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昭陵唐墓壁画《给使图》看唐初宦官制度



   
在昭陵博物馆的《昭陵精品壁画》展厅中,有一组“幽默滑稽含媚态”的壁画展,这里所选的数幅壁画内容,描绘的全是“给使”形象,其画风在绘画风格与创作手法上与其他壁画都不尽相同。这就是段简璧墓出土的四幅《给使图》,安元寿墓、李震墓各出土的两幅《给使图》,长乐公主墓、韦贵妃墓出土的《给使图》各一幅。

所谓“给使”,就是被阉割了的男侍,我们通常笼统的称之为宦官。因段简璧墓壁画在出土时有一幅壁画的上部尚存有当时的画工们写的“给使”二字,我们便称之为“给使图”。“给使”最初只是在皇宫或权贵府中侍奉起居或做杂役的阉人,社会地位非常低贱。他们不能干涉政事,但由于他们是内廷官,他们的上层分子是皇帝亲近的奴才,极容易取得皇帝的宠信,加之多数皇帝小时候都有至少一个宦官陪同长大,所以皇帝在感情上对宦官便有了一定寄托。而长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宦官,一旦得到皇帝的恩宠,取得权势,有的便会觊觎权利,为非作歹。历史上就有宦官干政、宦官专权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先看看段简璧墓的四幅《给使图》。

段简璧:字昙娘,唐太宗李世民外甥女,母亲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高密大长公主。贞观八年(634年)十八岁时下嫁长孙氏,永徽二年(651年)四月,以三十五岁病亡,陪葬昭陵。

 段简璧墓中的这四幅《给使图》,称得上是昭陵出土的《给使图》中的佼佼者。每幅画面各绘一男侍,四人服饰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人物的站立姿势和面部表情各不相同。他们有的右手持笏,左手指点,露鼻裂嘴,好像在狗仗人势地训斥他人;有的左手握胸,右手指点,尖嘴猴腮,象在一边闪烁其词、诽谤贤良,一边捶胸扼腕,以表忠心;有的拱手弯腰,双目斜视,一幅奴颜婢膝,谄上欺下的邪恶之态;有的左手指点,右手竖起大拇指,指手画脚,得意忘形,一幅自我矜夸,同时又不忘诽谤他人的丑恶嘴脸。

这四幅图,作者别出心裁地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对人物的面部表情重点进行刻画。造型准确、笔法洗练、线条流淌、意到笔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们因阉割而发生的形体变态和他们对上谄媚,对下骄横的心理状态。同时,画工们在处理画中人物时,也许是出于一种鄙视与讥讽,抓住了一个“趣”字,对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了丑化处理,直至达到了“漫画”的效果。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宦官善于见风使舵,谄上欺下,般弄是非,阴险奸诈的恶奴形象。

我们再看看安元寿墓出土的两幅老年《给使图》以及其他墓的几幅《给使图》。

安元寿:西域安息胡人后代,十六岁时入李世民秦王府,永淳二年(683)卒,享年七十七岁,次年陪葬昭陵。

韦贵妃:名珪,字泽,京兆杜陵人(今长安县)。为纪王慎、临川郡长公主李孟姜及定襄县主之母。武德年间为秦王李世民妃,贞观元年册拜贵妃。永徽元年册拜为纪国太妃,麟德二年九月二十八日薨,春秋六十九岁,乾封元年(666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陪葬昭陵。

李震:名震,字景阳,李勣长子,曹州济阴人。唐麟德二年(665年)卒,奉诏随其母陪葬昭陵。

长乐公主:名李丽质,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女,长孙皇后所生。贞观七年下嫁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贞观十七年(643年),二十三岁暴病而忘,陪葬昭陵。

从墓主人的生卒年月可以看到,我们这里选的数幅壁画,最早的是唐长乐公主墓壁画,时间为贞观十九年(643年)左右绘画,最晚为安元寿墓壁画,时间为永淳二年(683年)左右绘画,跨度40年,时间均处于初唐。



安元寿墓这两幅壁画中均绘一鸠形鵠面的老年男侍,形体枯瘦,眉、眼呈八字形,两颊深陷,颧骨隆起,嘴角低垂,下颚尖而前伸。其中一幅男侍左手拄丁字杖,步履蹒跚,有气无力,孤独无助,行走异常的艰难;另一幅男侍,弯腰曲膝,枯槁的脸上似有谄媚之态,双手做邀请状,好似路遇上级而显出的一幅卑躬屈膝状。至于韦贵妃墓的这幅《给使图》,画工们再次使用白描手法,绘出了一位身材瘦小、体形枯槁的男侍,他双目空洞闪烁,神情凄然,躬身站立,像是在竭力奉迎他人,又似在期待主人的再次垂青。此外,李震墓出土的两幅《给使图》同样描绘的是给使的晚年,虽已年老不再得宠,但从图中他们惺惺作态,故作可怜以及虽失宠但仍忘不了谄上媚下、诽谤他人的画面,我们看到了他们既可恨、又可怜的一面。最后一副是长乐公主墓出土的《给使图》,这一幅图中的给使形象与其他给使形象均不相同,画工们一反绘画“给使”形象时使用的“漫画”画法,恢复常态,绘出了一幅年长的男侍,持笏站立,面部形象与常人无异,好似一位年迈的老者。但仔细观察,却发现这位老者目光呆滞,形容憔悴,手中的笏板抵在下颚上,百无聊奈,若有所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给使老年孤独无助、无依无靠、凄惨悲凉的晚年生活情形。

看完这几幅幽默滑稽、生动形象的《给使图》,不禁让人浮想联翩,特别是一提到宦官,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自然而然想到历史上几位有名的宦官:象东汉汉灵帝时的宦官张让;唐代唐玄宗时期的宦官高力士;明朱厚照时的宦官魏忠贤等,都是极其得势、“红极”一时、受万人唾骂的宦官。特别是魏忠贤,几乎掌握了明王朝的一切大权,何等“威风”。而唐昭陵陪葬墓中宦官形象,却如此滑稽、如此凄凉。其实,从根本上讲,宦官是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宦官干政是封建统治者与外戚矛盾激化到一定阶段应运而生的一个必然现象。封建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为了抵制外戚与朝中文臣武将专权,不得不依靠朝夕陪伴、从小到大侍捧自己的、又比较容易控制的宦官来化解自己的困境。在一个王朝始建的初期,开国皇帝都是英明睿智、大权独揽,政治清明,宦官干政的机会很少,更何况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集文治、武功于一身的英明君主,没有必要依靠宦官的力量巩固自己的皇权。“贞观是十一年倾屡遣阉宦充外使,妄有言奏,事发,太宗怒。魏徵进曰:‘阉宦虽微,狎近左右。时有言语,轻而易信,浸润之谮,为患特深,今日之明,必无此虑,为子孙教,不可不杜绝其源’。太宗即诏自今以后,充使宜停。”(《贞观政要》五)

当然,唐太宗李世民诏令不允许宦官参与政事,并不是代表大唐就不会出现宦官干政。“宦官揽权,酿于玄宗,而完成于肃、代、德。开、天之际,宦官几若无所不能,直开前古未有之奇局。尤甚者监军持权,节度反出其下。”(《隋唐史》)唐玄宗时期的宠宦高力士,仗势欺人,被李白戏弄脱靴研磨的故事,听后都是大快人心。唐僖宗李儇宠信宦官田令孜,僖宗朝的重大决策几乎都掌握在田令孜手中,军队也由他掌握。这样,他就有了权利的凭籍,甚至把皇帝也掌握在股掌之中。再如唐代宗时期宦官程元振,受到唐代宗李豫的宠信,封为骠骑大将军。他得势后,唯权利是图,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专横跋扈,陷害忠将名臣,不放过以前的罪过他的人,搞的朝廷百官人人自危。当然,历朝历代的宦官,凡是得势后作恶多端、陷害忠良、引起众怒的,没有一个是善终的。尽管如此,我们应该想到,并不是所有的宦官都是如此嘴脸、一无是处,象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便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因而,昭陵陪葬陵园出土的唐墓壁画中看到的宦官形象,也从侧面体现了初唐时期宦官制度的缩影,他们不能干政,有的只是老老实实的做好侍奉、杂役的工作。但是,他们同时又是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不仅身体受到摧残,由此带来的心理伤害更是无以言说。他们地位卑贱,被人们看不起,长期压抑愤怒的心情让他们学会了见风使舵、谄上媚下、搬弄是非、陷害忠良,一旦得逞,便对周围的人们施以疯狂的报复。老来失宠那种茫然的目光、凄凉的表情、孤独的身影又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从根本上讲,宦官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宦官专权又是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一个必然现象,归根结底,宦官制度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一个不治之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章怀太子墓壁画 盛唐绘画的真实展现
考古发现“大唐女婿”墓,妻子为李世民爱妃与前夫所生,受到尊敬
中国历代绘画简介(五):壁画
茶画荟:辽代壁画《点茶图》《备茶图》中学点茶
一起揭开辽代墓室壁画中的契丹人面纱……
高移东 | 鞶囊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