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用再戴粪袋子了 小支架大作用 轻松“告别”肠道梗阻

结直肠癌患者因肠道内有肿瘤,大便容易在肠道内形成堵塞,造成急性肠梗阻,危及生命。

以往,遇到这种急症,医生紧急帮患者切除肿瘤段肠道之后,会在患者腹部造一个“人工肛门”,患者每天在肚子上戴个粪袋子,靠此排便。三五个月后,才能进行二期吻合手术。

近年来,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得以实施推广:只需一枚小小的支架,就能轻松“告别”肠道梗阻,这就是“结直肠癌急性梗阻肠镜下支架置入术”。

患者停止排气排便近20天 支架一放入立马就排便了

2017年7月4日,李女士因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紧急到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住院。入院时,李女士腹痛、停止排气排便已近20天,腹部高度隆起,就像孕妇一样,有时还会吐出粪便样的东西。医生紧急检查后,确诊李女士是结肠癌导致的肠梗阻。医院普外一科与消化内一科专家紧急会诊后,决定为李女士实施新疗法,即“结直肠癌急性梗阻肠镜下支架置入术”。

翌日上午,该院消化内一科副主任医师宗伟率领医护团队,在李女士完全清醒的状态下(不需要麻醉)通过肠镜将一枚直径2.6厘米、长约8厘米的网状支架从肛门轻轻送入梗阻的部位,随后,支架慢慢将梗阻的肠道撑开了。支架一放入,患者在手术台上就恢复了排便,喷得宗伟满身都是。术后,李女士腹胀、腹痛的症状迅速得到缓解,梗阻症状逐渐解除。一周左右后,普外科的医生为李女士施行了结肠癌根治手术:将支架连同肿瘤部位一起切除了。

传统造瘘术患者生理受创、心理有压力

有的结直肠癌患者,通过手术可以切除肠道内的肿瘤,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因肿瘤堵塞了肠道,导致患者对食物的吸收和排便比较困难,易在肠道内形成急性梗阻,不仅危及患者生命,也给肿瘤切除手术带来较大风险。

以往遇到这种情况,医生帮患者切除肿瘤段肠道后只能进行造瘘术:将上端肠道接到患者腹壁,相当于做了一个“人工肛门”,患者每天在肚子上戴一个粪袋子,靠此排便。而接近真正肛门的那段肠道,只能暂时扎起来。造瘘术后三五个月,患者排便通畅了,身体机能恢复后,医生会为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将切断的肠道重新吻合起来。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在肿瘤切除时,立即将肠道吻合起来?这是因为肿瘤堵塞肠道后,大量粪便聚集在上端肠腔,肠腔被撑得很粗,肠道壁也变得很薄,若此时进行吻合手术不仅容易造成感染、吻合口瘘,也不利于伤口愈合。所以,切除肿瘤后只能先造瘘,再择期进行吻合手术。

这种传统方式需要造瘘和肠道吻合两次手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创伤,增加患者治病费用。而且,造瘘术后患者长期在腹部戴一个粪袋子,每天还要更换,对患者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支架置入新疗法避免了二次手术创伤

采用放置支架这种新的治疗方式,患者不需要再进行造瘘术,只需在肠腔梗阻部位放一枚小小的支架就可撑开肠腔,然后择期手术。没有太多痛苦,就相当于做了一次肠镜,也不需要麻醉。支架置入后,一般24小时后就可慢慢撑开。有的患者置入支架后就恢复排便,有的患者两三天后就能恢复。支架置入7-10天后,待患者排便通畅、身体机能恢复后,医生就可为患者实施肿瘤切除术,将支架连同肿瘤段肠道一同切除。

对一些无法实施肿瘤切除手术的结肠癌晚期患者,置入支架还可缓解患者梗阻症状。

这种新治疗方式主要适用于结直肠癌导致的急性梗阻患者。其特点是可避免二次手术创伤,减少患者痛苦、心理创伤和医疗花费等优势。宗伟说:“但这种治疗方式对医生要求比较高。医生不仅要非常熟练地掌握肠镜操作,还要有从事经内镜下造影技术的基础,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做的。”目前,我省只有部分大型三甲医院能开展。

据悉,去年7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和消化内一科成立了多学科联合的“结直肠癌急性梗阻支架治疗协作组”,制定了技术操作规范和科室间协调配合细则。至今,已成功为近20例患者实施了这种新治疗方式。

华商报记者 卢红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盲不“盲”,“铁索”横渡
肿瘤患者腹痛、呕吐、排便困难,无法手术者可选这项救命疗法
术后反复直肠吻合口狭窄,如何预防?如何处理?
答外科同行,我们内镜医生能做什么?
有一种“诡异”的便秘,竟然是表现为腹泻!
左半结肠癌性肠梗阻的治疗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