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在临床中运用升陷汤体会及总结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508天。

这段时间运用升陷汤治疗了很多疑难危重及常见病多发病,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自己有时,也在思考,升陷汤在临床中如何运用呢?

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一卷·治大气下陷方。

生箭芪(六钱) 知母(三钱) 柴胡(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五分) 升麻(一钱)

主治:

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

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

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

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

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张锡纯用黄芪的剂量篇小,我临床中常用的剂量:

生黄芪30g-150g,知母10g,柴胡5g,桔梗10g,升麻3g

黄芪剂量多少,主要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来确定使用。

黄芪,《神农本草经》

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升陷汤以黄芪为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且其质轻松,中含氧气,与胸中大气有同气相求之妙用。

惟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

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

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

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

我在临床中运用升陷汤体会:

1、有大气下陷临床症状反应:气短,气不足与吸,动则加剧,如上楼梯,心悸气短会加重,同时伴有疲劳,乏力,身困。平时偶尔喘气费劲,非得用力深吸气才舒服,或想去大便,去了又没大便,或总有下坠感觉,这都是气陷标志。

2、小便失禁,大便稀,大便不成型。

3、脉沉细,微弱,无力,特别是寸脉。

我在临床中最常用运用升陷汤加减思路与合方:

1、四逆,手脚冷,大便稀,脉沉细,阳气虚的,我常合上四逆汤。

2、水饮上逆,头晕,头痛,合苓桂术甘汤。

3、舌苔有点厚腻,合上温胆汤。

4、胸闷,胸痛,合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枳实汤。

5、心衰,合破格救心汤。

6、有时,往往把偏于凉性的知母去掉,加入人参/党参。

7、气脱,津血脱加山萸肉。

8、阴阳两虚,合全真一息汤。

9、阳虚便秘,合济川煎。

案例1:

女性,42岁现因胸闷气短3天来诊,刻诊:胸闷、气短,怕风,善太息,咽喉异物感,口干口苦,易疲劳,月经提前,量少,行经2-3天,色暗,夹杂少许血块,下肢冰冷感,大便成型2-3一次,饮食可,舌淡胖、水润、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黄芪30g,知母10g,桔梗10g,升麻 6g,北柴胡6g,党参20g,茯苓30g,白术15g,炒白15g,枳壳15g,炙甘草 10g,仙鹤草60g,酒川芎10g,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09.22上症,无明显胸闷、气短,偶有怕风,善太息,咽喉异物感,无明显口干口苦,易疲劳,月经提前,量少,行经2-3天,色暗,夹杂少许血块,下肢冰冷感,大便成型2-3一次,饮食可,舌淡胖、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黄芪30g,知母10g,桔梗6g,升麻6g,北柴胡15g,党参15g,茯苓30g,白术 15g,炒白芍15g,枳壳15g,炙甘草 6g,仙鹤草60g,酒川芎10g,桂枝 10g,牡丹皮10g,燀桃仁10g,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10.06,药后气短明显改善,口干口苦,怕热,不怕冷,无胸闷,无咽喉异物感,纳可,梦多,大便硬,2-3天一次。舌淡胖、齿痕,苔白腻,脉沉细。lmp:9-12。

黄芪 30g,知母10g,桔梗6g,升麻6g,北柴胡10g,党参15g,茯苓30g,白术15g,炒白芍15g,枳壳15g,炙甘草6g,仙鹤草60g,中药7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案例2:

患者,女性,65岁,反复头晕3年,加重伴失眠2个月就诊。

3年前出现眩晕,开始发作的时候以天旋地转,恶心呕吐为主,转向左侧明显,持续时间5s左右,在当地及南宁治疗诊断为耳石症,经过手法复位,改善内耳循化等治疗后症状好转,但头晕持续存在,做核磁提示腔隙性脑梗塞,与抗血小板、降脂稳斑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持续的焦虑,担心头晕的发作,诊断为精神相关性头晕,服用度洛西汀,佑左匹克隆等抗焦虑,改善睡眠质量,好转一段时间,2个月前,头晕又作,没有恶心呕吐,没有天旋地转,伴有失眠,难以入睡,经南宁的患者介绍来钦就诊。

头晕,持续存在,晕沉感为主,疲劳乏力(肌力正常),恶心欲吐,失眠,难以入睡,心烦,口干口苦,气短,舌淡苔白,脉弦细。

六经辨证:少阳太阴合病,中气下陷。

辨方证:升陷汤、四逆散、苓桂术甘汤加龙牡。

生黄芪30g, 知母10g, 柴胡10g, 桔梗6g, 升麻6g,枳壳10g,白芍10g,炙甘草6g,肉桂10g,茯苓20g,白术15g,姜半夏30g,生龙骨45g,生牡蛎45g,7剂。

暂时不停抗焦虑药物,睡前西药,可以慢慢减少。

二诊:头晕,稍微改善,气短好转,口干口苦轻,吃东西好转,无呕吐,失眠改善不明显,头闷涨,舌淡苔白浊,腻,脉沉细。

守上方去半夏,加泽泻24g,龙骨60g,牡蛎60g,7剂。

三诊:乏力,气短,好转,头晕减轻,口干口苦,失眠,难以入睡,心烦,大便干,舌红苔白,脉沉细。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苓桂术甘汤,先服用中药,如果能入睡,停用睡眠药。

四诊:不用睡眠药能够入睡3-4小时,晨起运动慢走头晕发作不明显,尚可接受,口干口苦比较轻微,大便基本每天一次,早晨乏力气短,早晨服用补中益气丸,中午,晚上服用汤剂,后续予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茯苓饮,四君子汤,等调理与2月,今天打电话给她头晕基本没有再犯,睡眠基本回复4-5小时,她自己觉得比较满意。

眩晕/头晕一证,诊断复杂,涉及的科室比较多,每个不同的科室诊断这个疾病,都会看到自己的一面,又是最容易误诊的一个病,骨科,针灸,康复诊断颈性眩晕,简直是滥用了,其实1%的几率不到,以前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是一个滥用的诊断,作为一个医院的医生,一定要明确疾病的诊断,我们中医辨证不用西医的诊断来辨证,但你不能误诊恶性晕眩的诊断,后循环缺血的脑干急性梗死/小脑梗死会对患者有生命危险,不能不判断出来。

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黄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升麻一钱,桔梗一钱五分。

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危在顷刻。

与补中益气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气下陷,不能升清降浊,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患者疲劳乏力,反复头晕,脉细无力,先用升陷汤升而举之,苓桂术甘汤,温化水饮,半夏降逆止呕,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同时引浊阴下降,龙骨牡蛎呢,因为患者失眠,又有这个证,有时我会根据症状斟酌加45-120克,特别是一些顽固性失眠,但也不是说,失眠就用龙骨牡蛎。

一诊建立了点患者的信心,稍微好转,经过几年的治疗,特别是抗焦虑药物的治疗,患者更加是昏昏沉沉,一不吃西药,躯体化症状更加明显而难受,这时西药抗焦虑抑郁药不能马上停掉,要让身体有个接受的过程,二诊继续有效的时候,这时要帮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心理的疏导,调摄,年龄大了后,正确面对疾病,面对生老病死,暂时改变不了,尝试着与疾病和解,与疾病共处,这个过程有点难,我发现大家都想去对抗,都想去尽快解决,这并没有错,而是在没有解决之前,又焦虑抑郁了,病不可怕,心病才是真的难,所以这个时期,我会慢慢让患者回归生活方式,要求她开始记录,每天的感受,从慢慢走不出去迈不开步,一天一天增加从200米,500米,1000米,每天记录下来,看着这个记录,同时写疾病治疗的感受,慢慢回归自己的生活方式。

眩晕/头晕合并精神症状的时候,不好治疗,其实,任何病,合并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时,都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可能是治疗的太多这类病人了,很是心疼,也许,这个世界,太难了,每个人都太不容易,无论如何,都希望每个人都能看清生活/疾病本质,能够内心的觉醒。

林佳明,副主任医师,蜗居钦州小城。

我与利城老师出版了一本案例集,有很多的瑕疵,也算是给自己学习经方5年一个交代及总结。

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3期初级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老年大学、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擅长运用纯中医药治疗中风、眩晕、不寐、郁病、头痛、消渴、咳嗽、发热、哮病、喘证、胃痛、胃胀、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及肿瘤术后、眩晕头痛以及颤震、咳嗽、喘证、胸痹、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桃核承气汤验案(三)
张锡纯升陷汤活用四则
胸闷,气短,喘不上气,建议您试试升陷汤
升陷汤的功效是什么
少白中医调噩梦胸闷乳腺增生气短气喘腰间盘突出痛经
升陷汤临床应用及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