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忠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马楠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充分理解数学教材目标,明确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

  一、钻研教材,了解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

  要充分把握数学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将其分解成知识点。首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逻辑分析,弄清教材中的概念、规律和方法的逻辑结构,从而把课本中的知识结成“点”,连成“线”,织成“面”,以求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教材内容要进行价值分析,要作出价值判断,以便确定某一具体内容在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后,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决策分析,即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教学构思。仔细钻研教材,建立前后联系,就可以预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选择合适的教法,使学生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的氛围,让学生亲身动手感受数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数学的认识相对比较肤浅,可以采用让他们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比长短”这堂课,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同桌之间比一比谁的铅笔长、谁的铅笔短,让孩子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在做中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鼓励学生留心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同时,数学和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得数学知识由抽象转变为形象具体,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还有利于促使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一年级上册“数一数”这堂课,教材提供的的主题图《美丽的校园》是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情景,利用这一主题图进行数一数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热爱校园的思想品质。再如分类这堂课,可以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整理书包,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知识,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习方法,让学生感悟算法的多样化。

  对教材的研读、深层次的挖掘,使教师感悟到教学过程不再是日复一日不断地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对于同一个问题,要积极寻求多种方法,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的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运用创造性思维的信心。

  比如在教“9加几”的计算知识时,教材中是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通过学具拼摆计算,通过看图圈画计算,通过“凑十法”计算,运用交换加数进行计算等。在教学时,我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我体会到,要充分贯彻《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通过将算法多样化,我让学生用已掌握的思维方法,采取迁移与拓展的方式学习“8、7、6加几”,最后采用对照自悟的方法,在对比体验中学会“5、4、3、2加几”的方法。这样既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在构建知识和运用知识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年级数学老师工作总结五篇
葛廷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与生活化教学新理念探讨-
课堂教学中情境设置的生活化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素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范例?
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