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大二附院田晨光教授:糖尿病患者如何药物治疗?(4) | 宜嘉专访

宜嘉医疗


,聚焦医学大健康产业,汇集行业最有价值信息,播报行业动态、解读医改新政、跟踪创新项目、分享成功案例,阐述专家见解。聚焦、专注,与时俱进,方可把握医疗行业风云动象。


访谈嘉宾


田晨光,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198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英国Leeds大学访问学者,河南省教委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河南省医德标兵。

学术任职:河南省高血压研究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委,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科学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疾病诊疗领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性腺发育异常,身高生长迟缓,肾上腺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电解质紊乱,肥胖等。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糖尿病为什么需要药物治疗?

前面节目里说过,饮食、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患者是否吃药,处于糖尿病的哪一个时期,都要做好饮食、运动。

在这里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宣称,吃药可以不用控制饮食、不用运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血糖保证正常,这种话明显是骗人的。

正常人都需要合理的饮食、运动,更何况糖尿病患者呢?

假如说饮食、运动都做的很好,血糖仍然很高,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配合适当的药物了。

到目前为止,根据使用药物方法的不同,大致药物分为两类,分别是注射类和口服类。

口服类

口服药到目前为止分为五大类、六小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药物呢?因为到目前为止,糖尿病真正的病因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对糖尿病发生过程中人体的一些变化有非常清楚的了解。比如,有些病人是胰岛素减少,有些病人是胰岛素敏感性不好,有些病人是碳水化合物吸收太快,有些病人是肝脏输出的葡萄糖太多……作用机理不一样,有些病人是单一因素,有些病人是几个因素同时存在……针对这些变化,药物学家就研究出来了很多种药。

比如说,病人胰岛素分泌少,可以通过药物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血液当中胰岛素的量。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量实际上是不少的,但是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出现问题,这时候可以用胰岛素增敏剂。

刺激胰岛素分泌现在也有两类药物,一类是磺酰脲类,比如各种各样格列类药物,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格列齐特……以刺激胰岛素分泌为主的作用机制,这种降糖药效果是比较肯定的。

另外一类药物叫做餐时血糖调节剂,比如那格列奈、瑞格列奈……这种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发挥作用比较快,对餐后血糖的控制相对比较好一些。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叫噻唑烷二酮类,常用的有吡格列酮等等,这些药物通过改善肌肉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发挥降糖的作用。

有些病人是餐后血糖高,针对这种病人的特点,科学家研究出糖苷酶抑制剂,比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这种药物是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速度,从而降低餐后血糖的高峰,这种药物在临床上也是被得到广泛应用的。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会听说过一种药物叫做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的就是二甲双胍。过去还有一种药物叫苯乙双胍,因为副作用比较大,已经被淘汰掉了。

这种种类的药物能够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有一定程度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还能够帮助部分患者减轻体重,作用比较综合。因为这种药物相对比较经济,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经过几十年的应用以后,科学家发现,二甲双胍不但对糖代谢、脂代谢有好处,对体重也有好处,而且还能够预防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延年益寿的作用。

在行业指南当中,这类药物的地位很重要,几乎所有的患者在最开始的时候都可以使用。如果患者没有二甲双胍使用的禁忌,一般情况下,二甲双胍可以一直使用。过去该类药物还有年龄的限制,现在年龄的限制也放宽了,老年人也可以使用。在这个药物的说明书上有一句话,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能使用,有些人就误解为这种药物伤肝伤肾,其实这种药物不会主动伤肝伤肾,只是说肝肾功能不全的时候要减少利用,所有的药物几乎都是这样的。 

DPP4抑制剂,这是新的降糖类药物,它是通过提高体内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水平,帮助血糖代谢,改善胰岛功能,延缓胃排空,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作用比较全面。

注射类

一说到注射,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胰岛素注射。除了胰岛素注射,现在还有一种药物,叫做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提高体内的GLP-1或类似物的水平,帮助胰岛素作用。目前在临床上没有得到广泛地应用,是因为这种药物是新出现的,相对比较贵,但是有些适应症在大夫推荐的情况下,患者也可以尝试使用。比如说比较胖的、新发生的这种病人特别适合使用这种药物。

胰岛素到目前为止有很多种类,根据来源分为动物来源、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动物来源的胰岛素是从动物身上提取的,过去在基因技术广泛使用以前,不能够人工合成胰岛素,所以就从动物身上提取胰岛素。

由于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在工厂里面生产胰岛素,这种胰岛素结构和人体当中的胰岛素结构是完全一样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少,这种胰岛素叫做人胰岛素。

在临床上,人胰岛素是非常好的,但是临床上有不同的需求,有些患者希望每天少打几次胰岛素,少打一次少受一次罪;有些患者餐后血糖高,打胰岛素控制的不太好,那是因为胰岛素吸收的慢,不能够模拟生理情况下胰岛素的高峰;有些患者可能会忘记在餐前打胰岛素,也有患者打完胰岛素后忘了吃饭,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科学家根据临床患者不同的需求研究出来一种胰岛素能够在吃饭以前很短的时间注射都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对餐后血糖能够很好的控制,这种胰岛素就需要人工改变基因结构,因此这种胰岛素叫做胰岛素的类似物。

究竟患者适合使用胰岛素还是口服药?

究竟患者适合使用胰岛素还是口服药?这是比较专业的问题,患者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选择。

大致的原则是,一般情况下,病史5-10年以内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是口服药有效的,单一的药物就有效,首先选择二甲双胍,如果说效果不好,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联合别的药物,然后一步一步的增加。

医生在选择药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其次是药物的副作用多大,第三要看患者是否方便吃药,第四要考虑药物的经济性,患者是否能够承受,再好的药物不能够长期使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不合适的。

如果是1型糖尿病患者,基本上口服药无效,应该选择胰岛素,如果是2型糖尿病人,各种口服药都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尝试,看药物是否有效。

药物是否有效果要看血糖能否降下来,降下来以后能否稳住,另外,血糖全天的波动幅度不能太大,所以要控制好血糖要考虑很多因素,患者在选择药物的时候要接受专科医生的指导。

明日17时  不见不散


精彩回顾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郑大二附院田晨光教授: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治疗?(3) | 宜嘉专访

郑大二附院田晨光教授:糖尿病饮食不是仅仅少吃点!(2) | 宜嘉专访

郑大二附院田晨光教授:什么人会得糖尿病? | 宜嘉专访


转载 | 投稿 | 合作

留言小编即可


宜嘉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要重视非药物治疗
糖尿病治疗中的误区
糖尿病与高血压都源于“胰岛素抵抗”?如何避免?
【慢病专题】糖尿病如何科学用药?
黎明现象和Somogyi现象
关于药物二甲双胍的系列科普——降糖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