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蛙人工繁殖技术(三):石蛙蝌蚪饲养管理技术_张志升

石蛙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将会造成很大损失,而石蛙的幼蛙,是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底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

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可以孵出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长0.6~0.8厘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蝌蚪生长发育要经历: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生长后期也叫蝌蚪变态期。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1、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并开始觅食,所食饵料以卵外胶质膜和未受精的蛙卵为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水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般以10~15厘米为好,每1~2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栅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可到1~1.5厘米长。

2、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一增大,生长发育加快,池内的卵外胶质膜已被食殆尽,蝌蚪开始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补料初期主要以高蛋白流汁饵料为主,如蛋黄、豆浆、并辅以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可投喂一只鸡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厘米,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外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水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厘米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蛙养殖简介
山区石蛙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青蛙应如何养殖?青蛙都有哪些常见的疾病,应如何防治?
青蛙养殖技术及青蛙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田鸡的高效人工养殖技术
青蛙养殖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