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历史


 第一章  中国石文化历史
 第一节 中国石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一门边缘科学,涵盖面既广又深。总之,古今一切应用、研究石头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构成了石文化的基本内容。人类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一部浩如烟海的社会发展史,早期阶段就是一部石文化史,从原始人的以石穴而居、用石头做工具,到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无一不反映先人对石头的依赖、迷信和理想。他们含辛茹苦,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石文化。
   石头是地球的骨架,世界上山体构成的主要成分是岩石。无石不成山,无奇石灵石,更难以成名山。其他星球又何尝不是充斥着石头的世界?月球如此,火星也如此。美国火星探路者在火星着陆,发回一批令人惊叹的图片,向世人展现的是一幅幅石头遍野的沙漠景观。同时,火星上还存在红、蓝、白三种颜色的石头,以及形体庞大、如汽车乃至房屋般巨大的卵石。当火星尚无生命之时,石头亦忠实地记载着火星的历史。石头先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陪伴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石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地球上几乎无所不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石头又几乎无所不包。石头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从远古而来,陪伴人类一直走到现在、走向未来。
   石头感悟自然,忠实记录着大自然的历史;石之千姿百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石之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是大自然的印记;石之美妙音韵,是大自然的音符;石之奇巧无比的纹理,沉淀着大自然的信息。如果说一座座大山是一部大自然的百科全书,那么一块块石头就是大自然的词汇和文字。石头是使者,它超越时空传递宇宙信息;石头是文明之神,它敲开了人类文明之门。读石如读史,人类的历史应从石头写起。
    第二节:石头敲开人类历史之门。石器是人类诞生的标志。
   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块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人类与猿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制造和使用了石头工具。尽管第一件石头工具非常原始和简陋,但他的产生使原始人类完成了从猿到人的历史性转变。恩格斯说:“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也就是人类的童年时代,就被命名为石器时代。众多的考古发现和科学证明,人和猿具有共同的祖先。往远古时代由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迫使一部分类人猿从大山、森林中走了出来,为了生存不断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奋斗,同时在劳动过程中,手、脑也得以不断进化发达,并逐渐地学会了用石头打制工具,最终进化为人类。
   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一l万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蒙昧时代。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使用打制的石头工具,比较简单粗糙,就质地而言,早期以易于加工、质地较松软的砂质岩为主。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距今40一50万年),石器原料多为石英岩,也有绿色砂岩、燧石、水晶石等。早在3万年前,峙峪人所制作的一件石墨饰物提供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实物例证。距今1.7—1.8万年山顶洞人,石器加工比较精细,且已经出现装饰品,如钻孔石坠、穿孔小石珠、砾石等。同时还发现一枚骨针,说明已懂得用兽皮缝制衣服。距今7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存有选料和加工具有相当水准的玉块、玉环、玉璜等各种玉器。大量的考古发掘证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除了个人使用的简陋劳动工具和贴身装饰品外,还有生产用品、装饰品和祭器。
石器是人类对自然石形态改变的结果,石器时代是石文化的重要实践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地、能动的与自然抗争的过程。石器的制造经过了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进而到定型化、艺术化的过程。旧石器时代,石器外形简单粗糙,多为利用天然石块或河滩软石稍加打制就用于生产。后来随生产的发展和所需的不同,种类繁多的石器相继出现。石器在材料选择上由自然石块到普通石材,由软质石料到硬质石料,由单一石种到多石种,由普通石种到优质石种,直到玉石、宝石。并由重外形到重质地、重色彩,各种优质石种相继被发现、被应用。不难看出,石器的多功能、多样化与定型化,石料选择由就地取材到多方寻觅石材,是经过长期选择和实践的结果。同时,“石器的多样化与定型化,是历经亿万次实践而形成的最佳外观形式,这种最佳的外观形式萌生美的雏形”(崔俊岭等著《鉴赏美学》)。因此可以确定,石器时代是石文化的奠基阶段,是赏石文化的实践阶段。  
第二章  新石器时期是中国赏石文化的启蒙时期一一石头由应用到审美
 
第一节:原始的大山崇拜一一山是神的化身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浅到深逐步深化的,而人类的精神追求,也由感性直观逐步进入理性思索,慢慢积淀升华变成精神财富。先人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由追求实用,进而追求美观,乃至后来发展到工具崇拜。新时期出土的一些玉器,有的根本没有被使用过,是工具形状的装饰品。工具的性质已经被赋予全新的内容,由实用型转变为装饰性。“从制造成工具到制造成装饰品,无疑是美的观念的一大飞跃,装饰纯属一种形式,是形式美。它表明,此时美已经开始独立的存在”。考古发现为赏石文化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山崇拜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过程。费尔巴哈说过:“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原始自然物崇拜很多:,但在自然崇拜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莫过于大山崇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在大山(泰.山)上燃柴祭天的记载。在甲骨文中发现有“二山”、“五山”、“十山”等称谓及祭祀山岳的记述.中国为多山国家,有“三山、四水、一分田”之说,且水亦发源于山,又从属于山,山是水的母体。《山海经》就反映了原始;时代由野蛮向文明过渡时期的人山关系。《尔雅》:“土高有石曰山。”《释名》:“山产地?言产万物。”《论语》:“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春秋天命苞》:“山者,气之苞,所以藏精含云,故触石而出。”远古人们对自然现象不可能做出科学地解释,故而把自然现象看作至高无上的东西,变幻莫测,从而神化自然,给自然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孔子日:“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宗为神。”山为神仙所居,并把山视为沟通天地的途径。文学家茅盾说:“原始人对于高山有一种莫名奇妙的迷信,以为顶上必是神仙所居住。”人们对大山无比敬仰,以山作为神的化身,而大自然中存在一种主宰一切的神灵,神灵居住在大山之上,大山也就更加至高无上了。泰山是大山崇拜的典型代表,是大山崇拜的载体,泰山也是中华东方崇拜信仰的典型范例。泰山是中国的神山、圣山,为历代所崇敬。《泰神文化》:“世界上古老文明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神山,例如,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古印度的须弥山,日本的富士山。神山是人类童年时代思想意识的产物,往往能集中体现该民族文化之源的原始状态,并对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态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泰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几乎是一部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列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卢考斯先生考察泰山后,高度赞赏了泰山文化,他说:“文化源于自然,泰山文化源于泰山,从自然遗产的角度看,自然环境带来了文化和其他很多东西,泰山具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三重价值,这是个好的特点,这意味着中国贡献了一种特殊的独一无二的遗产,他为我们开拓了一个过去从未有过,也从未想过的新领域。”
    第二节:巨石文化一一自然崇拜到山石崇拜
   巨石文化以巨石构成文化主体,大气磅礴,具有阳刚之气,体现阳刚之美。世界上中国、英国、法国、墨西哥、智利等国家都有巨石遗存。巨石文化赋予山石宗教色彩。泰山磨山五女圈石、英国的巨石阵、智利复活节岛、法国布列塔尼石阵,都是远古的遗迹,它们都充满了神秘的气氛,反映着古人类的文明,也是千古之谜。
   《泰山道里记》:在泰山“东北八里为磨山,为五女圈石。”在这里用巨石垒成的石圈被描绘得非常神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一处祭祀的场所。《礼记.祭法》讲:“燔柴于太坛,祭天也。”证明古吋确有在泰山燃
柴祀天的原始礼俗。更为巧合的是,1957年在山东菖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一陶尊,上面刻划有特殊的符号,是中国最古老的图像文字,是4800年前出现的陶文,上有太阳的象征,中部为燃烧的火,下部代表泰山,以此而论,整个图形如实反映了在泰山燃火祭天的情景。
   人类居住在同一星球上,人类文化本身是息息相关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尽管发展状况不尽相同,表现出文化的多元性,但众流归海,基本发展规律是相同的。以巨石文化为例,它是全球性的。如英国的巨石阵,始建于新石器晚期,距今有4000多年,由19块巨大青石板竖立在索尔兹伯平原形成巨石阵,又叫索尔兹伯里石环。复活节岛是智利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居住在这里的波利西尼亚人,以制成巨大石雕而著称于世,巨大石像近千尊,高5—10米,重几吨至上百吨,石像生动古朴,大鼻子,深眼睛,远望大海。这些神秘的石像从何而来、有何寓意虽经多方考证,至今仍然是不解之谜。
   智利伊斯特岛有1000多尊巨石雕像,最高达20米。法国不列塔尼地方的列石则由天然石块排列,最大者高达6.4米,共2730块,分三组排列,蜿蜒达3公里之远。而类似巨石文化的神庙、城堡建筑等虽然已脱离了史前巨石文化时代,但其磅礴的气势仍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巨石文化的出现,是远古人类由自然崇拜逐渐过渡到山石崇拜的重要历史阶段。其特征是以巨大的岩石构成石圈、石阵、石环等,以石之巨大无比显示自然的威力和崇高,并以石构成祭祀中心,成为早期人类崇拜的对象,巨石已被赋予了宗教色彩.巨石历经沧桑,巍然屹立,它的原始形象和神秘意味具有无比的魅力,极近禅意。
    第三节:岩画是石头写成的书、刻成的画
   岩画是用石头写成的书、刻成的画。石头的坚硬和永久,寓意永恒。先人们把历史和理想写在石头上,岩画记录下远古人类生活历史和山石的关系,传递着千古信息。“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画最能直接表达自然风貌和人的精神信念。岩画是古代先民创造的一种原始造型艺术,是记录在石头上的历史和史诗,是古人镌刻于石崖的艺术杰作,为研究远古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对岩画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记载岩画的人。据报道,目前我国已发现岩画数万幅,如内蒙古阴山岩画、甘肃岩画、伊犁岩画等,尤以贺兰山岩画著名。远古岩画中大部分同新石器中晚期文化器物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有共同点,其中大量的是自然崇拜的内容,如太阳、山川、土地,所画内容和环境本身就有威严、神秘氛围,也可看作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第四节:玉器时代一一赏石文化的深化和发展
   中华民族开发利用玉石历史悠久,源渊流长。玉石的发现起源于石器制造,早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一7000年),先民们就将硬度为5.6—6的玉石精心打磨并钻成各种孔径,雕刻出优美图案。玉是人格精神和阶级地位的象征,是美的极至。由于玉比一般石头坚硬,还具有温润、细腻的质感,美丽的色泽和清脆的声音,所以特别受到钟爱,便从石头中分离出来。玉是石的一种,《说文》:“玉乃石之美者。”
   玉器在制作中需要一些技术,如刨、磨、琢、碾、钻等。在制作石器的长期劳动中,古人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术和制作方法,同时对玉的认识也在制作石器时逐步获得。这一切都为玉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诗经.淇澳》中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古人制玉不像现代一样用工具直接雕刻,而是使用一些硬度大的砂石等去琢磨,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玉器应用十分广泛,上至国君下至庶民都以佩玉为幸事。国家庆典等各种礼仪无处不用玉。玉不但有实用、观赏价值,还演化成为部落的图腾、徽号、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天地神灵的礼器用品,为原始宗教所利用。其后,成为权贵人物的装饰品和权力的标志,又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相传,黄帝乃我国首用玉者,“黄帝之时以玉为兵”。舜曾把一块天然墨玉制成玄圭送给禹。玉器收藏,最晚始于夏商代。《越绝书》讲,周武王伐纣时,浮获玉器数以万计。《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玉被作为最古老的仪礼祭品。古人对玉十分迷信,认为玉有灵性,玉乃山川之精英。帝王用玉,意在通天意。佩玉可以防身避险,保平安。玉还具有护尸的作用,一直延续到汉代都有死者含玉。新石器时期,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墓葬中女性“口含卵石”。龙山文化时期,胶县三里河墓中出土玉含,即死者口中含玉。有的手中握玉,或以玉护尸,如金镂玉衣。考古发现在辽东、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有一个广泛的用玉地带,先后出土成分不同、质地不同的玉器,经专家论断很多好玉产白昆仑山。故而推断早在5000年前,中国就出现了玉石之路。并且有专门的采玉人把昆仑山之玉辗转曲折运到沿海。同时专家指出,在6000一7000年前中国有一个玉器时代,先后出现兰田、独山岫岩,昆仑、和田等玉的产地。以和田玉矿为例,自商代一直开采到清代,长达3000多年的开采历史。此时玉已广泛流行,广泛应用。
   玉坚垂,其质细腻,其声悦耳,清润光泽,晶莹端美。中国在几千年的赏玉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精美的雕琢工艺,而且赋予玉以深厚的社会内涵。玉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将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其小巧玲珑、质地温润、精雕细刻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并追求意韵,突出展现温柔之美。而巨石文化则崇尚力度,展现阳刚之美,二者相辅相成,对于赏石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玉主要以软玉为主,是一种质地坚硬的天然矿石,质感温润,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态,硬度4.5—6.5。远古对玉的选择以颜色为主,但发展到后来,辨玉“首德而次符”,德即质地,而符即颜色。说明在新石器晚期,赏石审美以质地和色彩为主。《礼记》云:“君子比德于王。”儒家将人格精神与玉的物理、化学性能相比,认为玉具有高尚的品德,为君子所必佩之物。即以异物同构的方法,赋予物以人格精神,是物的人化,也是人的物化。这是中国玉器审美的最重要标准。在自然美、工艺美中,首先见其社会美的内涵。
   新石器时代,先人对石头由应用、崇拜而发展到鉴赏,并赋予深厚的社会内涵。中国赏石文化是赏玉文化的深化和发展,说明了新石器时代中国赏石文化已进入启蒙阶段。
   第三章  先秦时期是中国赏石文化的形成时期。
   石头成为审美对象,怪石成为贡品。   
   4000多年前,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一一夏朝,标志着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诞生。夏朝的建立和青铜器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玉器的广泛应用和加工技术的全面提高,为赏石文化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夏朝划分九州,铸九鼎,产生文字,进入文明社会
   《左传》:“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将全国划分为九州,设九牧以统治国民。夏王朝的奴隶制社会,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开创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夏商周诸氏族相继崛起,先后完成了从部族到民族的发展,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为汉民族文化的基础。而以汉民族为中心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又为传统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传“禹铸九鼎”,并把国家大事铸在上面。《汉书.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禹在九鼎的鼎面上,分别铭刻着天下九个州的山川草木、禽兽的图像。夏代青铜器的出现,说明人类已经跨人文明社会的门槛。洛阳二里头文化遗址被确认为夏王朝的都城遗址,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是中国最早的青铜饮酒器,也是夏代使用铜器的最好例证。夏商周三代在科学文化、社会礼仪、发明文字、运用货币及艺术等方面,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功绩。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兵器、礼器、生活用器、工具、车马具及数以万计刻有占卜记事的甲骨,文字数目达4000个以上。另以商王墓为例,修建十分豪华,四壁文彩斐然,并嵌以宝玉,其间还堆放着青铜、美玉、雕石等,一件件制作精美,都是艺术珍品。
   在人类文明史上,每个社会形态的文明都必须借鉴和吸收以前社会形态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有如此,社会方有新的创造和进步。赏石文化也是经过了这样的传承方式。赏石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起初重视实用性,渐渐发展到重视色彩、质地,进而发展成为装饰品和饰物,成为审美对象.原始人类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美丽的小石子作为装饰物,虽处于萌芽状态,但已成为赏石文化的早期行为。
    第二节:神山灵石的神话传说
   远古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自然山石、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生动反映。它积淀了一定的历史真实,寄托着先民对宇宙奥秘的认识、理解和对自己命运的追求。它是集体创造的最初形态的原始文化意识,在文字出现后逐渐被记录下来,虽有一定的加工和附会,但仍能反映出朴素的原始风貌。
   一、女娲补天、女娲石一一中国最古老、最理想的奇石
   “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记述远古时代天有空缺不能周覆大地,女娲氏练五彩石,把天补全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女娲是中国神话中创造万物的女神,她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女始祖。当天崩地裂,人类生存受到威胁吋,她又以大无畏的精神,练五彩石把残缺的天补起来,挽救了人类,后人因此把彩色异常之石叫做女娲石。《南康记》记述:“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彩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女娲石同女娲一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它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奇石,也是人间最理想的观赏石。曹雪芹先生以其丰富的想象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描述了女娲氏在青梗峰下遗留一块五彩石变成通灵宝玉,来到了人间,演出了一场“红楼梦”(《石头记》)。
   二、昆仑神山仙境.中国园林中理想的环境模式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应也有其理想的环境模式,昆仑山是中国人追求的神山仙境,它被描绘成无比高大奇特,拔地而起直上青天,是一可望而不可及的仙境,同时又被视为西王母居住之地,很多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先秦古书《山海经.海内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百神之所在。”《海内十州记》将昆仑山描写得富丽辉煌:“金台玉楼,相鲜如流精之阙光;碧玉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锦云烛曰,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也,真官仙灵之所宗。”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则描绘了周穆王驾八骏渡沙漠,万里西游至昆仑,与西王母瑶池欢宴的盛况。这些神奇的神话传说,自然引起人们的极度憧憬。
   三、灵石人格化被赋予生殖功能,启母石是大禹的生母石,是古老的风景名胜石
   随着社会的进步,灵石由神秘化进而人格化,被人类崇拜祭祀。如关于“禹生于石”“启母石”的传说,就是原始灵石崇拜的写照,传说将灵石人格化并将石赋子母性的特征。石头具有生殖功能,是原始时代“万物有灵论”世界观导生出来的一种象征的观念。《淮南子.修务训》:“禹生于石”。<随巢子》:“禹产于昆石”。明确提出禹是昆石所生。在《遁甲开山图》中记述禹是其母女狄“得石子如珠,爱而吞之”,感石受孕而生。二者都反映一个事实,禹因石而生,石是禹产生的根本。禹不仅生于石,而且还是社神。《淮南户.汜论篇》:“禹劳天下,死而为社”。认为禹是社神,是“名山川的主神”。《书.吕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河南嵩山南坡有一巨石,高十余米,传为启母石。《辞源》:“古代神话谓禹娶涂山氏女生启,母化为石”。灵石非但有灵,还具有生育能力。大禹由灵石所生,“禹生于石”,而中国第一个王朝统治者夏启,也是石头所生,“石破北方而生启”,夏启之母涂山氏也由人变成石头,而石头又生了启。禹、夏启、涂山氏三人的生存均与石头息息相关,组成一个由灵石衍生出来的家庭,最典型最生动地反映出夏代对灵石的敬仰和神化。人和石具有不解之缘,人类的祖先是石头所生,那么人类也就成了灵石的后代,从远古就结合在一起,所以对石头的信仰和崇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对灵石崇拜的礼俗也应运而生。这一切为中国赏石文化的产生,从实践和理论上都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三节:赏石文化与灵石的祟拜、石头公、石神、石头皇帝
   灵石崇拜与大山崇拜几乎同时发生,互有叠压现象,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灵石由神秘化进而人格化。考古发现,云南元谋人已开始用石块作为随葬品。
   石,大者为山,小者为石,石是山的浓缩和升华。《物理论》:“土之精为石。石,气之核也。”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思想支配下,山是有灵性的,石为山之局部当然也有灵性,就出现了灵石。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有一处被称为狩猎图的岩画,画中间一巨石耸立,两边安放着小岩石。这是氏族部落崇拜灵石的宗教场所。
   石为自然生成之物,虽世间沧海桑田,天苍地老变化无常,而石头巍然屹立、坚硬、耐久不变。人类认为石头有灵,从而产生了敬仰心理,产生了石崇拜和有关石头的传说。
   石祖崇拜是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一种原始信仰,它起源于远古时代,但影响颇深,至今有些民族和地区依然保留着原始崇拜的遗俗。石祖是一种崇拜形态,一般将石柱、石塔、石洞、孤立石等作为性器官的象征,成为崇礼和膜拜的对象。
   灵石信仰是自然崇拜的一种形式,虽然历经社会动荡和不同民族习俗及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形式发生变化,同时也加上不同时代的印记,但人们的崇敬心态还是一脉相承,并演变成对灵石的各式崇拜、众多礼拜仪式和遗俗。《悉尼先驱晨报》1993年6月25日报道,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一个不为人知的部落,仍处在石器时代,这个部落把一块大石头当神来崇拜。朝鲜仁王山上有阴阳石,又称夫妻石,即男根石和女根石。
   白族,洱源县兔坪山山上有五间石屋,每间内供放着一块巨石,称“石头皇帝”.羌族人特别崇拜白石,白石是羌人社祖拜祭的神石。高山族部落供奉神石,称“石头公”。
    第四节:三代时期赏石文化的物证一一出土石器、玉器、雨花石
   三代时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物,为中国赏石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弥补了先秦文献记载之不足。如河南二里头文化(距今3500—3600年)遗址出土镶嵌绿松石铜牌,制作精美,镶嵌技术熟练,是件艺术精品。1955年在南京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出土大量磨制精细的石器工具,如石铲、石斧和石刀等。除石器以外,还出土有玉器、玛瑙与绿松石等装饰品,说明绿松石、玛瑙已被广泛运用。南京发掘出76枚天然花石子(即雨花石),分别被随葬在许多墓葬中,每个墓中放l一3枚雨花石子不等,有的雨花石子出自死者口中。这是已知关于雨花石文化的最早实证,证明在新石器晚期的夏商时代,赏石文化已初步形成。玉器时代是石器时代的进步发展,是石头制作技术和石头应用的全面总结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光辉的玉石文化。玉器时代又是赏石文化的启始,并为赏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全套的技术。
   妇好为商王武丁之妻,其墓位于安阳小屯,1976年出土大量文物,仅铜器、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等多达1928件。尤其玉器品类繁多,玉器制造精美绝伦,集古玉器艺术之大成,象牙杯通体雕刻,并镶嵌有绿松石,是古代雕刻与镶嵌精品,同时已出现了专门从事玉器生产的人员一一王人。
    第五节:中国最早有关赏石文化的记载一一“铅松怪石”,“泅水浮磬”
   先秦古书《尚书》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古吋典章文献的汇编,其中保留了商及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大约成书于周秦之际(约公元前770一前476年)。《尚书.禹贡》篇中把当时中国分为九州,记述各区域的山川分布、大交通、物产状况以及贡赋等级等,保存了我国古代的重要地理资料。怪石在典籍中的最早记载应推《尚书》,其中列举九州上贡的物品,青州有“铅松怪石”,徐州为“泅水浮磐”。在《尚书译注》中王世舜称怪石为“怪异,美好如玉的石头”,产自泰山。《尚书.禹贡》:“岱丝、桌铅、怪石”。《名物大典》上“泗水浮磐”即磐石。孔安国《尚书.传》:“泗水涯水中见石,可以为磐”。《枸椽篇》:“泅水之滨多美石”。战国齐国孟尝君“以币求之”,以美石分给“诸庙以为磬”。磬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打击乐器之一,起源于石器时代,起初是一种能发声的石制工具或石块,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逐渐演化成磐的早期雏型。磐在远古时期也称作“石”或“呜球”,《尔雅,释乐》:“大磐谓之馨。”即“球”字。《尚书.益稷》:“戛击鸣球”“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先人们化装后模仿自然界各种鸟兽的形象和动作在击石拊石的节奏声中,“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追逐嬉戏的生动场面。
   《诗经》(公元前六世纪,周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不仅在文学艺术,而且在赏石文化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诗经》记述了先人对美石的歌颂和以石为信物、以石为礼品相互赠送的情景。《诗经.齐风》:“尚之以琼华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琼华、琼莹都是指美石,记述齐国新娘出嫁,要在婚礼上赠送新郎美石为信物。秦国士子交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琼瑶也是美石,已作为士子之间的礼品。《诗经.栖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以石托物明志。
   《山海经》是一部古代神话总汇,非一时之作。从其内容推论,有的认为记述仰韶文化状态的神话(距今5000一.7000年)。书中记述先秦时代华夏美石、奇石、采石、文石、泰山玉石、乐石、蚨石、冷石等石种,同时还大量记述了各地山神。
   一、中国古代最具影响的石迷一一阚子
   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石迷,亦可称为奇石收藏家,当属“阚子”。相传阚子得燕石于梧台。梧台,即梧宫之台,故址在山东临淄(齐国故都)西北。阚子得石后十分珍惜,秘藏起来,不轻易示人。《太平御览》中作了较详细的记述,宋人得一块燕石,视为珍宝,便用帛包了十层,放在一个里外有十层的华美箱子里。由于审美观点不同,同一燕石出现了不同评价,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弃之如粪土。而阚子虽被讥讽,但矢志不改,“藏之愈固,守之弥坚”,真石迷也。通过这亦庄亦谐的故事,说明先秦时代不仅以怪石作为贡品,而且民间已有怪石的收藏活动。
   二、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奇石一一和氏璧
   和氏壁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奇宝,《史记》称“天下所共传宝也”,历史上前后辗转相传达1700年之久,无论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可称谓奇迹。据《战国策》记述,中国历史上有四宝名器,“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黎,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壁。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他在《韩非子.和氏》中记述了和氏璧的传奇历史。春秋时期,楚国有叫卞和的釆玉人,在楚山(今灵宝县,又称荆山)采到一块璞玉(就是未加工的宝石,亦可称为赏石),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但二人均无识宝之慧眼和容人之胸怀,反而轻信小人之言,颠倒是非。卞和被诬为欺君,砍去了双脚。但他不屈不挠,当楚文王即位时再度献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玉人理璞而得宝石,遂命名为和氏壁。韩非子认为和氏璧之珍贵,是由其本质特征所决定的,贵在天然,“和氏之壁不饰于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
   一块宝石历三位君王,废卞和二足方被人认识和接受,它的出世可称为世界之奇,同时和氏壁也触发了众多历史事件。如秦王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壁,导演了蔺相如“完壁归赵”的故事。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得和氏壁。命玉工孙寿将丞相李斯手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镌刻壁上,始成国玺,并雕成“方四寸兽纽,上交五蟠螭”。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得之成为传国之宝。《录异记》:“岁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和氏壁是块宝石还是块玉石自古说法不一,据近代学者分析,有的认为是蜡长石,有的认为是月光石,尽管不能定论,这历史之谜有待于人们探讨研究,但是2400年前和氏壁的出现,对于宝石、玉石和赏石文化的认识和应用,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代的赏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六节:山水比德,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历史的长河中,道与儒对中国赏石文化具有深远影响。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和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都可归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即大自然,人们由畏天到敬天,进而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
   山水比德学说是早期的山水美学思想。对自然山水的崇拜,孕育了我国早期的美学思想,借山比君子之德,借水比智士仁人,将山和水的某些自然特征和规律性比作仁智者的优良品德,自然山水被人格化。孔夫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说,就是基于山水之美与人的品德视为同一美德,彼此可以相比、相视、相互交流,融为一体,赋予无知觉的自然山水以某种人的品格。《礼记》君子比德于玉:“望之温润,近之栗理,声近徐而闻远,折而不挠,阙而不刿,有瑕必示于外是以贵之”。君子比德思想盛行于春秋战国期间,表现出人们从自然界获得美的感受,同时大自然的形象特征又与人的高尚品德相类似。基于“人化自然”的哲理,更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第七节:中国园林起源于先秦。
   中国赏石文化最早在园林中实践,苑内筑丘、设台,布置山石。
   中国园林最初叫囿,起源于殷商。囿最初是帝王奴隶主放养禽兽以供畋猎取乐和欣赏自然界动物生活的一个审美享乐场所。先秦由于经济的发展,生产资料有了剩余,猎取的一些动物,能成活的,便圈围起来人工饲养,以后随范围扩大和种类的增多,渐渐发展成为园林的雏形。《史记.殷本记》:“(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韧宮室,益广沙立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乐戏于沙丘。”
   春秋之际,各国王侯为娱乐享受,竞相经营宫苑,争奇斗胜.吴王夫差筑“姑苏台”,《说苑》:“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足见当时园林已初具规模,并且院内有地形起伏变化和山石、奇物、鸟兽、层台等。
   总之,三代时期人们对山水的审美,是起源于山水自然崇拜和人与自然的实践和认识,自然审美则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高尚的精神文化需求。赏石文化具有可视、可听、可触、可乐多种艺术性能。人可与山石为伍,以石为乐,它又是一种跨越多门类、多学科的综合艺术,与文学、历史、哲学、绘画、考古、地理、地址、园林等姊妹艺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社会历史直接相关。所以说,赏石艺术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财富;赏石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它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受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诸多因素的制约。
   先秦时代,由于奴隶制国家的建立,经济发达,科学进步,为赏石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基础和科学实践。神奇的神话传说为赏石文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鉴赏理论。同时,出现最早的赏石文字记载、最早的石迷、最具神话色彩的奇石一一和氏壁、出土最早的雨花石,以及精美绝伦的玉器、绿松石、美石和神奇的启母石、女娲石等,都雄辩地证明,三代时期是中国赏石文化的形成时期。
   第四章秦汉时期一一中国赏石文化的发展时期
   秦朝(公元前22l一前20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王赢政一统天下后,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尊称合二为一,称为皇帝。秦为了巩固封建大帝国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措施,尊崇法学思想。汉在承袭秦郡县制的基础上,确立了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统治,儒学逐渐获得正统地位,封建礼制基本确立。汉武帝时,国势强盛,封建秩序日趋巩固,建立起了一个幅员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封建集权国家,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中国封建割据的局面。东汉随着佛教的传人和道教的创立,自然山水由崇拜对象转变为宗教场所和修身养性的地方,这为园林和赏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一节:从自然崇拜到神灵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向阶级社会过渡,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日益深化,原来作为自然崇拜的某些对象,渐渐被赋予某些社会属性,使自然神演化为人格神,如山神、日神等。以后又进一步被统治阶级宣扬、利用,而成为真正的宗教形式。秦始皇幻想使江山永固,又想长生不老永享人间富贵荣华,所以神灵、仙山、长生不老药,对他具有强烈的诱惑力。他不辞跋涉之苦到全国各地巡狩名山大川,访道问仙,登峄山、琅琊山、成山头、芝罘蓬莱等,并封禅泰山,宣示功德。海上仙山,是一个理想的境界,由于方士的渲染,给它涂上了一层虚幻、奇妙和神秘的色彩,为历代人们执著追求。海市蜃楼和蓬莱三仙山,则成为中国传统神话中仙岛、仙域景观的典型代表。
   秦汉以来,方士盛行,他们迎合秦始皇的迷信心理,极力鼓吹仙山之说,方士徐市(福)终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以长生不老药为诱饵,说服了秦始皇。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El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干人人海求仙人。”秦始皇派徐福人海寻找仙山神仙,但是泥牛人海无消息,徐福一去不返。而庙岛群岛的奇丽景色,却真有仙山之风貌。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海边奇景。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作了生动描绘:“登州海中时有云气,为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谓之‘海市’。”海市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幻景。当天气晴朗之吋,天上漂浮着白云,海风微微吹拂,风和日丽波浪不惊,朦朦胧胧的海面上,忽然出现群峰耸立,阁楼隐现,有蓊郁苍翠的大山,也有道路、小桥、小岛,亦有城市和车水马龙的街道……虚无缥缈,忽隐忽现,霎那间又自然消失,“真神仙所宅也”。
   庙岛群岛不仅有海市奇观,其海蚀地貌景观也十分奇特迷人。奇峰怪石或雄浑粗犷,或古朴清幽,或玲珑剔透,有的突兀群聚,有的孑然孤立,有的像宝塔挺拔,有的像宝剑直插云霄,还有的象雄狮,有的像玉女,栩栩如生斗8韵各具。
第二节:泰山封禅是神化自然的集中体现。
   山岳崇拜是自然崇拜中最集中最典型的崇拜之一。远古时期,山不仅是神的象征,也是神仙的居宅,还是通天之径。山岳崇拜伴随着天地崇拜而来,对大山的崇拜最初为在山上祭天,这时还属于自然崇拜范畴。后期则发展为人化自然、神化自然,增加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后世“七十二君”封禅之事,是人们对远古意识与仪式的象征性追忆。而大汶LI文化中发现的陶器图像文字,则为“燔柴祭天”之礼的原始记录,是中国最早的图像文字,也是大山崇拜的最早记载。说明5000年前的先民们就在泰山上烧柴祭日,后发展为祭天大典。远古先民对大山的崇拜,转变为自然神灵崇拜,也就是原始宗教信仰。封禅是泰山文化中独有的现象,它起源于大山崇拜。泰山自古被视为神山、圣山,成为天的象征和大山崇拜的典型代表,具有至高无上形象。泰山封禅已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人文肯定。然而唯泰山为五岳之宗,由于泰山雄伟高大,雄峙东方,被视为通天拔地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更以其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及人文景观的烘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汉武帝面对泰山,佩服得五体投地,赞曰:“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
   自先秦七十二君,到中国封建社会封禅活动上下相继达4000多年,无数帝王或使者前来朝拜祭祀,宣扬“受命于天”、“功德卓著”,祈求“泰山安,则四海安”,即国泰民安。郭沫若说:“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封禅,也就是向泰山朝拜。比帝王还要高一等,因而谁也不敢藐视它了。”于是,经过神化的泰山成为古老昌盛的民族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大好河山的代表,是大山崇拜的典型化和具体化。封禅活动也成了一种旷世大典。
    一、东岳大帝是泰山神的人格化
   封禅是封建统治者祭山神的政治大典。泰山神由一般自然神而演变为具有人格化,且有帝王之尊的神灵。统治者开始自觉地利用泰山,借泰山神而设教,故使泰山的政治色彩更浓烈,称泰山为:“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孙,神灵之府”。从以上封号人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对泰山崇拜真可谓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在世界山川中也是空前绝后的。
 
   二、碧霞元君是源于象形石崇拜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俗称泰山老母、泰山奶奶。按道家之说,男子得仙称真人,女子得仙称元君。《岱览》载,秦始皇封泰山时,丞相李斯在岱顶发现了一个女石像,遂称为“泰山姥姥”,并进行了祭奠。到了宋真宗东封时,因疏浚山顶泉池发现损伤了的石雕少女神像,遂令皇城使刘承硅更换为玉石像,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泉池则称为玉女池。不难看出,碧霞元君是源于一个象形石,因怪石酷似女子,便以其形而赋予神女的内涵,并命名为“神州姥姥”,以后又进一步神化,赋予灵性,并进行祭奠。
 
   三、无字碑、五车石、四维距石、石阙
 
   无字碑是我国最古老的巨型立石,立于岱顶之上。此石为一长方体,下宽上窄,四边稍有抹角,上承以方顶,中突,高6米,宽约1.2米,顶盖石与柱石皆为花岗石,石柱下无榫,直接下侵于自然石穴内,无基座,无装饰,通体五色彩,无文字,粗犷浑厚。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虽无字胜有字,蕴藏着大量信息,为后代留下了不尽的话题,有深刻的审美底蕴。明代张岱《岱志》:“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无字碑的造型质朴厚重,本身就是泰山精神的象征。同时,以巨大的山石为美,也体现出当时在山石的欣赏上,不是崇尚玲珑剔透,而是以大为美,以壮为美,以阳刚为美的审美观点。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块巨形立石,也是我国立石的鼻祖。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置石,就是源于秦汉的立石形式。就内容而言,由规正石转变为自然石,以观赏为主,突出自然之美。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10一前89年,曾先后8次去泰山,也曾在岱顶立石。
 
   四、“泰山石敢当”是灵石崇拜的遗俗
 
   “石敢当”起源于自然崇拜中的灵石崇拜,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逐渐被人格化。此神并无具体形象,只是以石碑、石条刻上“泰山石敢当”五字,立于交通要冲,或于道转角处,或立于道旁或嵌于墙壁,以驱邪镇妖。“石敢当”源于“丸石镇宅”习俗。
 
   五、刻石是石文化的延续
 
   秦汉时期,由于皇帝不断巡视天下名山,多次登泰山,封禅,祭天告天,并立石刻石,以记其功德。文人学士也喜欢游山玩水,登高胜,因而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石刻,成为中华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鼓文系唐初在陕西陈仑发现的秦代石刻,称为我国“石刻之祖”.习称石鼓实为石碣,距今已有2700多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多次巡视名山,留下众多刻石,除泰山外,还有峄山、琅琊、芝罘、碣石、会稽、东观等。由于受秦立石、刻石的影响,刻石到汉时已十分盛行,并由立石刻字演化为碑。这些石刻艺术品是文化珍品,是天然书法展览,极大地丰富了石文化的内容,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第三节  自然山水园林初步形成
 
   ——宫苑中以奇石造园,掇山,一池三山布局手法成为传统园林特色
 
   自秦汉以来,随着经济日趋繁荣,造园业得到很大发展,久居城里因“不能置身岩下”享受大自然的景致,便在苑中堆山叠石,再现自然景观。从皇家到官吏竞相造园,有的则穷奢极欲。《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周驰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在咸阳作长池,引来渭水,池中堆蓬莱山,以求神仙降临,同时用天然奇石装饰宫殿和庭堂,愿以石为伴,得天然之乐。汉武帝在长安章宫内挖太液池,池中作蓬莱三山。自秦汉以来,对海上仙山的追求在中国园林中影响很大,一池三山的布局手法已成为传统园林特色,并历代相沿成习。现存园林如北海公园、圆明园等,依然沿用这一手法。另外,上林苑为秦旧苑,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营建朝宫于苑中,阿房宫即其前殿。汉武帝扩建,周围达100多公里,有离宫70所。苑中放养禽兽,以供皇帝射猎。富豪梁冀的“花园”等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绵数里形成山石奇观。这些点缀的孤赏石和假山,不仅再现了大自然的景观,也使人们崇尚自然的要求得到满足。《史记.秦始皇本记》:“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说明秦汉时期玉器已被广泛运用。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文物中发现我国最精美、最大的玉壁,体形大,直径为43.2厘米,厚1.6厘米,孔径ll,5厘米,玉璧上雕刻有精美的装饰。玉璧上的兽面,生动逼真。另外,在玉璧上发现当时生产同类玉器的编号“六百六十”,说明秦汉之际玉器生产规模很大。玉玺为皇帝的玉印。《辞源》:“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秦汉以后,以玉为玺,为皇帝所专用,因此指喻皇位。”
 
   西汉张骞于公元前2世纪出使西域,探明了亚洲内陆交通,沟通了东西方文化和经济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并从西域带来玉石、石榴等特产。相传张骞在天河畔发现一怪石,便拣了回来,让东方朔欣赏。东方朔十分聪慧,幽默的对张骞说,这不是天上织女的支机石吗?怎么会被你拣到?将怪石视为天上仙女之物,那自然也是具有灵性的神石了。支机石身价倍增,成为珍品。张骞将带回的几块玉石,献给了汉武帝。武帝因寻找不到昆仑山,便把生产美玉的新疆于阗命名为昆仑,从而了却对昆仑的渴求心愿。
 
   汉留侯张良,在济北谷城山下发现一块黄石,十分珍爱。他生前虔诚的供奉它,死后连同黄石一统人葬。其后人节令祭扫,祭张良,也祭黄石。张良对黄石的热爱真是到了痴迷的程度。黄石据说是仙人的化身,当初在邳圯向张良赠送《太公兵书》的老翁,以后变为黄石,这就更增加了神奇色彩。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述:“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父老与《太公兵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蜡,祠黄石。”
 
   秦汉是封建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时期,也是中国赏石文化由自然崇拜向自然神灵转变的时期,赏石除自然属性外又被赋予一定的社会属性。同时,由于海市蜃楼的神秘莫测,引起了人们对仙山灵药的追求,致使海上仙山被定为一个理想的仙境,并在园林中可以追求,通过堆山叠石、模拟、浓缩,再现海上仙山的自然奇观,这样也为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园林奠定了基础。一池三山的园林构图形式在中国逐步形成,赏石文化也成为园林中一门专门的艺术,形成专门学科,奇石作为艺术品在园林中被广泛应用。
 
   泰山封禅是山岳崇拜和神化的集中体现,泰山亦被推向至高至尊的位置,泰山在被神化的基础上又被进一步人格化,致使天人合一。碧霞元君是象形石崇拜的典型化和演变;无字碑是现存巨型立石的鼻祖;张骞的支机石、张良供奉的黄石则开供石之先河。从以上大量资料可以得出结论,秦汉时期的中国赏石文化已进入了发展时期。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赏石文化的转折时期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一580年)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政治腐败、政局动荡的时期。由于群雄割据,相互对峙,造成经济极大的破坏,官僚机构臃肿不堪。人民生活在战乱和贫困之中,对黑暗的政局十分不满,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绪,然而在政治思想上却呈现出多元化。人们思想活跃,向往田园生活,纵情自然山水,追求潇洒飘逸的情趣。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一定的社会形势、经济基础产生出一定的艺术形态,魏晋南北朝的特殊社会形态,决定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转变,成为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就自然山水而言,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成为审美对象和山水诗、山水画、山水盆景等山水文化的创作源泉。玄、道、佛学的普遍影响,崇尚自然之风的形成,社会审美意识的变化,都推动了文学、艺术、园林、赏石走向自觉发展阶段。中国观赏石文化在文学艺术、绘画、园林艺术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完善,自成体系,进而从园林艺术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类。其内容和形式也都发生了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赏石文化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是转折时期。
 
   第一节:寄情山水,崇尚隐逸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意识形态方面,已突破了儒家独尊的正统地位,思想解放,诸家争鸣.以“竹林七贤”为代表人物,被称为“魏晋风流”。他们反对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寄情于山水,崇尚隐逸,探索山水之美的内蕴,其特点就是崇尚老庄,旷达不羁。此为魏晋以来形成的一种思想风貌和精神品格,表现形态上往往是服式奇特,行为上随心所欲,有时借助饮酒,纵情发泄对于世事的不满情绪,以达自我解脱,并试图远离尘世,去山林中寻求自然的慰藉,寻找清音、知音,陶醉于自然之中;或者“肆意遨游”,或者退隐田园,寄情山水。这一切为赏石文化的转变打下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自然山水审美观念的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崇尚自然和山水情绪的发达时期。由于对山水的亲近和融合,逐渐把笼罩在自然山水上面的神秘面纱掀开,由作为神化偶像转变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由对山水的自然崇拜转变为以游览观赏为主要内容的审美活动,从而促进了文学、艺术、园林、赏石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和转变。描绘、讴歌、欣赏自然山水成为时代的风尚,在向大自然倾注真感情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山水美的内蕴。诗人、画家进入自然之中,将形形色色的自然景观作为审视对象;独立的山水画也孕育形成,陶醉于自然山水欣赏,体悟形而上学的山水之道。宗炳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家,在公元440年写成《画山水序》。他一生钟情自然山水,以静虚的心态去审美山水,主张“山水以形为道”。宗炳以名山大川作为审美和绘画对象,如《画山水序》云:“身所盘桓,曰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强调写意、绘形,借物以言志,状物以抒情。先秦时代儒家以自然山水比拟道德品格,山水被赋予一种伦理象征色彩,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完全冲破了“比德”学说的范畴,全面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美认识的深化和普及,形成这个时期的审美特点。
 
   山水诗和绘画一样蓬勃兴起。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山水籍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他在《泰山吟》中写道:“岱宗秀维岳,崔嵬刺青天。咋愕既险献,触石辄迁绵。”诗中从游览角度出发,写出了具有神话色彩的咏泰山诗。东晋顾恺之为著名画家,作画不重形似而重神似,“以形写神”、“以形媚道”,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山水不再是崇拜对象,而是美的化身,是游览场所,是陶冶情操的自然环境,人们可观览、可游乐、可居住,从中可以得到美的享受。他这种以形写神追求神似的思想,是山水审美观念的根本转变,也是山水审美观念的重大突破。
 
   第三节:自然山水园林的形成——用奇石营造宅园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园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秦汉以皇家园林发达著称,而私家园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人们的自觉审美意识空前活跃,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汉武帝“一池三山”的形式,把大自然引到庭园之中,在庭园中罗列山峦、峰石,挖掘池沼,开创了以山水为主体的自然山水园林的新形式。
 
   陶渊明是东晋大诗人、著名文学家,他的《桃花源记》和许多讴歌自然山水的田园诗,对中国园林意境创作和空间构图都具有深远影响。《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恬静悠闲的田园生活,成为后世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乌托邦社会。“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构图形式一直为中国园林所运用。
 
   南北朝时期道教和佛教十分流行,寺庙园林也开始盛行。道教源于巫术,奉老子为教主,以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为主旨,神化自然,认为神仙居于山岳之上,故而上山采药,在山上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佛教追求佛国仙山,5—6世纪在中国广泛传播,它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所以从皇帝到百姓,无不虔诚地信奉佛教,兴建佛寺、佛塔,凿石窟,造佛像已成为一种吋尚。如《僧史略》云:“僧伽兰者评为众园,谓众人所居,在乎园圃,生殖之所,佛弟子则生殖道芽圣果也。”由此可见,佛寺的本义和园林相近,同样也是对广大香客和游人开放,同样突出自然山水景色。《南齐书.高逸列传》:“住榆山,栖云精舍,欣玩水石。”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热爱自然,歌颂自然,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加亲和,自然山水也恢复本来的属性和独立品格。真实的自然美陶冶人们的情操,唤起人们自觉的审美意识,激发人们游山玩水之风气。人们或登高长吟,或移情山水,或探幽访奇,融于自然之中,被自然景色所陶醉,进而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又热情讴歌自然山水,形成优美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
 
   要领略自然之美就要到名山大川和真山水之中去。要费车马之劳,故尔有神游、畅游之说。就园林而言,无论从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等方面也形成了“园林多趣赏”的欣赏观念。
 
   东晋殷仲堪《游园赋》:“杖策神游,已咏已吟。”神游意识规范了中国园林的精神化趋向,即心灵畅游。东晋陶渊明从庭园神游达到忘我之境,用心灵体悟宇宙万象,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魏晋南北朝时,对园林的物质功能要求逐渐下降,而游赏的要求则增加,诗情画意写入园林已成为当时的时尚。“幽斋磊石,原非得己,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李渔《一家言》)。在园林中浓缩山水,再现自然,并突破有限的范围,走向无限空间,成为中国自然山水的主要指导思想。《周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魏晋南北朝时,言不尽意也作为一种玄学的名理而流行。言不尽意即是表达追求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即追求更深层次的底蕴。张彦远《历代名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
 
   第四节:山石盆景的形成,奇石被赐封三品,奇石盆景传入欧洲。
 
   魏晋南北朝时,私人园林发展较快,石山、怪石已在庭园中运用,有的还被赐封。赏石艺术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
 
   山石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已在园林中广泛运用。魏晋南北朝时,赏石艺术已从园林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收藏、品赏方面受文学、绘画和园林艺术影响,以自然纯真取胜,追求诗情画意、画外之意和弦外之音。《画山水序》云:“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回。”精辟论述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这既是园林艺术造景手法,也是盆景艺术浓缩自然、缩龙成寸手法的典型体现。
 
   孔盛《魏春秋》:“黄初九年,文帝愈崇宫殿,雕饰观阁,取白石英及紫石英、五色大石于太行谷城山。”文帝指魏文帝曹丕,他喜好奇石装饰宫殿。东晋顾辟疆在自己苑中收罗怪石奇峰。南朝时,建康同泰寺前陈列3块丑石,被赐封为三品,俗称三品石。济南在北齐(550一577年)建有房家园,为北齐博陵君房豹的山池,园内“杂木森竦,泉石深邃”,假山石已在庭园中广为运用。南齐,文惠太子于建康开拓私园“玄圃”,其中起土山,“楼、观、塔、字,多聚异石,妙极山水”(《南齐书.文惠太子列传》)。
 
   东晋画家顾恺之(317—420年)在《启蒙记》中对石燕化石描绘得栩栩如生:“零陵郡有石燕,得风雨则飞如真燕。”北魏时代地理学家郦道元(466—527年)在《水经注》中描写更为形象:“石燕山有石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顽如真燕矣!”诗人陶渊明以诗名志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常醉卧磐石之上,此石称醉石,供后人凭吊纪念。唐代陈光《题陶渊明醉石》诗:“片石露寒色,先生遗素风。”
 
   关于盆景形成的时间众说不一,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其甬道东壁绘有一侍女手托一盆景,盆中有假山和小树;另一侍女托莲辦形盘,盘中有一盆景,红果绿叶,人们以此证明我国初唐时期已形成盆景。在唐代阎立本绘的《职贡图》里进贡的人群中,有一人手托浅盆,盆中立有一玲珑山石,证明唐代已将盆景作为贡品。依据以上资料,人们一直将唐代作为盆景的形成时期。但新的考古发掘使人们惊喜地发现,早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盆景,并且已作为礼品赠送给国外来宾:山东青州云门山发掘一座北齐武平四年(573年)的画像石刻墓,出土了9方画像石刻,其中有一方为“贸易商谈图”,描绘了主人与罗马商人进行贸易商谈吋互赠礼品的场面,图高136厘米,宽98厘米,右上角残缺。画面上方为展翅高飞的吉样鸟,左方的主人端坐于束腰基座上,右脚放于左膝上,左手持茶杯,不卑不亢地注视着对面的客人。客人头发卷曲,深目勾鼻,身穿挂满玉壁的长衫,双腿半蹲,双手托一银制器皿,送到主人面前。从面部形象到所穿服饰,确定此人为6世纪古罗马商人。在罗马商人的身旁,站立着一个主人的随从,此人双手托一浅盆,盆中放置一件高19厘米、下宽16厘米的青州怪石。该青州怪石山峰兀起,群峰耸立,层峦叠障,沟壑纵横,玲珑奇秀,具有瘦、漏、皱、透、秀的特色。从画面构图分析,该石应为主人回赠罗马客人的礼品,也应为他一生最得意的礼品。图中主人端坐于束腰基座上,据考古学家夏名采研究员考证,这种束腰基座为我国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基座。因此这种贸易商谈,应在青州主人的商号或家中。青州从西汉开始至明朝初年的1000多年间是今山东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山东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产地。因此,来这里的外国商人和其他人很多,有的外国人还捐款在石窟中刻出自己的形象(如驼山第二窟中隋朝供养人像,就是一外国人的形象)。据宋《云林石谱》记载:“青州石,产于土中,大者数尺,小亦尺余……,其质玲珑,窍眼百倍于它石。眼中多为软土充塞,徐以竹枝洗涤净。尽宛转通透,无峰峦……,四面取巧像云气枯木怪石欹侧之状。”
 
   青州怪石形成的地质年代为古生代寒武纪,距今5亿一6亿年。原石中除石灰石外,仍有白云石晶体等多种成分。由于长期暴露于地表,经过风化作用,石体被水溶解形成空洞。开采后,经过简单加工即可观赏。青州怪石大者可达数米,小者仅高几厘米。据《中国收藏与鉴赏》载,1986年4月在临朐海浮山前山坳发现北齐古墓,墓主为北齐天保九年(558年)魏威烈将军长史崔芬(宇德茂,为清河东武成人)。墓四壁有彩色壁画,其中有24幅屏风画,多幅画面上都有奇峰怪石。有一幅描绘墓主人老年时生活的场面,背景为两块巨石相对而立,形体瘦俏,皴皱有致。石色为浅褐色,在树木掩映下,成为一组优美的山石艺术品。由此可以看出,早在1400年以前,青州地区的庭园中已点缀有观赏石。这种特置山石的出现,从目前发现的史料看,是我国最早的观赏石置石图。另有一壁画,描绘主人欣赏盆景的场面,在一浅盆内,矗立着玲珑秀雅的山石,构成一组别致的山水盆景,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山石盆景,是山石盆景的雏形。这些发现在中国赏石文化史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北齐两座古墓中发现的彩色壁画和画像刻石,都对青州怪石作了生动的摹写。这些皴皱有致、亭亭玉立的峰石和玲珑剔透的盆景,是历史的佐证,是我国最古老的赏石史料。尽管很多神话传说或历史资料对赏石作过描述,但仅局限于文字记述,书不尽言也,人们只能通过文字记述去想像,去构思。而北齐古墓彩色壁画和画像刻石的发现,使人们直观地去审视北齐时代怪石的神采,形神兼备,一目了然。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赏石文化鉴赏的新篇章。
 
   这些无可辨驳的史料向世界证明,中国的盆景早在北齐时代已经形成,并且已作为礼品向国外赠送。这一史料的发现,把中国盆景艺术的形成时间最少向前推进了一个半世纪。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国赏石文化光辉的篇章。它雄辩地证明,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赏石文化起源于中国。早在1500多年以前,赏石文化就已经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中国赏石文化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是东方赏石文化的渊源,对世界赏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最动乱的时期,但也是政治思想上呈现多元化和最富艺术精神的时代,故形成多种艺术形式的转变。自然山水功能亦发生了巨大变化,山石作为神化偶像转变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山水诗、山水画、山水盆景的创作源泉。中国赏石文化开始进入承前启后的阶段,并从园林艺术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类,赏石被广泛应用。从东晋顾辟疆收罗的奇峰怪石到南朝同泰寺前被赐封的三品石,北齐博陵君房豹山池的假山,都是山石运用成功的例证。赏石重立意,寓情感,出神人化,追求景外之物、象外之意、不尽之情。
 
   山水盆景是赏石的一个门类,它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通过北齐古墓中的壁画和画像石刻的考证,证明中国盆景在北齐时就已形成,将中国的盆景艺术形成时间向前推进了一步。
 
 第六章隋唐时期为赏石文化的昌盛时期,供石广泛运用,出现赏石专著。
 
 隋唐时期(公元58l一960年),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兴盛发达时期,也是继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昌盛时期。到了唐玄宗时期经济繁荣,国家富强,科学、文化、艺术等都有很大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整个社会安定、充满活力,在意识形态方面,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儒、道、佛三教并举,互补互尊,并为自然山水审美创造了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
 
   第一节:游山赏石蔚然成风,品评奇石诗文大量出现。
 
   隋唐文人学士十分活跃,名山成为文人游赏和宗教活动场所,游览之中“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记为诗文以激千古,从而促进了诗歌、音乐、绘画、园林、山石的发展,也涌现出李白、白居易、柳宗元等一批著名诗人、文学家和赏石者。众多的文人雅士参与赏石活动,提高了艺术品位。他们刻意追求自然意境,争相觅石、品石、藏石,并重金购石。据《李商隐集》载:荣阳望族郑瑶外任象江太守三年,所得官俸六十万钱用于购买象江奇石之用。
 
   唐代宰相李勉(公元717—788年)藏有两块奇石,放置在书房文案之上,朝夕相共,细细品赏,并命名为罗浮山和海门山。这种小中见大,浓缩自然山水的艺术手法,成为供石的鉴赏特色。
 
   五代南唐国主李煜(937—978年)收藏有“宝晋齐研山”石、“海岳庵研山”石。诗人杜甫曾得石一方,石不大而奇峰突兀,意境深远,以南岳的祝融山而名之,取名曰“小祝融”,意蕴深远,具有诗情画意。
 
   第二节:赏石研究的深入发展,山石专著出现,太湖石划分等次,品级。
 
   唐代白行简《望大石赋A咏道:“最坚者石,最灵者人,何精诚之所感,忽变化而如神。”将奇石人格化。奇石,闲居独处,不攀不附,不媚不俗,故而文人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石喻人,以神韵感人,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山水文化,收藏奇石已成为当时一种时尚,皇帝亦将奇石列入贡品。唐代阎寺本《职贡图》中描绘以山石作为贡品进贡的画面,画面上一人手托浅盆,盆内矗有玲珑剔透的山石。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仅精于权术,也十分喜欢观赏石艺术,在洛水得一瑞石,封号为“宝图”,并虔诚地供于殿堂之上。当时,士大夫以玩石为时尚,许多文人雅士如牛僧儒、李德裕、王健、白居易等都十分爱石,并广泛收集怪石,致使观赏石品种增加,有关山石的著作也相继出现。自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772—846年),在《太湖石》诗中咏道;“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太湖石的形成原因、形状特征,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石比作大山的缩影,视为华山的儿孙,既寓意深远又形象生动,不仅是赏石的评价标准,也是我国盆景艺术小中见大、缩龙成寸手法的具体体现,将赏石文化从大山崇拜中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提出了赏石的评价标准和赏石的价值。
 
   诗人对山石的评价既全面又具新意,他在《双石》中写道:“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明确提出怪与丑的赏石标准。在世俗的人眼里是弃之不取,而在赏石专家看来,则如获至宝。诗人颂道:“万古遗水滨,一朝人吾手。担舁来郡内,洗涮去泥垢。孔里烟痕深,罅青苔色厚……,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诗人还进一步将山石人格化,视石为友。
 
   自居易在充分熟悉太湖石的基础上写成了《太湖石记》,这是中国赏石文化中第一部山石专著,详细论述了太湖石的观赏特点、欣赏价值和分类标准,这在赏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与书、琴、酒三物不同,然而“昏旦之交,名状不可,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尔见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此其所以为公适意之用也。”如此奇美之石也难怪吸引众多赏石者与石为伍,唯石是好已成为一种高雅时尚。太湖石成为主要观赏石,深为文人所爱,并以其观赏价值进行分类定级。白居易《太湖石记》云:“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为了便于欣赏、收藏和交换,他将太湖石分为若干品级:“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于石阴。”这种分级的方法,开中国赏石分级品赏之先河,并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第三节:赏石在风景名胜区的广泛运用
 
   自居易不但精通诗词,也是奇石收藏家、鉴赏家,又精于造园。自居易建履道坊宅园被当时认为是“风土水木”最盛之地,为此他写了一篇韵文《池上篇》,曰:“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岛树桥道间之.”自居易一生多次遭贬,但钟爱山石矢志不移。“罢杭州刺史时,得天竺石……;罢苏州刺史时,得太湖石……;罢刑部侍郎时,有栗千斛,书一车。”他将为官三任所得之石安置园内,以达到寄托精神和陶冶性情之目的,也是当时文人以泉石竹树养心、借诗酒琴书怡性的体现。诗曰:“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我所好,尽在吾前。”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在庐山香炉峰下自营寓园,并作《草堂记》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其境胜绝,又甲庐山”,“辄覆蒉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周围“云水泉石,胜绝第一”,草堂天然朴素,不求华美,“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
 
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心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心随景化,自然而然地与景化合,悠然陶醉于自然山水之中。
 
   唐代李德裕(公元787—850年)官至宰相,他好游名山大川,又钟爱园林,建有平泉山庄,将“嘉木怪石置之阶廷”。李平生癖爱珍木奇石,宦游所至,并广泛收罗名石、奇花、异卉,故而“天下奇石异草,珍松怪石,靡不毕致”。集怪石品种甚多,有平石,可以称奇,以手摩之,皆隐现云霞、龙凤、草树之形。平泉山庄成为奇石珍木大花园,写下一篇《平泉山居戒子孙记》,文中写道:“鬻吾平泉者非吾子孙也,以平泉一树一石与人者非佳士也。”足见其用心之良苦。
 
   牛僧孺官为宰相,洛阳有伊、洛二水穿城而过,为造园提供了良好条件。牛僧儒在此兴建归仁里宅园,并引河水创造自然景观。白居易写诗以咏之:“平生见流水,见此转流连。况此朱门内,君家新引泉。伊流决一带,洛石砌千拳。”牛僧儒还在洛阳的府第中收藏了很多太湖石,以赏石为乐,“游息之时,与石为伍”,并对奇石珍爱无比,甚至达到“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的地步。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不仅是诗仙、酒仙,而且在悟石、爱石、咏石方面也独领风骚。李白对山具有特殊感情,一生好游名胜古迹及山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在名山、名石的审美观赏方面标新立异。在《登高》诗中咏道:“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返。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据四川《彰明县志》载:“石牛沟,有石状如牛”。李白曾赋诗一篇《咏牛》,生动、形象地对石牛加以歌颂;“怪石巍巍巧似牛,山中高卧数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芳草齐眉难人口,牧童扳角不回头。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石牛现移江油市李太白纪念馆保存。
 
   唐代王建诗云:“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斜竖小桥看岛势,远移山石作泉声。”可以看出唐时造园水平已非常高,不仅能打破花卉生长的正常物候期,创造人工环境,培育出奇花异卉,还远距离搬运怪石,巧用山石,山水结合,形成有声有色的优美山水环境。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热爱自然山水,创造了优美的山水诗,他的山水画、山水诗别具一格,状物抒情,情景交融,体物精细,传真入神,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亲自动手制作盆景,“以黄瓷斗贮兰蕙,养以奇石,累年弥盛”。对中国山水盆景的创作、观赏石的品赏,产生很大的影响,被称作“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不仅具有外在的形体、质地、纹理之美,而且具有很深的底蕴。
 
   隋唐时期是赏石艺术发展的昌盛时期,园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开始有意识地融揉诗情画意。观赏石已被广泛应用,假山、置石造景在造园实践中得到很大发展,除将形体较大而奇特的自然山石点缀园林外,又将“小而奇巧者”用于案头清供,并以诗文记述歌颂,使赏石人文色彩加重。隋炀帝沿运河三下江南,收寻民间的奇石异木。
 
   隋代的洛阳西苑具有很大规模,《隋书》记载:“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蓬莱、方丈、瀛州诸山,高百余尺,台殿观阁,罗络山上。海北有渠。萦纡注海,缘作十六院,门皆临渠,穷极华丽。”
 
   唐朝时期,国家昌盛,文学艺术进入大发展阶段,也为赏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文化条件。由于社会安定,游山赏石已蔚然成风,名山大川成为人们重要的游览场所,尤其李白、自居易、王维等众多文人雅士积极参与赏石活动,提高了赏石的艺术品位,并使赏石成为一种高雅时尚,争相觅石、赏石、写石、画石、藏石。一批名石相继问世,如杜甫的小祝融,武则天的宝图石,白居易的三角云石、双石、天竺石、太湖石等。
 
   园林也有了很大发展,受山水诗、画的影响,从达官贵人到文人雅士,争相营建园林,并在山村中建别墅、山居,仿造自然之胜,追求诗情画意,“聚拳石为山”。“嘉木怪石,置之阶遇”;“与石为伍”。唯难能可贵的是白居易写成了《太湖石记》,他论述了太湖石的产地、特点、赏石价值,并进行了分类,成为我国第一部赏石专著,是对赏石文化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概括,这标志着中国的赏石文化巳进入昌盛时期。
 
   第七章  两宋时期是中国赏石文化的鼎盛时期
 
   (公元960一1367年)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的时期,园林和赏石文化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达到很高水平。宋代造园艺术和技术都达到了成熟的阶段,造园规模虽不及隋唐宏大,但设计规划则趋于清新、精致、细腻。尤其“文人园林”的兴起,集中反映了园林的新水平,写意山水画与写意园林充分表现出士大夫对可望、可行、可游、可居自然景观的追求。宋代造园刻意追求意境,不拘泥细节,强调神似,自然山石已成为普遍使用的造园之材。一代名园“寿山艮岳”,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性质的园林作品,尤其是置山石、挖池、叠山等的规模和技艺均为全国造园之典范。
 
   宋代国力虽不及汉、唐强盛,但是工商业十分发达,科学技术进步,文学艺术非常繁荣。中国最早的建筑理论专著一一李诚的《营造法式》也应运而生,它是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极大地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
 
   第一节:两宋造园活动的辉煌成就。宋徽宗修建的寿山艮岳,集园林之大成。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寿山艮岳为典型代表。此外,京城四周有宜春苑、玉津园、琼林苑及金明池、瑞圣园等,均范山模水引水人园形成自然山水特色。延福宫建于1113年,宫内楼阁相望,引水人宫,凿池为海,输泉水为湖,并于海中置亭,湖上建堤,筑山叠石,形成“岩壑幽邃”的园林景观。
 
   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皇帝,虽疏于政务,但在书画、园林、赏石等方面却有独到之处。他写字自成一体,世称“瘦金体”,其写意花鸟亦独树一帜。他深厚的书画功力表现在造园和赏石文化上亦超凡脱俗,具有独到的鉴赏力。他是我国观赏石的最大收藏家,不惜人力、物力广泛搜罗奇花怪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花石纲”。人民对此怨声载道,元代郝经有诗曰:“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宋徽宗酷爱山石,嗜石误国,的确对宋的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由此断定以石亡宋也是有失公正,倒是从客观上对观赏石的发掘、收藏、陈列、题名、品赏等起到了推动作用。上至皇帝,下到文人,都以收藏、品评、欣赏奇石为乐事,积极参加文人园林的兴建,并广泛收藏自然山石,对中国赏石文化作出了贡献。
 
   宋徽宗于政和七年命户侍郎孟揆在京城东北面景龙门内筑山,称为“寿山艮岳”。周围十余里,峰高90余步,其规模和内容集园林之大成,景点丰富,园内形成不同景区,东半部以山为主,西半部以水为主开成左山右水的总体格局。
 
   寿山艮岳是中国山水园林中运用假山的最典型例子之一。假山仿造自然界景观,以土为主、以石为辅相堆而成。首先以土堆筑主体,主峰高达90步,成为全园制高点,上建介亭以纵观全园景色,沿湖、河、山峦运用自然山石(主要是太湖石)进行堆叠,山的南坡以叠石为主,形成独特自然山石景观。巧妙利用山石叠成瀑布,“得紫石滑净如削,面径数仞,因而为山,贴山卓立。山阴置木柜,绝顶开深池。车驾临幸,则驱水工登其顶,开闸注水而为瀑布,曰紫石壁,又名瀑布屏。”不但有峭壁假山,还形成瀑布景观,具有很高叠石艺术水平。同时在寿山艮岳内大兴土木,搜集天下名花奇石,仿造自然山水,以达“放怀适情,游下赏玩”之需求。为此还下令设“应奉局”于平江(今苏州),凡被选中的奇峰怪石、名花异卉,不惜工本精心搬运,“皆越海、渡江、凿城廓而至”。运奇石的船,曾以十船组成一“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花石纲”。
 
   奇石主要有瑰奇特异瑶琨之石太湖石及灵壁石等及其他石种,“石皆激怒抵触……,千姿万状,殚奇尽怪”,无奇不有。
 
   宋代是盛行特置山石的时期,将山石独立放置品赏,并以瘦、透、漏、皱作为太湖石的选择和品评标准。宋徽宗选择千姿百态的怪石作为置石,在西宫门、华阳门的御道两侧辟为太湖石特置区,布列着上百块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峰石,成为人工石林,“左右大石皆林立,仅百余株,以‘神运’、‘昭功’、‘敷文’、‘万寿’而名之。独神运峰广百围,高六仞,赐爵‘盘固候’居道之中,束石为亭以庇之。”其他轩榭、庭园,各有巨石,棋列星布,并根据各自姿态予以赐名,分别刻于石之阳面。仅华阳宫中,登录的赐名观赏石就有40余块。宋徽宗为石题名十分注重内涵,突出诗情画意,如题“灵壁小峰”、“山高有小”、“水落石出”等。太湖石的特置手法在宋代宮苑内广泛应用。《宅京记》记述大内仁智殿的庭园中列两巨石,“高三丈,广半之”,东边赐名“昭庆神运万岁峰”,西为“独秀太平岩”,皆由徽宗御书并刻石填金,而较大峰石特别奇秀者,不但封侯,还赐金带,并绘图为谱,广为传播。在皇帝的带动下,私人园林纷纷出现。独乐园为司马光在洛阳修建的一座园林,以小巧简朴而著称。苏东坡有诗赞曰:“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文人园林如雨后春笋相继建成。李格非1095年写成《洛阳名园记》,他明确提出园林的兴废是经济盛衰的象征,“园圃之兴废,洛阳盛衰之侯也。”北宋以洛阳为西京,为历代公卿贵族云集、园林荟萃之地,许多名园是在唐代旧园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李亲自游览、考证、仔细品赏,并以十分精辟的鉴赏力对众多园中的20多个名园作了较详尽的介绍、评价。他写道:“洛人云,园圃之胜者,不能相兼者六,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难眺望。兼此者唯湖园而已。”湖园以湖水为主,湖中有洲,洲上建堂,名四并堂。四并堂者,取谢灵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之意。私家园林引水凿池,堆石掇山,对赏石文化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赏石专著一一《云林石谱》
 
   宋代赏石文化得到极大发展,不仅奇石的搜集活动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重要的是赏石文化日趋成熟,相继出现一批赏石、评石、收藏等方面的文章和专著,宋绍兴癸丑年(1133年)杜绾《云林石谱》问世。
 
   《云林石谱》共三卷,“汇载石品凡一百一十六,各具出产之地,采取之法,详其形状、色泽而第其高下”。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石谱,是对奇石艺术的全面总结,从记石进而论石。其序曰:“仁者乐山,好石乃乐山之意。居士之好古雅,蕴千岩之秀,大可列于园馆,小或置于几案,如观嵩(山)少(室山),而面龟蒙,坐生清思。”
 
   赵希鹄在1242年写成《洞天清录集》,将怪石列入文房四玩,如灵璧石、英石、太湖石等,其中有怪石辨十条,曰:“道州石,亦起峰可爱,山不奇耸,高大可喜;然人雕刻后,置急水中舂撞之,纳之花槛中,或用烟熏,或染之色,亦能徽墨有光,宜作假山、石玩。”对石之特点、制作工艺已作了详细描述。《洞天清录集》又载:“蜀中有石,解开自然有小松形,成三五十株,行则成径,描画所不及。”“石小而起峰,岩岫耸秀,嵌嵌之状,可登机案观玩。”
 
   此外有范成大的《太湖石记》、叶梦得的《石林记》以及《宣和石谱》等,详细描绘出山石的形象,绘成石谱,从而使山石的选择、欣赏由单纯的文字描述发展到图文并茂,极易识别,有力地推动了赏石文化的普及和提高。
 
   郭熙是著名的山水画家、山水理论家,他主张向大自然学习,并总结出自然山水的审美鉴赏方法,在《山水训》中指出:“真山水川之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势,系指山的宏观形态、山的形势及地形地貌;质,系指山的神韵和特征,以及山的构造、岩石质地、自然风化状态、自然植被等。《林泉高致》中写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他进一步阐述可行、可望是取其势,同其他艺术一样,望是一种艺术欣赏,从“望”中可以获得美的享受,但是欲取实质,还是有赖于近看,以取其质。通过视觉感受,了解山的形态、色泽、构成;通过听觉感受自然的神韵(风声、水声、自然声);通过触觉,感知山石的质地、温凉。当深人大自然,融人自然之中,山的形态在人的心目中就开始人格化,山像人,人像山,山人合一。同样一座山,由于季相的变化,而给人以不同感受,“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寒,人寂寂。”时序交替,季相有异,人之情感孰能不变。
 
   宋代《太平清话》中记述诗人范石湖(号成大,吴县人)喜爱玩英石、灵璧石和太湖石,并题“大柱峰”、“峨眉石”等。如题诗《峨眉石》:“三峨参差大,峨高奔崖侧,势倚半霄。龙盘虎卧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朝。”南宋山水画家宗炳《画山水序》提出:“山水质有而趣灵”,并浪漫地以“天地为庐”、“俯仰宇宙”,达“万趣融其神思……,畅神而已”,“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种澄怀观道的指导思想和畅神、卧游自然的审美方式,对赏石的欣赏和评价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对园林和观赏石的鉴赏产生很大影响。以文同、米芾、苏东坡等人为代表的文人画派,提倡天人合一,主张审美者应深入山水之中,“栖丘饮谷”,对山石吟诗作画,以领略自然山水之内在美,体验大自然之真谛。
 
   第三节:赏石理论的形成,米芾最早提出相石标准。
 
   米芾,字元章(105l一1107年),著名的书法家,又善于用大墨点作山水画,也是赏石收藏家和评论家。他受命任无为军太守,赴任后见院中一太湖石“状奇丑,以为石憨然无邪,有君子之气”。正冠下拜,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后人将其官服拜石之事传为美谈,他被人称为石癫。
 
   无为军距灵壁不远,盛产奇石,米芾到处搜集各类奇石,并分类命名,一一品评。据记载:“米尝守涟水,地接灵璧,蓄石甚富,一一加以美名,人室终日不出。”他痴迷奇石,以赏石为乐事,甚至到了忘我的程度,有时觅到一石,爱不释手,揣在袖中,时时用手抚摸,自己戏称为“握游”,乐而忘忧,自得其乐。
 
   米芾在观赏石品评方面,作了可贵的探讨,他最早提出相石标准,并以“瘦、漏、透、皱”四要素作为鉴评太湖石的标准。北宋文学家苏东坡(1037—1101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一位奇石收藏家、鉴赏家,他提出“石文而丑”的赏石观。以丑作为审美要求可谓高度抽象和概括。他广泛收藏奇石,曾收集红、黄、白色彩石298枚,置于水盆中观赏其优美的图案。在《取弹子石养石》中咏道:“置于盆盎中,日与山海对。”在《双石》中曰:“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石,岗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玉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苏东坡还在诗中咏道;“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试观烟雨三峰外,都还灵仙一掌中。”相传苏东坡曾一度信佛,号东坡居士,并“以净水注石为供”,开以石供佛的先例。他十分钟爱“雪浪石”、“仇池石”、“小洞天”、“醉道士石”等。他作《壶中九华》诗,寓神于形,形神兼备,写得惟妙惟肖,诗云:“前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益都法华寺有一观赏石,名曰醉道土石,苏东坡为此写下了《题醉道士石》。1933年出版的《山东名胜古迹大观》中留下了珍贵的照片。诗人绘声绘色地描绘了醉道士石的形态,使这块观赏石名声大振,不仅是山石艺术品,也是一件历史文物。
 
   《醉道士石》:“云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误人华阳?同,窃饮茅君酒。……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
 
   苏东坡因迷石其住所题名为“雪浪斋”,皆因“雪浪石”而得名。雪浪石纹理流畅,画面清雅,似浪非浪,似雪非雪,得造化之灵秀,含天然之玄机,实为石之珍品,历近千载依然风韵依旧。他还创造了以竹、石为书题的画体,并以竹石作为绘画和诗文吟咏的对象。竹石相互依托,一重一轻,一动一静,形成了优雅的山石艺术品。他咏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以拟人的手法,以竹、石象征人品的高尚情操。
 
   苏东坡对于绘画理论具有很深的造诣和独特见解,在《石氏画苑记》中指出:“画之所贵者,贵其似也,其似尚贵,况其真乎。”主张以真为美,真主要指意真,而似指形似,即形神兼备。他又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进一步强调对神的追求,即“古画画意不画形”。苏东坡将这些绘画理论和藏石实践应用于赏石文化中,为促进赏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节:觅石、赏石、藏石成风。
 
   宋代觅石、赏石、藏石成风,致使奇石价格倍增,奇石交易也十分兴旺。在陆游的《菖蒲》诗中记述一块观赏石价值千金:“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冗千金直。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另外,《铁围山丛谈》记述,李煜喜爱研山,并收藏有“海岳庵研山”和“宝晋斋研山”,“海岳庵研山”径长愈尺,前耸有三峰,其峰大如手指,而左右引两陂陀,之所以称为研山,实为中间有墨池的一块奇石而已。当南唐灭亡后,人物两空,此研山在民间流传数十家,后来为米芾所得,并被苏仲容以一宅园换去。这一宅换一石和米芾官服拜石的故事被人们传为美谈,从这两件事情上也反映出宋代赏石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对奇石的珍惜程度。
 
   砚是赏石文化中的组成部分,初期是以使用功能为主的工艺品,逐渐转变为供观赏的奇石艺术品。米芾在《砚史》中已指出:“石理发墨为上,色润者次之,形制工拙又其次,文藻装饰虽天然,失砚之用。”
 
   宋室南迁,以杭州为行都,改为临安。一时园林竞建,庭楼广筑于西湖山水之间。“一色楼台三十里”,大小园圃不计其数,城内南北十余里,贵宅、宦居、园林不下百余处,数量之多甲于天下,而奢侈之风亦不异于汴京。周密《吴兴园林记》中描绘了36处园林,其中以尚书沈德和的南、北园为典型。南园以山石见长,池中有蓬莱岛,在池岸竖立了三块太湖石,太湖石各高数丈,秀润奇峭,有名于时。江南的灵山秀水、奇峰怪石又为他们提供了师法的摹本,为此也创造出一批优秀园林。它们构思精妙,因其自然,辅以雅趣,景物简约,意境深远,成为自然、疏朗、雅致的自然山水园。以假山著称的有吴兴叶少蕴园,万石环之,名曰石林,吴兴俞子清园假山最奇。
 
   据《吴风录》记述:“今吴中富豪,竞以湖石筑出,奇峰阴洞凿峭嵌空为绝妙,下产亦饰以小盆岛为玩。”园林一时形成“无园不石”的风气。
 
   宋代以皇帝、文人、名士、官商、富豪乃至平民百姓,对山石普遍喜爱和广泛运用,出现了一些专门以叠石为特长的技工,也就是现在的假山技工。他们以叠石、置石为业,促进了山石的发掘和运用技术的提高。在巨型太湖石的搬运中,为了确保湖石完整无损,创造了以麻筋杂泥堵洞的方法,安全可靠,直到现在依然沿用。宋代观赏石山石品种以太湖石、灵壁石为主,昆山石也被运用,而且价值昂贵。“玉峰山产玲珑石,极天铲神镂之巧,好事者购供清玩,一拳百金。”
 
   元代诗人张羽,得一块昆山石,作诗曰:“昆邱尺壁惊人眼,眼底都无萬华苍。隐岩连环蜕仙骨,重于沉水辟寒香。”沈括是杰出的地理学家,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他对雁荡山奇峰怪石的考察心得:“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当初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有巨石岿然挺立耳。”明确指出流水对地形的侵蚀作用,对赏石的成因作出了科学的推断。
 
   第五节:元代赏石艺术处于低谷
 
   元代观赏石艺术发展处于低谷。御苑建设多仿北宋东京园林,所用石也多为艮岳之石。元代大学士张养浩官拜礼部尚书等职,他在济南建造“云庄”。园内有云锦池、稻香村、挂月峰、待凤石以及绰然、乐全、九皋、半仙诸亭。张公热爱自然山川,厌弃官场生活,诗曰:“五斗折腰惭为县,一生开口爱谈山。”据《历城县志》记述:“公置奇石十,每欲呼为石友。”其中四块尤为珍惜,命名为“龙”、“凤”、“龟”、“麟”,四块灵石均为太湖石。元代修琼华岛,自寿山艮岳运石。张公收藏了部分精品置于云庄,四块名石饱经沧桑,唯有“龟”石幸免于难,1977年4月14曰被移到济南趵突泉公园内保护收藏。龟石亭亭玉立,卓越多姿,又称为瑞石,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为公园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元代僧人维则叠石,今苏州狮子林。《画禅寺碑记》:“邯城东狮子林古刹,元高僧所建。则性嗜奇,蓄湖石多作狻猊状,寺有卧云室,立雪堂。前列奇峰怪石,突兀嵌空,俯仰多变。”狮子林盘环曲折,错落多变,叠石自成一格。
 
   元代在盆景赏玩上也日趋小型化,出现了许多小盆景,称“些子景”。
 
   两宋时期,由于皇家园林的发展和文人园林的兴趣,为赏石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园林中孤立石大量运用,不仅逐一命名,有的还赐以爵位,授予金带,并各图为谱,将赏石推到登峰造极的地位。宋徽宗广收天下奇峰怪石,米芾爱石成痴,并最早提出太湖石的相石标准,苏东坡珍藏大小雪浪石,赏石活动空前发展。赏石的收藏与鉴赏、赏石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和专著相继问世。郭熙的《山水训》、宗炳的《画山水序》,以及《洞天清录集》、《石林记》、《宣和石谱》、《云林石谱》图文并茂,全面总结了赏石艺术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赏石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说明宋元时期为赏石文化的鼎盛时期和研究时期。
 
   第八章  明清时期是中国赏石文化的起伏曲折,恢复发展时期
 
   (公元1368一1911年)
 
   明清以来,随着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自然山水的审美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人们逐渐摆脱了山石自然崇拜的束缚,开始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享受自然山水美的同时,不少学者对自然山水进行了详细考察、探索,揭示名山大川的自然奥秘,使山水审美和山水科学相结合,促进了山水审美的不断深化。与此同时,中国赏石文化也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进人科学发展时期,并日益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
 
   第一节:明清是园林发展的全新时期,园林置石、叠石广泛应用
 
   明清时期,园林发展迅速,以沈周、文征明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也积极参与造园,把绘画、诗文、书法三者融为一体,使园林意境深远,更具诗情画意。园林中置石、叠石以奇特取胜,扬州个园有四季假山,建于嘉庆年间,采用以石斗奇、分峰用石的手法,表现春、夏、秋、冬意境。春山突出雨后春笋之效果,修竹间散置参差的石笋,潇洒入画;夏山以皴皱有致的灰白色太湖石构成,山石在阳光照射下,阴影多变,如夏日的行云;秋山为黄石山,纹理刚健,色彩微黄,在夕阳下呈黄色;冬山由宣石堆叠而成,石上的白色晶粒看上去仿佛冬季积雪未消,余味无穷。四季假山堆叠精巧,精心创造了象征四季景色的假山,技术精湛,构思奇妙。
 
   扬州片石小筑为石涛之作品,气度非凡。峭岩深壑幽洞石矶,石峰突起,妙极自然,宛如天成,充满诗情画意。苏州环秀山庄是弋裕良创作的假山作品,多用小块太湖石拼合而成,依自然纹理就势而筑,整体感很强,悬崖、峭壁、山涧、洞壑浑然一体,在咫尺之内形成活泼自然、景致丰富的园林景观。留园则以特置山石著称,江南名石之冠一一“冠云峰”,就矗立在留园。江南园林发展迅猛,以宅园为多,它与住宅建筑紧密相连,实际上是住宅空间的延续,掇山、理水、布石、种花、点缀亭榭,成为自然山林之缩影。明代钟氏《梅花墅记》:“园子水,水之上下左右,高者为台,深者为室,虚者为亭,曲者为廊,横者为渡,竖者为石,动植者为花鸟。往来者游人,无非园者,然则人何必各有其园也,身处园中,不知其为园,园之中各有园,而后知其为园,此人情也。”作者对园林的总体布局与空间构图作了独到的分析。
 
   清代在北方建造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如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避暑山庄等,这些园林借鉴江南园林景色,因地制宜,寄情山水,状貌山川形神之美。康熙帝云:“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岚之势。依松为斋,则窍崖润色;引水在亭,则臻烟出谷,皆非人力所能,借芳甸为之助。”在避暑山庄的建设中,就是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而构成一代名园。在园林用石方面,虽然北方叠石堆山受南方影响,但自成一格。清代张南垣、张然父子为造园名家,中南海、北海、中山公园等处假山都是他们的代表作。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平地造园,因地制宜形成岗阜连接、起伏自然的山系。在叠石艺术上,形式多样,因景而异。有的土石结合,顺山势置石叠山;有的则以石为主,成峭壁悬崖,深涧曲溪;有的群峰林立,有的单置峰石,气象万千,将造园艺术和堆山叠石艺术推向高峰。北京皇宫御花园系明初建成,绛雪轩前砌方形五色琉璃花池,种牡丹、太平花,当中特置太湖石,形成一个大型盆景。萃锦园在恭王府花园内,有垂青樾、翠云峰两座青石假山,有“飞来石”耸立,还有姿态奇特的太湖石、滴翠岩。山的堆叠奇巧天成,有洞壑,有瀑布。据《日下旧闻考》:“池东百步置石,石纹五色,狭者尺许,修者百丈。”勺园园主米万钟号友石,是明末著名书法家,他平生好石,家中多蓄奇石。清代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记述:“米太仆友石,家藏一研山有七十二峰,洞壑奇绝,每日欲雨则水出,欲晴则先燥,太仆以五百金购之。”北京半亩园建于清康熙年间,“叠石成山,引水作沼,平台曲室,奥如旷如”.叠山系出自李渔之手,以青石叠石,石呈片块状,形象刚健,适宜横行叠砌,犹如画中斧劈皴,显示出阳刚之美,为“京城之冠”。另外,珍藏于中山公园的青云片、青莲朵、绘月等名石,均为圆明园遗物。
 
   第二节:造园赏石专著的问世一一《长物志》、《园冶》、《素园石谱》
 
   明清赏石之风日盛,赏石极为普遍,所藏石种更加丰富,几架等也更加讲究。太湖石、灵壁石、大理石、雨花石、矿石等均在收藏之列。明清时代,一些文人积极参加造园活动,广泛收藏观赏石,涌现出一批造园和赏石的著作、专论、石谱,赏石已成为相互赠送的贵重礼品,有的把奇石视作聚财增值的雅玩,广为收藏。
 
   明代文震亨作《长物志》,对于园林用石有精辟的论述:“(叠石)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中国园林以山水为骨架,采用移天缩地、小中见大的手法,“以卷代山,以勺代水”,创造城市山林景观,形成独特的东方园林风格。
 
   李渔《一家言》成于康熙十年(1672年)前,虽非造园专著,但也被人称为半部造园书,其中对山石多有独到的立论。“不下堂筵,坐穹泉壑唯营园林而已。”他指出,掇山并非雕虫小技,而“另是一种学问,别一番智巧”。并提出“用以土代石之法”,既节省人力物力易于施工,且利于种植,具有天然之妙。在山石选择上以透、漏、瘦为山石之美。对于山石堆置总结出一套施工和观赏办法,小石山(包括摆单个置石)顶端要宽,根脚要窄,若底部大了便无飘逸之势,降低观赏价值。营造园林是人们寄情山水,追求自然神韵,并通过艺术的手段借物以言志,立石以抒情,再现山水景观。“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
 
   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明末松陵(江苏吴县)人,是中国最著名的造园学家。他根据毕生的造园实践,写成一部《园冶》(初名《园牧》)。全书共三卷,分为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饰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等,全面而详细地论述了造园的理论和技术,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造园专著,属开山之作。《园冶》面世,充分反映了我国造园事业已完全成熟,其“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是对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园在规划布局中仿效自然山水并经过艺术的概括与提炼,从而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这一造园思想的高度总结,也是中国园林山水创作的一条美学原则。“巧干因借,精在体宜”,则高度总结了造园
 
的方法和手段。计成自幼习画,如《园冶.自序》中所言:“不妄少以绘名,最喜同荆浩笔意。”在文学、绘画中造诣很深,而在造园活动中,将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使园林品位高雅,意境深远。
 
   中国园林追求意境,讲求含蓄、深邃和步移景异的景观,追求“多方胜景,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园冶》中掇山、叠石独自成篇,全面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掇山立石经验,为我国园林掇山、立石、山水盆景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掇山篇中,计成提出:“深意画图,余情丘壑;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构土成岗,不在石形之巧拙。”“做以皴文而加;瘦漏生奇,玲珑安巧。”追求诗情画意,力求做假成真,这就是掇山的最高境界。山石选择不拘一格,“到地有山,似当有石,虽不得巧妙者,随其顽夯,但有文理可也”。但叠石应“夫识石之来由,询山之远近”。“取巧不但玲珑,祗宜单点;求坚还从古拙,堪用层堆。须先选质无纹,俟后依皴合掇,多纹恐损,无窍当悬”。计成山石的叠取原则和相石而立的原则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和可操作性,至今依然具有指导作用。《园冶》对具代表性的16种观赏石的形成原因、采取方法、观赏特色等作了全面的论述。如“石在水中,岁久为波涛冲蚀,皆成嵌空,石面麒麟作靥,名曰‘弹窝’水痕也”。
 
   《素园石谱》为松江华亭人林有麟著,于万历年间(1613年)问世,共四卷,介绍了100多种石种。此石谱图文并茂,有别于以文为主的各类石谱,因而生动形象。“古今图籍奇峰怪石有会于心者,辄写其形,题咏缀后。”凡发现有观赏价值的奇石,“目所到则图之”,历经变迁虽然奇石保留者无几,但从石谱中仍能一睹奇石之风采。石谱所列奇石,主要以“小巧足以供娱玩”的供石为主。在赏石理论上,也标新立异,提出“石尤近于禅”,将赏石视为“禅定”。“莞尔不言,一洗人间肉色丝语境界”。而赏石者就应人静、敛心、凝神而专著一境。
 
   清代诸九鼎《石谱》曰:“今人蜀,因忆杜子美诗云:‘蜀道多草花,江间饶奇石。’逐命童子向江上觅之,得石子十余,皆奇怪精巧。后于中江县真武潭,又得数奇石,乃合之为石谱,各记其形状作一赞。”
 
   清代周棠《石谱》。周棠字少白,浙江兰西人(1806一1876年),善画,尤爱好徐青藤、陈白阳的疏放、超脱的绘画风格,爱石并善画石,有清代画石第一之赞誉。他纵览石谱,“唯画石未见有谱”,遂选择姿态奇特的石头,仔细端详认真摹写,待胸有成竹,一挥而就,姿态、色泽、品种千奇百怪,绝不雷同,可谓集画石之大成。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对玉之产地作丁详细记述,“玉石尽山于阂、葱岭……,一日白玉河,一日绿玉河……,绿者,中国名曰莱玉。”曹昭《新增格古要论.异石论》、张应文《青秘藏.论异石》等石谱、石论如雨后春笋,纷纷面世,反映了赏石文化的深入和普及。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江苏江阴人,他“问奇于名山大川”,深入调查祖国的名山秀水、自然界的奇峰怪石,献身科学,尊重实践,晚年已不能行动,自叹曰:“今而后,惟有卧游而已。”对于石灰岩地貌深入的考察记录,深入研究,在世界上当属第一人。
 
   明代王象春《齐音》描写了他见到的奇石:“郡中有灵石皿,玲珑清古,极天工之巧。”清代沁心(乾隆时人士,称弧石翁)著《怪石录》。清代石门、吴震方《岭南杂记》:“英德石大者可置园庭,小者可列几案。”王渔洋《香祖笔记》:“五彩相映,光彩四射,红如鸡血,黄如蒸粟,白如珂雪。”描绘海中卵石和神韵天成的彩石,看有灵气,观有神韵,给人以高雅审美情趣。刘祯指出:“石出元岩之下,外栖五色之章,内秉坚贞之志,雕之不增文,磨之不加莹。”指出赏石贵在天然,不雕不饰为美。
 
   第三节:赏石文化与书画文学艺术的相互渗透,赏石专论、著作相继问世
 
   “登山穷源,方能造意”。明清以来,山水画家多以山水为伴。如石涛遍游名山,深受名山“蒙养之灵”,又悟仓山之神韵,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欲成山水画必以自然山水为蓝本,要写形写神只有高度概括提炼,才能领略自然山水之美,才能怡神冶性,“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先秦时代,孑L于的“山水比德说”将山水人格化,显示了当时的山水审美意识。明清以来在山水“比德学”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把赏石从以缩写自然景观和直观形象美为主,提高到追求人生哲理,使其内涵更为丰富,更具哲理。著名书画家石涛提出“山有是任”、“山之受天之任而任”,将主观之情移寓于客观之物,使自然被人格化了。“吾人之任山水也”,“至人无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辛弃疾指出:“我见青山皆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感受山水之美,是人类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发展。
 
   赵尔丰以石为师、以石为友,更是高人一筹,在《灵石记》中曰:“石体坚贞,不以柔媚悦人,孤高介节,君子也,吾将以为师;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然叩之温润纯粹,良士也,吾乐与为友。”
 
   郑板桥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擅长诗、书、画,号称三绝。他酷爱竹石,云:“石可破,不可夺其坚。”并以玩石自喻,在《郑板桥.竹石》中写道:“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彼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宦游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提出一个重清新、别致、追求意境的造园、赏石概念。
 
   郑板桥喜画兰而不画蕙,画石而不点苔,其中奥妙在于:“不画蕙者,愚意欲香远而长,花少而贵。不点苔于石,是恐污浊洁净之石也。”他主张淡雅、疏朗、以少胜多的审美观念,而“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是其观点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郑板桥在赏石理论方面继承了苏东坡的观点,并又进一步发扬完善,使之系统化、完整化.在《板桥题画兰竹》中曰:“东坡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彼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之中有至妙也,东坡胸次,其造化之炉冶乎,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因此,他在米芾赏石四字诀中又增加一个“丑”字,为“瘦、漏、透、皱、丑”。赏石以奇取胜,最忌平淡无奇,郑板桥以其奇才、怪才,提出“丑而雄,丑而秀”,对于赏石理论的深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拓宽了赏石的视野,提高了赏石的品位。
 
   曹雪芹写成一部历史名著《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是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对石头进行艺术想象加工创造的不朽之作。传说女娲氏炼五彩石补天,遗留一块在大荒山青梗峰下,此石自叹无力补天,有一僧一道决心让石头到人间走一遭,从而演出一场红楼梦。这补天遗石也就变成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它也决定着宝玉的命运。奇石在作者笔下,已被赋予了生命,变成了灵石,《石头记》也就成为写石的伟大篇章。曹雪芹不但写石,而且集石、画石。其友敦敏在《题芹圃画石》中既描述了画面,也写出了曹雪芹的傲骨:“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时.”
 
   蒲松龄《聊斋志异》寄托了他的孤愤,他栖居石隐园,收藏众多名石,如三星石、海岳石、蛙鸣石等,写出了很多有关赏石的文章,同时写出了一部石谱,对近100种奇石的出处、形状、色泽、质地及用途都作了详细描述。他对石隐园的一石一木倍加爱惜,倾注感情。《石隐园》载:“老藤绕屋龙蛇出,怪石当门虎豹眠,我以蛙鸣间鱼跃,俨然鼓吹小山边.”自注:“有类蛙鸣,余移置鱼跃石侧。”石隐园内怪石名花凡多,至今依然健在,供后人欣赏追忆。蒲氏在《石清虚》中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一个爱石如命的邢氏老人从河中捞取一块奇石,视为珍宝,历经磨难,几经坎坷,矢志不变,既写出石之玲珑剔透、奇特,又写惜石之痴情,宁可折寿而不愿离石,可谓石痴,而绝非叶公好龙之徒。
 
   明清时期,盆景艺术发展很快,有关著作也多有问世。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记载有盆景,而陈误子的《花镜》中也单列有盆景取景法:“近日吴下(今苏南一带)出一种仿云林山树画意,用长大白石盆或紫砂宜兴盆,将最小松柏或枫、榆、六月雪或虎刺、黄杨等,择取十余株,细视其体,参差高下,倚山靠石行栽之;或用昆山白石,或用广东英石,随意叠成山林佳景,置数盆于亭轩书室之前,诚雅人清供也。”作者从植物、山石、花盆的选取,到仿自然山水画意以及摆放位置,均作了详细论述,从中不难看出,盆景此时已相当普及,并且具有较高水平。
 
   清代谭嗣同在赏石鉴赏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评价标准,他认为石如人,其外形与人一样,具有首、腹、貌、气、肤、年龄,并对每个部位提出了相应的鉴定要点。有(怪石歌七古》:“其首秀而瘦,其腹漏而透,其貌陋而皱,其气厚而茂,其中秀而籀,其纪归而寿。”
 
   第四节:自然山水审美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对自然山水进行考察研究,成就卓著者当属明代徐霞客。他是一位文学家,也是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记》是一部游记,也是一部科学巨著。他不辞千辛万苦,只身游大半个中国,对祖国的自然山川进行科学考察,并作了详细评价。
 
   审视自然山水,“先审视山脉如何来去,水脉如何分合,得大势后,一丘一壑,支搜节时,登不必有径,荒榛密箐,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对山石的构造特点和形成原因作了科学的论述,例如峡谷山石受河流侵蚀而形成奇异景观,他解释为“江流击山,山削成壁”,“两旁石崖,火啮成矶”。
 
   魏源是一位十分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对自然山水进行考察和探索,并提出独到的观点。在《衡山吟》中以拟人的手法对五岳的形象作了高度概括;“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十分生动、形象,也充分描绘出五岳的不同气势。龚自珍给他以极高的评价,称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曲,成一家言”。
 
   魏源“足迹几遍域中”,以游山、探险寻奇为乐趣,“奇从险极生,快自艰余获”,“好奇好险信幽癖,此中况趣谁知之。不深不幽不奥旷,苦极斯乐险斯夷”。更为可贵的是,他提出了“游山学”的思想,把游山和读书相提并论,“一游胜读十年书”,并详细论述人与山、泉与山、石与山、云与山、树与山的辩证关系,以及“游山深,见山魂”的思想,把自然山水审美和自然科学充分结合起来。他的山水观点在《游山吟》中得以完整体现:“人知游山乐,不知游山学。人生天地间,息息宜通天地。特立山介,空洞山之聪,亭蓄山之奥,流驶山之通。泉能使山静,石能使山雄,云能使山活,树能使山葱。谁超泉石云树外,悟人介奥通明中?游山浅,见山肤泽:游山深,见山魂魄,与山为一始知山.寤寐形神合为一。蜗争膻慕世间人,清来一共云山夕。”
 
   明清由于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渐从山石的自然崇拜中摆脱出来,将对山石的赏览与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逐渐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
 
   名园、名石、著名假山不断涌现,扬州个园以石斗奇,分峰用石表现四季景色,环秀山庄假山成千古绝唱,冠云峰、皱云峰、玉玲珑、青芝岫、海岳石、青云片、龟石、待月峰、寿石成一代名石。
 
   造园及赏石专著、专论以及石谱的面世,如《园冶》、《长物志》、《一家言》、《怪石录》、《素园石谱》、《石谱》(诸九鼎)、《石谱》(周棠,彩画石)、《群芳谱》、《花镜》等,充分反映出中国赏石文化与书画、文学艺术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自然审美与科学研究的结合使其摆脱了元代的低谷状态,进入了全面恢复时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山石盆景文化史(上)
奇石与画石
园冶
研山索遠
观赏石专题4:北京地区奇石—燕山石_2
何以消暑,唯有观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