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服复兴,需要有民族文化精神

时下,“汉服复兴”很受追捧,每年的海峡两岸汉服文化节、西塘汉服文化周等以汉服为主题的节日上,穿着汉服的青年男女衣袂飘飘,古韵十足;各地学校的汉服社蓬勃壮大。以汉服为载体,重申对华夏文明及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当下呼声颇高的一种方式。但是,也有反对者认为,这是流于形式、缘木求鱼的不智之举。

其实,“汉服”的概念同“汉人”一样,比较模糊。有学者指出,就是在汉族人心目中最正统的汉唐宋明时期,其中的“汉服”究竟融合了多少“胡服”因素,也无法说清。

服制之辩毕竟还是表面,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服装下所包裹的族魂。在以实力说话的时代,服饰能有多大的说服力呢?自古以来,王旗变换由军事强国说了算,不是峨冠博带的青衿清谈者所能决定的,服制变迁则更为复杂。对于中原汉族人而言,最无资格称为正统的蒙元、满清,恰恰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页。在明清易代之际,入主中原的清王朝实行剃发易服的政策,在东亚汉文化圈内颇受鄙夷,但在18世纪中叶,它一度得到无华夷观念的西方列强的敬重。反观在清朝入主中原后一直自诩为“小中华”、颇显华夏威仪的朝鲜王朝,却在“春秋大义”的衣冠下固步自封,于近代化的浪潮中落得凄惨的下场。于内于外,复兴汉服与否似乎与民族内涵关系不大。

“汉服复兴”的口号还折射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涉及民族国家认同感的问题时,该不该清楚地分列华、夷,分别对待?如果要求各族人民站队,无异于人为地制造矛盾;如果没有必要从华、夷之别中生硬地分析出所谓的民族精神之别,那么,“汉服复兴”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实际上,仅仅复兴一种传统的服饰,是无法复兴民族文化精神的。只有不忘华夏文明自强不息、海纳百川的精神,才能为汉服复兴运动注入真正的文化力量。(戴琳剑)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是五千年来国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悟空问答
中国文博踔厉奋发,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而奋斗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 第九届汉服春晚不见不散!
汉服简介及漫画美图
【每日时事】人大代表建议设立国家“汉服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