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石艺术“跨界创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思考

守护文化精神

回归艺术本真

  ——赏石艺术“跨界创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思考 

作者:徐忠根

当代中国赏石随着创新时代潮流,呈现出多样化艺术形态,由于材料的广泛运用,形式的感性表达,已成为时下“跨界创造”的第一需要,由此已难以界定自然属性和艺术属性的审美关系。为此,赏石界内有不少人对此抱有困惑,甚至看不懂赏石艺术的发展态势,难以适应远离传统的审美演变形势。为此,笔者就中国赏石艺术转型趋势,结合“跨界创造”存在“风格泛化”,如奇石配座、组石创作、陈列设计、氛围营造等,越来越显现出叛逆性创新特征,致使审美形式归属感趋于模糊,作一番评论。

“跨界创造”冲击承袭千年审美模式

赏石艺术领域的“跨界创造”,促使保守的静态审美、厚重的古典模式,朝向背离传统、张扬个性的审美方向演变,并且成为赏石领域创新发展的风向标。事实上,“跨界创造”并不意味着固有的艺术特色将会完全消失,而是通过不同形式元素交汇,产生一种新的契合点,让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得到升华。赏石艺术“跨界创造”,主要围绕审美客体(单方观赏石或多枚组合石),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手段,优化原有的形式元素,使得作品构思或内容的最终表现,显现出更多形象塑造的主观愿望,具有鲜明的移植性、延展性和独创性,这也是一种时代发展的趋势。

“跨界创造”的艺术本质,就是创作者引入其它艺术表现特色,使审美对象的艺术处理随时得到借鉴,从而明确作品的审美价值。科学地讲,当代赏石艺术“跨界创造”并不包括古代赏石和园林赏石模式,主要涉及现当代向雕塑艺术、绘画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表现形式的靠拢。另外借鉴日本沙盘装饰和枯山水艺术,台湾底座形制和陈列格式。纵观赏石艺术“跨界创造”形势,明显反映出传统审美形态已逐渐消解,衍生出古代与现代结合、古典与时尚互为交融的审美形态。

如果对这种互融性形态下的“跨界创造”进行梳理,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创作实践中糅合大众审美的世俗需求;二是创作实践中借鉴经典创意或前卫创意;三是创作实践中以唯美情怀表现主体风格。在当今消费时代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观赏石作为高雅的精神商品进入生活领域,创作作品随之增加商品附加值,于是强调“艺术性”,就成了服务市场需求的第一要素,在当今赏石文化影像中,凸现出充满商品气息的繁荣和忙碌。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跨界创造”引发价值体系多维思考

评价赏石艺术“跨界创造”的价值体系,除了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得到提升之外,其艺术性所换来的“超价值”,也使原本自然美衍生出创造美。如何评介这种衍生性审美形态?不妨根据赏石多样化现象略作解释:即一方面,创作者可以借助其它艺术领域作品,按照自己的审美领悟和审美需求,在观赏石自然形式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取得“通感”与“共鸣”的交会,从而拓展艺术创作天地。另一方面,随着“跨界创造”日益盛行,自由创作风气不断蔓延,创作者敢于摆脱传统审美约束,自创感性表现艺术形式,反映了动态扩张的“异类”冲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赏石正处在复兴期,那时候无论审美思想与审美实践,几乎都承袭古代经验和古典模式。三十余年来,赏石艺术不断与其它领域靠拢,融入新的文化艺术世界之中,在转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话语。人类对美的事物具有通感性,艺术家为突出作品内容,往往会联想起其它艺术的表现形式,于是便涉猎相似的创作手段,借鉴某种特色的表现形式。当今赏石艺术逐渐从“边缘地带”走近高雅殿堂,使得艺术边界距离逐渐缩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从现象上看“跨界创造”,确实是一种常见的扩张形态,“跨界”的形式、“跨界”的风格,无不融入创作者的个性膨胀和感性元素。

当前,中国赏石仍然处在转型期间,凡身临赏石文化急剧演变的人们,尤其是目睹“跨界创造”日益混乱的人们,难免会对 这种现象持质疑态度,以致思维群体形成纷争性的对话。一方面,随着跨界现象兴起,使得越是精致的作品,越成为服务市场的附庸,引发对“跨界创造”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质疑。另一方面,随着跨界风气不断蔓延,业内人士众说纷纭,引发对赏石艺术价值重构的深度追问。突出两大矛盾:一是“保守派”站在反对者立场,认为“跨界”背离传统赏石形式逻辑和审美精神;二是“创造派”站在拥护者立场,以自己的创作收获与社会认同,证明对赏石艺术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如何体现赏石艺术“跨界创造”的社会价值?必须在拓展艺术视野、探寻表现途径的条件下,强化跨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能反映审美形式的突破性,而且更能反映前卫创作的时代观念。由此而言,“跨界创造”最难的不是跨越技能之界,而是跨越观念之界。目前在赏石领域“跨界创造”文化景象中,真正具有跨界思维的人并不多,反映跨界思维支配下的作品也不多,倒是有很多自我标榜的“跨界”作品。

赏石艺术产生的多元化演变,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悖理的一面。这些年来,中国赏石界对赏石艺术转型的人文关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逻辑关系,长期得不到认知、重视和引导,缺乏务实性、求真性的导向目标,致使“跨界创造”带来的混乱现象得不到遏制。在当今“跨界创造”成为热门的形势下,我们评判它的的社会价值,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思考。针对某些带有明显商品化的“跨界”作品,倘若构思或技巧都能遵循艺术规则,表现形式与反映内容互相协调,既能满足视觉需求,又能满足精神需求,这就不能否定其实际社会价值。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跨界创造”合力守护民族文化精神

当代赏石在大众审美潮流中,既分化了传统审美模式,也促成多元融合的艺术形态,对总体发展需要而言,既有利弊、皆有得失。近些年来,赏石界有识之士们在“人文精神”、“文化自律”的激励下,一再发出审美创造不忘守护民族文化精神的强烈呼声,呼吁盲目仿效、形式滥化迅速回归自然本真。毫不掩饰的讲,赏石界是一个门槛极低的艺术领域,多数赏石爱好者缺乏文化素养、艺术知识和审美经验,无论在领悟艺术内涵或把握个性创作方面存在软肋。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些年来从赏石界各个渠道流出的作品,尤其是在各地石展中的展品,多数反映出模仿他人的创造成果,无论形式构思、形象塑造和内容表达,雷同性十分普遍,自创性十分缺乏,艺术性十分低俗。

以老庄“道法自然”美学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乃中国哲学、艺术之魂,被后世奉为艺术与审美不可违背的原则,成为摈弃雕饰、杜绝臆造、返朴归真的理论依据。老庄的“崇尚自然”,通过形而上哲学思辩还原事物本质,其精神内核就是肯定人的个性价值、审美欲望和创造潜能,无疑对“工具论者”审美实践有所启示。鉴于这一思想基础,中国赏石的民族文化精神始终贯穿“天人合一”宇宙观,无论传统模式或跨界模式,都应彰显“自然”、“和谐”的审美精神,既是对传统情怀的崇尚,也是对浮华矫饰的抵制。

    古人赏石,静态审美制约主体情感意欲,偏重心灵自由、人与自然和谐,审美心理能够运化于宏观世界。今人赏石,动态审美激发主体情感欲望、强调自然属性、关注感官形式,审美心理缺乏对宏观世界的延展性。鉴于这一层审美关系,若评判赏石艺术“跨界创造”实质,不仅要从个体内形式中寻找线索,还要从艺术外形式中探求答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跨界创造”抵制粗制滥造现象蔓延

当今中国赏石界盛行“跨界”风气,呈现出保守审美形态蜕变的新形势,总体上顺应社会普遍倒向的大众审美。由于赏石艺术的特殊性,而且自然美又是审美客体的首要因素,因此借鉴其它艺术领域创作形式,必然难以保持固有的艺术形式、艺术特色和审美性质。鉴于不同艺术领域存在不同艺术特色,在传统美审美要求约束下,赏石艺术“跨界创造”若是为了满足感官需要,一味照搬不适合自身艺术性质的表达方式,甚至以脱离民族审美精神去服务于社会功利,那将违背赏石的审美价值。

在中国赏石从启蒙期向繁荣期演进的历程中,由于艺术形态长期处于边缘性,审美方式承袭保守性,审美模式延续单一性,直至进入当代文化转型期,这种封闭状态才发生颠覆性变化。如果循着实践美学的理论线索,将赏石艺术与其它艺术作比较,显然存在自然美与创造美的差异,因此无论观赏石存在何种审美形式,最终获得的审美效果,主要还是靠主体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赏石领域中每一位“跨界创造”者,都有自己的审美个性和创作习惯,由于在各自擅长的基础上涉猎其他形式表达方法,因此在创作效果上既保持个性,又存在共性。

由于创作者同属一个领域,“跨界创造”不会舍弃审美客体的固有形式,即使采用大致相同的辅助材料或表现手段,然而作品的风格或流派仍然会各具特色。对于赏石艺术“跨界”创造而言,无论是对单件作品内涵外延所作艺术处理,对小品石组合场景的构思安排,抑或对作品陈列布置的空间设计,作为立足于表现形式语言的创造,肯定会改变传统审美的模式。当赏石成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创新精神必然成为“跨界”内在动源,在这种形势下追求新、奇、特形式层出不穷,不可避免地出现粗制滥造现象。为了维护赏石艺术的民族性,必须抵制这种现象的蔓延。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跨界创造”合力疏远艺术风格泛化

什么叫艺术风格泛化?简单讲,就是当审美反映与作品风格特征形成条件联系后,这种审美反映又与其它同类作品风格特征,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纵观国内赏石领域“跨界”形势,最普遍的现象是唯美主义作占上风,最显著的现象是形式主义据首位。大家知道,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唤起人的审美注意,靠的是由有意味形式表现艺术内容,因此通过表现有意味的形式,反映与之对应的艺术内容,才称得上是艺术创作,所以这种有意味形式的作品,都蕴含创作者的个性,即使能产生艺术共鸣,也不会出现风格雷同,从而避免艺术风格的泛化。

从视觉心理学讲,不同的人欣赏不同的艺术品,不同的人欣赏相同的艺术品,相同的人欣赏不同的艺术品,相同的人欣赏相同的艺术品,在各种内外因素制约下,发生的心理反应各不不同。显然,反映艺术内容不是单靠复制具体形象,而是靠形式与内容相协调,这关系到审美角度对审美心理影响的问题,所以对每一位创作者而言,理智表达形式语言、准确反映艺术内容,不仅关系到创造手法,而且关系到自身素养。

刚刚进入新世纪时,赏石艺术“跨界创造”开始兴起,那时候确实造就出一批创新者。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出现艺术风格泛化现象,许多作品表现形式过于随意,而且带有仿效性和雷同性,艺术内容与审美功能却被大大弱化。主要反映在石体配座的安顿方式,制做底座的形制设计,组合石的场景构造,作品安置的空间布局,陈列展示的氛围营造等等,在唯形式主义的影响下明显趋于模式化。从各地观赏石市场或石展中的展品来看,许多组合石为了突出亮点,不惜花费工本,堆砌配置材料,繁化场景构造,搞得作品带有臆造性、装饰性和卡通性。

一般情况下,赏石者的感官与意会,首先离不开石头配座或形式表达,因为经过配座不再呈现自然物原始状态,而是融进创作者的情感与智慧,这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感官启示。在这种条件下,审美客体的内涵、主体情感的表达,在“通感”与“移情”下变得更为直接,从而产生相互交融的审美效应。关于观赏石配座,人们越来越关注工艺奢华性,而艺术性却退居次要地位,这种带有功利性的二度创造,往往被美其名曰为“内涵外延”。在唯形式主义支配下,艺术形象与底座设计常常出现不协调,暴露出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端,与“石座合一 以石为主”的处置原则相违背,反而削弱审美对象的艺术感染力。

    应当看到,采用各种辅助材料,虽会给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助长艺术风格的泛化。如何评价组合石创作的唯形式化?笔者认为,对于组合石创作必须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形式不能大于内容。换言之,表达形式应当采取合理方法,尽量避免材料堆砌、形式夸张和场景繁复,只有把握住了技术因素,才能分清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诚然,借助不同艺术门类的形式特色,升华艺术表达语言,确实是超越自我的表现,倘若盲目追求形式、实际脱离内容,这种作品虽具匠心却显浮华,因此我们对艺术风格泛化现象要引起重视。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跨界创造”不懈探索回归艺术本真

任何创作都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创作者可以置实用性和社会性于不顾,但其表现的形式语言,必须经受得起审美要求的考验。事实上,具有丰富审美经验的创作者,如果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其最大优势莫过于对自然美的理解,同时具备再创造的驾驭能力。应当看到,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年代里,赏石艺术“跨界创造”随之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跨界”的艺术功能和现实意义,也不能一概否定商品性作品的社会价值。  

    在当今价值取向发生转移的艺术领域里,艺术家们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作品无不反映出将生命融入自然的情怀。然而赏石艺术恰恰相反,在“跨界创造”的影响下,许多作品反映出自然美服从于创作欲望,即将自然物置于主体感性需求下,用主观意识表现各种形式和内容,这与追求事物本源的创作思想相违背。为何存在这种状况?根本原因在于普遍缺乏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暴露出强烈表现欲制约审美自律的反作用。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综上所述,赏石艺术“跨界创造”成果,不应该显现对他种表现形式的照搬,而应保持原生态前提下的合理借鉴,作品最终要被认同为“艺术”。“跨界创造”融入界外艺术形式,反映出超越审美传统的勇气,具有叛逆性和挑战性,由于带来各种利弊得失,因此只有夯实创造性与自律性相结合的思想基础,只能真正认识到“跨界创造”的社会价值,才能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合理融汇,才能更好地激发创作欲望、发挥创作潜能,使得设计定位和实践手段互相制约,从而实现个性、感性、多元的审美融合,使作品能经受艺术规律、审美要求的考验。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游艺于书:在感性与理性之间
小隋说画丨艺虽小技 可通大道
究竟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算是优秀的?
书法的审美特征
论盆景艺术技巧的匠与师,值得每一个盆景人看
论构图在绘画中的意义与作用,观世界名画里令人怦然心动的仙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