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拿到体检结果后背一凉?千万别慌:体检常见问题“大扫盲”!

“不体检没毛病,一体检都是问题。”每年一拿到体检报告,看到一个个摸不着头脑的专业术语、一条条“建议随访/专科就诊”,你是不是后背一凉?千万别慌,有些病看着吓人但其实没那么严重,一篇教你全看懂~

乳腺增生

大多数都不会癌变

10个女生8个都会有乳腺增生的问题。很多女生听到“乳腺”两个字就很敏感,生怕乳腺增生会演变成乳腺癌。

其实大可不必慌张,因为大部分女性的乳腺增生都属于单纯性乳腺增生,主要由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造成,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最典型的就是大姨妈期间感觉到乳房胀痛、肿块,但大姨妈结束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这种不适感就会减轻,肿块也随之减小。

还有可能是女生内衣穿的过紧或是心情郁闷、精神压力大等,这些都会引起短期的乳腺增生。

上面这些情况一般不会癌变,大多数也都无需治疗,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生活就行(适量运动、不熬夜、少生气),最好能够少吃含雌激素较高的食品、不乱吃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和药品。

▲ 另外还有一些避孕类、女性激素类药物(例如已烯雌酚、妈富隆、达英-35)也会影响雌激素分泌

不过,如果是持续性的疼痛和肿块,则需要去乳腺外科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果是实性肿块,且影像学提示恶性可能,则建议活检确定病理性质。

虽然只有小部分病理性乳腺增生有癌变的风险,但是我们还是建议年龄在20岁以上的女性每个月都进行一次乳 房自我检查,易于发现乳 房异常。

▲ 乳 房自我检查的最佳时间可以选择在月经结束后7~10天之内

甲状腺结节

几乎95%都是良性的

甲状腺结节是另一个体检“高频”疾病,其实非常常见。这还得益于B超技术的进步,小到3毫米的结节都能看到。

大多数人检查出的甲状腺结节报告都是:直径<1厘米;B超显示形态规则、边缘清晰、粗大钙化;甲状腺功能也很正常。

这种结节都是良性的,既不需要用药,也不需要手术,平时注意休息就行。唯一要做的就是定期观察,每6~12个月进行复查。

▲ 甲亢和甲减的症状表现

但也有一些良性结节,可能会合并甲亢或甲减、炎症反复发作、压迫器官和周围组织、使患者脖子变粗等,这时可能就需要药物治疗或者进行开刀手术,具体须由医生检查后得知。

最后,只有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会被定义为恶性的结节。

但即便真的患上了甲状腺癌,有超过90%都是甲状腺乳头癌。这种癌就在去年被美国甲状腺协会确认改名,不再用“癌”字,因为这是一种预后极好的癌,大多数患者都是可以长期生存。

慢性浅表性胃炎

其实就是消化不良

调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达80%-90%!

在医院,但凡你接受了胃镜检查,最轻级别的诊断就是这个,几乎无一例外,这实在是因为,完完全全正常的胃太太太太难得了……

临床上很难见到“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的报告,大多数人体检报告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都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者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抑或是精神压力等因素造成的。

虽然名字叫做“胃炎”,但并不是胃粘膜真的有慢性炎症。

▲ 油炸食品、加工肉类、酒精等都会对胃造成伤害,应当尽量少吃

至于是否接受治疗,主要在于你有无症状来决定。无任何症状就无须治疗,假如有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反酸或恶心呕吐等症状,则需要对症治疗。

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人还可能同时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此时可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盆腔积液

3厘米以下以没关系

虽然听上去很可怕,但其实“盆腔积液”只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影像学对盆腔内液体的一种表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原理:其实人体的盆腔、腹腔,并非是干巴巴的,不管是腹膜、大网膜还是肠管等等都会分泌液体,起到润滑保护盆腹腔器官组织的作用。

而在女性排卵期、月经期或者前后,积液都有可能略有增多。因此几乎每个女性都会有不通程度的盆腔积液,3厘米以下可视为正常范围。

哪怕是稍微多于3厘米,也不必大惊小怪,如果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就不需要特别治疗。

子宫肌瘤、宫颈糜烂

不要被名字吓到

子宫肌瘤也是妇科体检的“常客”,三分之一的中年女性都会遇到。听上去虽然可怕,但其实此“瘤”非彼“瘤”,别一看到“瘤”字就以为是癌症。

有些小肌瘤没有任何症状,甚至连妇科检查也难以察觉,偶尔做B超才会发现,这种子宫肌瘤多数都是良性的。

如果肌瘤较小,患者也无明显症状,查过肌瘤无恶变征象,只要定期随诊观察即可。

只有子宫肌瘤数量或大小超过了一定的标准,医生才会建议手术切除。

▲ 子宫肌瘤的类型以及影响

至于“宫颈糜烂”,也是一样的道理。过去一度流行的妇科疾病广告,这个词着实吓了很多人,但可以说,这是医学名词史上的一大失误。

国际上“宫颈糜烂”这一次名词已经被取消,我国妇科教材也将其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女性的一种正常生理改变现象,并不能称为病。

大多数女性只是受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的上皮异位,待激素水平稳定后情况就会得到改善,根本不是“糜烂”这么恐怖的存在,不要害怕~

卵巢囊肿

多数也是为良性

卵巢囊肿也是很常见的妇科疾病,早期一般没有什么典型症状,多数女性度是在做妇科B超时发现的。

如果囊肿直径<5cm,又无证据提示是肿瘤的话,多为生理性囊肿,注意定期检查即可。

如果囊肿持续增大,直径>5cm,多为实性肿瘤,但多数为良性肿瘤,比如成熟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应听取医生建议,尽早切除或严密随访。

如果囊肿迅速长大,病情发展快,B超液性暗区有杂乱光团,肿块周界不清,则可能为恶性肿瘤。

这种情况多见于绝经后女性,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肺部结节

大小很重要

临床上对于肺内不同大小的病灶有不同的名称:

>3cm的称为肿块

≤3cm的称为结节

<2cm的称为小结节

<5mm的称为微小结节

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结节的大小与结节的良、恶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大于3cm的病灶多为恶性,而更微小的结节,良性的可能性居多。

如果体检发现肺部有小结节,先不要担心,它不一定是癌。其次对于不明性质的结节,进行规律的随诊,强于一切检查和治疗!

当然,如果你是高风险人群,比如:

年龄40岁以上;

长期吸烟;

曾经接触石棉或放射性元素者;

既往有肺结核或长期肺部慢性炎症病史;

有肿瘤个人或家族史,尤其肺癌家族史者;

……

则更建议缩短检查周期,定期找专科的胸外科、呼吸科医生诊治,按医生要求规律地复查、动态地随诊!

单纯性肝囊肿

很多都是先天性的

临床最常见的肝囊肿就是单纯性肝囊肿,由先天性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是一种肝脏良性病变。

换句话说,肝囊肿大部分都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多数人也没什么明显症状,如果不是偶然体检发现,或许有些人一辈子都觉察不到。

由于囊肿生长缓慢,一般来说,小于5厘米的肝囊肿,不需要做任何治疗,每隔半年或者一年到医院做B超复查即可。

如果大于5厘米,就有必要到医院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医生治疗。

▲ 酒精是“肝脏杀手”,务必少碰哦

肠息肉、胆囊息肉

更需要引起重视

相比结节、增生、囊肿,我们更需要注意的应该是“息肉”,它的癌变可能性会更高一些,比较常见的是肠息肉胆囊息肉。

一般我们常见的结肠恶性肿瘤(如结肠癌等),多数是在肠息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展成肠癌。

就癌变风险来说,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癌变风险较高。

所以一旦检查出肠息肉,医生会根据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即使息肉切除后,也有复发的可能性,所以一定要定时复查。

胆囊息肉里最常见的就是胆固醇性息肉,无肿瘤倾向,不会恶变,但是有可能发展成胆囊结石或并发慢性胆囊炎,所以也要定时检查。

不过,还有一类胆囊息肉需要重视,那就是腺瘤性息肉。虽然在临床上是比较少见的,但有一定的癌变可能,这种息肉越大(>10mm)癌变的可能性也越大。

骨质增生

人体的自我保护

骨质增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增生是很常见的。

关节软骨经过长年累月的磨损,失去了正常的光滑性而变得粗糙,机体对这种慢性磨损要进行修复并减小压力,其修复方式就是关节软骨边缘发生骨质增生。

所以,这其实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并不是“病”,大多数都不用治疗。

但是,如果骨质增生造成关节不稳、狭窄甚至变形,或刺激、压迫神经、血管和组织,产生疼痛等症状,就需要就医检查,由医生决定治疗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节 息肉 是不是癌?用不用治?这一篇全都看懂!长这样的要当心
【微课堂】看懂体检报告单!
“结节”、“息肉”、“囊肿”、“增生”,看着可怕,却不一定需要治疗
结节、增生、息肉,到底用不用治?这一篇全看懂!
息肉、结节、囊肿,到底要不要切?医生一次给你说清楚
结节、增生、囊肿......哪种是癌症先兆?一篇教你全看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