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绪年间, 丁戊奇荒死伤超一千万人, 为什么没有一人敢造反?

光绪皇帝刚即位,第二年(光绪二年,1876年)大清就遭遇了流年不利。

这一年,南方各省遭遇了大暴雨,广东、福建损失严重。而北方各省,从长江以北直到中朝边境,则出现了百年罕见的大旱,许多地方颗粒无收。
随后,漫天的蝗虫席卷而来,将直隶省大部啃食一遍,蝗灾过后,华北大地狼藉一片。

光绪三年(1877年),华北旱情毫无缓解,蝗虫继续肆虐,清廷脆弱的储备粮体系随即崩溃,大规模的死亡开始光临这片尚未从战争灾难中(平捻之战刚过去10年)复苏过来的苦难大地。

从1876年到1878年,从少数的死亡,到大规模的死亡,只三年时间,华北大地死亡人数就超过了1000万人,悲惨程度震惊了整个世界。

据英国外交报告称,山西和陕西两省,因交通困难,受灾尤重,在遭受灾难最为严重的一些县份,百姓像野兽似的相互掠食;在几百个甚至几千个村落中,70%的居民已经死亡了。更悲惨的是,吃人已非个别现象,人们组成不同的团伙,集体外出“狩猎”,将猎获的俘虏杀死烹食。

这不是抹黑,也不是危言耸听,在朝廷赈灾官员的记述中,也有“易子析骸之惨”的记载。

总之,华北大地成了被死亡笼罩的人间地狱。

灾荒如此严重,“天灾”固然是首因,但“人祸”占的比重也不小。
此前,清廷虽然有过“同治中兴”的迹象,但官场腐败依旧严重,许多地方的水利设施形同虚设,更糟糕的是平时常设的“常平仓”、“社仓”、“义仓”,早被侵蚀一空,这导致了朝廷储备粮制度在大灾面前毫无作用。

滥种罂粟,也是人祸的主要成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地方从衙门到农户,尽在大力种植罂粟,而且用的都是好田,反倒是赖以生存的五谷,只用贫瘠之地来草草对付。

灾难的背后是疯狂的人,都以为能挣到快钱,能挣到大钱,全然不顾田中无粮,家中无米,老天爷怎能不惩罚!

然而叫国内外大跌眼镜的是,从来都是大灾必生大乱,但这次华北遭遇了两百年未遇的大灾,除了局部地区有一些抢食的治安事件,整个灾区竟显得异常平静,根本没有人趁势揭竿而起,更没有称王称霸,想做那问鼎中原事。
这是为何呢?

第一个原因是机制。

西方观察家往往将中国数千年的中央集权制度说成是“东方专制主义”,但有一点他们老早就正面承认了,在灾难面前,这种机制有着强大的、有效的动员能力,只要这种机制能够良性运转,其抗灾能力是西方民主制度无法比拟的。

当时的清廷,虽然在内忧外患下早已被掏空了国力,但在惯性的驱动下,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灾情,清廷曾迅速下令,减免受灾地区的皇粮国税,据统计,清廷免征的赋税总额高达1800万两以上。

第二个原因是统筹者得力。
这次大灾荒的赈灾统筹者是谁呢?继曾国藩之后,刚接任直隶总督不久的李鸿章。

对李鸿章这个人的评价,虽然争议很大,但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其人是晚清众臣中敢于任事,也极善任事的一位。

那时的李鸿章正朝国之栋梁的高度攀登,不像后来一味地干裱糊匠的活,所以还是很有一些作为的。

李鸿章赈灾,有大刀阔斧的一面,也有灵活应对的一面。

在李鸿章的统筹下,朝廷持有的大批粮食,从江南的漕粮到东北的库米,向灾区支援有序,关键点上,推诿扯皮的情况并不多。

李鸿章兴办的洋务实业,在这次赈灾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轮船招商局调集大量人力物力,开赴奉天、江苏、安徽、湖广等地,先对粮食进行大规模采购,进而再高效率地集中运到天津,分发灾区。

为了救死,防止出现流民,李鸿章还在天津各地大力开设了“粥厂”,江苏等靠近灾区的无灾富裕地区纷纷跟进,遍布各地的“粥厂”起到了有效扑灭火苗的作用。

在灾区,除了直接发放赈济粮,李鸿章还重点做了一件事:以比市场价更低的价格,向尚有余资的灾民出售粮食。

这不是黑心,而是智慧。

这么做,一方面能够平抑灾区的粮价,抑制奸商囤积居奇;另一方面,家有余资的灾民因此早得了救命粮,而他们的购粮款又可以拿来救济更多一无所有的灾民,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救灾。

为了救灾,李鸿章还有更大胆的举动,比如不惜加大“纳捐”力度,挪用军费,公开出售官职。

一说到卖官,大家伙首先想到的就是“卖官鬻爵”,然后痛批。其实,鬻爵与卖官是两码事,多数时候卖的只是荣誉头衔,而非实缺。

卖一顶荣誉的帽子给富人,拿得来的钱财办好事,这没什么不好的。

再来说第三个原因,这个就有意思了。
丁戊奇荒爆发时,大清国的民众对西方列强的各种侵入,十分警惕,充满了敌意,而且不分好坏。

在丁戊奇荒中,西方传教士以及慈善团体,曾深入灾区,积极参与赈灾救援。江南的士绅们看到这一幕,认为这是洋人的凯觎之举,不能无动于衷,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争取民心,固中国之藩篱。

于是特有意思的另一幕出现了,江南士绅跟洋人打起了擂台,洋人救灾到哪里,江南士绅就救灾到哪里。

在《申报》等大报纸的推动下,江南士绅发起的救援擂台赛甚至波及了南洋、日本、美国,捐钱捐物一时蔚然成风,大批志愿者加入救助队前往华北,而且不要任何官方的奖励。

强烈的民族意识被激发起来后,灾区的民众也不含糊,许多人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接受洋人的救济粮、救济银。

为此,许多洋人曾发出感慨,真是难以想象。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排外情绪,但其中的民族意识、凝聚力还是很珍贵的,简单一句话,大家伙虽然遭受了灾难,但精神都很充实,都忙着爱国呢,根本没心思去闹事,去揭竿而起。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吊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文案到中堂:李鸿章的发迹史
庚子事变——满洲贵族疯狂排汉夺权(三)
清朝究竟为何崩溃?落后与革命影响不大,真正原因反而一直被忽视
帝国首富胡雪岩之死
上下一致反对如何把实事干成?李鸿章办成的两件事,包涵太多智慧
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张之洞对慈禧见死不救!为何没受到追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