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写小楷的人那么少?

小楷,古人称之谓“真书”,又称之谓“蝇头细书”。它隶属于正书范畴,是各种书体中很富有实用价值、最能体现沉密精细功夫,亦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一种书体。一般地说,小楷的大小通常在一至二厘米见方之间,而大楷在四厘米以上,中楷则介乎其中。“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特色之一。

小楷虽小,但法度全备,特别是在用笔和结构上,亦具有大楷一般的书写特点,在点画的精到、细致上甚至要更胜大楷一筹。此外,小楷虽然字小,但变化万千,包罗万象。

纵观我国小楷艺术的发展史,自魏晋以来,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有代表性的书家,他们所写的小楷风神不一,相互之间争奇斗艳,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书家所创作出来的许多优秀作品,为我们今天学习小楷提供了十分可贵的资料。但遗憾的是,当今书者很少有人精研小楷,想来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书写工具的改变。近百年来,随着硬笔的逐渐普及,毛笔渐渐地失去了原来雄厚的的群众基础。

二是由于受到功利因素的影响。古代“以书取士”,特别是明清科举,读书人要踏上仕途,试考作文,都要以恭楷誊清,这样,势必就在士人中形成重视楷法的风气。当今书者,急功近利的人不愿在楷书上下沉着功夫,认为展出作品愈大愈能表现自我,作品越小越不起眼,所以对小楷不屑一顾。

三是由于小楷较难掌握,不易入手,没有深厚的功力和学养,难造妙境。“真书之难,古今所叹,法不由晋人,终成下品。”特别是小楷要写到一种超然于法度之外的神妙之境,需要一个书者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个人认为,书写小楷,仍是有章可循,小楷既具有大楷的一般特点,但又绝不是大楷的缩小。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持之以恒,是能够写得越来越好的。特别是在把握其“共性”规律的前提下,再静心研究其“个性”特征,以形求法,以法循理,在理法的基础上再融入自己的性情、意趣,这样日积月累,自能水到渠成,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风格。

学好小楷,对于今天来说,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学习小楷,既可以培养一个人沉密细致的学养,又可以练就一套扎实的笔墨功夫小楷字形虽小,但“五脏俱全”。楷书是行草的基础,楷法是否纯熟,是体现一个书者法度是否具备、根基是否扎实、功力是否深厚的重要依据。

《书学》有云:“余尝论工画者不善山水,不能称画家;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书画虽小道,其理则一。”这几句话体现出小楷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地位。纵观我国的书法史,历代的大书家,莫不兼善小楷,即使是以行草书著称的书家,如张旭、 怀素、祝允明、张瑞图、傅山、王铎等,都写得一手好小楷。

当工作疲劳之余,明窗净几,铺纸濡笔,于静坐中写上几行小楷,自然会使一个人心平气和,矜躁俱释,这是一种很高级的乐趣,这种精神上的乐趣是与物质上的享受大相径庭的。

何况小楷还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如往来的书函、重要文件的抄写、布告、题款等都离不开小楷,特别是有了一定的小楷基础后,更可以大大提高硬笔的书写水平以及软硬笔行书的艺术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楷的创作方法
清朗俊逸笔端情--书法家赵玉宏作品赏析
临习小楷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小楷书法的创作技巧
慈溪钦点的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大楷书《朱子格言》笔精墨妙
坐忘云物外---夏云戊戌书法作品精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