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明·冯梦龙诗词语句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
五言绝句 押职韵显示自动注释
富贵本无根①,尽从勤里得。
请观懒惰者,面待饥寒色。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
自古明人不做暗事。----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怒中之言,必有泄漏。----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呆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 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剑老无芒,人老无刚----君臣以义合。君待臣如手足,则臣待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马,则臣待君如路人。----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富贵多士,贫贱寡交,事之常也。----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幸以成功。----夫妻同道,父子同心。----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是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山歌》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君有诤臣,不亡妻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东周列国志》贪吏不可为而可为,廉吏可为而不可为。 贪吏不可为者,污且卑;而可为者,子孙乘坚而策肥! 廉吏可为者,高且洁;而不可为者,子孙衣单而食缺! 君不见楚之令尹孙叔敖,生前私殖无分毫,一朝身没家凌替,子孙丐食栖蓬蒿! 劝君勿学孙叔敖,君王不念前功劳。---《东周列国志》白玉隐于顽石里,黄金埋入污泥中。----肯把待妻子的心待父母便是孝子。《三刻拍案惊奇》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爱民乃行军第一义---子犹曰:天下事被豪爽人决裂者尚少,被迂腐人担误者最多。何也?豪爽人纵有疏略,譬诸铅刀虽钝,尚赖一割。迂腐则尘饭土羹而己,而彼且自以为有学、有守、有识、有体,背之者为邪,斥之者为谤,养成一个怯病天下,以至于不可复而犹不悟。哀哉!虽然,丙相、温公自是大贤,特摘其一事之迂耳。至如梁伯鸾、程伊川所为,未免已甚,吾并及之,正欲后学大开眼孔,好做事业,非敢为邪为谤也。---《古今谭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1.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
2.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3.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5.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6.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7.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
8.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9.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
10.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11.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12.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13.自古明人不做暗事。
14.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15.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
16.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17.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
18.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19.富贵本无根,尽从勤中得。
20.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
21.一事真,百事真。
22.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23.夫妻同道,父子同心。
24.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25.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呆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26.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7.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28.君子不居危国,不事乱朝。
29.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
30.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
31.夫妻本是同林鸟。
32.饮酒过度,丧生之源。
33.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是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34.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
35.忠心正气,千古不磨。
36.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
37.志比精金,心如坚石。
38.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39.怒中之言,必有泄漏。
40.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41.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东周列国志》
42.开日惟消一局棋。
43.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44.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
45.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46.要分离,除非是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是东做了西!要分离,除非是官做了吏!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离时离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挂枝儿·欢部》
47.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
冯梦龙资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经典语录
无巧不成话。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引俗语。话:指“话本”,即说书人所讲的故事。本句大意是:没有一系列的巧合,编不成话本中的故事。这句后世又常写作“无巧不成书”、“不巧不成书”等,原义是说话本、小说中的故事,大多是虚构的,全靠一系列时奇遇、巧合演绎成各种故事情节。除了可用其原义外,更多的情况是引用这句话形容生活中偶然巧合的事件。
《醒世恒言》
理胜者为强。 冯梦龙经典语录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理:道理,公理。胜:超过。本句大意是:公理超过他人的一方是强大的。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办事符合公理,就能得到多数人的赞向和支持,所以是强大的。而不讲道理,办事不合公理,受到多数人的反对,那就是弱小的。本句多用来说强弱的判定以理不以力。
《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千虚不如一实。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本句大意是:一千件虚假的,不如一件真实的。法西斯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倍尔曾说:“谎话说得多了,便成为事实”,成语中也有“三人成虎”的说法,但假的毕竟是假的,谎言永远不能成为事实,可以此告诫弄虚作假的人。古人还有“千虚不搏(抵)一实”的说法,意为空想一千次也不抵实践一次,与~意思相似。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明人不做暗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明人:行事光明磊落的人。暗事:诡秘的、不可见人的事。本句大意是:行为光明磊落的人不做那些偷偷摸模、鬼鬼祟祟的事。本句中的“暗事”,大多指那些施展阴谋诡计、暗算别人的坏事。这种事像鼠窃狗偷一样,当然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自然也为光明正大的人所不齿。本名句流传极广,可供表白胸怀坦荡、行为光明时引用,也可甩以指责、讽刺那些惯于施阴谋、搞暗算的行为诡秘的人。
《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
家私不论尊卑。 冯梦龙名言
兵事以民为本。
一事真,百事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一件事属实,其余的事也不会虚假。
《醒世恒言》
经一失,长一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失:失误。智:见识。这两句大意是:经过一次损失,便增长一点智慧。事情办错了,损失造成了,应怎么办?有人不以为然,马马虎虎,这种人将来还要犯大错误;有人惊慌失措,沮丧颓废,这种人将来什么也办不成;有些人后悔万分,叫苦不迭,这种人只能原地踏步。正确的作法是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中得出有益的结沦,使失败成为成功之母。此二句指出正确对待失误的态度,可用以说明应该怎样对待失误。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赌近盗,淫近杀。 冯梦龙经典语录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这两句大意是:赌博近似于盗窃,好淫近似于杀人。对于盗窃,杀人,其危害人人都知其严壁,而对赌博,好淫,其危害人们多认识得不那么深刻。殊不知赌博与盗窃。好淫与杀人,已相距不远了。赌徒赌输了还要赌,就会发展为盗窃;好淫而不能得手,或受到阻碍,往往会演变为杀人,这是好赌好淫者不知戒惧的。这两句指出睹博与盗窃,好淫与杀人的关系,实为警世之言,发人深省。这种采用类比、进层以阐明利害的论说方法可以学习;也可以用这两句警戒赌徒和好淫之人。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若要俏,添重孝。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孝:白色孝服。这两句大意是:穿着白色孝服,看上去显得更加俏丽。这是一句俗语。本来为亲人守丧着孝是悲哀的事情,然而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浓妆艳抹虽然艳丽,却先之于冶;白色的素服却显得更加清秀淡雅。这句俗语一般用於年轻女子。同时也说明,美不重在妆饰,而贵在淡雅自然。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人心不足蛇吞象。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选穷忏悔》。本句大意是:人心不知道满足,就像蛇想把大象吞下去一样。比喻贪心不足,多用来讽刺或埋怨别人贪得无厌。
《警世通言·桂员外选穷忏悔》
色欲乃忘身之本。 冯梦龙名言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色欲:喜好女色的欲念。忘身:不顾身体,不顾生命。本句大意是:贪图女色是戕害身体的根本。身体是人存在的根本,而沉迷女色,耗费精力,势必使身体大受亏损,最后导致毁灭,所以说~。本句可用于警戒人们不可为色欲而丧身。
《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
慢人者人亦慢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二回。慢:轻慢。本句大意是:轻慢别人的人,别人也会轻慢他。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反之,对别人轻慢无礼,自然不会受到别人的敬重。论社交关系、文明礼貌时,可以引用。
《东周列国志》
天下无有不散筵席。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本句大意是:天下任何筵席都没有不散的。即使再热闹、再盛大的筵席。最后也有终结的时候。任何热闹的场面,隆重的聚合都不会太久,事情都会有个结束。《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与此义同。本句多用于说明席终人散势在必然,不必过于留恋,过于感伤。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
宰相腹中撑得船过。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句名言比喻形象,意味幽默,因而流传极广,在口语中有时又作“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泛指那些有大才干、成大事业的人,撑碍船过,是言其胸怀宽广。可供称赞大度大量的人时引用,也可用于劝慰别人要隐忍、宽容,不要在小事上斤斤计较。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铁怕落炉,人怕落套。 冯梦龙经典语录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套:圈套。这两句大意是:铁怕落入熔炉,人怕落入圈套。这是两句俗语,以铁落炉会被熔化为比喻,说明人落入圈套会遭暗算的道理,劝世人要处处谨慎,严防不测,以免落入圈套。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军有归心,必无斗意。明·冯梦龙《新列国志》。这两句大意是:如果军队有回家的愿望,一定没有斗志了。军有归心,人心思退,谁又肯拼命向前?军有归心,人心思亲,谁又肯舍命拼杀?可见军有归心,必无斗志;军无斗志,该胜的仗也可能打败。此二句强调军心士气的重要性。
《新列国志》
任独者暗,任众者明。明·冯梦龙《求周列国志》第二十二回。任:信任,任用。独:个人。暗:愚昧。明:明智。这两句大意是:只信任十人的人愚昧,而能信任众人的人明智。信用个人,所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会发生片面性,而且易于被蒙蔽,处理问题易于犯错误。信任众人,就会得到多方面的情况,易于掌握全局,而且不会被个别人所蒙蔽,看问题、处理事情就会明智这两句用于说明要信任众人,不可把眼光囿于某个别人。
《求周列国志》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冯梦龙名言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这两句大意是:接受了别人的委托,就要忠于别人委托的事情。这两句话现在还常引用,意思是一定要恪守信用,把别人委托的事情办好。但在“受人之托”时,应该先鉴别一下这种请托该不该接受,以免帮别人办理不应该办的事。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句大意是:看了一遍就能背下来;脱口说出的话都成文理,下笔成篇,不必起稿。称赞记忆力强,聪明颖悟,文思敏捷,口才好者多用此语。两句可合用,亦可分用。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句大意是:爱惜衣眼就有衣穿,爱惜粮食就有饭吃。劝人珍惜物力、反对浪费时可以借用。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斩草除根,萌芽不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这两句大意是:除草时若是连根除去。那么来年草就不会发芽了,《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蕴崇之,绝其木根,勿使能殖”,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都是以“斩草除根”为喻,说明务必除掉祸根,以免后患。
《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彩云易做,皓月难圆。 冯梦龙经典语录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皓月:明月。这两句大意是:彩云容易飘散,明月难于常圆。彩云指空中的彩色的云朵,而不是密布的浓云,因此很容易被风吹散;明月总是亏缺的时候多,盈满的时候少,所以说难于常圆。这两句是旧时说书人的常用语,用自然界的美景易逝,比喻人世间的好事不常,形象地说明书中人物离散容易而团聚困难。
《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
石卵不敌,蛇龙不斗。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卵:鸡蛋。龙: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长形、有鳞、有角、能走、能飞、能游泳的动物,被视为神灵。这两句大意是:鸡蛋敌不过石头,长虫(蛇)斗不过神龙。这两句用两个简单的比喻说明了一个道理:斗争的双方如果力量悬殊,强弱差别太大,就不能抗衡。在斗争中,必须知己知彼,若不对敌我双方进行力量对比的分析,蛮干胡来,冒险行动,那就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以卵击石”、“鸡蛋碰石头”和~意思相近。
《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巧媳妇煮不得没米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本句大意是:即使是最聪明能干的媳妇,没米也做不出稀粥来。宋·庄季裕《鸡肋编》中“巧媳妇做不得没面馎饦(bótuō勃脱)”(馎饦是古代一种面食品),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现在常用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均与~意思相近,都比喻缺少必要的条件,就是再能干的人,也难以把事情做成功。
《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
清净莲花,污泥不染。 冯梦龙名言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这两句大意是:洁白的莲花,出自污泥而一尘不染。此两句源于·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荷花有天然的美质,有沾身自好、一尘不染的节操。以此二句赞美荷花,比喻人的品质,均甚相宜。
《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
是是非非,号为信史。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是是:肯定正确的。非非:指责错误的.倍史:真实可信的史书。这两句大意是:一部史书,必须作到肯定正确的,批评错误的,才能号称“信史”。这两句从正面强诵修史者不能简单地、机械地复述历史,而要对各种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作出判断,表明见解。可供论述修史的原则及评判史书的成就高下时引用。
《东周列国志》
忙者不会,会者不忙。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忙:忙乱无所措。会:会做事。这两句大意是:遇事忙乱无措的人不会做事,会做事的人不会忙乱无措。人往往是这样:遇事忙乱的人,往往是没有经验或才能,不得要领,不知如何应付;而会做事的人,对于所面临的事情心中有数,应对自如,稳操胜券,自然也就不忙乱。这两句正反见义,也可单作“会者不忙”。
《东周列国志》
怒中之言,必有泄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发怒时说的话,一定有机密会泄漏出来。这是从心理习性的角度,分析人在发怒时的心理特征及其后果。一个人平时十分谨慎,但发起火来,心情激动,大脑发热。平时不肯说的机密都会说出来,平时不会作的事也会作出来。林则徐就曾以“制怒”二字作为座右铬提醒自已,这是十分有道理的。以此劝诫人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不要随意发怒,尤其是在别人故意惹你发怒时,更要冷静地想一下应如何办。
《东周列国志》
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冯梦龙经典语录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二回。这两句大意是:剑陈旧了就没有锋芒,人老了就失去了刚强。两句以“剑老无芒”作喻.说明人老了就会失去年青时锋芒毕露的刚强,变得柔弱怯懦起来。可用于表现老年人自谦,自嗟或叹老的感情。
《东周列国志》
见势不趋,见威不惕。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趋:趋奉。惕:惧怕。这两句大意是:见到有权势的不去依附趋奉,见到有威严的不胆怯惧怕。~二句以准确精警的语言,指出一个正直不阿.守正刚强的人应具有的品质。作者认为,为人应自尊自重,不卑不亢,决不能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卖身求荣;为人应“不为崄怯”(见苏辙《是氏涪然堂记》),“不避死义”(见王通《文中子·礼乐》)。决不能见风使舵,变节卖身,用别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此二句简捷明快,一针见血,可用以劝勉青年人应敢于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不做风派人物。
《东周列国志》
学富五车,书通二酉。见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情》。五车:言书之多。二酉: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相传秦人在此读书,书留在山中,后即用以形容书多。这两句大意是:学问渊博像富有五车之书的古人,书籍多得像秦人在大酉、小酉山中的藏书。这是用以夸赞博学的名句。《庄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以五车称人的博学。此名句两处用典,言简意丰,典雅含蓄,同时富有夸张色彩,文风活泼,故很为人喜用。尤其是“学富五车”一句,至今仍作为成语活在人的口头上和文章里。
《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情》
日往月来,星移斗换。 冯梦龙名言见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斗换:指北斗星的杓移动了位置,转了方向,意思是说季节变化了。这两句大意是:时光不断推移,岁月不断变迁。~两句常用以形容日月交替,往来如梭,日子很快地过去,时代也已起了变化.勉励人们珍时惜阴,及时努力时可以化用。
《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
兵贵于精,不贵于多。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这两句大意是:军队重要的是精锐,而不在于数量的多寡。士兵数量的多少,与战斗力强弱并无必然联系;相反,军队庞大,行动迟缓,军需供应困难,反而会削弱战斗力。所以名将治兵,宁要少而精,不肯统领多而庞杂的军队。
《东周列国志》
志比精金,心如坚石。
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冯梦龙经典语录
民未之礼,虽聚易散。
夫妻同道,父子同心。
忠心正气,千古不磨。 冯梦龙名言
只因一着错,满盘都是空。见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一着:一步棋子。这两句大意是:只因为一步棋下错了,结果导致全盘棋都输了。下棋时往往一步棋走错,就会影响全局,使全盘皆输,这样,在此之前的所有辛苦努力,就都白费了功夫。下棋如此,办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件事费尽了精力,往往是一步不慎,就使整个事业毁于一旦,所有的精力也白费了。这两句以下棋比喻办事,非常恰当,多用于告诫人们办事要时时处处小心谨慎;也可用于表现由于一步不慎,导致全局败坏的遗憾。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来。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这两句大意是:富贵本来就没有根,不是固定地专属于某些人的,富贵都是从勤苦努力、艰苦奋斗中得来的。普通的语言,说明了深刻的道理。可用于劝勉人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发家致富,靠施舍、靠继承、靠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的富贵,都是不牢固的,也可用以赞美勤俭致富的人。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两句大意是:人一生中结识的人不少,到处都会有,但真正成为知心朋友的能有几人!《警世通言》中的这个故事,反映俞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琴,结为知音。锺子期死,知音难以再得,俞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再鼓琴。一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朋友不在多,而在有无真正知心的挚友。一面之交的朋友,酒肉之交的朋友,权势之交的朋友……都是不可靠的,都不能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聪明了一世,蒙懂在一时。 冯梦龙经典语录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蒙懂:认识不清,不明事理。这两句大意是:聪明了一辈子,却一时糊涂了。这两句又作“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也作“精明一世,糊涂一时”,说明聪明人也有糊涂的时候。常用来说白已或别人一时忘记,或者一时糊涂。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萌。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树:种植。荆棘:泛指丛生的有剌植物。这两句大意是:种荆棘就得挨扎受刺,植桃李就能乘凉得荫。~是从刘向《说苑·复恩》“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实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一段话简化而来。在原书中说明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表现了因果报应的思想。它和平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话”意思相近。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有理言自壮,负屈声必高。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这两句大意是:公理、正义属于自己这一边,说起话来言语自然就豪壮;负屈含冤,语声必然会高亢。占有公理和正义,无所畏惧,气势盛大,语言自然豪壮,所谓“理直气壮”,即是如此。身上负屈,胸中含冤,极力向人表白,以求伸张正义,其声必然高亢。这两句多用来描述负屈者心中悲愤,高声喊冤之状,也可仅用前句形容有理者的声色气概。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有过则改之,未萌则戒之。 冯梦龙名言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萌:萌芽,比喻事情刚开始发生。这两句大意是:有了过错就要改正,错误还没有露头就要警惕。这两句不仅告诫人们要及时改正已经发生的错误,而且告诚人们要防患于未然,警惕那些可能发生的错误,可谓语重心长。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穷马周遭际卖锤媪》。檄:激发。跃:高扬。奋:奋发。这两句大意是:就像水不经激发就不会高扬一样,人不采用激励的方法也不容易奋发。此条从一个方面阐述教育方法的重要性。人是一种活的社会物,它的主体虽是内因在起作用,但人又对社会与环境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人本身具有一定的惰性,往往需要外因的激励才能猛进。尤其在教育上,学会运用这种规律以加强教育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该名句妙在以水为喻,引发说教。它借用形象,具体可感,使抽象的道理很容易为人接受,是一种说理的好方法。
《古今小说·穷马周遭际卖锤媪》
哑子尝黄柏,苦味直家知。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黄柏:中药,味极苦。这两句大意是:哑巴尝了黄柏,苦味能品出来,只是说不出而已。黄柏味极苦,哑巴尝了黄柏,一样能品出其苦味来,只是他说不出来而已。此二句是说,只要身经其事,是非曲直自然很清楚,有些人善于讲出来,有些人不善于讲出来,不讲出来并非不知道,正如前人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以此二句说明只要亲身体察,谁都能得出正确结论。
《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含容终有益,任意易生灾。 冯梦龙经典语录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
妾楼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 冯梦龙名言明·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妾:杜十娘自指。椟(dú独):箱子。郎:指李甲。珠:眼珠。这句大意是:我(杜十娘)箱子里藏有珠玉宝物,只恨你无情郎有眼无珠,不配受用。~是杜十娘听说李甲以白银千两把她卖给孙富后与李甲决绝时说的两句话。杜十娘是一位天真美丽而又刚强的女性,不幸陷于风尘。不甘被侮辱、被蹂躏的“教坊名姬”生活,迫切希望跳出火坑,后与公子李甲结合,渴求能过上自由幸福的正当生活。岂知庸懦、自私的李甲辜负了十娘的一片真情,竞以区区干金把十娘卖给孙富。十娘闻知,把无法计价的私有积蓄翠羽明珰、瑶簪宝珥、玉萧金管、金玉玩器、夜明珠、祖母绿、猫儿眼等尽沉江底。对李甲说“~,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投江而死。地以青春和生命来控诉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李甲、孙富之流的丑行,表现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不屈性格,成为我国古代小说中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这两句大意是:胆子大,天下什么地方都能走到;胆子小,一步也难以走动。凡做事,首先须要有胆量,有勇气。有胆,再难到的地方也敢去,再难做的事情也敢做,这才有取胜的可能。相反,如果胆量小,凡事谨小慎微,萎萎缩缩,再易做的事也不敢做,再易到的地方也不敢去,这就无异于自己把自己捆了起来,永远没有成功的希望。句中以“大胆“与“小心”两相对照,两种胆量,两种结果,对比鲜明,发人深省,这种对比说理的方法可以学习。这两句可用来鼓舞人们的进取拚搏精神,告诫人们不要作谨小慎微,裹足不前的小脚女人。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酒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硝焰:火焰。这两句大意是:酒就是烧毁身体的火焰,女色就是切割人肉的钢刀。饮酒过量伤身,就像火焰烧毁人的身体;女色过度亏身,就像钢刀切割人的肌肉。酒色过度有害,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因为它不是明显地直接地显示出来,所以人们往往不能清醒地控制自己。这两句运用比喻,把无形的、慢性自杀的危险,通过形象予以有形的、明白的揭示,就更能起到警世的作用,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学习。这两句可用于警诫人们不可酗酒好色。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随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这两句大意是:随你做官清白如水,难以逃脱属下的欺骗。旧社会虽然有的官员清白为政,但也管束不了属下吏役的徇私废公,贪赃受贿。如果官员本身不清不白,那属下吏役就更是有恃无恐了。这两句主要在说吏员奸滑,可用于揭露奸滑的吏员。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 冯梦龙经典语录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非理:不符合道理。这两句大意是:不符合道理的财物不要取,不符合道理的事情不可做。财有正义、不义之分,事有合理、不合理之别。正义、合理之财则取,正义、合理之事则做,这是正人君子的行为;取不义之财,办非理之事,乃小人狎邪之举。况且,取不义之财,办非理之事,终不合人情事理,终究会受到惩罚。这两句多用于警诫人不可做不义之事或取不义之财。
《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
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
人生于财,死于财,荣辱于财。 冯梦龙名言
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
酒是烧身销焰,气是无烟火药。
德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
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 冯梦龙经典语录
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贪:贪婪。忿:愤怒。蹶(jué决):失败,挫折。这几句大意是:贪婪就会多犯过失,愤怒就会多有灾难,急躁就会多受挫折。贪婪、易怒和急躁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错误。可用于劝诫修身。
《东周列国志》
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冯梦龙名言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句大意是:在强者中间还有更强的人,不要在剐人面前自满地夸口。~两句告诉我们,即使你已经本领高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不要自满自足,到处炫耀;要知道,就在你的周围,还有比你更高强的人,值得你去学习、追赶。可用以告诫生活中的强者。明·凌濛初《拍案惊奇》卷三作“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夸大口”。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得闭口时须闭口,得放手时须放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得:能够。这两句大意是:能够不说话的时候就不要再说话,能够住手的时候就要住手。人说话要注意时机,注意场合,不该说时就不要说,即使有理时也应当适可而止,不能过分。办事处人也要留有余地,即令有理有势,也不能太过太绝。俗云“得饶人处且饶人”、“得休便休”,都有这样的意思。
《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
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篱落:篱笆。这两句大意是:菊花不在春风中与百花斗艳争芳,甘愿僻居篱笆边傲对秋霜。宋凡刘蒙泉说:“凡花皆以春盛,而实皆以秋成,菊独以秋风悦茂于风霜摇落之时。”不争名,不求知,不趋炎,不附势,傲霜抗寒,独吐芳香,这就是菊花不同等凡的性格,故苏洵誉菊为“霜中英”,世人将菊和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两句既是菊颂,也是对具有秋菊性格的人的赞词。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眼孔浅时无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这两句大意是:目光短浅时便没有大的肚量,内心不正时就会有奸诈。这两句都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前句告诉人们,目光短浅的人必然气度窄狭,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得失;后句告诉人们,心术不正就会搞阴谋去暗算别人。可用以知人论世。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劝君莫饮无情水,醉后教人心意迷。 冯梦龙经典语录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无情水:指酒。心意迷:失去理智。这两句大意是:希望您不要多喝那无情的酒了,喝醉以后是会让人失去理智的。~二句以幽默的语言讽刺了那些贪杯好饮的人。作者把酒称为“无情水”,滑稽中带有嘲讽的意味;而“教人心意迷”五字,正好为“无情”作了注解。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途穷:路的尽头,比喻穷困的处境。这两句大意是:常常在有家产的日子想到今后可能无家产,不要等到破产以后再来回忆当初有家产时的景况。这两句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居富思贫,勤俭持家,防患于未然。劝人节俭时可以引用。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这两句大意是:诋毁﹑赞美从来都不可以随便接受,谁是谁非终究会一清二楚的。为人应胸怀开阔,选观旷放,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气度。是是非非,褒贬毁誉,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为人不能成为舆论的奴隶,别八怎么说。自己便怎幺干,而应有自己的主见。~二句便表现出一种超脱旷达,对未来坚信不移,对自己充满信心的精神状态。也表现出不在小是小非上斤斤计较的潇洒态度。可以此劝慰处在逆境中的友人或进行自励,不去计较一时的毁誉,相信历史会对自己作出公允的评价。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白玉隐于顽石里,黄金埋入污泥中。 冯梦龙名言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赵伯升荼肆遇仁宗》。这两句大意是:白玉隐蔽在顽固的石头里,黄金埋没在污浊的泥沙中。这两句比喻贤能之士大志不伸,沉沦下僚,被埋没而不被人所认识。
《古今小说·赵伯升荼肆遇仁宗》
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赵伯升茶肆遇仁宗》。着意:有意。这两句大意是:一心一意地种花,花却没有成活;无心栽种柳树,柳树却绿树成荫。此二句是古典戏曲小说中常见的俗语,讲有些事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有取得成功,而有些事情的成功,却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恰如种花一样,精心培养,未必成活;无心栽柳,却意外地绿柳成荫,但任何偶然的成功,都有其必然的因素。以栽柳为例,尽管是“无心”,也毕竟是“栽”了,且柳树生命力强,极易成活,所以才能绿柳成荫。假若既“无心”,栽的又是比较难活的树木,也来必能达到成荫的效果。此二句以整齐的句式,巧妙的对仗,说明事情的成功有时带有偶然性。
《古今小说·赵伯升茶肆遇仁宗》
剖开顽石方知玉,淘尽泥沙始见金。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升》。顽;顽固。这两句大意是:剖开顽固的石头才能知道玉石,淘尽泥沙才能见到金子。玉石蕴藏于顽石之中,金子含于泥沙之内,必须剖开顽石,淘尽泥沙,才能发现金玉。这两句以精华蕴藏于一般之中不易发现,比喻人才难得,必须经过一番寻觅的工夫才能找到。
《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升》
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爽口:合口味,好吃。殃:祸害。这两句大意是:合口的食物吃多了终究会害病,顺心的事情太多了必定生出祸端。物极必反。合口的食物人人喜爱,但吃得过量,就会对肠胃有害,也会使身体需要的营养不均衡,久而久之,必成疾病;快心的事固然令人高兴,但过分顺利,就会得意忘形,惹出灾祸。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们在饮食上要有所节制,在生活中要居安思危,以免乐极生悲。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
世间屈事万千千,欲觅长梯问老天。 冯梦龙经典语录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屈事:冤屈的事件。长梯:指登天的梯子。问老天:向天伸冤。这两句大意是:人世间冤屈的事成千上万,要想寻觅申冤的途径只有找个长梯去求告老天。封建社会吏治黑暗,冤狱遍地,有谁能给那些受冤屈的人昭雪呢?老天高高在上,洞察一切,该能明白人间的善怨,但老天又在何方?让人到哪里去寻觅?这两句可用于揭露封建社会冤狱遍地,申告无门的黑暗现实,在无可奈何之中,蕴含着激愤之情。
《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是非:纠纷。出头:显露自己。这两句大意是:纠纷都是因为多说话惹出来的,烦恼都是因为硬要出头招致的。前一句强调说话要小心谨慎,认为话语多了会引起纠纷,惹出麻烦。后一句强调为人处事要注意收敛锋芒,认为硬要出头露面会得罪别人,招致烦恼。这两句多用来劝人少说话,少出头,带有不分是非,明哲保身的意味。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两句大意是:人世间无数悲哀痛苦的事,都无非是由死亡永别和活生生的分离引起的。人死不可复生,一别就永不相见,这种痛苦是多么沉重;人虽活着,却不能相聚,长期忍受着别离的痛苦,这种折磨又是何等难忍!人生的种种哀苦,又有哪一种能比死别与生离更甚!这两句极言死别与生离痛苦深重,而以“万般哀苦事”作为衬托。这种对比衬托以突出主旨的手法可以借鉴,也可用这两句来形容死别或生离的极度悲哀。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贪痴无底蛇吞象,祸福难明螳捕蝉。 冯梦龙名言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贪痴:贪心狂妄。螳捕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句大意是:贪心狂妄,没有止境,就像蛇想要把大象吞下去一样;人的祸福难以猜测,就像螳螂捕蝉,而黄雀在后欲啄螳螂一样。一条细小的蛇要吞下一头大象,是多么贪心狂妄,而贪婪无比的人,也正像这想吞象的蛇一样。螳螂只知捕蝉,而不知黄雀又尾随其后,生命正遇到威胁;人们办事,只求得福,又有谁料到这时可能正暗藏着大祸呢?这两句讽刺贪心不足和利害莫辨的人,也有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均与此义同。前句多用来讥剌人心贪婪,后句多用于慨叹人们光顾眼前,不知后患。两个比喻十分形象。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三思:再三考虑。这两句大意是:做事不经过反复考虑,过后总有后悔的时候。做事不经过反复考虑,仓促而行,就容易出现差错,就会为自己的行为后悔。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们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一时:短时间的,暂时的。千古:长久的。这两句大意是:短时间势力的强弱可能会取决于权力的大小,但长久的胜负却取决于公理。公理总是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的,公理也总会战胜强权的。虽然在某些时候,公理的力量可能会弱一些,而强权的力量可能会强一些,但这只能是暂时的现象,因为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公理终究会强大起来,并最终战胜强权。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们不要凭一时之强力取胜,也可用于说明公理最终是要战胜强力的。
《东周列国志》
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奇男子:才干特别出众的伟人。这两句大意是:要想成为名扬天下的男子汉、大丈夫,就必须经历人间曲折漫长的道路。要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就必须奋力拼搏,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天下伟人莫不如此。作昔将这种艰苦斗争喻为“万里程”,是既形象而又恰当的。可供勉励青少年树雄心、立壮志时引用。
《东周列国志》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冯梦龙经典语录
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
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冯梦龙名言
求快乐时非快乐,得便宜处失便宜。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冯梦龙经典语录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古人结交在意气,今人结交为势利。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冯梦龙名言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古今小说》
天下之事,理胜力为常,力胜理为变。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理:公理。力:强权。常:正常。变:变异,反常。这几句大意是:天下的事情,公理战胜强权是正常的,而强权战胜公理则是反常的。天下事都要讲究一个公理,因为公理代表着大多数人的观点,符合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而强权则总是代表着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公理战胜强权,是正常的;而强权虽然有时也会一时得逞,终究是不长久的,不正常的。从天下发展的大势来看,公理终究是要战胜强权的。这几句多用来说为人处世要讲公理,不可一味恃强欺人。
《东周列国志》
物,贵极征贱,贱极征贵,凡事皆然。
高天之鸟死于美食,深渊之鱼死于芳饵。 冯梦龙经典语录
如贫得宝,如暗得灯,如饥得食,如旱得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这几句大意是:好像在贫困时突然得到了珍宝,好像在黑暗中突然见到了灯光,好像在饥饿时突然得到了食物,好像在干旱时突然看到了云霓。四句排比,都写在极度困窘时突然得到极需之物,其惊喜欣慰之情可知。可用以表现在困境中忽得极需之物时的情状。
《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官吾善者,不足为喜;道吾恶者,不足为怒。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这几句大意是:说我好,赞美我的,不值得让我高兴;说我不好,批评我的,也不值得为此发怒。为人应含蓄、深沉,不能喜怒形于色,“闻谤而怒者,馋之锇也;见誉而喜者,妄之媒也”。更应认识到,言吾美者,未必是关心我,爱护我;道吾恶者,未必是忌妒我,陷害我。所以不能听到赞美便沾沾自喜,听到批评就大动肝火。可以此二句说明人应具有的修养。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冯梦龙名言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恶(wù误):厌恶。自美:自身的行为端正美好,无可指责。自信:自己信守誓约。这几句大意是:要想别人不厌恶自己,必须自己先完美;要想别人不怀疑自己,必须自己先守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深感别人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理解自己,因而失望、烦恼、抱怨.却忘了检查检查自已是否一切都做得很得体。这几句则要求自己首先从自身做起,再反过来要求别人。这种态度,无疑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借鉴。可供论述严于律己的道理时引用。
《东周列国志》
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日。这两句大意是:大厦的建成,不只靠一棵树的木材;大海的滋润,不单凭一条水流的汇归。大厦需众材,海润要百川,事成集众谋,学成采百家。可用于说明谋事、为学的道理。
《东周列国志》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冯梦龙经典语录
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以:因为。断:断定。这几句大意是:不能够因为人们一时都对他称赞,便断定他为君子;也不能够因为人们一时都对他批评指责,便断定他为小人。这几句指出了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及分析、评价一个人的客观性。在作者看来。作为社会的人是复杂的,不能以一时的好环,便对他作出结论。因为小人也会作出一些善举,受到时人的称颂;君子也会作出一些蠢事,受到人们的指责。固此看人不能看其一时一事,而应看其全部的历史,看其主要的、本质的表现,才能得出正确评价,有时甚至须要“盖棺”才能“论定”。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这几句大意是:不应该因一时的得意就自我夸耀,自以为是;也不应该因一时的失意而丧失斗志,消极颓废。这几句以清楚明白的语言说明了“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办任何事情,骄傲是失败的开始,灰心丧气就是自毁长城。可以这几句劝勉人在胜利时应谦虚谨慎,在失败时应保持自信心。
《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冯梦龙名言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这两句大意是:早成熟的人不一定有成就,晚通达的人不一定不显达。这是一个充满着辩证色彩的俗语。成事不在早晚,只要持之以恒是本句的主旨,它要说明的是,不能自矜于“早成”,不能自弃于晚不达,早成而不努力,蹉跎岁月,最终“未必有成”,而年岁虽晚却锲而不舍,钻研进取,也“未必不达”,“大器晚成”者,也屡见不鲜。本句带有思辨的灵气,加上句式对位、整饬,更给人以美的感受。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要分离,除非是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是东做了西;要分离,除非是官做了吏。明·冯梦龙《桂枝儿·分离》。这几句大意是:就像天和地、东和西、官和吏不能颠倒一样,要想把我们分开绝对不可能。作品中紧接着的几句是:“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离时离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这里表现的是对爱情的坚贞信念,是生死决不分离的誓言。封建社会的青年男女没有恋爱的自由,一旦他们有了心爱的人,也常常遭到被拆离的威胁。作品主人公对爱情所表示的坚决而毫不含糊的态度,就是对威胁和摧残这爱情的罪恶势力的抗议。诗句先用排比从反面说明不能分离,卫用互文从正面重复表示结合的紧密,最后再用誓言表示至死不屈的意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们的情感。我们可以学习这种以排比、重复的手法表现情感的方法。
《桂枝儿·分离》中国的古典小说“浩如烟海”,但称得上名著的也就8本。长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短的有《三言二拍》《聊斋志异》。在短篇中,《三言二拍》是白话文,《聊斋志异》是文言文。
《三言二拍》并非一部文学作品,它是明代晚期五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合称。这五部作品集的具体名称分别是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冯梦龙(1574--1646) 明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 墨憨斋主人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末曾任寿宁知县。清兵渡江,参加抗清活动,后死于故乡。其思想受市民意识影响,重视小说、戏曲和通俗文学。所编选作品,对礼教持轻视态度,但仍宣扬封建思想,往往流于秽亵。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并编有时调集《挂枝儿》、《儿歌》,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谈概》等,并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戏曲创作有传奇剧本《双雄记》,并修改汤显祖、李玉、袁于令诸人作品多种,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
冯梦龙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名言名句大全
冯梦龙经典语录
冯梦龙最著名的十句话,句句人生哲理,看后豁然开朗!
【历史演义】东周列国志
明朝
冯梦龙《警世通言》十句经典名言,教你处世谋略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