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唐陶俑的审美与收藏

 

  古陶俑,是用陶土制成的人物俑和各种动物俑及日常生活用品等。目的是为了炫耀墓主人生前的身份、财富、地位及精神信仰。古陶俑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期,盛行于汉唐,至清初绝迹。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规律的重要史料。秦代,制作陶俑作为一门独立的手艺,成就已相当辉煌。至汉唐,陶俑造型艺术更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达到繁荣鼎盛的时期。唐长安城是一个拥有 100 多万人口的国际性大都会,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来宾,生活着许多许多国内外艺术家,他们创作了许多具有强烈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辉煌灿烂的汉唐陶俑的出土,对了解和认识当时的社会,研究其艺术成就,探讨当时人们的审美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古玩市场的有序发展和民间收藏的迅速崛起,收藏汉唐陶俑,可以促使人们走进传统文化的深层研究,提高艺术素养,激发爱国热情。



汉代陶俑的造型审美特征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是我们民族形成性格的时期。不仅有生动的现实生活,还充满着各种神秘怪诞的思想和学说。汉代陶俑气势磅礴,丰富多彩,艺术风格夸张浪漫。

  汉代陶俑尺寸小,取材广泛,形象更加生活化、多样化,更加生动有趣。汉代陶俑形体适中,比例适度,姿态自然生动,生活气息浓厚,手法明快洗练,追求简洁明快的动势美。西汉造型浑厚坚实又生动活拨,造型古拙,手法简练而气势恢弘,充满了内在的坚实力量和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汉代精神风貌。汉代盛行厚葬之风,视死如生。他们在生前所能享受到的一切,死后仍要享受。这就使得陶俑的题材变化丰富多样。西汉初期主要是陶塑兵马俑,以炫耀墓主人生前的地位与权利。均为彩绘俑,色彩鲜艳,神态威武,刀工明快,不拖泥带水。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的陶俑造型最为典型。人物面庞丰满,衣着华丽比例均匀,体态端庄,富有个性。江苏徐州狮子山汉墓俑在造型方面较多保存着秦代遗风,比例准确,形象逼真,具有写实主义风格特点。西汉的侍女俑和舞蹈俑,以西安白家口墓出土最为典型。这些侍女俑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匀称,形象俊美,眉清目秀,体态端庄,衣着的形制和色彩都如实模拟,是西汉宫廷仕女的真实写照。舞女佣最为优美,婀娜多姿的身姿,贯注的神情,飘逸的长袖,轻盈的舞步,构成了一幅极丰富旋律感的画面。西汉初期的人物面部形象比较单纯生动,对于人体的细微变化,并不作细致的处理,只是在掌握了人物的动态和基本比例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和变形,富于情感的变化。西汉中后期题材更加广泛,造型特别强调舞者在舞蹈上的变化,不重视雕饰。突出的是跳舞者前倾的身体,舞动的双臂和漂浮的衣袖,追求一种动态的美感。成都天目山出土的说唱俑最为著名上身袒露,大腹稍凸,左臂环抱一鼓,右手紧握鼓椎,张口眯目,仿佛正说在得意处。

  汉代动物俑的生动性,来自现实和非现实的两面性因素。古代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仔细观察,对其外形、性格、动作特点、生活习性都有了较深刻了解,所以在表现中,技法显得非常纯熟,得心应手。着重突出它们富有特征的一部分,抓住最生动的一刹那,予以摄取、提炼,进行再创造,因而生动传神,形神兼备,充满生命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陕西西安出土的大量动物俑这些人性化的非现实因素使动物形象更加多样化、拟人化。汉代艺术家在对动物的刻画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性和开阔度。所以,他们在其形体中加入了更多的写意因素,构成了一个主客观的新境界,成为独具特点和魅力的东方传统造型艺术。




唐代陶俑的造型审美特征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唐长安城是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中国古典文化汇集各民族之大成,融中外文化于一炉。单彩、粉彩、釉彩及唐三彩的出现使唐代陶俑更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这一时期又以色彩斑斓的三彩俑奏出雄浑富丽的盛唐之音,堪称中国古代俑的压卷之作。

这一时期,陶俑的质和量都堪称空前,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优良传统,而且更善于吸取外来的营养,融化在新的创作中。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比例准确,气魄宏大,刻画简练而精美。虽已历经千载,仍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以胖为美”、崇尚富含生命力的健康审美观,即在造型技法上受佛教美术和希腊美术的影响,就使得唐代陶俑塑造的各种人物体态强健,精神奋发,充满自信与生命力,没有丝毫的怯弱,也没有半点奴气。这些形象超越了审美需要的范畴,变成对人性、人格独立平等的一种强烈追求,也反映出唐代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艺术家在一个个陶俑中注入了独立的生命,使它们成为超越时代,超越形式的不朽之作。
  “仕女”即美人的意思。唐侍仕女俑艺术形象活泼写实,丰满圆润,形态生动,面目传神,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手法娴熟,主题明确,在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唐代侍女俑形象根植于特定的时代,比其他朝代妇女所受封建礼教束缚较少,生活开放自由,精神面貌也开朗奔放、活泼、勇敢。妇女参政,骑马,打球,射猎,也毫不逊于男性。婚姻也出现难得的开明风气。服饰艳丽,款式多样,崇尚妆饰。其创新的手法,典雅华贵的风格,处处让人感到当时的大胆追求,兼收并蓄,意兴飞扬,崇尚华美的时代风貌。西安东郊王家坟出土女坐俑,是一个正在梳妆的仕女形象,面部矜持,窄袖上加乳白色半臂。半臂上点缀绿色小花,清新典雅,如一首朴素的诗。最令人惊叹的是袒胸装,如欧阳询的《南乡子》“:半胸酥嫩白云绕”等诗句,均描绘其装束。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骑马戴斗笠女俑,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蒙娜丽莎”,粉嫩的面部,颇具东方古典美之神韵。弯弯的眉毛,纤细的双眸,俏丽的鼻子,樱桃小口,透出少女内心的喜悦,亦不能掩盖真情的流露。彩绘与雕塑的完美结合,唐三彩,形成斑驳灿烂,自然缤纷的艺术效果,更增添了唐古俑的古典浪漫气息。




汉唐陶俑的市场收藏现状与分析

  国富收藏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手头富裕了,温饱之余,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就有了更上一层楼的追求。于是,各种各样的收藏就蓬勃而生,既丰富了收藏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带来了藏品增值的物质收获,充分体现了收藏的种种乐趣。投资收藏如同农民播种一样,要有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在我们这个开放的收藏品市场中,并不是没有投资回报的机会,只要定位准,凭着一颗平常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收藏活动,收获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随着国家三级文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们对收藏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收藏队伍亦不断壮大,一些沉睡地下的千年古陶俑也相继出现在各地的古玩收藏市场上,其中以汉唐陶俑为主流。由于流散于古玩市场的古陶数量有限,古陶身价随之不断上涨。我们知道,每个人参与收藏活动都有自己的动机和目的。除了藏宝于民,保护文物之外,投资收藏保值增值当然也是无可非议的。作为收藏者,要充分地认识市场状况,不断地学习和掌握鉴赏知识和能力,适度适时地投资,即可以为保护国家文物尽自己一份力,又能得到更多的投资回报。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曾表示:如果没有民间收藏家的收藏,更多的文物珍品将流失境外或被毁于无知者手中。因为文物保护仅靠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惟一的办法是在法制的轨道上,充分开放市场,支持和发展民间收藏,大力普及收藏知识,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收藏有明确的认识,从而具有珍惜和爱护文物的感情,只有这样我国的文物安全才能处于最佳状态。

  “追涨不追落”这大概是投资市场中一条永恒不变的规律。如今古玩市场上一些古陶大多只有几千几万元,而一个明清时期的花瓶能卖几十万,几百万元。这种价格仅仅是原始价格而已,尝试投资和收藏这一被遗忘的财富,终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双丰收。当社会上人们忽略了一个藏品,其价值当然得不到体现,价格往往不会高,在这悄悄的机会面前,一些有识之士就会投入不多的资金收藏这些极具潜力的藏品。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古陶仿品。不仅数量多,而且仿制手段也相当高明。为此,收藏者在其真假难辩的市场上“望陶兴叹”。提高鉴赏能力,成为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当务之急,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如何提高收藏者的水平?一是读书,掌握相关古陶俑知识,提高理论素养。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如今古玩市场如雨后春笋,这给收藏者提供了学习良机,在市场中“沙里淘金”,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任何一个投资市场中,最大的成功者往往是那些善于对市场前景有着正确的宏观分析,高瞻远瞩并及时付诸行动的人。我们知道,世贸总协定对古玩市场也有所涉及。我们应该相信,随着我国的“入世”古玩市场渐入轨道,必将会极大的刺激更多的个人及企业投入到收藏活动中,如今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有不少企业开始收藏,进行尝试性的企业收藏产业化活动,实践中已经初步收到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良性循环的收藏与投资,于国有利、于民有利于保护文物更加有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震旦博物馆(2)---汉唐陶俑风华
民间收藏九成赝品 探秘文物流通背后黑幕
哈佛艺术博物馆藏中国汉唐陶俑
唐代人物陶俑造型艺术研究
洛阳博物馆(5)汉唐陶俑馆
骆驼、骏马与胡人的故事:朱浒分享唐代庆州彩绘造型艺术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