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物变成活建筑 一分钟搭建地震救灾房丨AC建筑周报1102
植物与建筑 Lowline地下公园计划 竹子结构-武重义 模块化儿童装置 北京设计周毽子馆 尼泊尔地震救灾建筑 伦敦玻璃塔-皮亚诺 没有墙的建筑
植物与建筑
Ferdinand Ludwig
给时间以建筑,还是给建筑以时间?从时间的尺度上看所有建筑自建成起就是一个持续消亡的过程,直到最后变成一堆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废料——这是迟早的事情。凡事皆有完结之日。
当然我们也可以想个办法让建造的阶段成为建筑的一部分,比如给建筑生命,让它们吸收阳光雨露发育成长。斯图加特大学的费迪南德·路德维希博士一直在做这么一个试验:把活的植物用作建筑手段。
Ferdinand Ludwig
自2012年起路德维希博士就在尝试用植物作为主结构,搭配钢架营造“活的建筑”。当然他的想法也许并没有那么复杂,仅仅只是想尝试一种低碳排放的建造手段。他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树种和栽种方法,经历过各种失败——植物虽然有时强大,但也非常容易因为不合适的环境而死亡。三年过去,他的“柳树塔”和“植物方”已经赫然成林。在路德维希博士的描述中,这样的建筑会随着时间而变得日益坚固茂盛和粗壮,而不会随着时间而倾倒消亡。
但也许也会有人心疼小树,指责这种建造方式“不够人道”——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Lowline地下公园计划
via Kickstarter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纽约“Lowline”地下公园计划吗?这是一个通过Kickstarter众筹,而且现阶段看起来很成功的计划。上周Lowline小组发布了一段展示视频,为所有众筹人展示了他们现阶段的成果:更多导光系统开始运转,热带植物长势喜人(视频中居然还有棵菠萝树)。
竹子结构-武重义
Quang Tran
之前一段时间越南建筑师武重义发布了一系列大型项目,无一不是粗糙混凝土上种树的模式,我曾经说他“已经失去灵气”。现在武重义又回到了竹子上。上下图皆是他最近完成的某个村落社区中心——竹子扎成的轻巧力学结构,同时也有非常短的工期和非常便宜的造价。也许在这条道路上多做一些创新,以后还能做出更惊人的东西。
Quang Tran
Hiroyuki Oki
这个则是武重义在同期完成的一座会议中心。在这个项目中他首次加入了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让整个建筑具有足够的功能性同时又不失去竹子结构的灵巧。这样的设计比那些立面爬树的水泥架子要有韵味得多。
Hiroyuki Oki
模块化儿童装置
SmartPlayhouse
我们小时候大多有用纸板或者沙发垫子给自己搭个秘密基地的经验——那是一个大人进不来,只有自己和小伙伴才能爬进来的小空间,还能通过各种“射击孔”窥视外面的动静。巴塞罗那的SmartPlayhouse则通过现代建筑语言把这个儿童的小乐趣给“正规化”了。它同样只有儿童的尺度——可惜我已不是儿童,无法想象这样精致的现成品是否还能带来那种营造的乐趣。
SmartPlayhouse
不过这玩意居然还是可以模块化扩建的,这下搭一个大型秘密基地也是可行的了,想想也是激动人心——各位小朋友可以开始攒压岁钱了。
北京设计周毽子馆
Shu He
上个月在北京设计周上,思邦建筑带来了他们的设计“毽子馆”,一下子就击中了中国人心底的那股子怀旧情结。现在带来的是舒赫摄影工作室拍摄的记录视频——题外话,优秀的建筑师,职业建筑摄影师和专业的建筑媒体,这三者联合起来方能创造建筑设计在公众间的影响力。
尼泊尔地震救灾建筑
Courtesy of Barberio Colella ARC
关于尼泊尔地震救灾建筑的设计,这大概是我目前见过最靠谱的设计之一——甚至比坂茂的设计有过之而无不及。Barberio Colella ARC事务所设计的这种临时住房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分钟搭建。
建筑结构采用竹制可折叠框架,运到基地后便可通过极少的人力展开,然后用金属件固定。
而材料选择上也通过不同采购地点的切换达到最低成本。另外这座折叠建筑带有地板和隔热层,能比一般救灾帐篷提供更舒适和更长期的居住环境。
Courtesy of Barberio Colella ARC
搭建好的住房则可以提供四个人基本生活的空间,包括厨房和浴室。而其在运输和人力上都没有很高要求,非常切合灾区实际条件限制。唯一存疑的是建筑的抗风能力如何,毕竟在加德满都附近的山区,到处都是高风环境。
伦敦玻璃塔-皮亚诺
RPBW
伦佐·皮亚诺事务所宣布将为伦敦设计一座新的、亮晶晶的玻璃塔。嗯,伦敦。这种事情我们“哦”一声就够了。
没有墙的建筑
Kyung Roh
韩国OBBA工作室为一个艺术节做了一个轻型建筑:绿洲。建筑没有外墙,没有玻璃,只有飘带在随风轻摇,远看实在,近看却虚无,像雾像雨又像风。当然下面这个视频的片头,又难免让人想起《舌尖上的中国》。
▍ 专栏作者:周源
▍ AC建筑创作,微信号:archicreation
值班AC君:杏仁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AC文章总目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防震减灾常识挂图
庭院绿竹,禅意绵绵
【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是哪一年发生的】亚美尼亚大地震死了多少人
甘孜救灾忆[七律]
惊艳的竹子建筑
日本人的防灾意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