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发现┃美轮美奂的大同北魏金饰
新发现
2015年1月号《文物》杂志,发布了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的一份最新考古报告。
2011年6月至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基本建设时发现3座北魏时期墓葬,9月对这3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此墓为长斜坡墓道偏室土洞墓, 坐北朝南。随葬器物有墓铭砖1块、陶壶1件、陶罐2件、石灯1 件、铁镜1面、项饰1件、金耳饰1对及云母片和水滴形铜饰片若干。
金珠水晶玻璃珠穿缀项饰.北魏

出土时已散,但分布十分集中。 由大小金珠10颗、扁金饰 9 颗、水晶2颗、珍珠42 颗、小玻璃珠 4800 余颗组成。大金珠直径1 厘米,小金珠直径 0.5 厘米,皆外形浑圆,中间穿孔。扁金饰以小金珠焊缀而成,中间穿孔较大,内径 0.3 厘米。一颗水晶打磨成六棱体,长 1、宽 1.3 厘米;另一颗为枣核形,长 1.8、宽0.9 厘米。 小玻璃珠如粟粒大小,有黑、绿两色,皆呈扁圆形,中间穿孔。 外径 0.15~0.3厘米,孔内径0.1~0.13厘米,壁厚 0.1~0.15 厘米。
此墓未出土有明确纪年的器物, 但墓葬方向为坐北朝南,墓葬形制为北魏时期流行的偏室墓,属北魏平城时期墓葬,整体上出现较晚。经专家对出土器物分析,此墓时代为北魏太和以后。
镶宝石金耳饰一对.北魏

通高10、宽5、带链通高 14.6~17 厘米。 耳饰主体为一圆环,是以一中间粗、两端细的小金棒捶打、圈制而成,内径 4~4.5 厘米。环身上部圆细,中间装一向内的机括;下部捶揲成扁宽状,中间錾刻一人物,两侧各有一龙。人物卷发,深目,高鼻,颈佩连珠纹饰,肩以下刻覆莲。 从耳饰背面可见此人头发从中间梳向两侧, 颈下垂三股发髻环。 两侧的龙双角长弯,张口面向人物,龙角以金珠焊缀连珠纹。 环身下方以两小环扣接两坠。 坠饰上方各焊接一水滴状装饰,内有金托,上嵌宝石, 宝石大都脱落, 周边饰连珠纹两周。其下的坠饰一为小金棒,自上而下依次穿有扁金饰、珍珠、绿松石珠、花草纹镂空金饰和玛瑙珠;
另一为花草纹镂空金托,中嵌水滴状紫水晶。 坠饰高 5 厘米。 圆环侧饰掐丝而成的图案,内嵌各色宝石,周边饰连珠纹,上为花卉,中部为人面,下部为凤鸟。 侧饰通长 6.3 厘米。环身两侧斜上方焊接链饰,残长 5~12 厘米。
1978年,在阿富汗北部靠近前苏联边境的席巴尔甘地区一处大夏至贵霜时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双龙守护国王耳坠,无论风格还是制作技术,其与此墓所出耳饰都非常相似,其主题都是一人二兽,人物均在中央,两边是对兽。 人物脸部极其类似,均是用捶揲技术制造出高浮雕效果。 另外,还运用了錾刻、掐丝、镶嵌及金珠焊缀等技术,反映出北魏时期中原和中亚地区文化交融的程度。
墓铭砖为青灰色条砖,一面刻“崔令珍妻韩法容”七字,一面模印绳纹。长28.5厘米,宽 14.5厘米,厚 4.5 厘米。

墓铭砖虽无时代内容,但其上的“崔令珍”楷意较浓,“妻韩法容”四字显隶意。

近年大同已发现的北魏时期的墓铭砖很少见到将妇女全名铭刻在墓铭砖上的例子,甚至史书所载北魏皇后和列女亦未录全名。此类铭刻妻子全名非姓氏的情况,在大同以往出土的北魏时代墓铭砖上较为罕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对北魏时期的龙形金耳饰丨古顺芳
北魏“韩法容墓”
北魏拓跋的另一面:琉璃盏,琥珀浓,葡萄美酒金银樽
【约读】张志忠:北魏宋绍祖墓发掘及其相关故事
焊珠工艺及中国早期焊珠制品简析
她是最神秘的公主,容颜千年不朽!凤棺陪葬却少有珠宝,竟为镇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