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我健康,用艾灸筑起健康的屏障

艾灸具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呢?艾灸的功效,用古人的话来讲叫“药之不及,针刺不到,必需灸之”,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得了病然后,如果服药不收效,针刺不有好转的话,必需要用灸,所以艾灸是中医里一种不可非常重要治疗方法,不仅可用于治病疗疾,还可用于养生保健,当然,在使用艾灸进行保健时,还需要根据体质、节气等选择不同的艾灸穴位和艾灸方法。

话说艾灸的神奇功效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火的发明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古老传说和希腊“普罗米修斯盗火解救人类”的神话故事,都是人类永恒的记忆和骄傲。有了火,人们就能品尝美味的熟食,减少疾病,促进大脑、体质的发育和进化,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了火,人们学会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制作工具和武器,渐渐走向文明;人类的创造力太值得惊叹,不仅发明了火,还充分利用了火。古往今来,火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能源,处处都能看到火活跃的身影。中医奇葩——艾灸疗法,就充满了火的启发和智慧。

从灸法说起。从字面上看,“灸”是“久”,“火”二字的组合,也就是久久用火薰的意思。据说,灸法是一种偶然的发明,远古的人们在学会使用火之后,有次突然发现用点燃的树木薰在身体患处,能减轻疼痛,于是相继效仿,逐渐形成一种疗法,即灸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是一种成熟的自疗之道。《黄帝内经》中有“大风汗出,灸意喜穴”的记载。 《庄子》也说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

最初,灸法取材繁多,到《黄帝虾蟆经》已记载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此逐渐被淘汰。后来发现艾叶薰灸效果最佳,于是艾叶就渐渐取代其他材料,成为灸疗的主材,艾灸也就成了灸法的杰出代表,流传至今。在这里,略提一下艾草。艾草在中医中有“百草之王”的美名。《本草备要》说它“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上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据清宫医案记载,太医院的御医常用艾草和其它辅助药物一起粉碎,制作成药粉,用绫绢包裹,制作成腰带,让光绪皇帝系在腰间,用以防治腰胯疼痛,效果极佳。因此,灸法和艾草相结合,犹如天生的绝配,灸法以艾为主材,是科学而实用的。

在古代,人们认为不懂灸法的医生不是好医生,医生也以不懂灸法为耻。神医华佗特别偏爱灸法,他给患者看病,一般选取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灸七八壮艾柱,往往“灸到病除”。

由于疗效神奇、简便实用,艾灸流行于各个阶层,下自民间百姓,上自皇宫贵族。有例为证:据说,唐代名医孙思邈经常温灸足三里,虽然幼年多病,但由于坚持艾灸保健,直到93岁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再见《宋史》中说:有一次,宋太宗赵光义病了,他的哥哥赵匡胤来看望他,并且亲自为太宗施灸,太宗不久病愈。当时有人为此作了一幅“艾灸图”,一时传为佳话。

神话般的艾灸,历经千年,发展到今天,依旧神采奕奕。这不是一种传说,而是实实在在的合理存在。作为绿色疗法,艾灸越来越具有广大的市场,它的魅力和作用是它生存发展的最好养料。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阐释一下。

调节阴阳。阴指津液,阳指阳气。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衡则容易生病。好比我们骑自行车,如果前面太重,或者后面太重,身体失去平衡,就容易摔跤。而艾灸就像一个高明的调酒师,能很好调理身体中的阴阳平衡。使用艾灸中的泻法,能把多余的阴阳泻去,使用补法则能弥补阴阳的不足,始终保证身体平和健康。尤其对于过了30岁的人来说,艾灸是补阳气的捷径。王焘在《外台密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意思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会逐渐衰弱,灸三里穴能补阳益气,避免气短、头晕、眼花等现象。

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是营养之本。气血充足,运行顺畅则人体活动正常,反之,人就容易患病。经络是气血运行的必经之道,若经络有碍,则气血受阻,气滞血瘀,有血难行。好比一辆车,在柏油路上可能会驰骋自如,若到了山区小道,难免望路兴叹。因此,我们就需要用一种方法保证我们的经络平坦无阻,艾灸就像一个拥有魔法的大手,抚摩过肌肤,温热了血管,活血通络,驱寒散瘀,好比热水融冰,推动气血顺行,滋养全身,保证机体功能正常,健康无恙。尤其对于女性来说,艾灸是一种极佳的美容方法。女性以血为本,气血不畅,皮肤失去荣养,则容易发枯,长皱纹,眼袋,黑眼圈等,而艾灸调和气血的功能,正是这些毛病的克星。正如,晋代著名女灸法家鲍姑所说:灸法“不独愈病,且并获美艳”。

扶正祛邪,防病保健。中医中有句话,叫做“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意指人体正气充沛,外在的寒湿等邪就无法侵入体内。好比一个充满力量的人,即使一个人在夜里行走,也不怕遇到坏人或者邪气。常灸足三里、关元、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起到治病保健、延续衰老、强身益寿之功。据清代廖润鸿著作《针灸集成》记载,广西有一个人,“少时多病,遇一异人,教令每岁灸脐中,自后康健,竟年逾百岁而甚健壮”。《旧唐书》也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做柳公度的人,年过八十,步履轻便。好奇的人们向他请教养生之术,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意即艾灸气海能防病延年。

在以上基本功能之外,艾灸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回阳救逆关于这个,古代医书早有记载,例如《伤寒论》中说:“下利手足厥逆,无脉者,灸之”,“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7壮”。 对于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的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来说,使用艾灸疗法,会有意想不到之功。临床上也常用艾灸关元、神阙等穴作为中风脱症、急性腹痛、痢疾等急症的急救之道。

当然,以上的几种功能只是一种概说,实际上,艾灸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也较为复杂。有时,所取艾灸的部位不同,方法不同,或者用的材料不同,作用也会不同;有时,即使是同一穴位,但灸法不同,或者一种灸法,取穴不同,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好比数学中的排列组合,艾灸是一个神奇的的宝藏,需要不断开发和利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伏天灸这七个穴位,可祛除90%疾病!
艾灸简介
温灸热灸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和夏天热灸好不好
如何快速系统学习中医?
艾灸100问
防病治病,不离艾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