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日话眠丨不觅仙方觅睡方

“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冬日里天寒地坼、草木凋零,天地进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生数皆终状态,阴气盛极,万物闭藏,以为来年春季的升发养精蓄锐。中医主张“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此时应顺应大自然的昼夜阴阳节律调摄睡眠,以使机体阴平阳秘,达到益寿延年、美容养颜的目的。

人的一生大约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莎士比亚曾将睡眠誉为“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我国历代医家、养生家都非常重视四时睡眠养生,认为“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能眠者,能食,能长生”。叶天士在《叶选医衡》中指出:“调寝食在医药之先……非安谷不能生精与气,非安枕不能养血与神。”可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建立正常睡眠规律是人体顺应昼夜节律,养生延年的重要措施。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增加,肝细胞的功能增强,提高解毒、代谢能力,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人在夜晚熟睡时,分泌的生长激素增多,可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又可加速新陈代谢,延缓衰老。且熟睡状态下,脉搏减慢,收缩压降低,呼吸变深,基础代谢率下降,脑血流量减少,有助于大脑能量的积蓄。良好而充足的睡眠能使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得到自我修复和调整平衡,可增强免疫机能和抵抗力。

冬季昼短夜长,万物蛰藏,养生应顺应冬日潜藏之气,适当早卧晚起,避寒就温,早睡是为了养护阳气,蓄积机体能量和动力,迟起又可顾及阴气,待日出而作,使人体阴平阳秘。否则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那么,有哪些“睡方”帮助我们安然度过这寒气袭人的严冬呢?


早卧晚起,子午静休
古代的养生法则中,“三寒两倒七分饱”的理念最为世人称道,所谓“两倒”,就是指睡好子午觉。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极衰,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子时是23:00-1:00,阴气最盛,阳气衰弱,此时休息最能养阴,睡眠质量最好,正所谓“阳气尽则卧”。午时是11:00-13:00,心经当令,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午时小憩可使大脑更灵活、反应更快,精力更旺盛,所谓“阴气尽则寐”。因此,寒气袭人的小雪时节,早卧晚起,养阴潜阳的同时,更要重视“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的养生意义。

睡前清心,饱食勿卧
《睡诀》中说“先睡心,后睡眼”,养生家普遍认为“寐则神栖于心,且神统于心。”大抵是说入寝时一定要平居静养,专心思睡,让情绪稳定,身心安适,方可安眠。《修龄要旨》曰:“夜膳勿饱……饱余勿便卧”,因进食后,大约在1-2小时内达到吸收高峰,4-5小时才能基本排空。饱食后胃肠被迫处在“紧张工作”中,这与入眠时机体组织器官开始进入代谢缓慢的“休整”状态不相平衡。长此以往,很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或营养堆积,导致肥胖。这也与中医“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经典理论不谋而合。


避风御寒,温肾护中
冬季最易着凉患病,睡眠需注意避风保暖,《孙真人卫生歌》有:“坐卧防风吹脑后,脑后受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入五内成灾咎”。腹本喜暖,为五脏之总司,对于脾胃虚弱、下元虚冷者来说,更宜加意暖之,必要时可着兜肚入眠,于肚脐位置缝制一口袋,将艾叶、干姜、桂皮等打粉后铺匀、填入口袋加以固定以温肾暖脾,散寒助眠。

睡姿得当,一身轻松
睡眠姿势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和健康,一般地,常人宜右侧卧位,能使全身肌肉放松,心脏受压减小,呼吸顺畅,使肝脏处于低位,利用新陈代谢及肠胃的蠕动与排空,尤其适于心肺功能不足、消化不良的人群;仰卧位肢体与床接触面积最大,有利于肢体和大脑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但对于一些中老年人,特别是肥胖者,仰卧时易使舌根坠缩引起呼吸不畅而打鼾;俯卧则易致呼吸受限,压迫内脏,引起噩梦,并影响面部皮肤血液循环,加速老化。
本文作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3级硕士 宋熠林


当归中医学堂近几日将陆续发布“当归中医冬季养生征文大赛”入选作品。并于所有作品发布完毕后进行投票。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支持您认为好的文章,您的鼓励是他们在中医科普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至一阳生,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需要注意啦
中医养生话睡眠
子时酣睡,午时小憩
夏季补阳:40不补50受苦
【中医养生】读《黄帝内经》,解养生之道!
冬养生不花钱 睡好子午觉就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