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心雕石》|​ 唤醒积淀 回归净土


◆ ◆ ◆


作者简介:桑世志,从事教师职业三十多年,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新闻系退休教师。

唤醒积淀 回归净土

我容易浮躁,所以在物欲纷繁的世界总想寻找一块净土来安抚灵魂。当看到朋友收藏的这块大湾石我便沉静下来。

这块大湾石让我看见1300年前少年得志,以“诗佛”著称又颇精禅理的王维,踏着坎坷的命运,却“兴来每独往”,溯水而上,“行到水穷处”,欣然坐看天边云卷云舒,他那忘却一切、专注云长云消的坐姿都散发出禅的味道。

我又看见1200多年前革新失败被一贬再贬的柳宗元,在漫天飘雪的日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来到“鸟飞绝”“人踪灭”的山中水边,垂竿稳坐孤舟“独钓寒江雪”。独钓于漫天雪花中的他虽显孤寂,却欣然地承受着冰雪的侵袭。


面对这块带来神奇遐想的大湾石,我沉思许久。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大湾石,后来才知道,广西境内红水河流经的县市都出产奇石,大湾石因为首先在大湾乡河段被藏石爱好者发现和采集因而得名。从赏石藏石的角度说,大湾石可分为图纹、色质、形态、怪异四大类,最富想象的是图纹类大湾石,而且抽象者居多,我看到的这块巴掌大小的石头就属于这一类。

应当说,以石为对象的审美在中国审美文化门类当中历史最为悠久,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的劳动实践。制作和使用工具被公认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这一标志的媒介物就是石头。因此,石头在原始人那里就打上了审美的印记。距今大约十万年,山西许家窑遗址发掘出的大量石器中有一千多枚石球,这些石球是狩猎投掷用的武器,这种圆的造型恰恰体现出原始人类一种实用性和创造性的追求。狩猎一旦成功,也就是说在使用中获得了喜悦,那么这种石球便具备了审美要素。


到山顶洞人,已经开始有了自觉的审美追求,因为他们已经懂得区分工具与装饰品。在他们的装饰品中,除兽牙和贝壳以外还有磨制的石珠。从那时起,以石为对象的审美意识就始终在人类社会进化中不断发展完善,直至形成独立的赏石文化。

中国的赏石文化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那就是中国人对事物的体悟精神,这也是中国美学的基本持征。在审美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字,“味”,诸如“玩味”“体味”“寻味”“回味”“品味”等等。这个“味”,只能靠审美主体的感悟方能体会其奥妙,或者说只能靠审美主体的感悟方能获得美的享受,因为美的价值不是客体直接具有的,是主体内在积淀的对象化。当主体内心的积淀找到抒发的对象,这个客体原有的潜能就获得了转化为审美价值的机会,也可以理解为客体原有的潜能唤醒了主体内在文化与艺术的积淀,从而使主体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


都说玉能养人,何者为玉?石之美者,归根结底还是石能养人。所谓养人是指对人有好处。从原始人到现在,无论实用价值还是审美价值,石头一直为人类做着贡献。不说2000多年的南京石头城,不说海拔3000多米的新疆石头城,也不说那些巍峨的宫殿和庄严的庙字,就连昔通的房舍道路又何曾离开过石头的踪影。

我曾经去过黄河西岸山巅上的吴堡石城,那是一座几乎被人遗忘的石城。尚未考证石城究竟建于何时,但是史料载:公元976年北宋将领李克睿曾率兵攻破此城,那时被称为“吴堡寨”,据此可以推断吴堡距今至少有1000多年的历史。走进石城,犹如走进石头的世界,城门、城墙、房屋全部由石头搭建而成,如今虽然断壁残垣,野草丛生,荒芜凄凉,但是你仍能感受到不屈的石头顽强屹立在山巅俯瞰黄河的坚毅气势。

石头的审美价值是在唤醒与深思中获得的,石头的潜能唤醒你的积淀,你的深思使石头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在深思之中获得内心与外界的和谐,使主体向人格上的完美发展,应该是石头带给人精神层面最大的好处。听起来似乎有点玄,其实并不玄,因为物欲横流的社会导致的人格解体、心理失衡的状态屡见不鲜。从这个意义不仅是石头,凡是能产生美好情感的东西都有这种作用。由此,我想起达尔文曾经感叹诗歌艺术对人的重要作用。达尔文年轻时候喜欢读雪莱等人的诗,后来不读了,但是他却明显感到内心出了问题,他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能够产生更高级的意识形态的那一部分能力的衰退……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会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这显然是达尔文以自己的体会指出了这种精神偏枯病的危害,患上此病人格岂能完美!所以,一块顽石在精神层面对人的滋养并非无稽之谈。

看着这块石头,我不能不对藏石人肃然起敬。藏石人更懂得深邃的含义,因为深远,便不容易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因为深沉,便避免了心存浮躁的困扰,因为深厚的积淀,使他们能与石头产生共鸣从而诞生出审美价值。在藏石人的眼里,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遥远的记忆,每一块石头都有它的前世今生,而且每一块石头都通向未知的未来与石头相比,我们都很短暂,然而若与藏石人相比,我觉得我就浅显多了。

物欲横流中我也力图追求深邃的境界,我也期盼能寻找一块净土来安顿浮躁的灵魂,无意之中这块大湾石使我豁然开朗。

王阳明先生《传习录》有一段颇耐寻味的话引在这里很恰当: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应当感谢朋友给我欣赏的这块大湾石,它不仅让我沉静地联想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唤醒了我,使我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努力寻找的净土其实就在自己心中。

·END·


双11特惠

3D打印底座买四赠一

↓↓购买底座 点击下图↓↓

   相关阅读   

《文心雕石》序一
奇石·奇书·奇缘
——张东林


《文心雕石》是本与众不同的书。它邈约了70多位作家、记者,以文学的笔触写奇石,既具文学性,又因聚焦奇石而颇具收藏专业性。在我看来,这算得上一本“奇书”。

说它“奇”,主要有两点:一是它跳脱出对奇石表象的关注,将藏在石头中最本真的价值展现出来。多年来,我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这块石头值钱吗?能入手吗?以后会增值吗?关心的都是石头作为商品的种种。但是,一块石头究竟有怎样的美学意义,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趣和理念,又会与自己产生怎样的共鸣与联结,却罕有人在意。而这,恰恰是一块我们珍爱的奇石所能带来的最动人的价值。

因此,身为爱石之人,我们一直希望能有这样一种角度,为所有奇石的关注者剥离肤浅的表层,抵达最本质的情怀。这本书所做的,正是这样的努力和探索。它以文学为基调,有故事的描述,有理论的探索,有艺术的见解,以不同的角度解构人与石之间微妙而深刻的关系。比如,书中《汪老赠宝》一文是作者对汪曾祺先生一段赠石之缘的追溯与感念;《唤醒积淀回归净土》是通过对赏石文化的解读,引申出对审美的思考;《石品自有相》则是对赏石境界的一种高层次感悟。

可以说,对于“为什么要藏石”这一话题,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阐述和指引,为藏石、爱石之人开启了一条由“表”走向“里”的认知之路。
另一点“奇”,就是这本书的“跨界”。我们常说“文学艺术”,二者不应分家。但事实上,文学和奇石艺术,一直以来都处于割裂的状态。文学界的人觉得收藏是陌生领域,对于奇石收藏更是如此,因此极少在此处用笔;奇石界的许多藏家,更难有文字佳品呈现。但这本书,以文学之笔、之眼,写奇石之情、之事,巧妙地打破了文学与艺术之间的屏障,极为自然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我想,无论是对奇石界还是文学界来说,这场跨界的合作,都是一次具有标杆意义的创举。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文字高手,不仅仅局限在文学界。除了许多著名作家,我还在作者中看到了艺术评论家、艺术家和鉴定家的身影,其中更不乏资深的记者和编辑。与纯粹的文学家相比,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人士又以各自的视角和立场,赋予了关于“石”的不同解读。这些不拘一格的文章,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令人耳目一新。

这样想来,这本书的“奇”,这种种的意料之外,恰恰又都在情理之中。作为这本书的策划和主编,马益群兄付出了很多心血。他是投身奇石领域多年的藏家,也是《北京日报》副刊部的资深编辑,因此才能够整合文学界与收藏界的双重资源,以个人的力量邀约到如此之多的名家,写下这么多篇饱满深沉的美文,最终形成这样一本沉甸甸的佳作。

我与马兄数十年前因石相识,我懂得他对石头的热爱,更了解他对这个行业的期待与担当。多年来,我们都希望能够做一点事,让奇石行业发展得更理性、更健康。我想,这本书做到了。
这是人与石之间情感联结的见证,更是人与人、人与石之间最为难得的缘分。

是为序。


《文心雕石》简介


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的精品书《文心雕石》将70多位作家、记者等各行业专家汇聚一堂,以文学的笔触讲述奇石故事,每篇还配有相应的奇石美照,想必将为行内外的奇石爱好者带来不少收获。

《文心雕石》的两位编者马益群和张东林就同是爱石之人,有着《北京日报》33年采编工作经验的马益群,曾出版《大漠奇石》一书,现任中国副刊公众号品藏栏目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奇石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而身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奇石专业委员会会长,十大国石评选委员会主任的张东临更是资深奇石收藏家、鉴赏家,二人珠联璧合,用兼具文学与专业的魅力将这本“奇”书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用或专业严谨、或通俗幽默的语言,在书中与读者隔空展开一场关于奇石的对话。

书中读石的篇篇讨论,像用一把钥匙打开了石门宝库,给不同的读者提供了获得鉴石知识的路径,或许你了解到的是关于不同奇石受山川河流、沧海桑田变化,以及历史文化变迁所带来的影响;或许你能从中与作者结交挚友,真正感同身受到什么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或许你也从中反思,即使在奇石收藏过程中“失手”,未尝不是人生的另外一种收获;更或许你还能从小小的石头中看到大生活,体悟到世界的美丽……无论你在书中体悟到什么,你都能够从一块块看似冰冷的石头身上,看到宇宙万物的神奇多姿,联想到人生的境遇百态,这就是书中讲述奇石王国里妙趣横生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艺术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文心雕石》一书出自吉林出版集团,花费巨大人力、物力精心打磨而成的《中国名家精品书系》,不仅有各界资深专家、学者组成的作者队伍,以专业的角度,品评业界智慧,铸就尚品,使得该书将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和完美的表现形式合二为一,极具收藏价值。

藏石是雅事,赏石之人更应具备文人墨客的情怀与智慧,才能知行合一、本源必达。正如《文心雕石》的编者所说:希望为所有奇石的关注者剥离肤浅的表层,抵达最本质的情怀,为藏石、爱石之人开启一条由“表”走向“里”的认知之路。


文心几许雕石意

文奇一妙,石奇一绝,《文心雕石》的编者在选石入书上花了不少心思。

十三年前,大漠奇石“小鸡”破壳而出并入选“全国首届十大国石”,正是那一次影响至今仍被赞叹不已的石界大选让断层已久的中国赏石文化灿然回归。说起来,我手上这本最新出版的《文心雕石》一书,主编张东林和马益群先生正是那次活动的主导者,前者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奇石专业艺术委员会会长,后者为副会长兼秘书长,都是京城有名的收藏大家。

与其他图录式的赏石专著明显不同,《文心雕石》讲究的是石文并重,七十一方奇石对应着七十一位文化名人的七十一篇赏石美文,为读者呈现出七十一个不同的审美视角。看书容易成书难,尤其像这种面向一大堆名家定人定时定选题的三定式约稿,难度可想而知;再是指定一方奇石索求一篇文章,有点儿强人所难了。很快,益群兄就告知约稿全都落实了,令我很是吃惊,不知是得益于他的人脉广还是石头的号召力大。

文人论石有个特点,那就是绝对放得开,参与《文心雕石》撰稿的作家、评论家和记者中有不少人与我相识,以往很少听到有谁拿石头当话说,不承想这次纸上论石,却是文思百转慧眼交织。原北京日报副总编辑初小玲的命题石是一方戈壁石,名为“遥远的虹”,高耸如山的石峰绝顶上,一道液化般的红色彩虹凝聚不散,红与黑从来多遐想,它的神秘却让作者想到被称为“新四大发明”之一的“二维码”,从自然到科技的虹联想,思维跨度竟然如此之大,赋予生命新的意象同时,笔下文心愈发淡泊:“无论哪种未来,相信大自然都有最好的安排。”大自然既能诞生生命,同样可以昭示历史,军旅作家乔林生眼中的大漠玛瑙石“头盔”令他陡然生出铁血之心,那一顶头盔下五官全无的战士脸庞,仿佛依然看向战场深处,“黄沙百战穿金甲”,如今楼兰不再,征战的将士不再,唯有大漠留史,头盔在,使命在,正是有了这方大漠奇石,让我们对曾经的诗中过往多了一种长久的念想。赏石凭眼,鉴石由心,清华大学陶瓷艺术系主任白明眼里那尊远古陶瓶般的玛瑙与水晶的共生造型,在他看来就特别有意思:玛瑙石皮,水晶内膛,亿年前遗留下来的火山熔岩中不知何处的一小块,这像极了远古时代厚漆包裹的玉器,又似几层皮革包裹着的琉璃。然而,我更在意白明文章的开篇语,正是他的这句“世间的物总是携有许多的信息值得我们去用心注视”,让我再次审视起曾经赏析过的“北京猿人”一石,益群兄初得此石曾与我商讨过命名问题,看它极似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雄性晚期智人,于是提出“智人”一说,而他更倾向于“北京猿人”。中国最先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是周口店山顶洞人,亦称为北京猿人,石与猿的形象高度重叠,让这方大漠玛瑙最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石界盛名,并入选“第二届全国十大国石”,没想到这一次奇石再品的机会又落在我的笔上,也算是与猿有缘吧。

文奇一妙,石奇一绝,《文心雕石》的编者在选石入书上同样花了不少心思,其中,就包括入选两届“全国十大国石”的大化石“中国虎”、缠丝玛瑙“雄狮”、水冲石“大师”等,当年,这些堪称国宝级的奇石尚可偶尔一睹,近年来只余传闻在耳了,如今翻页再见,愈发感叹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大开眼界的还有不少文化石,与追求造型雅致的文人石不同,文化石更讲究画面本身构成的文化内涵,有的甚至可以引经据典,如收录在册的怒江画面石“高山流水”,石上一人端坐抚琴,一人躬身静赏,似画非画,非画胜画,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情节构成,与记载在《列子·汤问》里的“伯牙抚琴,高山流水遇知音”情景完全相同。同样一石一画,一画千古,“山人”中可见有人依山独坐,石是大湾石,问石者桑世志是大学新闻系教授,石中人让他悠然想起1200年前因革新失败而一贬再贬的柳宗元,或是1300年前以“诗佛”著称的王维……而在我的直觉里,那人更像是一心独钓的山野村夫,那山则简化为一个能使人自我依靠的大写“人”字,一字一形,左右皆为人。“石人合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文学大家刘齐对奇石的解读当属对奇石预言性的一种文化诠释:“人类在地球上根本不存在的时候,它就做好了契合的准备。它一心一意,等候世人前来见证。”带有预言性的奇石,在书中还有不少,有的属于自然预言,有的类似人文预言,前者有戈壁石“金猴”、玛瑙石“青蛙”,后者有长岛球石“小沙弥”、长江石“高僧”等,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文为石眼,石为文心,在我的读书印象中,像《文心雕石》这样能够以文鉴藏、以藏品文一书两看的并不多见,合卷再思,之前很多不曾想过的问题自然冒了出来,比如“石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没有文化根基的石头为什么会被赋予文化内涵;奇石的文化价值如何界定,界定的标准又该如何确立;再比如石文化中的艺术属性是什么,什么样的奇石才能归属于艺术品范畴……任何一种文化的起源,首先是能不能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人文氛围,从这一点上来看,《文心雕石》的特别之处就在于通过石文并重的赏石新模式将石文化实质化,以此引导读者多角度来观石、品石和鉴石,从中体会当石头在造型造像上超越自然时所触及到的文化层次,唤起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意识,而非一看了之。(于海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长江石鉴赏收藏投资推广中心5
【杂谈】如何读石?
广西大湾石:美丽的色泽,诱人的质地
艺术来源于生活
小品石为何这般火?
正六斋收藏奇石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