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州农资


用药方案请详咨当地有关植保部门

近几年,随着籼粳杂交稻种植面积扩大和施肥量增加的态势发展,致使稻曲病发病趋势加重,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就会造成严重损失。针对这一突出问题,2015年开展了水稻抽穗动态、田间发病消长、不同时期用药预防等观察与试验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现简述如下:

一、为什么2015年稻曲病发生重?

(一)发病特点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面上普查,初步认为2015年稻曲病发病具有见病早、发病重、差异大的特点,具体是:

1、见病早。据嘉优6号、甬优1540、甬优12三个品种破口后每天目测结果,嘉优6号8月18日为破口期(10%左右植株稻穗露出叶鞘2cm,下同),病穗初见期在8月27日(破口后9d),8月18日至8月26日9d日平均气温27.8℃(幅度26.7℃~29.1℃);甬优1540 8月22日为破口期,病穗初见期在8月31日(破口后9d),8月22日至8月30日9d平均气温26.4℃(幅度24.6℃~28℃);甬优12破口期在9月7日,病穗初见期在9月16日(破口后9d),9月7日至9月15日9d平均气温23.9℃(幅度20.8℃~25.7℃)。从上述表明,三个品种分别在8月18日、8月22日、9月7日破口,在适温的范围内,破口至病穗初见期为9d,有力地证明了见病早。另据定丛观察稻曲病增长动态,用药处理区在见病3d内(破口后12d)增长最快(病穗占总病穗72.8%),见病6d后病穗稳定,见病12d后病级稳定;不用药处理区在见病5d内(破口后14d)增长最快(病穗占总病穗60%),见病11d后病穗稳定,见病13d后病级稳定。

2、发病重。主要表现为发病面广(全省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品种扩大(甬优系列品种为主,常规糯稻也有发病);病穗率高,重的田块高达58.62%;级别重,有些田块9级病穗占三分之一,病情指数高达28.12。

3、差异大。从面上发病情况看,普遍存在着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地区、同一品种不同田块之间差异大。这主要原因是菌源基数、施肥量、稻株长势、孕穗至破口期天气条件、防治质量等不同所造成的。

(二)原因分析

多年来实践证明,病害流行与否关键在于菌源、品种抗性、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四方面因素构成的。若菌源充足、品种抗性差、气候条件适宜、栽培管理不当等四方面都相吻合,病害就会流行。那么,2015年稻曲病发病重直接与四方面因素有关。

1、菌源充足。近几年来,稻曲病都有不同程度发生,菌源积累逐年增多,完全满足流行的菌源条件;

2、品种抗性差。当今种植的甬优系列品种,也是大穗型品种,实践证明甬优系列品种易感病;

3、气候适宜。据椒江区气象部门提供资料,8月7日至9月8日的33d(这期间正是椒江地区各单季稻品种破口前10天至破口期),日平均气温27.02℃(幅度24.6℃~29.9℃),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的有21d,降雨天数为25d,总降雨量为207.1mm,总日照为116.7小时(日均为3.5小时),特别是8月7~16日10d、8月22~24日3d、8月26~30日5d、9月4~8日5d的4次连降雨。如此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稻曲病的发生。

4、施肥量偏多。当今绝大多数种粮大户追求高产,加上大穗型的甬优系列品种要高产需施促花肥,出现了加大施肥量、偏迟施肥的现象,特别是氮肥过量,往往导致水稻群体高而茂密或贪青,十分有利于发病。

二、为什么防病效果不理想?

任何病虫防治效果与所用农药合法有效性、防治适期、防治质量、影响因素的四方面密切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缺一不可。那么,当前稻曲病防治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错过防治适期

目前,植保技术部门普遍提法稻曲病预防适期为破口前5~7d或7~10d。要掌握这个适期,首先要确定该一片或田块的水稻破口期在何时?要判断破口期必须掌握该品种全生育期、叶龄进度、幼穗分化进度、有一定积累经验等,才能达到准确判断的本领。而实际操作的确难度很大,往往错过防治适期,主要有主观、客观原因如下:

1、破口早迟难掌握。各品种间全生育期长短不一而破口有早迟,同一品种不同播期而破口有早迟,同一品种肥力差异而破口有早迟;

2、天气不利难防治。明知某日是防治适期,正遇连阴雨无法开展防治;

3、单独防病难开展。在现实病虫防治时,为节省工本都采取防病治虫相结合的方法。一般虫害防治是确定最佳防治适期(某日至某日的3d左右),但这个时间不一定是稻曲病的防治适期。所以,往往在治虫时加上防病药剂一起喷药,单独为预防稻曲病难开展的。

(二)防治质量难保证

当前,从事病虫防治工作都以年龄偏高的老农民,尤其是把握喷抢人员不稳定,喷雾雾滴粗、喷雾不均匀、漏喷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防病效果。

(三)影响药效因素难克服

预防稻曲病应在早上稻叶露水干后喷药,而实际防治难做到。因种粮大户雇工防治及当时气温高,一般起早不管露水干否就开展作业。其次,发病重的年份往往多阴雨,抢晴防治后即遇下雨。上述二方面都会影响药效发挥,直接影响防病效果。

三、如何抓好预防工作?

稻曲病流行与否关键在于菌源、品种抗性、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四方面相吻合的程度。为此,抓好稻曲病预防必须落实综合措施,在着力提高水稻自身抗病力的基础上,做好喷药预防,力争将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之内,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一)树立防大灾思想

根据近年来稻曲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其发生趋势呈上升态势。在当今菌源充足、种植品种难以更换的现状下,一旦水稻孕穗至破口期遇多阴雨的天气条件,稻曲病就会流行发生。为此,我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树立防大灾意识,以大发生的准备来落实各项措施,力争防控的主动性。

(二)提高水稻自身抗病性

提高水稻自身抗病性是防控稻曲病的关键基础措施,既能减轻发病,又能减轻药剂预防压力。主要措施:选择相对抗病较好品种;在不影响单季稻产量的前提下,适当推迟播种;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严防氮肥过量贪青诱发病害;开展科学用水,严防深灌、漫灌。总之,创造一个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

(三)实行科学用药

稻曲病是由病菌侵染水稻颖花花丝引起的病害。根据这样侵染特点,在喷药保护上就要如何控制不受侵染,达到防病效果。经试验研究与大田实践证明,预防稻曲病适期是关键,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则防病效果不理想。为此,做好药剂预防稻曲病,要抓住防治适期、保证防治质量、控制影响药效因素的“三个环节”,要一环抓一环、环环抓紧,缺一不可。具体是:

1、掌握防治适期。预防稻曲病适期与水稻生育期密切关系。要准确掌握防治适期,必须在基本掌握水稻形态特征、防治适期时水稻发育动态的同时,开展不同时期用药的试验研究,最终得出可看、可查、可定的防治适期。下面介绍2015年田间观察调查、试验研究的结果,为确定防治适期提供依据和经验。

一是水稻剑叶全展(剑叶全部伸出倒二叶叶鞘展开)、抽穗(稻穗从叶鞘伸出2cm左右)的动态。据定点10丛观察,甬优1540(5月23日播种,6月8日机插)在8月14日剑叶全展率达55.8%、8月16日达87.7%、8月18日97.1%,8月22日抽穗率12.3%、8月24日达61.6%、8月26日达89.9%;甬优12(6月2日播种,6月27日移栽)在8月31日剑叶全展率88.6%、9月3日达98.1%,9月7日抽穗率11.4%、9月9日达62.9%、9月10日达82.9%(见表1)。另据甬优12定穗挂牌观察,在9月8日至15日平均气温22.9℃~25.3℃的条件下,剑叶叶枕距(剑叶叶枕至倒二叶叶枕的距离,下同)平均13cm±0.64至破口需1d、叶枕距平均10.5cm±0.69至破口需2d、叶枕距平均8.9 cm±0.67至破口需3d、叶枕距平均7.5 cm±0.05至破口需4d、叶枕距平均6.0cm±0.80至破口需5d、叶枕距4.6cm至破口需6d、叶枕距平均3.6 cm至破口需7d,一般叶枕距7cm以上可见剑叶叶鞘内的谷粒。一个稻穗自破口到全部抽出平均3.4d±0.62。综合群体与个体观察结果,剑叶全展至破口约需10d,自破口期(全田稻穗抽出10%)到齐穗期(全田稻穗抽出80%)约需3~4d,全田自见穗到全部抽出约需7d。若破口前5~7d为预防适期,则剑叶叶枕距3~6cm为宜;破口前7~10d为预防适期,则剑叶叶枕距0~3cm为宜。


二是不同时期喷施爱苗、扬彩预防稻曲病效果试验结果。据椒江在单季稻甬优12品种上试验结果,不同时期亩用30%苯甲、丙环唑EC(爱苗)20ml防治1次,以8月25日(破口前13d)、8月28日(破口前10d)、8月31日(破口前7d)的3个处理为好,病指相对防效均达99.26%,极显著好于9月3日(破口前4d)防效79.25%、9月7日(破口期)56.62%。亩用32.5%苯甲·嘧菌酯SC(阿米妙收)30ml于8月31日(破口前7d)防治1次,病指相对防效达97.79%,与同期施用爱苗无显著差异。另据温岭也在单季稻甬优12品种上试验结果,不同时期亩用18.7%丙环·嘧菌酯SC(扬彩)50ml防治1次,以8月31日(破口前8d)、8月25日(破口前14d)、8月28日(破口前11d)的3个处理为好,病指相对防效依次为96.5%、92.2%、91.8%,三处理无显著差异,极显著好于9月5日(破口前3d)防效65.5%,9月2日(破口前6d)防效58.4%。亩用30%苯甲·丙环唑EC(爱苗)20ml于9月5日(破口前3d)防治1次,病指相对防效达66.0%,与同期施用扬彩无显著差异(见表2)。


三是见病后高剂量防控稻曲病效果试验。据椒江单季稻嘉优6号(8月18日破口期)8月27日见病,8月28日亩用30%爱苗EC40、60、80ml,亩用32.5%阿米妙收SC60、90、120ml,兑水50kg喷雾。

据病情稳定期(10月10日)调查结果,亩用32.5%阿米妙收SC60、90、120ml处理的病指防效依次为33.15%、40.42%、62.18%,亩用30%爱苗EC40、60、80ml处理的病指防效依次为51.9%、21.96%、31.02%,经统计分析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在见病后使用高剂量的阿米妙收、爱苗,对稻曲病防控效果不理想。

总之,通过上述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曲病防治适期由原来破口前7~10d改为全田水稻10%植株剑叶叶枕距0~3cm(甬优系列品种),即全田水稻10%植株剑叶全部伸出倒二叶叶鞘展开的3d内(未见剑叶叶鞘内谷粒),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就会影响防病效果。

2、选用对口药剂。经试验示范推广显示,在防治适期内亩用30%爱苗EC20ml、32.5%阿米妙收SC30ml、18.7扬彩SC50ml,对稻曲病都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如2015年椒江、温岭试验相对防效在90%以上;另据安吉、南湖、兰溪、常山、椒江、遂昌等示范相对防效达92.45%~94.8%,明显优于其它常规药剂。

3、保证防治质量。要求在早上稻叶露水干后喷雾,喷足、喷匀药液,做到不漏喷,着力提高防病效果。


本文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中所涉及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稻瘟病和水稻螟虫的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一览表
水稻纹枯病
认识水稻生育期基础,重点关注三个关键节点!
-成株期水稻病害发生与防治-实用技术-中国寒地水稻信息网|黑龙江省水稻所|黑龙江农业科学院...
水稻稻瘟病病原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