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个不可不知的石玩文化

奇石文化是人类文化当中的一部分。它是人们以奇石为载体所进行的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的各种审美需要和寄意需要充分以石为媒介的一种多层面的展示流露。
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基于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和生活需要,人们便发展出了共同的文化----奇石文化。
人们通过石头,把人类自身心灵和自然界天然属性融合到一起,以更加健康的理念应对人类发展与地球生态环境的演变。
人们的种种价值观,各地的文化地域差异,古今的文化传统,通过石头串连起来,进行激烈碰撞,在碰撞中产生走向全球共荣的文化局面。
这应该是奇石文化发展的最终归属。人们会在这个文化感染中用自己的方式追寻真正的文化发展力量,成就更加美好的人生。
大众化
大众化是指奇石文化被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广大民众所接受的一种趋势。在中国历史上,奇石主要是奴隶主、贵族和封建帝王、官僚阶级的玩物,历史上的奇石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封建贵族文化。新中国的奇石文化则是具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大众文化。
如今,爱石藏石者不分男女老幼,遍及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丰富多彩的奇石文化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常见的社会现象。
民族化
奇石文化生发并且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都是典型的中国式民族文化。奇石文化的民族化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赏石观、以中国画论为基础的方法论,以及奇石与中国诗、文、书、画和园艺相结合的形式上。
孔子关于石有性,石性仁、静、寿,以及石性与人性相通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赏石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美学使中国现代赏石观在批判继承传统赏石观的基础上,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得到根本的改造,从而形成科学赏石观。民族性是中国奇石文化的灵魂。
科学化
科学化是指奇石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其科学性的趋势。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石论是中国奇石文化科学研究的发端。
10年前“奇石学”概念的提出和《奇石学基础》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奇石文化开始作为一门科学首次被全面系统地加以研究。
近几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等相继开设“中国赏石学概论”等课程,这对于提高中国奇石文化的科学地位,加强奇石文化的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观赏石协会编辑出版的“中国观赏石科普丛书”是中国奇石文化科学化的又一个新成就。
规范化
白居易在他的《太湖石记》中说:“今丞相奇章公嗜石……其数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可见唐人已将太湖石按其优劣分为四等十二级。
到民国时期,奇石划分等级已经成为南京地区普遍认可的一种规范行为。
中国观赏石协会制订的《观赏石鉴评标准》,以及在近两年中用它进行的多次试评和首次正式鉴评,从一个重要方面为奇石文化活动的规范化打开了新的局面。
专业化
奇石文化的专业化,主要表现在采石、石面清洁、某些石种的加工处理、中国画中以奇石为题材的画作以及园林石的布置等方面。
特别是在奇石理论研究、奇石鉴赏、奇石收藏、奇石文化活动组织、奇石文化教育和传播,以及行业管理等方面涌现出大批专业人才,组织起一支支高素质专业队伍,有专业的工作机构和运行机制。
同一化
经常使用的奇石名称已由历史上的三四十个,减少到奇石、观赏石、赏石、雅石等三四个;关于奇石的性质和众多奇石定义中,主要的差别已集中在“天然石品”、“天然艺术品”和“艺术品”等3个概念上。
关于奇石欣赏的性质的争论,已主要集中在“类艺术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以奇石分类为基础的欣赏方法和鉴评方法已为世所公认。
中国观赏石协会的成立是全国奇石社团活动同一化趋势的标志性事件;《观赏石鉴评标评》的诞生则是同一化趋势在当前的重大进展。
同一化有利于克服认识上不必要的分歧和理论上的混乱局面,加快科学的奇石理论体系的建设步伐;同一化也有利于全国各地各种奇石文化活动的规范化。
市场化
近30年中国奇石市场迅猛发展,遍布全国各地,并且有了国际间的交易,有力地推动了奇石文化的发展。节假日的地摊市场、石展期间的展期市场、在家交易的家庭市场、分散经营的个体市场、集中经营的超级市场、网上经营的网络市场,以及非正规的拍卖市场等,是现在的主要市场形式。
今后,奇石市场在进一步扩大规模,拓展国际交易的同时,必将逐步实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下,在中国观赏石协会指导下的有行规约束和行业管理的正规化、专业化经营。
国际化
自2300年前的东周灵王时起,中国奇石文化就有了国际间的交流(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时异方贡玉人、石镜。”)。
在古代,西域国家向中国统治者进贡奇石;韩国和日本在中国奇石文化的影响下分别形成了自己的寿石文化和水石文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也深受中国奇石文化的影响;近几年,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等国家与我国的奇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主要的交流形式是:互相赠石、购石,互相提供奇石文献资料,互相在对方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石照,专家和石友互访,互相参加对方举办的石展、研讨会等活动,以及石友之间的个别交往等。
在古代佛教思想的影响,近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对化石与矿物晶体的广泛认同,以及在奇石文化活动中的市场化运作,都是中国奇石文化在民族化基础上国际化的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奇石文化
当代赏石界究竟需要什么? | 引路人在哪里?
奇石的文化渊源是怎样的?
【赏石杂谈】潮州蜡石造型技艺
观赏大型奇石展??体会津门石文化
品茗与赏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