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白与我语 为我开天关—游太白山(上)

  对于一个喜欢山野乐于徒步的人来说没去过秦岭最高峰是遗憾的。对我而言,自认为是半个西安人,竟然也没去过太白山,那简直是耻辱。五年前曾有过洗刷耻辱的机会,那年正是开山时节到了陕西眉县,不巧的是大雨冲断了上山的路,计划又败给了变化,这一错过就到了今年的七月。

太白山的魅力和地位确实被很多人忽视了,它不属于五岳却比五岳更高;它不是佛教名山却历朝历代多有隐士修行于此;它不是避暑胜地却全年大部分时间山顶有积雪;它没有蜚声海内外却从不缺文人墨客的吟咏。

有人以为太白山的名字来源于伟大诗人李白的字'太白',其实不然。《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时有紫气复之,故名。'由此看,一是因为太白金星之故,二是因为山顶石白若玉,太白山由此得名。

机会,是等的,也是找的。这次,让我上山!上山!目标:拔仙台!

  这次太白之行就先从流经陕西境内千里的渭河说起,因为渭河下游的大荔是这次公干的地点。位于关中平原的大荔古称'同州',是个有历史的地方,有意思的是,历史上为群雄逐鹿的中原腹地现今大部分经济都欠发达,河南、陕西就是如此,大荔经济算是不错的,近年发展冬枣让不少农民年收入十几万,藏富于民的大荔县城建的还算干净,唯一让人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要比照西安的钟楼和鼓楼也要在县城中心各复制一座?扯得有点远…

大荔的夜景也还看得过去,当然,这也就是县城中心这一片算是不错,比较的对象也是以北方的县城为参照。在这里还可以找到西安城二十多年前的一些影子,这也是我对这里印象颇深的原因之一,而我要去的地点虽然也在渭河之滨却离这里足足还有260公里。

空间稍稍跳跃一下,这里已经是离大荔二百多公里之外的眉县了。在离开大荔往西安的车上根据时间空档做出决定去太白山,说走就走是我大部分时间的习惯,当然也是因为眉县的老朋友曾数次相邀而这次恰巧他也有空,二话不说从西安开了发小的车直奔眉县夜宿。

这家店是在陕西大部分地方都常见的泡馍店,这类店往往为保有自家的特色而不寻求扩大规模,五年前就在这家吃过几次,如今没变样,坚守也是一种美德,赞一个!

就是这个味道!乳白色的汤配上绿葱红酱,非三个馍不足以果腹,我以为我的饭量还算可以。眉县的老兄在家吃过了早餐专门来陪我们吃,老板兼小二边和他聊着天边忙活结果听岔了端上三碗,老板不好意思准备把多的一碗撤下去,应该是怕老板为难,这老兄豪爽道:'放下吧,我吃'。五年前和他打交道就知道他是个典型的陕西汉子,唱一口好秦腔,为人广交朋友,没想到肚量也这么大!往后面看游记有他真容,很像当今一个蜚声中外的'网红',这里卖个关子……

从眉县到太白山景区大门一路通畅,一个小时就到了气派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大门口。即便今天是周六路上车也不多,冷门和偏远的景点就是有这个好处:在旅游旺季也不用担心拥挤。比如,两次旺季(其中一次是十·一期间)自驾去青海湖都是山高水远,全无摩肩接踵之忧;而且冷门景区的自然景观被人为干扰得更少,运气好的话往往能看到珍惜野生动物。当然,如硬币的两面,这些冷门景区的配套和服务也处于建设阶段,不能奢求和热门景区一样的条件。

现在全国各地的景点能自驾进景区的越来越少,这让喜欢自驾的朋友少了很多乐趣。尤其是去阿尔山、五台山、航天城、喀纳斯这样的占地面积大而景点分散的景区,不能自驾会让乐趣打对折,好在这些地方我去得早,都自己开车转了个遍。

太白山从上个月开始也限制自驾车进景区了,眉县朋友周到,给我们车子申请了临时通行证,这小小一张卡创造出了极大方便。

车子有了通行证就方便多了。进景区大门后除了景区专用的考斯特客车外基本就我们一辆轿车,完全不用担心陡坡急弯时对向盲区冒出其它车辆,这次开着进山的是发小买了才半年的车,车况很好,开铺装路面完全不是问题。车子横停在原来拥挤的停车场颇有点儿舍我其谁的架势。

从进山门到坐缆车还有几十公里的山路,沿途也有几个景点。这些景点并不是特别知名,而自驾的优势就是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所以沿途的景点也没有放过。

进山不远就是'铜墙铁壁',停好车后回头看来路已峰回路转,来路不可寻,满眼是一面高400米的巨大的太白花岗岩体的山崖,千仞石壁如斧劈刀砍,人立于前,顿感天地之玄妙,敬畏之心不可不生。

沿山路继续上行几公里,隐隐有巨大水声,再转过一山豁然开朗,一道巨瀑挂在山前,这便是莲花峰瀑布,据说瀑布顶的山峰如莲花绽放而得名,初看莲花峰瀑布壮阔不如黄果树,悠长不如三叠泉,气势不如德天,但莲花峰瀑布其水由峰顶直贯而下砸在下面的石头上再腾起如烟水雾,尚未到水量最充沛时也已有一番美妙。

'李白愤笔不从心,诗到多时苦难吟,抛笔飞砚入云端,留下千古泼墨痕。'相传李白酒后到此吟诗,却苦于无佳句对应太白山美景愤而将笔墨投向崖壁,此处崖壁自此留下墨迹被称为'泼墨山'。呵呵,典故是有了,这诗仙的文品和酒德也给毁了。

从山门至索道基本是顺山溪而上,行驶在山路上听着水流声偶尔下车戏戏水,山里的气温比山外一下低了十度,体感非常舒适。山下海拔一千多,山顶海拔三千多,在两千多米的垂直分布带上植物的多样性体现明显,溪旁都是茂密的林木,植物种类也非常丰富,这里也时常会有金丝猴和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出现,同行的眉县朋友一个多月前就在这里看到过羚牛,相距不过十几米。

桃花源成了中国人的理想国,但凡看上去有些与凡尘稍有距离的美景就被命名为'桃花源',湖南、重庆、福建都有,今天在这里又看到一处。这里得名不久,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前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来此一游给命的名。

因为没有参照物所以这些石头看不出有多大,这些被山洪冲下来的石头每一块都和房屋大小差不多。经年累月地被水流冲刷,这些石头表面干净光洁,如果没有太阳晒着的话,在节假日呼朋唤友在大石头上烧烤聊天或者干脆一个人安安静静在巨石上躺着听流水和山风,那也是神仙羡慕的好日子。

上游没有工业,林场已经转产,山里的山民也都被搬迁出来,这水纯天然无污染完全可以达到直接饮用的标准,农夫山泉在附近有个水厂。山清水秀的秦岭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仅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一级保护动物,这里也是野生中华大鲵(娃娃鱼)的分布区。这里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能达到20000个以上,大中午在这里也神清气爽不犯困,真是个洗心洗肺的好地方。

十点多到太白山景区山门,四十公里的山路连玩儿带开将近两个小时才坐上上山的索道。这条是新建的'天下索道',比原索道更长更方便,直达天圆地方景点。车停在停车场,停车场现在只停放景区自有车辆,大部分游客乘景区车辆到这里换乘缆车,缆车单程大约十分钟,索道上下的高差有1200多米,当然山上与山下的温差也有接近十度。出索道后剩下的都是考验脚力的山路了。

这是新建的一条索道—天下索道,从红桦坪到山上的天圆地方景点,全长3000米。索道是节省体力和时间的好方式,当然,爬山的乐趣和成就感也随之荡然无存,这次权衡时间和体力,只能坐索道往返了。随着景区的建设游客的旅游成本当然越来越高,羊毛出在猪身上。比如,太白山景区的门票三年翻了一倍,景区内的公交车也翻了一倍涨到60元,缆车上行单程就是130元。所以现在随便去一个景区转一圈不算吃住也得三四百,全国算下来最厚道的景区可能反而是当年票价最贵的故宫博物院了。

出了太白山的天下索道视野豁然开朗,秦岭的气势磅礴汹涌而来,站在山顶感觉万山臣服。这里的海拔是3500米以上,比十公里外的太白山最高处的拔仙台的海拔也只是低了200多米。可能大多数人不知道,太白山是东出青藏高原后的中国第一高峰,五岳和国内的其它名山在海拔上是无出其右的。

从小就学习中国南北的分界是秦岭和淮河,只有站在这里才如此直观了解这分界意味着什么。高耸连绵的巨大山脉成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界线,山脉南北两坡的气候则对比鲜明。站在这里可以做到双脚踏神州南北,一尿分长江黄河,哈哈哈…

所站的地方是海拔3511米的'天圆地方'景点。这里将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脚下是方正大地,头顶是无边苍穹,站在离天这么近的地方感受皇天后土,感恩日月星辰对万物的哺育滋润。

图中接近一公里外的对面半山是另一个景点'小文公',可以看出从天圆地方到小文公先是下坡然后上坡,从小文公继续向前就是'大文公'景点,图中隐约可见的横穿那片乱石坡的白线就是路了,这段路基本上是平路略微上坡,全程约四公里。

太白山原来是个国有林场,从原来的国有林场发展成陕西旅游的知名景区多亏了当年林场的一任领导杨文州。杨文州在八十年代就提出发展森林旅游振兴林场的思路并一直带领林场职工朝着这个方向打拼,在基本实现这个目标的2000年杨文州因积劳成疾去世,国家旅游局和陕西省都给他追授了荣誉称号,老百姓也感念杨文州的功德给他建了纪念馆。去年底,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从国家4A景区升为5A,真希望这种升级是以发展旅游保护景区为目的而不是打着旗号便于地方政府薅更多的羊毛。

一身轻装,准备开路。因为是临时决定所以没有穿登山鞋,行李中装着简单的洗漱用品、一件罩衫(山顶晚上很冷)和大量的食品及饮用水,山顶大部分靠人力运输物资,所有商品的运费都比较高,一盒方便面就是15,如果用开水冲泡好了卖就成了30。我们带的食品在山顶堪称超豪华大餐了。

走到小文公基本上是刚开始热身。这里离索道的出口不过一公里,大部分当天上下的游客乘坐索道上山后就走到这里感受一下秦岭的雄浑和南北分界的神奇景观,然后就乘坐索道下山算是到此一游。到太白山如果不感受一下它深夜的寒冷和日出的壮观简直就算白来,我没时间徒步死亡率极高的鳌太线,但在大爷海住一晚再等着拔仙台日出还是来得及的。

太白山因其高而气候多变不太为普通游客广为知晓,说起鳌太线,铁驴和老驴们就视为终极胜地了。太白山是秦岭第一高峰,鳌山是秦岭第二高峰(鳌山也叫西太白),两峰直线距离四十公里,徒步有一百四五十公里,途中要翻越十几座3400米以上山峰,一路上基本都是无人区而且沿途气候多变,几乎每年都有徒步者死在那里,即便如此仍有越来越多的徒步者把鳌太线视为自己的目的地。今年五一期间一场突降的暴风雪让鳌太线上的驴友三死一伤,鳌太线在那段时间成为焦点。

从小文公到大文公的山路旁都是典型的第四纪冰川的地貌,冰蚀地貌和冰渍地貌加上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为冰雪覆盖,所以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已经没有乔木,除了这些漫山遍野的石堆外就是低矮的灌木丛,山谷呈U型,一眼望去,越往下林木越茂盛。

全段路程都在海拔3400米以上,而且是向上的缓坡,有过数次高原反应的我很清楚这里虽然比同海拔的荒原氧气富集度要高,如果行走太快的话高原反应还是会让我在后面的行程中非常难受。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下车后无法走直线的记忆让我对高反有着太深刻的领悟。一米多宽的山路养护得很不错,路面平整足可以容上行和下行的游客对向通过。

六亿年前,这里是汪洋大海;四亿年前,太白山抬升出海面;一亿年前,太白山主峰加剧抬升同时渭河谷地迅速沉降;七千万年前,太白山主峰已经有了3700的海拔高度。如今,我行走在这里,如一粒微尘不懂海阔天空,如一只孑孓不知天长地久。

路旁除了乱石外也会有成片的灌木和高山草甸,灌木中夹杂着这种杜鹃,它的色泽并不鲜艳,感觉像是光线不够呈现出的色饱和度不够的花色。常常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花难道不是如此吗,有土壤有太阳的地方就有花,说花娇嫩,在高海拔的高寒地区,花反而比参天巨木更顽强。

沿途也有一些其他不知名的花点缀在灌木和草地里,为徒步增加了一些色彩。边走边看并不用急着赶路,十二点多开始徒步,到今晚的宿营地也不过八九公里,走得再慢也足可以在天黑前赶到大爷海营地。

偶尔停下来喝点水吃点儿东西。两个目的,一可以保持正常体能,二可以减轻负重,这两个包差不多也有二十斤,装在肚子里比负重前行要轻松很多。

记得某年某月爬华山,背了十几斤水上山一路还省着喝,结果快到山顶开始下雪,雪一直下,背的那些水直到准备下山也没喝多少,最后的结果是为了减轻负担把水倒了。

中途在大文公休息,这一路因为比较平坦走起来并不辛苦,两个小时左右走四公里,再往后还有差不多同样远的距离到大爷海。

小文公和大文公都有住宿的地方,这里离看日出的地点还有很远所以住宿价格相对便宜,也有很多下午上山的游客无法走夜路就住在小文公和大文公,我个人建议还是住在大爷海,哪怕头天累点儿也最好不要误了第二天早起看日出。

这段路程攀升相对明显,尤其是刚从大文公出来不远就是个比较陡的山梁,狠爬了几步就有些喘不上气。山梁上满是'石河',这里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冰缘地貌尤其典型,如河流奔腾而下所以称'石河'。冰川运动时期山体隆起,再经冰融作用,使山体崩解,形成此番雄奇浩荡的景观,这里的每一块冰川石上都记载着岁月的流逝,万物的演变。


野花的背景是太白山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区分布着的国内最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相传古人作战以石布阵,故称'石阵'。这如海般咆哮的石阵、石海、石河、石玫瑰、石环、冻融岩柱等冰缘地貌,怪石嶙峋、如禽若兽、似人若仙、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花自飘零水自流,石阵有石阵的坚守,花儿有花儿的温柔。

层次分明的山顶远望如国画。太白山是道教名山,据说玉皇大帝封韩愈掌管太白山,同时他也是关中一带的土地神,民间有说:'土地老儿本姓韩,头戴璞脚身穿蓝'就是这个意思。山上的大文公就是纪念这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的,小文公庙据说是纪念韩愈的儿子韩昶的。

攀上陡坡回望来路,陡坡下看不见的地方就是大文公,半山腰那条细如白线的山路就连着几公里外的小文公。回望来路是为了更坚定地前行。

唐代书法家张旭在《山行留客》一诗中曾有'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已沾衣'。在秦岭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区气候多变,天气可以从艳阳高照突然就变成云雾缭绕,太白山的云海和拔仙台的日出都是很美的风景。今天是个登山的好天气,不冷不热、不晴不雨,紫外线被厚厚的云层遮挡,不妙的是,这么厚的云层非常有可能也遮挡住明天清晨的日出。

地壳的剧烈运动,对生物界既是一种灾难性的袭击,同时又是一种迫使生物发展进化的力量。一些幸免于难的物种通过改造自身,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而发展繁荣起来,一些物种被淘汰,还有一些被迁移。新生代初,整个秦岭包括太白山都还不高,所以南北生物差异不大。后来秦岭急剧升高,这才使南北自然条件产生明显差异,生物随之也发生明显分化。

过大文公后山路变得崎岖也越来越狭窄,几十公分宽的路面由山石铺就,之前均匀的速度让身体慢慢适应了高海拔,行进速度加快已经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了。脚下越来越轻松,目的地越来越近,看这天色还来得及在大爷海吃顿丰盛的晚饭。

书本上的知识终归是间接的,只有通过行走才能把那些抽象的不可捉摸的概念转化成可视可感的经验。课本中的秦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其重要性体现在地形图上就是它作为一条横着的粗粗的黑线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只有站在秦岭的山峰上才知道这条线的宽度竟然一望无际,群峰起伏如海浪连绵,如果不是有入云的高耸和无边的辽阔秦岭是挡不住太平洋低气压的北上和蒙古高压的南下的。

回头是来路,一路上会翻过几个垭口,总体来说从天下索道至大爷海的路还是很好走的,虽然都是在高海拔行走但路面平坦,这种强度的徒步大部分游客都能够接受,据说明早看日出的那一段路最是难攀登。

绕过前面的山崖已经能够看到一片绝壁壁立于前方,那一片绝壁的最高处就是秦岭山脉太白山的最高处拔仙台,拔仙台下就是太白山最大的天池—大爷海。胜利在望!

野花的背景就是太白山最高处—拔仙台,它就是秦岭主峰太白山的最高顶,也是东出青藏高原的中国最高处,海拔3767.2米,这里是早观日出,晚看夕阳的最佳地点,如果运气好,看流光溢彩,霞光万丈。今天的日落被云层完全遮断,只能祈求每天运气好能够看到日出。

这个角度的拔仙台可以一览无余,拔仙台以道家命名,和《封神演义》有很深的渊源,传说中这里就是当年武王讨纣后姜子牙封神点仙的地方,拔仙台顶小观上供奉着据说姜尚封神点仙所坐的椅子。小时候看《封神演义》中那些猛将和半人半神的勇士战死后都是'一缕英魂飘往封神台',估计就是这里了。

翻过图中右侧的垭口就是大爷海宿营地,那里是离拔仙台最近的宿营地。因为接待能力有限大爷海宿营地的价格和住宿条件不能用一般标准来衡量,赶上旺季能有住处就不错了,垄断决定暴利,国内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这一点。眉县的朋友已经安排好了住处,这次突然的太白山之行完全是因为这个朋友的好人缘而丝毫不觉得仓促!

到达大爷海前先经过一座石头搭的老房子,房顶覆盖着绿色的草皮,一个穿黑棉衣的白胡子老头儿正蹲在那里专心致志地做着什么。背后是高高矗立的拔仙台,身旁是清澈了几千万年的大爷海(又称大太白海),这画面会让人突然有'不知今夕何夕'的迷惑。

大爷海是太白山顶最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位于太白山顶部拔仙台之下,湖面海拔3590米,是我国内陆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 大爷海发育于六七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是太白山保存较完整的典型冰斗湖。大爷海周围无树无草,湖水终年翻涌外溢,水面清澈碧蓝,纤尘不染。

水边几乎没有污染,水底的石头清晰可见,光影印着水波溢彩流光;据说若遇阴雨时节,湖水荡漾,势若奔雷。太白山顶气候变化莫测,湖面忽而雾霭弥漫,忽而云散雾匿,民间称此雾为'神帐子'。 由于太白山常年积雪,大爷海水寒冷刺骨。据说1982年陕西省曾组织对大爷海进行过考察,水中并无生物,现在的湖水中已经有很多类似磷虾的生物,这也是颇为神秘的现象。

千百年来因无法对大爷海进行探测,于是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据说:湖边有一种叫白顶溪鸲的小鸟,大若燕子,背黑胸红褐,头顶有白色斑纹,鸣声'啾啾',飞行敏捷,或贴水飞行,或伫立飞行,或伫立湖边石块上,见人不惧,逗人喜爱。民间称此鸟为'净池童子'。日夜守护在池旁。池中一有落叶,它立即衔走,使得池水无寸草点尘,更有趣的是,当一只鸟衔不动杂物时,往往是两只鸟衔着抬出水面。站在水边真能够见到这种可爱的小鸟,它和'精卫'如果遇到会不会打起来呢。

徒步几个小时,除了美景外就是吃在吸引着我们,到了今天的目的地,先把中午没来得及吃的午饭趁着天色早也一起补上。

能一起走这么远的一定都是好朋友,也是物以类聚,两人都穿着红衣服,再比如,网上流传十几年不换手机号码的人都是值得相信的人,恰巧我们都是。


眉县的好朋友准备了非常丰盛的食物,为了能吃上热乎乎的汤食,朋友还带了秘密'杀器'。图中这些食物只是一部分,从肉到水果,从汤到主食,甚至还有没开封的'闷倒驴',最诱人的是最后一样宝贝,可以自己动手做饭吃的汽罐炉具,很多上到大爷海的游客看到这个宝贝都羡慕不已,甚至想出钱租去用(大爷在大爷海不差钱不租),因为这个不是想带就能带上来的。

就是这个'大杀器'了,用它舀半锅大爷海的水煮两包康师傅的方便面,防风罩一遮,完全不用担心这里的风大吹灭火焰。几分钟后再来一锅,就着夹了肉的白吉馍,喝着热汤再闻闻'闷倒驴'(我不喝酒),足矣!

这样一锅色香味俱全的热汤在太白山顶具有极高的诱惑力,既然大爷海是除青藏高原外中国海拔最高的湖泊,那么这锅方便面也是除青藏高原外中国水平最高的方便面了。呵呵,要不怎么会吸引那么多别人艳羡的目光。

论方便面的101种吃法,方便面泡馍。小时候好吃方便面,不用泡生嚼着也觉得好吃,后来能天天吃着了就觉得实在不堪入口,可能也是因为距离产生美吧。这次一通体力消耗,饥肠辘辘中一切来者不拒,于是有了方便面与泡馍的结合。

这位老兄眼熟吗?是不是那位在国外爆猛料的知名人士回国了?哈哈,这位可是我的家门老兄,典型的秦人,唱一口好秦腔的关中汉子…

吃过丰盛的晚饭把行李放在住处,这里是大爷海的宿营地了,所谓宿营地当然只能以比露宿高一级的标准来衡量了,不吹着、不淋着、有铺盖,不能再有过高的要求了,在接近3700米海拔的高山区每天要接待数百人确实有难度。

简易材料搭建的大房子里满满都是床,横向两边每两个一米二宽的上下铺拼在一起,中间留着30公分的过道,纵向一共七行,目测这百多平米的屋里竟然摆放了30张左右的上下铺。更创造奇迹的还在后面…

这两张单人床的宽度要安排五个人睡,提供五个枕头、一床单人被、两床双人被。你没看错,五个人三床被子,也就是说,不管认不认识也不管男女,大家都凑在这两米多的床上挤着不仅同床还得共被。而且,这所有的铺盖枕头都有一股浓浓的异味…

此时六点二十,天还没黑,屋子里的人还没有几个,很难想象就是这一百多平米的房子等会儿要容纳一百多人睡觉,这比看守所的条件还差比贫民窟更拥挤的环境中一个人的住宿费是120-150元。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人,该讲究时要讲究,该将就时能将就。

好在眉县的朋友熟人多,我们三个被单独安排在最安静的角落里,三个人占了五个人睡的床铺。

可以预见,这是一个难眠之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名山:太白山,两日登顶拔仙台
一日登陕西秦岭太白山攻略详细
驴友太白山野泳视频引众怒,大爷海怎么去?
置身云海之上 抚摸龙的脊梁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景点
太白与我语 穿越秦岭太白山全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