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享书香|《中国哲学简史》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被看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同样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冯友兰先生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他用严谨通达的语言,提纲挈领地讲述了对中国文化、中国哲人的透彻理解,凝练出中国哲学各个阶段的精粹和特点,不仅描绘了一幅中国哲学发展的路线图,也简明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

      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哲学家,哲学史家。曾就学于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会议 。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为 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这本书讲到,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也就是说中国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又不肤浅。在这本书中,冯友兰先生说,一个哲学家总要进行哲学思考,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人生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系统地表达出来,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儒家讲求“积极入世”;道家强调“出世”;墨子讲究“兼爱”。这些都是哲学家们反思后产生的思想。本书对于儒家、道家、墨子、名家、阴阳家、法家的主张、产生与发展都做了简单的阐述,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需要我们去深入了解学习。可以说,读懂了这本书,也就读懂了中国人。

李红炎/文稿|

何晋/编辑|

乔凯驰/校对|

闫秭旭/责任编辑|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新媒体中心

新浪微博:@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经典?
如果你正处在人生的低谷,可以读一读中国哲学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哲学在中...
北大毕业MV《哲学有点甜》刷屏朋友圈:为什么大人物最后都选择了哲学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范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