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站桩中的争力是筋膜腾起的结果
userphoto

2024.03.03 山东

关注

站桩过程中会产生争力,有上下、左右、前后的多个方向的争力,王芗斋先生说将“浑元争力”列为意拳四十四种运用之首,“争力是无所不争,四肢百骸,大小关节,无处不争,所谓虚虚实实,松松紧紧,实际上就是争力,不争就使不出来,宇宙间无处不争,人身之四肢百骸,无时不争,总之即浑元一争。”

  那争力到底是什么,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争力是在站桩中求得的,站桩初期,只知道要建立上下、左右、前后的争力,但实际上,初练者并无法体会到争力,需要在每天不间断地站桩和不断地摸索中才能慢慢找到争力。

  上下争力是在头如丝悬与臀部下坐的过程中产生的,一般也是最早在站桩中产生的争力;左右的争力是在肩撑肘横的要求中求得的,左右争力产生后,上肢会出现明显的悬浮感;前后的争力需要在小腹常圆、气充带脉与命门后撑、尾闾前探等一系列动作中求得,也是最难获得的争力。

  我自己理解争力实际是身体中筋膜腾起的结果。上下争力是由上下方向贯穿足趾与鼻子的“后表线”这条筋膜经线腾起后实现的。上下争力出现后,就会出现王芗斋先生所说的“大石压顶”的感觉,我自己的体会是站桩时头上有一种被兜住的感觉,脚下的感觉一般会出现在走摩擦步时,脚底像是踩着一条橡皮筋,而橡皮筋的另一头则是挂在头颈部位。

  左右争力是由手臂前、后表线和手臂前、后深线的筋膜腾起实现的。手臂上的这四条筋膜经线,具有连接手臂与肩、肘直至每个手指的作用,左右争力出现就会有明显的肩撑肘横的感觉,这时才懂得肩撑肘横虽然是站桩时的一项基本要求,但它是在站桩有一定效果后才会的一种感觉。

  前后争力是在前后功能线、螺旋线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前功能线在小腹部位交叉,后功能线在命门位置交叉,螺旋线则穿行于后表线、前表线和体测线,交叉环绕身体。因此前、后功能线和螺旋线的腾起,才让前后争力得以实现。前后方向的争力产生后,身体会有很强的充实感。

  上下、左右、前后的争力都产生以后,才会出现浑圆力。

  现代筋膜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生物张力整合结构”,它是由硬的、具有支撑作用的骨骼,软的具有“浮动支点”作用的关节以及具有张力作用的筋膜,联合组成的一个网络结构,它们相互牵制形成人体这个具有自我支撑、相对稳定的软组织结构体。《筋膜解析书》中说,“生物张力整合结构”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这样的设计是有回弹性的,而且可以把力量快速传送与分配到结构的所有部位。这也是个相对有效益而轻巧的空间体积结构设计,可以独立移动,也可以在平衡多重力量时承受动态应力。”

  站桩让筋膜腾起就是最好的承受动态应力训炼的模式,其目的是要达到王芗斋先生说的“内虚灵、外挺拔,舒适得力为基本原则,更以刚柔、虚实、动静、紧松同时起参互错综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条筋膜链解析及治疗手法—臂前线
国术训练系统筋骨训练检验标准
身体螺旋线的重要性及修复方式
筋膜线
训练筋膜的4大原则和注意事项
12条筋膜链,该如何操作呢?现在分享给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