜间居阴,午夜阴气隆盛,故更剧,寅卯时分为阳气复生,阴气退避,痰气暂得消匿,故上午热消散;舌紫为瘀阻之征。方中苡仁、茯苓健脾淡渗以资运化,苡仁配姜竹茹通络化痰;旋复花、海蛤粉、海藻、天花粉,柴胡行气散结,牛膝,赤芍活血破血凉血,以分散热痰与瘀血胶着之势,使其痰瘀分消;加贝母、礞石滚痰丸,径化热痰顽痰,木瓜通络除湿走下。全方共奏化痰通络之功,药无虚设,故获速效,(李祥云)

双下肢发热疼痛

[病案]蓝某,女,72岁,1978年4月12日初诊。自1976年6月上旬患高热病后(具体病种不详),双下肢发热疼痛至膝,以夜间尤甚,不能入睡,常须抬高下肢并用湿毛巾敷或冷井水浸泡后方能减轻。患者面色潮红,检查除下肢稍热外余无异常。曾多方求治,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效。舌质深红、苔少稍黄,脉洪滑。
[治则]清火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石膏60克,知母15克,甘草9克,淮山药15克,宣木瓜15克,苡仁3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川牛膝15克。服2剂后自觉发热疼痛减轻。原方石膏改为45克,又服3剂,下肢发热疼痛已止。上方将石膏改石斛15克,又服2剂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见《新中医》1981年第10期)
[评析]暑令之时患大热病,暑发阳明,阳明与太阴相表里,治疗不当致火热下移与湿邪相郁于下肢,故发热疼痛缠绵难愈。本方为白虎汤加味。《医学衷中参西录》曰:白虎汤清阳明,方中石膏可解肌,木瓜、苡仁除湿,丹参活血通脉,鸡血藤和血养血,牛膝走下肢引药下行,故药后能速效。因石膏性寒,后期乃改为石斛保养胃阴以巩固疗效而臻康复。(李祥云)

上热下寒(一)

[病案]邓某,男,56岁。1978年5月就诊。身热如焚,上额按之烙手,无汗,面色焦红,口渴喜热饮,口唇下颏常作颤动,似谵语状,语音低微,自觉心中烦热,常欲卧于泥水之中,或摇扇取凉,时有腹痛,小溲清长,下肢寒冷如冰,手按发凉。舌苔淡白,舌尖微红带涩,舌根苔黑而润,脉细,两尺脉微弱。
[治则]泻心火,温肾阳,交通心肾,调和阴阳。
[方药]麦冬9克,黄连5克,干姜3克,艾叶3克,炮附子5克,知母6克,五味子6克,党参9克,炙甘草5克。水煎取汤加入童便半茶杯服用。服1剂无效,故上方加葱白2个再服,药后腹痛止,身热退,感口渴。故上方去葱白加天花粉,药后渴止,上热下寒证均除。但感头晕目涩,遂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以善其后,(见《广西中医药》1980年第3期)
[评析]此病发于夏季本属“暑证”。今患者上热下寒,系津液耗伤虚阳上越,真阴失守,形成头身热而无汗,心烦口渴,下肢冰冷,小便清长的上热下寒,即阴盛于下格阳于上的内真寒外假热之证。根据“急则治标,缓者治本”的原则,先用益元汤治之,持热退后再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调理以善其后,病愈。(李祥云)

上热下寒(二)

[病案]严某,女,43岁。1967年6月11月初诊。一年多来,每日上午头面轰热,面红如妆,头额疼痛,心烦,自觉脐腹中有一股逆气上冲咽喉,气息不利,周身肌肉时颤动,午后稍好,手足心热,但两胫发凉,虽初夏尚须置暖壶。体瘦,乏力,饮、便尚可。经西医检查,未确诊,给予肝精等营养药,无效;亦曾用过滋养阴血、清虚热、补益心脾之剂均无效。刻诊舌淡红、苔青白,寸脉浮细,关尺不应指,面颧发红如妆,而胫部不温。
[治则]水中补虚,引火归元:
[方药]熟地12克,丹皮9克,茯苓15克,怀牛膝12克,白芍9克,肉桂粉3克(冲),附片6克,牡蛎15克,龙骨15克,杜仲12克,炙甘草5克。3剂后,头面轰热显减,每日偶有发作,少时即过;逆气上冲已止,头不痛但昏,腰背酸痛,脉细关尺弱,舌苔同前。上方增附片为9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加龟版12克。连服7剂,上症基本消除,唯感乏力,手心热,嘱服金匮肾气丸以巩固疗效。(见《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评析]本症为肾阴阳两虚而阳虚偏重,虚阳上越,出现上盛下虚之症,本症多见于大病后体虚未复,妇女绝经期前后,或慢性疾病中。今对患者用附桂地黄丸为主,酌加牛膝、龙骨、牡蛎等以助虚阳下归,阳不浮越,阴能恋阳,阴阳平和而病愈。(吕志连)

上热下寒(三)

[病案]成某,23岁。1959年某月初诊。患者上身发热,下身厥冷如冰,食即呕吐,冷汗频频不休,久治不愈。舌苔淡白,脉细。
[治则]通阳救逆。
[方药]白附片10克,干姜6克,净麻黄3克,北细辛2.5克,桂枝尖6克,炙甘草10克。服1剂之后下半身转温,汗立止,食后未呕。上方去麻黄、细辛,桂枝,干姜改为生姜,加葱白7根,又服1剂病愈。以后用香砂六君子丸调治以巩固疗效。(见《新中医》1978年第1期)
[评析]患者上半身热,下半身寒如冰,冷汗淋漓,此为阴寒下盛,其上真阳假热,阳气不能通达于下,故出现上热下寒。冷汗为阳虚外脱,津液不固之征,观患者属阴盛格阳之症,方用四逆散加味,方中附子升阳,干姜温中,细辛、桂枝,麻黄温经暖脏,使阴阳调和,炙甘草调和诸药,药后阳气通,故而病愈。(李祥云)

半身发热

[病案]肖某,男,71岁,1980年9月10日诊。左半身发热,自足至头似火烧火燎之状,伴头目眩晕,心烦神疲。日发3~6次,每次约30分钟,以午后为甚。当情志不遂则发作频繁。经中西医反复治疗年余罔效。刻诊面色红润,脉弦细数。
[治则]镇肝熄风。
[方药]生地15克,怀牛膝15克,生白芍15克,代赭石10克,生龟版10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地龙10克,生甘草5克。3剂后发热心烦已止,余症好转。原方减代赭石加熟地15克,续进9剂而愈。(见《四川中医》1988年第9期)
[评析]本例乃由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暗耗肝阴,致阴不济阳,而虚阳上窜作祟。左侧为肝之行气部位,故左半身发病。本病为肝阳化风所致,故以镇肝熄风汤化裁治之而愈。(吕志连)

夏季无名发热

[病案]岳某,男,40岁。1970年夏就诊。患者常年脘腹胀满,泛酸呕逆,食少神疲,四肢无力,腰酸腿软,溲清便燥,每到夏天,全身发热,体温38℃左右,形体更加疲惫,精神萎靡,头晕欲倒,因病不能工作已七八年,外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合并溃疡。夏天发病之时,不论吃什么药,药后发热更高,头晕更甚,胃纳更呆,病情更加转重,一般解痉止痛,抗生素类西药,均无效果。丸散膏丹类中药,补则火上,凉则腹痛。多年来有一定规律,每到冬至以后,虽不用药,身体自然好转,胃病、头晕,身热很少发现,而一到夏至,胃病、头晕、发热等准时发作。这次又值发病期间,初诊时舌燥质红无苔,脉沉弦。
[治则]降饮镇逆,扶阳抑阴。
[方药]附子9克,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6克,炙甘草4.5克,茯苓9克,白芍9克。服3剂后,患者头晕、身热等症,竟出乎意料完全退去,饮食增加,以往小便次、量均少,服药后反次、量增多,唯腰腿酸软,足膝无力,迄今未能止。此为久病阳损及阴,肾阴亦亏,将上方附子理中汤合金匮肾气汤加鹿茸0.3克(吞服),巴戟12克,菟丝子12克,女贞子9克,枸杞子9克。连服10余剂,腰腿自如,小便正常、后改为金匮肾气丸调理之,连服三个月左右,多年夏至发病之患,竟然痊愈。随访至今未发。(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年第3期)
[评析]本案多年每至夏季无名发热,多药无效,有冬安夏甚之症情:医者循《内经》“夏至一阴生”之旨,当夏季时,阴气应来临,以制服阳气过盛,使阴阳达到平衡,但由于阳气虚衰,阴气复乘其位,反使其阴胜,故用附子理中汤温阳祛寒,治脾肾虚寒之症。此类病症有一定季节性,在治疗时主要病史详审清楚,辨证确切,是治疗的关键。(黄宣能)

胃阴虚热

[病案]王某,女,58岁。素患胃疾,纳少脘胀作痛,曾服温燥之木香、川朴、乌药、昊茱萸等药治疗无效,反病进渐至卧床不起,糜粥不进,呃逆时作,至夜则发热甚高,常在39℃,多方检查,找不出发热原因。面无华色,呕吐口渴引饮,大便溏薄,舌边白、舌中红绛而干,脉略数。
[治则]滋阴养胃。
[方药]金石斛9克,北沙参9克,麦冬9克,制玉竹12克,生地12克,茯苓12克,炒山药18克,莲肉12克,清炙甘草4.5克,另用西枫斗3克,煎水代茶。服1剂药后,当夜发热大减。3剂药后热已平,呕吐已止,大便正常,能进食,在此基础上,加党参12克,黄氏9克,大枣3枚,再服10剂,患者痊愈。(见《新中医》1977年第1期)
[评析]此方是以叶天士所创的养胃汤为基础方,常用以养胃阴、理虚劳、治肺病,主治胃阴亏损而变生的诸症。该患者原误用温燥之剂,使胃阴大伤,现用养胃汤滋阴养胃,加西枫斗更能养胃生津。如此使阴液复虚火自消,故不用治热之剂而热自消。(李祥云)

汗症(遇风大汗)

[病案]文某,男,42岁。1974年6月17日初诊。每遇风吹则大汗不止已五月余,伴心悸,恶寒乏力,头痛失眠,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腹胀胃痛等症,大汗出后各种症状相继缓解,但仍觉周身酸软无力。先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后又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苔白舌质稍红,脉弦。曾服中药玉屏风散及牡蛎散加减等无效。
[治则]养心宁神,益气止汗。
[方药]淮小麦45克,甘草9克,太子参15克,大枣4枚,糯稻根30克,黄芪12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1剂服2天,共服20剂,汗出减少,诸症均见好转。上方加白术6克,再服22剂,诸症皆愈。随访一年半,未见复发。(见《新中医》1977年第4期)
[评析]本病属中医汗症范畴。汗出原因,总归阴阳偏胜,及气血不和,一般认为自汗是由于阳虚,盗汗由于阴虚,但五脏之虚衰均能发生汗症,其中尤以心肾虚者为然。本患者汗出兼有心悸,分析其汗系因心虚。《证治汇补》曰“心虚自汗,怔忡恍惚”,所以用玉屏风散及牡蛎散难以见效,应用甘麦大枣汤补虚养心,太子参,黄芪益气固表,糯稻根、白芍敛阴止汗,脉症相符,方药合度,故而收效。(李祥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31】
《肺有六怕》+何绍奇;中医诊疗肺炎的心得体会(笔记版) +慢性咳嗽经方治疗体会+六淫七情伤害后咳嗽+慢性咳嗽不用怕,用药一览表一看就明!
广东名医胡水勋医案汇集(一)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我治疗“房颤”用了40年的方子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七.伤骨科
经典医案汇8(40篇典型医案)|经典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