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文化 历史知识—龙头节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传统节日—龙抬头Dragon Heads-raising Day),俗称青龙节、龙头节,古时候人们欢庆这一节日,以示敬龙祈雨,希望老天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传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在我国,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抬头腾空、直上云霄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古人把这一自然规律认为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所谓剃龙头,是指在二月初二这天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除此之外,龙抬头的传统习俗还有舞龙、放龙灯、祭龙神、穿龙尾等,而且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食“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都表达了百姓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在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中,我们延续着龙的血脉传承着龙的精神,同时,我们用这种方式感念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并冀求能有美好的未来。冰消雪解,蛰虫萌动,让我们带着敬畏与感恩,迎接款款而来的春天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月二为何叫龙抬头日?龙头节的来历?都有哪些传统民俗
二月二,龙抬头,今天讨个好彩头
农历二月初二为何要
二月二,又是个有气质的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你了解多少?
头牙(即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