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道有缘的才读得到:普阳观监院何诚道唯一一篇详尽纪念恩师谢宗信大师的深邃好文!——仙风道骨皆紫玄 ...

仙风道骨皆紫玄   岐黄济世成大功           

 —— 忆恩师信谢老方丈

普阳观   何诚道


  还记得那时和恩师在蕲春普阳观,食则同桌,朝夕受教,情胜父子。每于闲暇,听恩师讲述丹经道书、三教文化及他访道修真的人生经历。恩师发髻如雪,白须垂胸,慈眉善目,玄音蔼蔼,极似一位老仙翁在给他的童子谈玄说道。

  恩师羽化登真虽已整整10个春秋了,但其言谈笑语音容宛在,与其相处相随的历历往事,如在昨日。我作为恩师的一名弟子,感念恩师一心弘道的心血实为不易,于此,今将昔日陪伴恩师左右的往事草拟,望与各位道友共勉。且作小诗一首,以慰恩师。

  “幼饱风霜见沧桑,人世悲凉有道方;为度众生发大愿,医道精诚弘岐黄。”


一、道法如水随自然

  

  恩师为人和蔼然可亲,寡言少语。与我谈及修道,皆出言甚少,然而往往一语中的,令我受益无穷。98年我与恩师曾去桐梓一温泉,他看见流动的泉水,对我说:“水利万物而不争,无趣无欲,却能净身涤垢。所谓上善若水,诚如是矣。”

  恩师就是这样的人,如水一样,守拙坚忍,胸怀博大而不拘泥于形。恩师起居有常,作息规律,待人极为真诚,从没有看见过他生气,如同经书所述“低声下气,恭敬一切”。他告诉我:处事要像水一样,容万物而不争,不弃卑微,不辞涓流,广纳百川;做人要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坦诚无伪,洁身自好;境遇要像水一样,不择不剔,随遇而安,既有随方就圆的灵活性,又有秉性不移的原则性。恩师的这种行“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说到恩师之德,我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高山仰止。

  恩师虽寡言,但对弘道事业的发展却十分关心。普阳观祖师殿在修建落成过程中,他时常询问进展,了解情况。他说道教要发展,就需要有弘道的道场,而且得按道规来修建,不许僭越祖制,颠倒乾坤。正因为恩师的督促与指导,普阳观祖师殿建成后,获得同门及众善的称赞。

  恩师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谦虚,并用挂单一事为例,做了详细解释,以为开化。恩师说挂单要注意五个方面,即衣冠、迎礼、问答礼、退礼、参灶,每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如衣冠的要求要有“发、衣、巾、冠、祙、履”,问答礼时要严谨谦逊,参灶时要守规矩等。恩师的这些指点与解释,开化了我的钝智,同时也让我深刻地了解到了全真道的宽容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众多的弟子求道和传道创造了条件。

  水是谦逊的,然而水也是博大的、宏伟的,从恩师的一次言行可见一斑。一次随恩师去蕲州纯阳阁,纯阳阁住持商明枝道长恭问恩师:“仙人如何而来?”恩师回答:“驾鹤而来。”商道长再问:“仙人来自哪座仙山?”恩师回:“天下第一山。”恩师的回答令在场的所有人感慨不已。恩师既“上善如水”,那么就“水无常形”,水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水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喷,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遇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如盘龙。诚如商明枝道长所说,恩师“如紫气东来,令纯阳阁蓬壁生辉。”

    

 二、医道精诚传大爱

  

  恩师原籍湖北黄陂人,1927年木兰山祈嗣顶出家,拜李理清道长为师。入道后他学习道教经典,深悟道德真义,诵道经,习科仪,学习道教传统医药和养生法。恩师天资颖慧,道缘深厚,精通三洞玄纲,道门要典,广涉奇门遁甲、五行推算、地理堪舆、星占命理、岐黄之术等课,有清奇脱俗之风骨。恩师自谓道教方术诸多,良莠不齐,惟有岐黄之术济世医病之功效独特,故用力偏多。加之虚心问教,道艺日进,其于望闻问切,断病祛疾,堪称里手;采药烹炮,配方宜忌,亦是行家。

  恩师医道高超,治病开方似行云流水,所用方式亦是信手拈来。曾有一位腹痛不已的患者来求诊,恩师说他是因暑天急食了冰凉之物所致,言罢顺手取出艾条点燃,在患者的脊间处温灸,不到一刻功夫,患者大呼腹痛已止,令现场之人赞叹不已。

  更令我钦佩的是恩师在治病时并不循遵僵化的古条,而是以慈悲悯人之心对待每一位求诊者。一日中午,一位中年男人来求诊,说他头痛。恩师拿脉后,说他寸关玄紧,当属头患风涎。我当时听后,心里有些好奇,因为道医尊崇华佗老祖,而华佗老祖正是因为给曹操治疗风涎头痛而丧命的。为纪念华佗老祖,后来的道医都有“不治头痛”的约定俗成。那么,恩师给不给这位中年人治呢?

  没想到恩师说,的确古有道医不治头痛之说,我却不然。布道要诚心,济人要尽力,正因为纪念华佗老祖,我们才更应该将天下头疾治尽,方彰华佗老祖狱死之冤。且济世施药,理当慈悲为怀,治病救人是我们的本分,怎么可以因有古循而眼看着患者饱受头疾痛苦的呢?

  恩师继续说道:“此病是风邪入侵导致头部神经痉挛而致痛,当用袪风解表、活血通络的中药汤剂,袪风邪,自然解痉,头疾自去。”恩师的这种既遵旧循,又不拘泥固守的以天下众人生命为重的济世思想,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到现在,我在给患者诊病时,只要能力所致,皆竭尽全力而不会计较患者的疾病是否。

  恩师擅长将祖国传统医药学与道家养生学相结合,加之他道行高深、学识丰富、慈悲为怀,平日来求学参道者络绎不绝,也得到一定的供养。恩师遇缘则治,对贫穷者不收取分文报酬,还给钱买药和资助路费。

  恩师教导我说:“世道清朗,当清静修持,无为达道;而遇疾患,为医者当发慈悲怜悯之心,今以医道济世,亦是正途!”我深以为意。恩师说:“中医是自然生命科学,是在中国医药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积累,现代的中医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恩师在说医的时候,皆可见他的“医之博大”,恩师之所以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在于他认为“上苍有好生之德”,以医济世,怀术度众,就是好生之德的体现。一日,我在普阳观为患者看病,恩师静坐一旁,突然问我:“你学医是不是觉得天下无医?”

  此问让我诚惶,我的医技与恩师相比,判若云泥。要想天下无医,首需天下无病。而只有医道精诚,才会有医道精进。而恩师谦逊,内心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希望我们不断提升,完善自我。那么,我唯有勤勉求学,努力诚道,在不断提高医术的同时,运用修道济世的道医思想,陶冶自己的精神境界,如此才不会辜负恩师的期望。

  恩师悬壶济世,在社会上赢得了美好的名声。他以一种平凡坚实的脚步,走过了时代的风风雨雨;以一种清静恬淡的心境,书写了一个世纪的人生传奇。我为有恩师这样一位道高德重的师父而自豪,同时也为有这样一位医道高深的师父而自己却没有好好学习传承感到惭愧。恩师的修炼成就,是勉励后人医道双修的一座丰碑。

  我受恩师指导多年,无以为报,只能以诗明志:感师细语润物恩,谆谆教诲铭记心;苍生大爱不求报,惟有虔心善修真。


三、正务参修玄玄玄


  恩师天资颖慧,道缘深厚,精通三洞玄纲,道门要典,广涉奇门遁甲、五行推算、地理堪舆、星占命理、岐黄之术等课,有清奇脱俗之风骨。恩师在学习过程中,体认到社会大众烦恼疾苦之所在,进而产生宣扬道教文化、教化社会的宏愿。

  道教为根据传统中国固有文化所创设的宗教,自三皇五帝时期起历经几千年朝代兴衰到迄今。其起源于观察自然现象、认识宇宙事物表象的探索。以道家老庄之学为立论基础,又兼容并蓄了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中修炼思想、功夫境界、信仰成分及伦理观念,在度世救人、长生成仙的目标下,进而发展出包含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生命科学的道教思想,并在汉代及其以后的特定历史背景自然酝酿出完整的道教体系。

  恩师在这点上,可谓未卜先知。正所谓诗曰:童年随师入道门,情系道要善修真;参透玄奥通妙理,医道大成集一身。

  一日夏日中午,恩师正躺在凉椅上午静,院外来了一位中年男子,对万道长说:“我想问一件事……”没等他说完,万道长劝阻道:“谢老正在养静,请你过了午时再说好吗?”中年男子很急,并不听劝,一脚就跨进院门,朝恩师走去。恩师一直微阖双眼已有半个时辰,突然大声说道:“老子睡得好好的,干嘛来鬼搞鬼搞!”言毕,依然微阖双眼,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见此情形,我有点惊讶,因为恩师从来与人为善,就是天大的事,也不会生气,更不会说“老子”如何如何。这是怎么回事呢?

  守在恩师一旁的黄道长见状,急忙朝中年男子奔出十步,拦住了他,说道:“你的事刚才谢老已回答你了,快回去吧。”男子觉得奇怪:“我还没有说是什么事呢?”黄道长说:“你们家是不是想迁祖坟?”男子说是的。“谢老说你家的祖坟很好,祖人也很安逸,不要去鬼搞鬼搞!”男子听后,目瞪口呆,迭声说既然如此,我就不迁了。言毕,双膝跪地,顶礼退还,以感恩师点机之恩。

  又一日,道观组织弟子去蕲春李时珍陵园参观,上午八点出发时,天气晴朗,天空澄蓝,艳照已高照。恩师突然说:“你们带上雨伞吧,中午时会有用的……”大家看着碧蓝的天,觉得不可能下雨,但最后还是听从了恩师的话。结果,在午时三刻,我们还没离开李时珍陵园,一场倾盆大雨就从天而至。

  老子《道德经》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抱朴子》第一篇《畅玄》中,葛洪祖师便开宗明义地提出“玄者,自然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的命题。万殊,指万物。葛洪祖师认为,“玄”是无所不存,神秘莫测的,它细微深远,连绵不绝,“其远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来焉莫见,往焉莫追。”总之,“玄”是天地万物之母,宇宙发生的总根源。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正式成型。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恩师一生秉承太上之旨,教导弟子要谨记老君所说的:“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恩师的一生,是爱国爱教,振兴医学的一生;是脚踏实地,弘道宣教的一生。吾辈之弟子,当永仰其高止,潜心奉道,以弘恩师之大愿。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恩师霞灵虽隐,但音容宛在。昔日受业之情景,仍历历在目,不能忘怀。思念恩师,热泪盈眶,想念恩师,痛心惆怅。弟子心香一瓣,遥祭太虚,以述衷肠。

  忆师泪下意潸然,幼别家园流离难;尝尽人间沧桑苦,淡然不迫度百年。

  (此文为普阳观监院何诚道在恩师百年诞辰时,有感而写的。)


附:谢宗信大师简介

  谢宗信,中国道教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北京白云观二十三代方丈。原籍湖北黄陂人,1914年生于武汉市,俗名谢仁铭,1927年木兰山祈嗣顶出家,拜李理清道长为师。入道后他学习道教经典,深悟道德真义,诵道经,习科仪,学习道教传统医药和养生法,成为一个以道教为事,道教知识丰富,为人正直的道教徒。谢宗信大师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爱国爱教,早年收贤金为徒并传授九卦九宫图与中医术,弟子吴诚真、何诚道等。

  谢宗信大师于2005年5月5日在湖北省黄冈市羽化昇仙,享年92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事心不乱,无事心不空!
狂犬绝症也能治!岐黄群友无偿奉献、祖传7代秘方,济世活人
狂犬绝症也能治!岐黄群友无偿奉献、祖传7代秘方,济世活人
春天,当诗与岐黄邂逅……
茅山乾元观体道班
龙川一脉,奕世杏林——绩溪龙川胡氏一门13代行医之生态传承(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