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护村落不能忽视心理与文化补偿

采桑子(武汉 职员)近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

    10年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每天近100个自然村落的消失。除了传统文化之失之外,大概谁都知道这对被拆迁对象来说意味着什么?人们的头脑中立马会浮现出拆迁的场景。没有强拆,村落是不会这么快消失的。

    现在看来,冯骥才先生们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据称,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发起的传统村落调查和保护行动已经启动。目前已收到约12000条来自基层的反馈信息,下一步专家委员会将根据这些信息,评定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制定传统村落保护标准和发展规划。

    不过,保护规划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是能否有效地抵抗住由粗放的城市化、急切的工业化、走样的现代化所带来的拆迁热,笔者仍然不敢乐观看待。

    对于村落的拆迁,伤害的对象不只是传统村落所承载的农耕文化,还有村落的原居户。也许,有人又要说拆迁补偿之类了。是的,拆迁后有土地补偿、青苗补偿、房屋补偿之类有时看起来并不少,只要签字,农民不仅可以住上更时髦的新居,而且还可以暂时让荷包暖和一点。但是这并不能全部纾解拆迁之后背井离乡之痛楚。国人历来是安土重迁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根的,这些村民情感上的失去,是难以补偿的。

    我以为,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强迁、避免“画了一个圈”就拆式的过滥拆迁,还有必要增大拆迁成本。应该尊重物权的基础上进行实物补偿的同时,对村民进行必要的心理和文化补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传统村落保护」焦作·七贤民俗文化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第一部分
传统村落:“保护链”别成“利益链”
传统村落保护必须重视村民参与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历程与展望
关于要求加大对中国传统古村落 东朱村保护扶持力度的议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