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禅寻钟

  “东禅”是寺庙的名字,全国各地有多座东禅寺存在,江西省赣南信丰也有一座,为古时“桃江八景”之一。

  信丰东禅寺地处县城水东村(信丰二小),桃江从它的西北方向环绕。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一位高僧少时出家修行,得道禅师,为深表敬师之意,建造了占地数十亩的东禅寺。僧侣们在此弘扬佛法,专修正道,当地民众登座学法,无不感受到广博的慈悲佛心。明清时期,寺内挖了两口相连的水塘,种了一大片银杏,设立壶峰书院。东禅寺与壶峰书院合二为一,藏经楼、法云堂、修心轩一应俱全;禅房深处,花发天然文锦,曲径幽闲,鸟鸣树茂,笙簧自在。沿阶苔藓青衣,满架荼蘼白雪;葵榴灼灼照眼,摇窗弄影;蒲艾青青盈庭,拂槛户生光;蝶入粉墙,翻飞难出;燕穿画栋,刷掠偏宜。

  寺内之阳处有座钟鼓楼,吊了一口大如车轮的铜钟和铁皷,左右并列,每到凌晨金鸡报晓诵经时分,钟皷齐鸣声传百里。铜钟发出多种奇妙的响亮声音,且余音拖得很长久,坊间将其比喻成“初一响了,传到十五”。每年除夕之夜,当地民众云集东禅寺聆听钟声,辞旧迎新,祈祷平安。

  东禅寺的铜钟声寂于何年何月,史料并无确切记载,而它曾经延绵不绝的脆响,连同其他串串印痕,却一直没有被遮住而消失。它们储藏进了诗篇中,点亮了无尽的诗情。比如,明代王纶写下了《东禅晓钟》:“云萝烟薜掩招提,桃水东边企岭西。上界钟敲半轮月,残更人听一声鸡。僧翻贝叶灯将灭,樵步云根路尚迷。明发嗟予骑瘦马,紫微回首玉绳低。”

  细琢王纶妙诗,意犹未尽。全诗的意思是:蔓如云烟的紫藤遮掩着一座寺庙(指藤茎屈曲攀缘如云烟缭绕,招提是梵语的译音,寺院的别称)。东禅寺在奔腾的桃江东畔、巍峨的企岭山之西(企岭山,在巫山里,今古陂镇百吉,“顶尖如笋,望之群山莫并”);半轮月高悬,寺里敲钟的声音像从天界破空而来,悠扬的钟声如同五更鸡鸣,频催人们起身劳作(上界,指仙佛居住之所也称天界,比喻东禅寺钟声如天籁之音;半轮月,指下弦月,即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时的月亮,黎明时仍可见;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时称残更);青灯即将熄灭,翻诵经书的僧人该休息了,跋涉到深山云起处的樵夫却可能朦胧迷路(贝叶棕的叶片,经特殊制作后可刻经文,此处指佛经。云根,指深山云起之处)。黎明后,可叹我还要乘骑瘦马赶路,紫微星隐去,群星落山,天将破晓,又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明发即黎明;紫微星即北极星,紫微回首,指北极星将隐去。玉绳,泛指群星。玉绳低,指星星快落山了,天快亮了)。

  王纶这首诗,通过一笔一转的视觉和一转一境的听觉,细致入微地描述黎明前的众多景物,如东禅寺的位置和外景、僧人和樵夫的活动,抒发晨曦之时的种种感慨,其诗意让人联想起浙江东禅寺,另一位大文豪苏东坡在修竹轩题的一首诗:“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缘何肥。”

  同为东禅寺,浙江东禅寺却受过多次战乱之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苗、汉、壮、瑶等族人民以僧兵组成抗倭军队,明朝爱国将领张经率僧兵伏于王江泾西南(嘉兴北)的东禅寺,谨防奔袭杭州府的倭寇从天花荡陆地杀出。浙江巡抚李天宠率明军从东面越过连泗荡,将倭寇全部挤压到南面陆地。一夜血战,倭寇勉强撕开一道口子,仓皇逃往东南,明军乘胜追击,斩杀倭寇一千九百余人,从此嘉兴东禅寺也如同明代重臣甘士价的事迹一样载入明史。信丰东禅寺作为一方圣地历代平安,王纶对此叹为观止,这是不是他有意识地设下某种悬念而有所指向呢?我们进一步分析“上界钟敲半轮月,残更人听一声鸡”这两句,似乎能领会到其中的奥妙。

  中国古钟按用途来区分主要有四种:用于礼乐的乐钟;炫耀宫廷威严用的朝钟;用于报时的更钟;宗教用的佛事钟。周朝初期出现了挂在架上的编钟。东汉时,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形成,有了佛钟、道钟,作为法器悬挂于寺、观。唐代以后,朝钟、更钟逐步多起来。在许多名刹古寺里,高悬的钟是庄严的质器,它使寺庙更加威严。古钟引发了像“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洪钟发长夜,余响绕千峰”这样的好诗名句,被多少后人引经据典。王纶写出东禅寺拂晓钟声的句子,也应有让后人记住东禅寺的用意。

  而更呢?自古便有更夫打更之说,信丰城里打更历史悠久,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消失。信丰有句话叫“落手打四更”,指有了打更声,就等于报了平安。

  纵观各地的东禅寺,几无与钟声、更声一起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建于唐高宗咸亨年间的南昌东禅寺,仅见南宋绍兴年间进士戴孔目写诗赞云:“天别一区寺院深,苍松万树古如今。疏枝漏影开幽迳,雅韵飘空当典琴。鸟过无知风雨避,人来哪觉霜雪侵。禅关隔断红尘世,凤在岗头鹤在阴。”创建于唐天祐三年的江苏昆山东禅寺,却先后改名为“昆福禅院”、“慧严禅院”。始建于唐乾符年间的福建泉州东禅寺,清代史料记载:“镇国东禅寺,唐乾符中,郡人郭皎、卓怿建,僧齐因居之。”而高明的王纶从信丰东禅寺传来庄严、玄妙、和谐的钟声、更声中,顿悟出信丰“黄钟大吕”之乐律,长治久安之气势。(刘景明)

  相关链接

  福建省泉州市东禅寺

  位于泉州东门仁风街东禅村凤山,全称镇国东禅寺,始建于唐乾符年间(874—879),清咸丰元年(1851年)复建。山门有清咸丰六年(1856年)立匾“少林古迹”,民间传为中国南派少林的发源地。

  江西省南昌市东禅寺

  位于南昌县幽兰镇东南南湖岘山,清乾隆皇帝亲题“岘山禅林”寺匾。民国二十二年(1933),改名为岘山念佛林。寺院毁于“文革”,1989年重修。该寺为南昌正规的禅宗道场。

  湖南省醴陵市东禅寺

  原名“南岳行宫”,位于醴陵城东青云山北麓云盘岭下,始建于明末清初,相传系邑东白兔潭萧姓所建。清嘉庆年间重修,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进一步修缮。民国时期曾更名为“君山别墅”,内设私塾。1990年更名为东禅寺。

  上海市江东区东禅寺

  位于松江区车墩镇东门村。曾为松江城厢“八寺香火”之一。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绍兴六年(1136年)寺成,曾为“宝胜禅院”。后改名为“宝胜禅寺”。因该寺位于府衙之东,又名东禅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的钟去哪里了
【新提醒】钟声
春风吹笑桃花美
散文:枫桥听钟
寒山寺的日本钟
信丰《橙乡美》桃江水 橙乡美 信丰阁上彩云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